原帖由zhaodahai于2004-04-16, 7:34:49发表
张飞所得谥号为桓,辟屠服远曰桓,辟土兼国曰桓,不但说他攻城略地有功,还暗示他性情凶暴,从张飞的结局上看,这个谥号也是恰如其分的。一般认为谥法只取一个意思,但从赵云的谥号解释来看,蜀国并不是完全执行这个规则,所以把这几个意思都列举一下。
马超得谥威,猛以刚果曰威,猛以强果曰威,强毅信正曰威。黄忠得谥刚,强毅果敢曰刚。这两个无论用哪一个解释都是不错的谥号。
.............................
按照谥法:慈和便服曰顺,也就是说是一个没有什么威仪的老好人,这对一个文官可能还算不错,但一个武将来说可以说是一个讽刺;治而无眚曰平,执事有制曰平,布纲治纪曰平,眚是过失的意思,从这里看这几个解释虽然都只是说赵云没有什么过失,还不算太坏的谥号,但关键是还有一条:惠无内德为平,这条可就很严厉了,总之一句话,赵云就是不配得谥,可是又拗不过领导,于是就玩了一个文字游戏,在这里“克定祸乱曰平”是在糊弄人,“克定祸乱曰武”才是谥法。
.....................................................................
这文章写的实际上就是选择性误导然后加以作者的主观解释.利用谥号的并列解释强行的加上其它的理解.
比如张飞.文章作者说"张飞所得谥号为桓,辟屠服远曰桓,辟土兼国曰桓,"
作者在这里刻意的漏掉了谥法里的"克敬勤民曰桓".
又比如黄忠,作者说"黄忠得谥刚,强毅果敢曰刚"
文章的作者在这里明显故意漏掉了谥法里的还有"追补前过曰刚".
至于赵云那里,则作者却又不漏掉相关的谥号.搞出什么"惠无内德为平".
然后利用其它的解释来误导赵云原有的谥号.
如此选择性为文观点就太狭隘了.
否则以后其它人如果从其它角度写篇文章说:汉时的谥号,一般只有一个字,在后面加侯字。虽然也有两个字的,不过很少。而赵云却得两个字,说明其如何如何了得,岂不是一样的选择性误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