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注册
|
登录
会员
|
搜索
|
统计
|
帮助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设计与修改
» 做事方法
兴唐传·瓦岗山异闻录(20150519版)发布
(2015-5-19)
论坛营运现状公告
(2014-8-10)
三国志12pk版下载
(2013-4-20)
《精忠报国岳飞传》制作组对外开放
(2013-1-16)
岳飞传解密剧本发布
(2011-4-12)
招募各版斑竹和网站管理技术人员
(2006-4-19)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投票
交易
悬赏
活动
打印
|
推荐
|
订阅
|
收藏
|
开通个人空间
|
加入资讯
标题: 做事方法
战略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30
编号
377175
注册
2010-5-22
#1
发表于 2011-8-12 23:49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做事方法
做事方法
一、因果链法则
人类做事要想达到预期目的就要求在行为上符合客观规律。然而事物的客观规律往往不是一开始就能知道的。客观规律的初步把握是通过行为的输入和结果的输出。这种“输入输出”关系就构成“因果链”。
人类的各种思维方法在本质上都是通过对各种试探的输入和结果的输出,即运用“因果链”,来实现符合客观规律的思维。动作思维是直接以行为的方式在客观世界输入然后由客观世界产生结果,这种结果具备可靠性。形象思维是通过想象的方式在人脑中输入然后由人脑的思维产生结果,结果的可靠性取决于记忆的全面和准确程度。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类似,只不过在具体内容上是抽象的。
二、做事的方法
做事的方法有两种套路,一种是直接把行为在客观世界中试探,这种方法不存在“想”,更不存在“想”和“做”的区分。一种是先在大脑中试探(这个过程是“想”),然后再把好的方案用到客观世界中,这种方法存在“想”和“做”的区分。
根据对“想”和“做”关系的不同处理,具体来说可以分为只做不想、边想边做和想完再做。其中边想边做又根据想的方案的完整程度分为想一点做一点、想一些做一些。很多时侯,问题是复杂的,想好的方案并没有把握一定能够达到预期目的,因此这时的“做”其实仅仅是“试”,它不属于想完再做,因为并没有“想完”,而是属于边想边做当中的想一些做一些。这种做事方法由于具有特别的研究价值,所以本文以“想完先试”来称呼。
三、只做不想
只做不想是指完全以猜测的形式来给出行动方案,这种方法本质上是种赌博,但是对于很多无法把握规律的事情,这是唯一的出路。因此,那些根据过去的经验教训来试探的做事方法不属于只做不想,而是属于边想边做。很多时侯,我们看到人们做事“只做不想”,其实并不准确,它们并非没有想,只是想的少而已。纯粹的只做不想是不能依据任何记忆作出决策的,这种情况是十分罕见的。即使是赌博这样的事情,人们也往往存在“能够把握规律”的侥幸心理,因此也是依据记忆作出决策9的。
理解只做不想做事方法的难点在于决策是怎么确定的,是完全随机的还是有点规律?实际上,每个人的思维都有一定的倾向性,而且倾向性包含着先天的成份。所以,决策是有点规律的。决策的规律性实际上是由潜意识层思维的惯性所决定的。而且人的经历形成的记忆可以改变潜意识层思维的惯性。说到这里,我们就会有疑问,“既然记忆可以改变思维的惯性进而影响决策,那么决策的形成不就依据记忆了吗,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记忆,那么每个人不都是依据记忆形成决策吗,这样一来,人类其实几乎不存在只做不想做事方法。”,真的是这样吗?其实说这话的人有个假设,人的决策都是依据潜意识层做出的,这并不符合实际。理性思考的人所作出的决策通常是以意识层基础的。要想弄清在只做不想做事方法下人的决策是怎么做出的,就需要弄清人的决策与意识层和潜意识层的关系,下面我们一起来探究。
我们知道,人的思考要么是意识层作用的结果要么是潜意识层作用的结果要么是综合作用的结果。意识层作用它具备可控性,它可以受到意志的控制,具有方向性,但意识层往往不具备完整的信息,非常容易以偏概全,而且速度比较慢。而潜意识层则相反,它本身具备完整的感知基础,速度较快,直觉和灵感的来源就是在这层。但是潜意识层目的性较弱,很多时侯根本不是为了解决问题提出的方案,往往很情绪化。对于很多问题,如果要在潜意识处理,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所谓顿悟其实就是潜意识层长期作用的结果。所以,潜意识层的快仅仅是就总体而言。分析了这么多,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结论,意识层才是我们解决问题应该主要使用的,潜意识层只不过是辅助意识层作出决策。(当然很多人的实际情况不是这样,他们很可能是把潜意识层作为主要手段,这会造成目的性的缺乏。)实际上,潜意识层和意识层的使用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我们需要的是合理的去发挥潜意识层和意识层各自的作用。
回归正题,在只做不想做事方法下决策究竟是怎么确定的?从只做不想的字面意思来看,决策应该是由潜意识层决定的,因为“不想”所能做到的仅仅只能是停止意识层的作用,潜意识层并不在所能控制的范围内。但是我们忽略了不想的对象,我们仅仅是不想问题,并没说不想潜意识层的倾向性。正如前面疑问指出的,潜意识层的倾向性是受到记忆的影响,作出的决策是依据记忆的。而确定做事方法是不是只做不想的死标准恰恰是是否根据记忆,不论是意识层还是潜意识层根据记忆,反正都是根据记忆。甚至即使是完全先天的潜意识层也可以认为是根据记忆。因此要做到真正的只做不想恰恰需要意识层的参与,剥离潜意识层的倾向性。真正做到决策是随机的。
为什么我要花这么大篇幅讨论这种很罕见的只做不想做事方法呢?因为根据因果链法则,大量的输入输出是获得规律性认识的基础,而这种大量的输入输出的一个前提就是输入的全面性,如果输入有严重的倾向性,那么所获取的规律就容易是片面的。而且很多问题实际上根本找不到规律,然而人们往往喜欢自作聪明,用自以为是的记忆去作出决策,以为是按客观规律办事,但往往适得其反。对于这样的问题还不如直接赌博来的划算。
综上所述,只做不想是种完全随机作出决策的做事方法,它不能受到任何其它事物的干扰。而人即使是不想问题也会受到潜意识层的干扰,因此要做到真正意义的只做不想还必须用意识层排除潜意识层的干扰。我们还应该看到很多人虽然没有做到排除潜意识层的干扰,但是他们的“不想“毕竟排除了意识层的干扰,这比那些做事受到潜意识层和意识层双重干扰要好。后面我们将会看到如果做事基于符合客观规律的记忆,比这种只做不想要强得多,这种记忆就不是干扰而是促进。建立在因果链基础上的记忆是符合客观规律的。然而我们很多的记忆并不是建立在因果链基础上,而是由各种原因形成的。在这样基础上的记忆既可能是对的也可能是错的,这样的记忆就很容易造成干扰。(当然这并不代表这样的记忆就不能用。)本文后面的讨论都是基于排除潜意识层的干扰的前提下,虽然潜意识的恰当使用会有很好的效果,但这毕竟相对于符合客观规律是第二位的。
四、想完再做
想完再做是指以记忆为基础,通过先把各种方案在大脑中试探产生各种结果,然后选择其中符合目的的方案。感知、经验和理论是三种重要的记忆。感知是在实践中产生的对事物状态及其运动的感性认识。以感知为基础的想完再做是通过想象的方式来验证结果,具有直观性、全面性和可靠性的特征。经验是在实践中产生的对行动和结果关系的记忆(这里不区分经验和教训,统称经验),通过对关系的推理来验证结果,具有抽象性、片面性和不可靠性的特征。理论是能够具体的明确行动和结果关系的记忆,也就是说,经验中的行动和结果关系的记忆往往是有前提和条件的,但是经验知识本身并没有指出,即便指出了也往往过于狭隘,缺乏通用性。而且经验是明确限定在实践基础上产生的。理论则可以对实践基础上产生的进行再加工。
要做好想完再做,就必须正确处理好感知、经验和理论的关系。感知具备的全面性和直观性使得它可以作为思考问题的出发点和验证,可以说我们就是根据感知的记忆来确定试探方案的。经验和理论作为以客观现象或感知为基础的抽象可以加快找到方案的过程,由于人脑的机能所限,很多问题的集中思考时间受到限制,经验和理论正好能满足这个需要。但是由于经验和理论的片面性使得有大量新问题无法思考,只能通过感知思考。又由于经验和理论的抽象性,使得容易忘记掉经验和理论的具体所指,使思考变成了“游戏文字”。理论在本质上是来源于感知,但是二手的经验和理论也可以成为理论的来源。经验的获取比理论要容易的多,它只需要记住行动与结果的因果关系,前提和条件不需要很明确。而理论的获取难度要大得多,它必须做到这种因果关系是可重复的,这就要求理论排除掉与因果关系无关的非本质属性,这当然比经验要困难的多,但是它所带来的通用性和可靠性是经验所没有的。也就是说,经验除了在完全一样的条件下(通常无法确定是否完全一样)是可靠的,其它情况都可能出问题。而理论则可以广泛的应用。可以说,理论和感知应该所为想的主要手段,而经验只能作为辅助手段。理论可以作为想的第一步以避免没有必要的从感知获取信息,只有在迫不得已时才通过感知获取信息。也就是说,感知的作用是弥补理论所未涉及到的内容,在此期间如果经验可以代替感知则由经验代之。
感知、经验和理论本身还有质量差别,这也是我们需要注意的。感知的细致程度、全面程度、可靠程度是其质量指标。经验的数量、可靠程度是其质量指标。理论的抽象程度、全面程度是其质量指标。理论的抽象程度决定理论的通用性,哲学理论和思维理论作为具有高度抽象性的理论,具有很强的通用性,它能够很快抓住事物的本质规律。根据不同知识的质量特性,我们应该根据这样的原则来改进思考方法。对于感知和经验,可靠性是第一位的,哪个可靠性高哪个优先,第二位的是数量和全面程度。对于理论则是第一看抽象程度,第二看全面程度。对于理论与感知和经验哪个优先的问题(先要明确一定的感知和经验是必要的,否则无法思考,更不存在优先的问题),应该根据理论的抽象程度与感知和经验的丰富程度的相对情况决定,哪方强用哪方,最好的情况是理论优先(这样才能合目的性),感知和经验用来帮助理论。
下面给出最理想情况下思考的流程:
①根据目的,运用哲学和思维理论作出初步规划
②细化问题,有理论的直接用理论,否则转③
③有经验的直接用,否则转④
④运用哲学和思维理论结合感知,创造新理论并使用之
⑤判断是否细化到需要解决问题的抽象层次,如果是则结束,否则转②
五、边想边做
只做不想和想完再做其实是两种极端,更多的情况是需要结合。只做不想适用于完全没有规律的情况,想完再做适用于完全能把握规律的情况,而现实往往是能够部分把握规律。从人脑思维的机能来看,只做不想完全没有发挥大脑的机能,想完再做过度发挥大脑的机能,都是极端。从事情的性质来看,只做不想适用于允许重复尝试的事,想完再做适用于尝试机会有限的事。
前面分析过,边想边做有很多种情况,并非就是想一会做一会这种简单的形式,边想边做其实就是把想和做结合的做事方法。这种做事方法的关键就是处理好思考和实践的关系。要处理好这对关系就必须承认人的思考能够模拟客观世界的状态和运动但不具备彻底的可靠性,人脑的机能是有限的。
在本点中,我们接下来的讨论都是假设具备一定的知识且排除学习这种方式。想一点做一点是典型的动作思维,其最简单形式就是不断尝试,记住经验教训,重复经验排除教训。复杂一点的就是在尝试方法上有所改进。也就是说,有点想法但是通过实践验证。想一些做一些,这种办法就是有部分的想法在大脑里验证。从这里的分析可以看出,想法和验证这两要素是边想边做方法的关键点。只做不想是彻底没有想法的做事方法,这就导致这种做事方法是赌博性质。有想法的目的是在于能够节省不必要的选择。模仿往往是想法的来源之一,当然已有知识的整合和潜意识的倾向性也是想法的来源。验证的目的是确保想法符合实际。想完再做是采用完全由感知验证来实现验证的办法,好处是方便快速,坏处是不可靠耗脑力。因此我们需要学会充分发挥两种不同办法的优点,这里要注意考虑事情的性质。有些事情没有多少尝试的机会,自然只能靠大脑验证。有些事情虽然有尝试的机会,但是为了尝试不得不做大量与目的无关的事,那也只能靠大脑验证,特别是抽象层次高的问题,为了验证需要补充大量低抽象层次的细节,这会造成精力的不必要分散。当然对于一些大脑无法验证的问题,这又是必要的。我们需要承认,人脑能同时把握事物的个数是有限的,对于具有大量事物的问题实践验证是最有效的办法。固然我们可以把大问题化小去解决,但那仅仅只能解决局部问题,整体性的问题仍然无法解决,这也是永远离不开实验的原因。我们还需要认识到一个好的想法可以减少大量不必要的验证。前面分析过,模仿、已有知识的整合和潜意识的倾向性是想法的三个来源,实践是影响已有知识的整合这个来源的。熟能生巧就证明了这点。这三种来源各有其特点,模仿是借用已有的设计,成功率高,但不容易创新。已有知识的整合容易创新,但成功率低。潜意识的倾向性捉摸不定,不容易把握,但往往容易有突破性的思维。可以看出,实践既有验证作用又有想法作用,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从前面分析可以看出,做是基础,想只是为弥补做的不足,这种弥补体现在避免不必要的实验和尽可能出好的想法。我们知道,实践对于提供知识的帮助主要是感知和经验。然而对于理论就需要通过思考来帮助。由于理论具有感知和经验不可比拟的通用性,使得其在产生想法有较高的能力。因此,想和做结合的办法就是做为基础,只不过在些抽象、简单方案的验证以及提出想法方面需要思考帮助。
下面给出最理想情况下边想边做的流程:
①根据目的,进行实践明确具体的目标
②得到想法获取(一部分)解决方案
③如果可以用大脑验证,则用大脑验证,否则转④
④通过实践验证
⑤如果未验证通过转②,如果验证通过,则检查是否产生副作用,如果有查看是否有处理必要,如果无,转⑧,如果有转⑥
⑥提出解决方案
⑦验证解决方案,如果未验证通过转⑥,如果验证通过看是否又产生副作用,如果无⑧,如果有且有解决必要转⑥(解决新的副作用),如果无法解决转②
⑧结束(或回到②提出下一部分解决方案)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投票
交易
悬赏
活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轩辕史话
> 炎黄春秋
> 我思我在
> 法律探讨
> 三国史话
春秋文艺
> 古典小说
> 诗词歌赋
> 现代文艺
> 韦编三绝
> 对联雅座
> 滴翠亭
> 藏经阁
> 双七钟社
> 笑书神侠
> 辕门射虎
> 虎帐点兵
游戏人生
> 同人战棋手游
> 三国戏英杰传
> 三国鼎立
> 轩辕公会
> 三国志12
> 英雄史诗
> 运筹帷幄
> 人间五十年
> 步步为营
> 游行天下
> 游戏贴图
轩辕工作室
> 兴唐传·瓦岗山异闻录
> 豪华曹操传
> 精忠报国岳飞传
> 《精忠报国岳飞传》制作组
> 大一统演义
> 曹操传MOD作品交流
> 东吴霸王传
> 封神英杰传
> 杨家将
> 吕布传
> 三国无双战略版
> 北宋志·赵匡胤传
> 战旗春秋
> 曹操传MOD制作交流
> 金庸群侠传MOD交流
> 风华录
> 设计与修改
怡情岁月
> 影音经典
> 动漫先锋
> 绘画摄影
> 情感轩辕
> 衣食住行
> 体坛动力
> 谈股论金
> 水泊轩辕
参政议政
> 迎宾阁
> 鸿胪寺
> 登闻鼓
> 监造府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4-11-17 04:08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09331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enabled
TOP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
控制面板首页
编辑个人资料
积分交易
公众用户组
好友列表
基本概况
论坛排行
主题排行
发帖排行
积分排行
管理团队
管理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