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注册
|
登录
会员
|
搜索
|
统计
|
帮助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我思我在
» 论可食用动物名词是否兼其肉义
兴唐传·瓦岗山异闻录(20150519版)发布
(2015-5-19)
论坛营运现状公告
(2014-8-10)
三国志12pk版下载
(2013-4-20)
《精忠报国岳飞传》制作组对外开放
(2013-1-16)
岳飞传解密剧本发布
(2011-4-12)
招募各版斑竹和网站管理技术人员
(2006-4-19)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投票
交易
悬赏
活动
打印
|
推荐
|
订阅
|
收藏
|
开通个人空间
|
加入资讯
标题: 论可食用动物名词是否兼其肉义, 茶馆里讨论汉语蛮热烈,我在这里发个论文。
恨地无环
(情僧云水)
代国公
京西南路经略使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10
功绩
3057
帖子
5220
编号
15324
注册
2004-8-13
来自
竹桃小筑
家族
云水兰若
#1
发表于 2005-9-9 13:15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汉语中可食用动物名词兼有其肉意义的状况和分布条件,指出了决定这种分布状况的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对语言背后的人类文化心理进行了初步的讨论。并且将汉语中的这一问题与英语中的情况进行比较,得出了跨语言的共同点和两种语言间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汉语中可食用动物名词兼有其肉意义的状况和分布条件,指出了决定这种分布状况的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对语言背后的人类文化心理进行了初步的讨论。并且将汉语中的这一问题与英语中的情况进行比较,得出了跨语言的共同点和两种语言间词汇方面的一些差异。
关键词:可食用动物名词多义词歧义构词
在现代汉语和语言学教学中有这样的例句:
鸡不吃了。
这是说明歧义的一个例句,一般解释这句话的歧义出现在句法层面,是由于难以确定“鸡”究竟是施事还是受事而产生的。而笔者认为,这句话的歧义产生的基础在词义层面,由于“鸡”包括了“鸡(动物)”和“鸡肉”两个义项,使“鸡”具有了成为施事或受事的双重可能。假如我们以“牛”代入这个例句,就会发现歧义消失了。虽然牛作为可食用动物与鸡一样都具有实施“吃”这个动作和被吃的可能性,但在词义层面,“牛”具有“牛(动物)”这个义项而没有“牛肉”这义项,因此,在“牛不吃了”一句中,“牛”只能充当施事而不能成为“吃”的受事。
于是这样便出现了问题:同作为可食用动物名词,有些词兼有动物肉的意义,有些则没有。本文试图对这种兼义的有无情况即原因作初步的探究。
首先必须指出的是,考究可食用动物名词是否可以作为“吃”这一动作的受事,必须在默认“人”为动作施事的前提之下。
一种可食用动物在食用前一般要经过屠宰、烹调两个步骤,也就是由动物活体,成为食物原料,最后成为食物制成品,为了清楚地显示可食用动物名词兼有动物肉义的有无分布,特列出下表:
活体动物 食物原料 食物制成品
畜类 牛 牛肉 牛肉
猪 猪肉 猪肉
羊 羊肉 羊肉
马 马肉 马肉
驴 驴肉 驴肉
狗 狗肉 狗肉
禽类 鸡 鸡/鸡肉 鸡/鸡肉
鸭 鸭/鸭肉 鸭/鸭肉
鹅 鹅/鹅肉 鹅/鹅肉
鸽子 鸽子/鸽肉 鸽子/鸽肉
水产类 鱼 鱼 鱼
虾 虾 虾
蟹 蟹 蟹
牡蛎 牡蛎 牡蛎
野味类 青蛙 青蛙 青蛙
蛇 蛇/蛇肉 蛇/蛇肉
果子狸 果子狸 果子狸
穿山甲 穿山甲 穿山甲
孔雀 孔雀/孔雀肉 孔雀/孔雀肉
我们由此表可以看出的是,作为人最终“吃”动作的受事,在“食物制成品”一列中,畜类的动物名词不兼有动物肉的意义,禽类和水产类的动物名词兼有动物肉的意义,其中水产类动物食物制成品较禽类更少使用“动物名+肉”形式的复合词为指称,尤其是具体的鱼类,如鲍鱼、泥鳅、鳝鱼等等。野味类一栏中列举的野生动物名词情况比较复杂。食物原料和食物制成品两栏的内容是相同的,于是我们可以发现动物在烹调前的屠宰分割情况对这一动物的名词是否兼有其肉义有决定关系。
禽类动物和水产类动物因为形体较小,可以在屠宰后完整烹调,这样在它们最终成为食用对象的时候,仍可以保有接近动物活体的形态。而畜类动物一般形体较大,不可能完整烹调,最终的食用对象已经没有动物活体的形态。如果说烹调方式是决定是否兼义的社会因素,那么动物自身的形态就是自然因素。
我们可以看到,在体型大小上,一般是畜类〉禽类〉水产类,而它们烹调成品与活体动物的相似度是递增的。在语言习惯中,如果食物是完整烹调的畜类需要特殊的说明,如“烤全羊”、“烤乳猪”;如果是禽类则一般不用专门说明,但也可以说“烤全鸭”、“全鹅”等;但是水产类一般不可以在前加表示完整烹饪的“全”,这正是因为水产类动物一般都完整烹调并很好地保存了活体动物的形态。
由此可知,体型较大,须分割烹调食用的动物之名词不兼有其肉之义;体型较小,可以完整烹调食用的动物之名词兼有其肉之义。
语言是人类的世界观,在语言中也可以看到人类认识世界的方式。在野味类中的动物名词一方面也依据动物本身的体形和烹调方式服从上文的规律,另一方面又存在着特殊:只有经常被食用的野生动物其名词才始终兼有此动物肉的义项。
在此,我引入语义学中的“所指意义”。所指意义,指句子中的语言单位与外部世界的某一事物或思想之间存在的一种指称关系。例如在“鹅,鹅,鹅,曲项向天歌”中的“鹅”,其所指意义是某只实在的活的鹅或者一只理念中的活的鹅;而在“明天吃鹅好吗?”“今天的鹅烧得太咸。”这样的句子中,“鹅”的所指意义是实在的或理念中的一只已经屠宰或烹调过的鹅。
上文的例子中,如果我们将三个例句分别换成“听取蛙声一片。”“明天吃青蛙好吗?”“今天的青蛙烧得太咸。”的话,这个例子依旧是成立的。而如果代之以“这只孔雀很漂亮。”“晚上吃孔雀吧。”“今天的孔雀烧得太咸。”则不能完全成立。像孔雀这样不经常食用的动物的名词一般仅指活体的动物而不具有烹调对象或食用对象形态的所指意义。也就是说,虽然一只烹调完毕的孔雀与一只同样烹调的鸡可能没很大不同,但一般说到“吃孔雀”的时候,即使是“吃”这个动作的受事,即使人是动作的施事,“孔雀”在我们的理念中依旧是带着羽毛的活体动物,而不是像一只肉鸡在超级市场或餐桌上的形态。其他如“果子狸”、“穿山甲”等也是如此,虽然可以直接作“吃”这个动作的受事,但它们一般是并不兼有此动物的肉之义项的。
食用野生动物的不文明,也埋藏在语义深层的茹毛饮血。
体型较大的动物名词不兼有其肉的意义是因为宰杀烹调后的形态变化,这点在英语中也可以得到佐证。以猪肉为例,烤乳猪称为Roastedsucklingpig,因为其保留了猪的形态,而“pork”一词则多用以表示经过分割,但依旧保有肌肉纹理的猪肉,如Porkshoulder(肘子)、Porkbraisedinbrownsauce(红烧肉)、Sweetandsourfilletofpork(糖醋里脊)、Shreddedporkwithgarlicsauce(鱼香肉丝),“meat”一词则多用以表示经过加工已经没有肌肉纹理的猪肉,如Mincedmeat(肉末)、Dicedmeat(肉丁)、Meatfilling(肉馅)、Porkmeatpatties(狮子头)。
如果广泛地考察英语中的可食用动物名词及动物肉的名词就会发现英语和汉语的一些异同。英语中常见的禽兽往往按雌、雄、雏分类,各有其名,如下表:
总称 雄性 雌性 幼崽 动物肉
Chicken鸡 Cock Hen Chick Chicken
Rooster
Duck鸭 Drake Duck Duckling Duck
Goose鹅 Gander Goose Gosling Goose
Cattle牛 Bull Cow Calf Beef
Pig猪 Boar Sow Shoat Pork
Sheep羊 Ram Ewe Lamb Mutton
Deer鹿 Stag Doe Fawn Venison
我们可以看到,体型较小的禽类动物的名词同时也表示此种动物的肉,而体型较大的蓄类动物的肉则有另外的单词来表示。这种兼义的分布和汉语是一致的,继续考察水产类动物也会有相同的结果。但很有趣的是,此表中表示畜类动物肉的单词都是受外来语影响而在英语中产生的,它们的来源是法语或古拉丁语。英语中pig和sheep其实也有猪肉、羊肉的意思,但还是引入了pork和mutton,并以使用后者为习惯。这正说明这种大型的经常食用的动物的名词有必要与其肉区分开。
由此可见,这种动物名词兼义的分布并非只在一种语言中存在,它在不同的语言中相似地存在着,反映了人类共通的文化心理。
公鸡、母鸡、猪、猪肉在绝大多数语言中多是常用词、基本词,是有必要区分的,但英语和汉语中使用的不同方法体现了汉语的优势。上表中一共有31个不同的英语单词,而要把它们翻译为汉语的话,只需要用表中的7个汉字和“公”、“母”、“小”、“肉”4字进行组合就可以得到。31比11,汉语的构词法使它无须英语一样巨大的词量就可以表示相当的意义。并且汉语中这样构成的复合词可以直接由音、形上的相同部分产生与有意义关联的其他词的联系,不像英语中的cock和hen,pig和pork在音形上根本不存在联系。
导致这种差异的根本原因是英语中没有声调,音素较汉语为少,也就是说表示相同的语义,英语中要使用的音节更多。而常用词要求简短,这样就决定英语中难以用两个甚至更多的词组成一个常用词,因为这些词的音节数本来就不少了。这些已经是题外之语,就不再赘述了。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恨地无环
(情僧云水)
代国公
京西南路经略使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10
功绩
3057
帖子
5220
编号
15324
注册
2004-8-13
来自
竹桃小筑
家族
云水兰若
#2
发表于 2005-9-9 13:19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两个表格排版有问题
大家将就点吧……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黄钟毁弃
组别
士兵
级别
仁勇校尉
功绩
2
帖子
174
编号
47513
注册
2005-9-1
#3
发表于 2005-9-9 15:08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楼主自己写得吗?很精辟啊,受教了。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门清
(ベディヴィエル)
长清公主
组别
轩辕公主
级别
安北将军
好贴
2
功绩
252
帖子
2749
编号
34754
注册
2005-3-16
来自
冬木町
家族
现视研
#4
发表于 2005-9-9 15:31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那个……英语里有一部分肉类词是引进的法语单词吧?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恨地无环
(情僧云水)
代国公
京西南路经略使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10
功绩
3057
帖子
5220
编号
15324
注册
2004-8-13
来自
竹桃小筑
家族
云水兰若
#5
发表于 2005-9-9 17:30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门清
于2005-09-09, 15:31:55发表
那个……英语里有一部分肉类词是引进的法语单词吧?
我在倒数第四段有提到这点
但是因为E文不好
所以没有深入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月似飞
(神農後裔)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护军
好贴
1
功绩
9
帖子
414
编号
35298
注册
2005-3-27
来自
魔域桃源
#6
发表于 2005-9-11 11:22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当然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白木
(咪咪眼胖胖)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安西将军
功绩
50
帖子
3097
编号
6087
注册
2004-3-18
来自
长沙
家族
司徒实业
#7
发表于 2005-9-11 11:32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门清
于2005-09-09, 15:31:55发表
那个……英语里有一部分肉类词是引进的法语单词吧?
是的。
Beef
Pork
Mutton
Venison
都来自法语。从1088年威廉征服者自法国诺曼来到不列颠以后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远舟
(天下大铲都僧缸)
武陵郡公
白衣伯爵
枢密直学士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车骑将军
功绩
1168
帖子
7869
编号
1698
注册
2003-10-27
家族
圣剑兄弟会
#8
发表于 2005-9-15 11:59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个人比较推崇这种短小又有意思的文章
汉语那段写的满不错
俺的E文不咋的,不过感觉这篇文章所讨论的最重要的不是词汇来源,而是用法
即使是来源于法语,使用到今天也正好说明有其必要
这点其实可以印证----外国人也需要区分兽类的活体和肉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恨地无环
(情僧云水)
代国公
京西南路经略使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10
功绩
3057
帖子
5220
编号
15324
注册
2004-8-13
来自
竹桃小筑
家族
云水兰若
#9
发表于 2005-9-15 14:48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恨地无环
于2005-09-09, 13:15:41发表
但很有趣的是,此表中表示畜类动物肉的单词都是受外来语影响而在英语中产生的,它们的来源是法语或古拉丁语。英语中pig和sheep其实也有猪肉、羊肉的意思,但还是引入了pork和mutton,并以使用后者为习惯。这正说明这种大型的经常食用的动物的名词有必要与其肉区分开。
我在文中已经有说明了
考察语源本不是这篇文章的用力所在
所以没有细说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真理无常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4
帖子
443
编号
5540
注册
2004-2-23
#10
发表于 2005-9-15 15:17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我怎么觉得"牛不吃了"这句话里的牛也可以有牛肉之意.......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恨地无环
(情僧云水)
代国公
京西南路经略使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10
功绩
3057
帖子
5220
编号
15324
注册
2004-8-13
来自
竹桃小筑
家族
云水兰若
#11
发表于 2005-9-15 16:02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想必阁下牙口甚佳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投票
交易
悬赏
活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轩辕史话
> 炎黄春秋
> 我思我在
> 法律探讨
> 三国史话
春秋文艺
> 古典小说
> 诗词歌赋
> 现代文艺
> 韦编三绝
> 对联雅座
> 滴翠亭
> 藏经阁
> 双七钟社
> 笑书神侠
> 辕门射虎
> 虎帐点兵
游戏人生
> 同人战棋手游
> 三国戏英杰传
> 三国鼎立
> 轩辕公会
> 三国志12
> 英雄史诗
> 运筹帷幄
> 人间五十年
> 步步为营
> 游行天下
> 游戏贴图
轩辕工作室
> 兴唐传·瓦岗山异闻录
> 豪华曹操传
> 精忠报国岳飞传
> 《精忠报国岳飞传》制作组
> 大一统演义
> 曹操传MOD作品交流
> 东吴霸王传
> 封神英杰传
> 杨家将
> 吕布传
> 三国无双战略版
> 北宋志·赵匡胤传
> 战旗春秋
> 曹操传MOD制作交流
> 金庸群侠传MOD交流
> 风华录
> 设计与修改
怡情岁月
> 影音经典
> 动漫先锋
> 绘画摄影
> 情感轩辕
> 衣食住行
> 体坛动力
> 谈股论金
> 水泊轩辕
参政议政
> 迎宾阁
> 鸿胪寺
> 登闻鼓
> 监造府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2-9 00:19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5806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enabled
TOP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
控制面板首页
编辑个人资料
积分交易
公众用户组
好友列表
基本概况
论坛排行
主题排行
发帖排行
积分排行
管理团队
管理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