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注册
|
登录
会员
|
搜索
|
统计
|
帮助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我思我在
» 信仰在教会之外──读《在期待之中》
兴唐传·瓦岗山异闻录(20150519版)发布
(2015-5-19)
论坛营运现状公告
(2014-8-10)
三国志12pk版下载
(2013-4-20)
《精忠报国岳飞传》制作组对外开放
(2013-1-16)
岳飞传解密剧本发布
(2011-4-12)
招募各版斑竹和网站管理技术人员
(2006-4-19)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投票
交易
悬赏
活动
打印
|
推荐
|
订阅
|
收藏
|
开通个人空间
|
加入资讯
标题: 信仰在教会之外──读《在期待之中》, 没有加入教会的基督徒的理论 作者:陶云飞
实干司马
南海郡公
★★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2
功绩
1033
帖子
10365
编号
310
注册
2004-3-3
#1
发表于 2004-8-30 00:21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能够改变一种生活的书是很少的。而S•薇依的书就属于这类书之列。在读了她的书后,读者很难还保持读前的状况……」── J.马多勒
一
西蒙娜•薇依(Simone Weil, 1909-1943),被誉为「当代帕斯卡尔」,一个生活在世俗社会中的人,一位伟大的女子,一位身体力行者,具有高贵圣洁、甘受苦难的精神,以心灵去拥抱上帝,又拒绝受洗,拒绝参与圣事,置身于教会和基督团体之外。但是,她带着由对基督教精神的最高领会和理解出发而生的对上帝、基督、信仰的深切之爱,在自愿的漂泊生活中甘愿受苦和殉难,最后饥饿、病死在伦敦郊区的疗养院。S•薇依告诉我们:「我完全肯定,在我完全坚信我的爱不是幻觉的意义上讲,上帝是存在的。」(《重负与神恩》)1 在尘世中生活着的人们只有在对完美的期待中才能获得信仰的真谛,「最珍贵的善不是寻求到的,而是在期待之中的。因为人不可能通过自身力量找到它……」(《期待上帝》)2 人们在她的笔记本中发现的最后几个字是:「教学的最重要方面=对教会的认识(从科学意义上说)」3 其一生都包含在这个词中。她以短暂的一生进行对上帝和真理的苦苦追求,开始对上帝的期待。她的著作像她的生命一样没有期然的结束,这就要求读者们在读薇依的同时,根据各自的生活,来阅读自身。
薇依认为「哲学」应当是一种高尚的品德,以灵魂的「喜悦」4 为回报。她心中的真正的哲学家是柏拉图、康德、笛卡尔、胡塞尔、她的老师阿兰(Alain)* 和拉缪(Lagneau)**,而柏拉图是其中最好的。柏拉图说世上有两种真理:通过判断而得出的客观、抽象的真理,它是存在的表象;人通过静思、体验而得出的真理,它表现的是向关注的人显示出存在本身。静思就是关注活动的祈祷形式,具有神性本质。薇依自己早早预料到人最重要的东西是精神,是认识和爱,从柏拉图的书中,她看到了对现代社会道德和抚慰宗教的怀疑。她自身的思想源头里始终闪烁着希腊文化中和谐和秩序的光辉,从对上帝之爱中寻求着世界的秩序。在对薇依的「接近」中,我们可以看到她的思想触及了很多内容,包括宗教、政治、哲学、社会学等方面,其中给现在的人们种种崭新意义上的提示和启发。
关于薇依的宗教思想,人们通常把它放在基督信仰神秘主义的历史脉络之中,按我看来,如果硬要把之归入神秘主义的脉络,那么在薇依这里,「神秘」也应不是普泛意义上的;说她是「神秘」的,只能暗示了薇依的独特性,却绝非其思想本身的神秘主义倾向,因为薇依本人是拒绝与反对神秘主义的。刘小枫老师在《在期待之中》的中译本前言里指出薇依宗教思想的三个独特性的方面:
基督精神与基督宗教的区分。
唯基督论与泛基督论的奇特结合。
世俗性与神圣性的合一。
刘老师特别指出薇依思想在第一点上最具争议性:基督精神不等同于基督宗教,信仰基督不等于信教,成为基督徒不等于成为基督教徒。薇依认同这一点,下面我想就自己的对于《在期待之中》中书简的阅读,就这一问题稍加整理,并谈谈自己的一点粗浅的看法。
二
《在期待之中》的「书简」之一、之二:「面对洗礼的迟疑」,以及后来的「告别的信」,还有后来补充另选的「致一位修士的信」,都集中谈及和讨论了基督精神和基督宗教的区分。在其中,选编的「论文」中也有涉及到这些方面。
书简之一:
于1942年1月19日写就的「书简之一」谈到了
什么是上帝的意志、表现的方面、人们以怎样的方法才能使自己符合上帝的意志
对圣事本质的思考
自己不入教的原因
关于圣事的思考也是我最为感兴趣的,薇依给出的思考如下:
她认为「圣事具有神秘的特殊价值,因为圣事包含着某种同上帝的接触」,「作为象徵和仪式的圣事又同时具有某种纯人性的价值。在这方面,圣事同某些政治党派的歌曲,行为和口号并无本质上的差异。」但是,她认为大多的信徒是把参与圣事仅仅作为象徵和仪式,其中甚至包括一些根本就不信圣事的人,一种社会感情被等同于宗教感情。
她认为只有那些高于某种精神层次的人才能参与真正的圣事,「而那些低于这种层次的人,只要他们尚未达到这个水平,不管他们做什么,确切地说都没有入教。」5薇依说自己是处于这一层次之下的,所以不配参与圣事。
对于自己不入教的原因,薇依解释道:她认为自己并非尽善尽美或者说她的天性与上帝的意志相悖。她觉得上帝的意志并不要她现在入教。她具有一种基本需要,或者说天性,即深入到各种不同阶层的人中间去,在良知所容许的范围内,成为他们中间的一员。她虽然热爱礼拜仪式、宗教歌曲、教堂建筑和天主教的节庆典礼,但是,教会除了与上述她热爱的东西有关之外,她对于教会没有任何确切意义上的热爱。她可以与人建立情谊,但是无法建立对教会的爱。
书简之二:
对教会的思考。
薇依担心教会是作为社会事物而存在的,「不仅因为教会自身的污浊,还由于教会除了其他特徵之外,它是社会事物。」6 她惧怕教会的爱国主义,这里的爱国主义指的是对尘世故土的那种感情。而她认为自己是极为受社会影响的人,所以害怕作为社会事物的教会的伤害。她特别指出她所说的「社会」并不是同城邦相关的事物,而仅仅指一种集体感情。教会尽管是社会事物,却是为世俗权贵所拥有的,它作为世俗社会中保存和传播真理的机构,有可能在同样的词语掩盖下,良莠相似而混杂。
她不愿被一个地方接纳,堕入口称「我们」的圈内并成为「我们」中的一分子,虽然她知道这一切的美妙,但是,她认为自己命定是要独身一人,对任何人际环境来说,她都是局外人,游离在外。
书简之四:
薇依的精神自传。
其中讲述了几次宗教体验。
在一个主保瞻礼日,她独自来到葡萄牙海滨一个小村庄,渔夫的妻子儿女手持烛火围绕着渔船列队举行宗教仪式,一边唱着古老的感恩歌,曲调悲凉得让人怆然泪下。由此,她认为基督教是奴隶的最好的宗教,而她自从在工厂与工人生活一年后,就自认为是奴隶。
1937年,进入圣•玛利亚•德利•安琪儿教堂,她平生第一次感到有某种身不由己的东西迫使她跪倒在地。
1938年,在索雷姆呆了十天,从棕枝主日(Palm Sunday)*** 到复活节的礼拜二,参加了所有的宗教祭礼活动。那时,她的头痛症开始发作,「我时常头痛欲裂;教堂的每一点钟声都像敲打在我头上那样使我痛苦;我集中全部注意力才逐渐摆脱这可悲的躯体,让他独自蜷缩在一边受苦,我从无比优美的歌声颂词中得到了纯洁而完美的欢乐。」7
对十七世纪中被称为形而上学英国诗人中的一首名为「爱」的诗的背诵,具有了祷告的效力。在一次背诵诗歌时,她觉得基督本人降临了。
但是,随后,她就表达了自己对于「神迹」的看法,也谈及了她对神秘主义的态度。
她厌恶《福音书》中的神迹,对于她来说,在论述上帝的问题没有解决之前,无法预料尘世间的人与人、人与上帝的真正接触。她感到基督本人的降临,无论是感官还是想像都没有参与,仅仅是在苦痛中感到某种爱的降临,这种爱就像是一位亲切的人的脸上的微笑。
她自己从未阅读过神秘主义的作品,因为她觉得自己没有必要去读这样的作品。
有关祈祷。
她从未祈祷过,因为受帕斯卡尔的影响,害怕祷告的启示作用。仅仅在每天的早晨背诵《主祷文》。而对薇依来说,背诵经文的功效是异乎寻常的,她说,「有时,头几句经文就使我的思想脱离肉体飘逸而去,将它带到空间之外的某个地方,从那里望去,一片冥茫。空间敞开了。感官的普通的空间无限性由第二等,有时是第三等级的无限性所替代。与此同时,在这种无限性之间是一片寂静,这种寂静并非无声,而是积极感觉的对象,它比声音的感觉更为积极。如果说有什么响声,它只有穿越了这种寂静之后才传到我这里。」8
有关个人才智与教会教义的冲突。
薇依认为才智是纯粹的、严格的属于个人的,凡是才智出于自身的位置上毫无障碍地发挥作用,就有「和谐」存在。「凡是才智取得支配权的地方,便有极度的个人主义。凡是才智处于窘迫境地之处,便有一个或几个压迫的团体。」9 当教会要爱和智力把教会的言语作为准则时,它就犯下了滥用权力的过错,且是任何一个团体毫无例外都有的天然倾向。
书简之六:
最后的想法。
同热爱上帝相接触,重要的是「接触」而不是「接触的方式」。在信中谈及贝兰神父的缺陷就是对于教会的依恋,教会已然是一种富有人情味的热情的环境,是家园。这种依恋会像一根粗铁链那样坚固地把鸟固定在大地上。但是,薇依认为,上帝的孩子们在尘世中别无其他的家园,惟有宇宙本身。在当今的时代中,做一个圣人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新型的圣洁是,每样东西都各就其位,一切都保持一定的比例。她觉得自己是不结果实的无花果树的写照,天性懦弱。
致一位修士的信
第14点,引用圣.约翰的话:「谁相信耶稣即基督,谁就是从上帝那里诞生的。」10那么,由此,谁相信这一点,即使没有参与教会肯定的任何其他事情,他也具有真正的信仰。而且随着时间的流逝,似乎一切发生的都在说明:人们看见的不是耶稣而是把教会看作尘世间上帝的肉身化。区别在于:基督是完美的,而教会是被大量罪恶所玷污的。
第25点,奇迹并不是「信仰的证明」。肯定基督教奇迹,这个结论是专断的,由此出发,奇迹什么都不能证明,反倒是它们自身需要证明,因为它们是从外部获得真实性的一个印记。基督引用的被翻译为「奇迹」的那个词,同样可以翻译为「成功的事业」,「出色的行动」。
奇迹概念是西方的现代的概念,是与世界的科学观念相关联的,然而二者又是不相容的。但是,不能否认其与超自然事物的联系,举例说一种事实能够以三种方式与超自然物相联系。比如,某些事实或者能够成为从肉体产生出来的东西,或者成为魔鬼行动作用于灵魂的东西,或者是上帝行动的结果。所以,当一个人为肉体的痛苦而哭泣的时候,在他的身边,有另一个人是心怀纯洁的爱因想到上帝而哭泣。尽管眼泪都是一种心理-生理性和机械活动的结果,但是,其中一种是超自然的,即爱德的参与。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圣人的奇迹是超自然的。
另一方面,由于教会不澄清对所谓奇迹行为满意的理论,那样会使许多的灵魂由于它表面显现的宗教和科学之间的不相容性引起的错误而迷失方向。
最后,如果奇迹具有人们赋予它的性质和意义,那今天的奇迹的稀少,就可能使人相信教会几乎不再参与上帝了。
三
有关坚持基督精神与基督教会之间相异性的一个极端是诺斯替教派(Gnostism)。薇依与诺斯替教派的精神有相似的地方,但也有着根本的区别。
许多诺斯替教徒可以归为精神贵族类型。他们仿佛不能接受为平凡大众和集体而设立的基督宗教。在基督徒中有以自己的假义自居的人,也有基督徒-私有者──即那些感到自己在宗教生活中拥有很大领地的人;而在精神的流浪者和漂泊者中同样也有饥渴慕义的人的,他们或许更可称义;诺斯替教徒是厌恶了世俗的教会惯例的,但是否真正称义则又是另一回事了。
按俄罗斯思想家别尔嘉耶夫的说法,人有两类心灵结构,一类是集体、社会大多数人所具有的,它在历史上占有外在优势;另一类是精神性的个人、杰出的少数人所具有的。而且可以有条件的说,这两种类型一类是「大众的」,一类是「贵族的」;或者说,前者「属灵」,占少数,后者是「属肉体的」、「属血气的」,在量上占多数。他认为存在一个隐蔽的真理:集体、量上的大多数在历史上总是剥削、压迫和强制质上的少数,即那些具有精神性和爱神圣之物、渴望天上世界的人;而历史是为那类平凡的、大众化的人,为集体而创造的,国家、家庭、法律机构、学派还有日常生活秩序,甚至教会的外部组织都是为这类平凡人而造的。「大众型」的人面向民众,为平凡人和集体创造生活,他们可能拥有很大的才能,这个族类有自己的英雄,自己的伟人,自己的天才和圣徒;而「贵族型」的人面向另一个世界,创造平凡人所不需要的价值,他们可能没有才能,他们在自己的力量和天赋可能低于大多数大众型的人,但拥有一种朝向另一个精神-创造性世界的机体,这个机体比冷漠的大众人更加敏感、复杂和细致。他们比朝向民众和集体的人更加为世界所「苦」,为世界的丑态、粗俗和卑鄙所苦。甚至大众型的伟人们也是冷漠无情而内心粗浅的,这使他们免受「世界」的伤害,而「世界」却给那些更加细致复杂而不适应的精神集体带来痛苦。11
诺斯替教派是傲慢的,在诺斯替教徒(特别是旧诺斯替教)看来,「属灵」的族类同「属肉体的」族类永远相去甚远;「属血气」、「属肉体」的人不能登上高处的灵界,永远停留在低处,对这些人来说救赎是不可能的。假如诺斯替派取得胜利,那么教会就变成了贵族教派。可是,随之也就引来了各种深刻的问题,而且是对今天仍有意义的永恒问题。如别尔嘉耶夫所问:应当承认那种面向平凡大众的、被平庸的属血气的机体所接受的基督教启示形式就是绝对和永恒的吗?更为灵性的人,机体更为复杂和精细、具有更多知识才能的人,应当迎合平庸的人吗?应当为所有人,为了与所有基督教大众相一致而降低自己的精神水平吗?可以把大公性(sobornost)和民众的集体等同起来吗?博得恩典之路,获得精神完善之路,圣洁之路,这条路是衡量精神水平的唯一尺度和宗教知识的唯一源泉吗?
经由薇依,我们或许可以对这些问题有一个较清楚的认识──不一定是一种解答,这样,于我们对自身的观照中会更加明晰。薇依是一个「属灵」的人,她真正领会基督精神,但是,与诺斯替教派不同的是,她没有诺斯替教徒的傲慢,她更强调「爱」。按她的理解,应认为后一类人不能够「遁世」,他们要去承受世界和信仰的重负,为人类的普遍解放和光明服务。而那些自认为属于高级种类和鄙视小人物、不愿帮助世界提升的人,是令人厌恶的;恶的源泉也是灵性的,而不全是肉体性的。存在着精神机体的自然等级和精神天赋的自然等级。有的人更加「属灵」,有的人更加「属血气」,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前者比后者完善、神圣,相反他们在这个世界上更为不幸,因为他们肩负的责任更重,他们更受内在矛盾的折磨,更难达到内心的完整性和周围世界的统一性。如果完全地强调灵性的那一面,就会失去重心,陷入一种迷狂和神秘中。薇依深深强调人们应当认识作为上帝「道成肉身」(incarnation)而显现的世界之美;强调世界的秩序;强调人的谦卑--在最后的书简中,她说自己是一棵不结果实的无花果树,天性懦弱。
薇依只相信由于纯感情的接近,通过内心体验的实际所发现的那个人:她经历着「期待上帝」,这是一种通过精神自由的体验而获得的信仰。她的一生中最强烈的愿望是同处境地位最糟的人相处,深入到工人阶层中去。薇依认为:
在这世上,只有沦落到受屈辱最底层,比讨乞还要卑下,不仅毫无社会地位,而且被看作失去了人最起码尊严──理智的人,只有这样的人在实际上有可能说真话。其他人都在撒谎。12
他们像是委拉斯开兹画上的疯子,目光中流露着拥有真理而无法交流的苦涩神态。薇依曾自问是不是疯子,或者如帕斯卡尔所说,「疯病的另一种表现」。由于自己的主张并不见效,她就把自己视为头脑简单的一类人。然而,「纯净的、无混杂的、光彩夺目的、深刻的、基本的真理」的世界似乎只对「疯人」,对与他们相似的人毫无遮蔽地敞开。
对于一个以自己的整个心灵去拥抱上帝的人来说,她的一生都在对于真理的纯净的追求之中,因为对绝对的要求,所以不容一点世俗性的干扰,这是一种自傲,但是,当这种自傲与社会融合的时候,就不再具有原先的意义,而是具有非凡特殊性的天使。
对于基督精神与基督宗教的严格区分,使薇依对上帝的态度永远都是「在期待之中」的,从而预示了她的精神的绝对的乾净和纯洁。她以行动证明了她其实是20世纪基督精神的伟大见证。
以基督精神、以对上帝之爱为起点,薇依的思想──按Richard H. Bell的说法13 ──建立于对真理追求的种种不同的源泉中,指引我们既存在于自身,又外在于自身,保持着人类秩序和神圣之间的张力;指引我们与「现实」保持更加热烈的联系,而这个「现实」万万不能无视精神的意义。
如薇依自己所言:
「……对我个人来说,生命归根结底除却对真理的期待之外,从没有任何其它意义。」14
注释:
1.《信仰与重负──西蒙娜.韦伊传》,[法]雅克.卡博着,顾嘉琛、杜小真 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3页。
2.同上。
3.《在期待之中》,[法]S•薇依着,杜小真、顾嘉琛译,三联书店,1995年,第7页。
4.参看Simon Weils Philosophy Of Culture: Readings Toward A Divine Humanity, edited and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Richard H. Bell, Cambridge Uni. press, 1993, p3.
*阿兰(E.A. Chartier dit Alain, 1868-1951):法国哲学家,原名E•夏尔蒂埃,笔名「阿兰」更加出名,亨利第四中学哲学教师。他对创立新的哲学公式的想法不以为然,只要继续法国伟大的哲学传统;他的课涉及对诸多重要思想家的评述,其关注的不是理论的倾向,而是表述各个作者思想中最有营养的部分。对众多学生甚至一代人产生影响,萨特和梅洛-庞蒂也曾与他论战。(参见《信仰与重负》,第17页)
**拉缪(Jules Lagneau):阿兰的老师,传授于阿兰以康德哲学体系,其哲学的核心思想与柏格森的反理性的直观相对立,他与薇依一样都具有一种形而上学的痛苦。(参见《信仰与重负》,第19、20页)
5.《在期待之中》,第5页。
6.同上,第11页。
***又译「圣枝主日」,基督宗教节日,教会规定在复活节前一周的星期日举行。
7.《在期待之中》,第24页。
8.同上,第27页。
9.同上,第32页。
10.《在期待之中》,第183页。
11.参考《自由精神哲学──基督教的问题与辩护•导言》,尼.别尔嘉耶夫,徐凤林译(课堂资料),巴黎,世界基督教青年会出版社,1927-1928年出版。
12.转引自《信仰与重负──西蒙娜•韦伊传》,第439页。
13.Simon Weils Philosophy Of Culture,同前,1993, p21.(引者自译)
14.转引自《信仰与重负──西蒙娜•韦伊传》,第1页。
作者简介:广州中山大学哲学系2001级西哲专业硕士研究生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投票
交易
悬赏
活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轩辕史话
> 炎黄春秋
> 我思我在
> 法律探讨
> 三国史话
春秋文艺
> 古典小说
> 诗词歌赋
> 现代文艺
> 韦编三绝
> 对联雅座
> 滴翠亭
> 藏经阁
> 双七钟社
> 笑书神侠
> 辕门射虎
> 虎帐点兵
游戏人生
> 同人战棋手游
> 三国戏英杰传
> 三国鼎立
> 轩辕公会
> 三国志12
> 英雄史诗
> 运筹帷幄
> 人间五十年
> 步步为营
> 游行天下
> 游戏贴图
轩辕工作室
> 兴唐传·瓦岗山异闻录
> 豪华曹操传
> 精忠报国岳飞传
> 《精忠报国岳飞传》制作组
> 大一统演义
> 曹操传MOD作品交流
> 东吴霸王传
> 封神英杰传
> 杨家将
> 吕布传
> 三国无双战略版
> 北宋志·赵匡胤传
> 战旗春秋
> 曹操传MOD制作交流
> 金庸群侠传MOD交流
> 风华录
> 设计与修改
怡情岁月
> 影音经典
> 动漫先锋
> 绘画摄影
> 情感轩辕
> 衣食住行
> 体坛动力
> 谈股论金
> 水泊轩辕
参政议政
> 迎宾阁
> 鸿胪寺
> 登闻鼓
> 监造府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1-9 05:32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6575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enabled
TOP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
控制面板首页
编辑个人资料
积分交易
公众用户组
好友列表
基本概况
论坛排行
主题排行
发帖排行
积分排行
管理团队
管理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