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杂谈“名将”
性别:未知-离线 气流

上郡公枢密直学士

Rank: 16
资政殿大学士(从一品)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2
功绩 949
帖子 5449
编号 131
注册 2003-8-25


发表于 2004-1-20 02:56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看老道和悲风吵得热火朝天的,想插一脚进去,却只见砖头乱飞,瓦片四射,某家乃抱头鼠窜,另起炉灶。  

按某家的看法,现下大家对所谓“名将”的讨论和评选都有失偏僻,主要是对所谓“战绩”过分重视。战绩这个东西是靠不住的:姚明和奥尼尔对抗固然激烈,我在后院和邻居小孩对攻有时候也很精彩。靠这个东西,同时代互相比较还凑合,跨时代、跨国界根本无法比较。

所以在下评价历史将领,更重视对军事理论和战术的贡献。有没有创造、改良出被同时代人,尤其是后人所重视、沿袭的指挥战术,才是对将领能力最重要的衡量标准。

按照俺这个标准,日本那些“战国名将”好像都不怎么样。至少我不知道他们提出过什么广泛流传的战略战术理论。别对我说那个什么“风林火山”的——是不是“原创”姑且不论,那个叫口号,不叫军事理论。他老哥仔细讲解了如何布阵、如何行动才能“侵略如火”,如何训练、如何配置才能“不动如山”了吗?

下面的话就不好听了,做好准备。  

按照这个标准,好像中国历史上那些名将,大部分也都不怎么样  。兄弟也拜读过一些西方作者的历史军事将领评价,好像和我这个标准差不多:中国历史上的将领,在前面排得上号的,一般只有两个——前有孙武子,后有毛泽东。

按说中间漫长一段封建社会,表现机会着实不少,何以如此呢?我想主要是由于中国封建社会下的“役兵制”。所谓“可汉大点兵”,历史上一些战役,虽然动不动几十万人,但这些都是“役兵”——临时征来的农夫。换句话说,不是职业军人。既然军队没有职业化,是临时凑来的,什么训练、制度、战法都谈不到了,乱打为主。

看看中间可以一提的将领,如岳飞、戚继光等人,都有“练军”的纪录——也就是说,他们自己努力,将麾下的役兵变成了职业军人。其余率领着大批农夫混战的将领(比如三国的各位),和日本战国一样,虽然互相杀的精彩,可究竟是奥尼尔的水平,还是我家邻居小孩的水平,怕是难说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财务成本管理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6
功绩 422
帖子 6979
编号 33
注册 2003-8-20
来自 北京宣武


发表于 2004-1-20 03:26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你家邻居小孩能和你打个难舍难分,厉害啊,上小学三年级了吧  

说起来日本战国时期把自己的战术心得整理成书的确实没有几个,大多数都是去研究孙子兵法学以致用,继承和发扬于实战中,其中作的最好的就是武田信玄了

倒是有另一本书流传后世,叫《五轮书》,作者宫本武藏。。。。现在用于经商,翻译本在中国有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广成子

槐里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西将军
好贴 2
功绩 545
帖子 2396
编号 568
注册 2003-9-7


〈孙子兵法〉都能改编成商战版,勿论什么〈五轮书〉了~~
我估计,即使拿〈葵花宝典〉给那些编书的,他们也又有能力变出一部〈实用葵花商战宝典〉来~~~
顶部
性别:女-离线 首席屠宰官
(鲁吹一号)

隐鲁郡王

Rank: 18Rank: 18Rank: 18
上柱国(正一品)
组别 轩辕公主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2
功绩 172
帖子 11073
编号 12
注册 2003-8-19


发表于 2004-1-20 08:49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按气流这个评选标准,那能入选的大都是理论家了
实践家明显吃亏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韦孝宽

代郡公谏议大夫

Rank: 16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南将军
好贴 16
功绩 1213
帖子 4407
编号 20
注册 2003-8-20




QUOTE:
原帖由气流于2004-01-20, 2:56:14发表
看老道和悲风吵得热火朝天的,想插一脚进去,却只见砖头乱飞,瓦片四射,某家乃抱头鼠窜,另起炉灶。  

按某家的看法,现下大家对所谓“名将”的讨论和评选都有失偏僻,主要是对所谓“战绩”过分重视。战绩这个东西是靠不住的:姚明和奥尼尔对抗固然激烈,我在后院和邻居小孩对攻有时候也很精彩。靠这个东西,同时代互相比较还凑合,跨时代、跨国界根本无法比较。

所以在下评价历史将领,更重视对军事理论和战术的贡献。有没有创造、改良出被同时代人,尤其是后人所重视、沿袭的指挥战术,才是对将领能力最重要的衡量标准。

按照俺这个标准,日本那些“战国名将”好像都不怎么样。至少我不知道他们提出过什么广泛流传的战略战术理论。别对我说那个什么“风林火山”的——是不是“原创”姑且不论,那个叫口号,不叫军事理论。他老哥仔细讲解了如何布阵、如何行动才能“侵略如火”,如何训练、如何配置才能“不动如山”了吗?

下面的话就不好听了,做好准备。  

按照这个标准,好像中国历史上那些名将,大部分也都不怎么样  。兄弟也拜读过一些西方作者的历史军事将领评价,好像和我这个标准差不多:中国历史上的将领,在前面排得上号的,一般只有两个——前有孙武子,后有毛泽东。

按说中间漫长一段封建社会,表现机会着实不少,何以如此呢?我想主要是由于中国封建社会下的“役兵制”。所谓“可汉大点兵”,历史上一些战役,虽然动不动几十万人,但这些都是“役兵”——临时征来的农夫。换句话说,不是职业军人。既然军队没有职业化,是临时凑来的,什么训练、制度、战法都谈不到了,乱打为主。

看看中间可以一提的将领,如岳飞、戚继光等人,都有“练军”的纪录——也就是说,他们自己努力,将麾下的役兵变成了职业军人。其余率领着大批农夫混战的将领(比如三国的各位),和日本战国一样,虽然互相杀的精彩,可究竟是奥尼尔的水平,还是我家邻居小孩的水平,怕是难说了。

照气流的标准,克劳塞维茨、约米尼、李德哈特真名将也。亚历山大、汉尼拔通通不算  
气流的标准混淆了名将和军事家,名将是“将”,靠的就是战绩,军事家才是:

QUOTE:
对军事理论和战术的贡献。有没有创造、改良出被同时代人,尤其是后人所重视、沿袭的指挥战术,才是对将领能力最重要的衡量标准。

将领只管打仗,自己文笔好,又运气好没被皇帝清洗掉,才有可能写出什么学术专著,韩信、李靖这些人都写过,只不过失传了而已,以气流的标准,也不是名将。

五轮书只不过是斗殴指南,净是些“打斗时要背向阳光”之流的东东,竟然也能称为兵法
顶部
性别:女-离线 首席屠宰官
(鲁吹一号)

隐鲁郡王

Rank: 18Rank: 18Rank: 18
上柱国(正一品)
组别 轩辕公主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2
功绩 172
帖子 11073
编号 12
注册 2003-8-19


发表于 2004-1-20 09:06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韦孝宽于2004-01-20, 9:03:43发表
五轮书只不过是斗殴指南,净是些“打斗时要背向阳光”之流的东东,竟然也能称为兵法      

日本人喜欢把单挑指南叫做兵法
也可以解释为:当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韦孝宽

代郡公谏议大夫

Rank: 16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南将军
好贴 16
功绩 1213
帖子 4407
编号 20
注册 2003-8-20


确实那些剑术家都被称为兵法家。但是我们没必要沿用他们的标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庞桶

鄱阳郡王枢密直学士

Rank: 16
上柱国(正一品)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2
功绩 310
帖子 5481
编号 6
注册 2003-8-19
来自 上海


气流这个标准也太偏了吧,名将未必都能写啊
我看过刘伯承老师写的“亲历记”,根本狗啥不通啊,可这并不妨碍他作为国共对抗三个半名将之一的赫赫威名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气流

上郡公枢密直学士

Rank: 16
资政殿大学士(从一品)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2
功绩 949
帖子 5449
编号 131
注册 2003-8-25


发表于 2004-1-20 11:26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没说明白,所谓军事理论和指挥的贡献,不一定要著书立说才行(当然著书立说更好  )。只要有影响大的创建,应该都可以。像老韦举的例子,亚历山大推广的马其顿方阵等等都可以算,因此不影响他们的地位。

或许只能打的将领也可以称为名将吧,不过这种名将就很难相互比较了。“战绩”受环境、对手影响太大。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捕风捉影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1
功绩 299
帖子 2997
编号 173
注册 2003-8-27
来自 长沙,深圳.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04-1-20 11:36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名将”的定义很难,但是在古代作战时,能够在一生作战中拥有比较出色的战绩的,基本都可以认为是名将。气流兄给名将的定义太苛刻了吧,那些基本上可以称为“军事家”或者“兵家”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财务成本管理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6
功绩 422
帖子 6979
编号 33
注册 2003-8-20
来自 北京宣武


发表于 2004-1-20 13:14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谁把五轮书用于兵法了。。。。。。。。各位别闹错了,那是剑术书,现在用于经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韦孝宽

代郡公谏议大夫

Rank: 16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南将军
好贴 16
功绩 1213
帖子 4407
编号 20
注册 2003-8-20




QUOTE:
原帖由气流于2004-01-20, 11:26:50发表
没说明白,所谓军事理论和指挥的贡献,不一定要著书立说才行(当然著书立说更好  )。只要有影响大的创建,应该都可以。像老韦举的例子,亚历山大推广的马其顿方阵等等都可以算,因此不影响他们的地位。

或许只能打的将领也可以称为名将吧,不过这种名将就很难相互比较了。“战绩”受环境、对手影响太大。

优秀战例本身就是对军事理论的贡献。战争和管理一样,既是科学也是艺术,案例如果不能说理论重要的话,至少也是同样重要。兵书人人会读,打胜仗的就那么几个。马其顿方阵又不是就亚历山大会摆,为什么他死后马其顿人就没声气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韦孝宽

代郡公谏议大夫

Rank: 16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南将军
好贴 16
功绩 1213
帖子 4407
编号 20
注册 2003-8-20




QUOTE:
原帖由悲风鸷于2004-01-20, 13:14:38发表
谁把五轮书用于兵法了。。。。。。。。各位别闹错了,那是剑术书,现在用于经商

连剑术书都算不上,没几个人看完之后能根据它练出高深剑法的。应该说是斗殴指南,教你怎样利用各种客观条件在决斗中取胜而已。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捕风捉影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1
功绩 299
帖子 2997
编号 173
注册 2003-8-27
来自 长沙,深圳.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04-1-20 16:26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好象中医中名医和庸医的差别,兵书是死的,而战场环境瞬息万变,如水无形,赵扩纸上谈兵仍然不免兵败身死。所谓名将就是在战场上能够充分调动手头兵力和充分利用周遭环境而获取胜利。而名将之间的对决则就是比拼双方谁能够更早的认清楚对手战略战术意图,谁能指定最完备的作战计划,谁能最大限度的把握战场上的变化引导本军的胜利。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欠揍王

Rank: 8Rank: 8
组别 校尉
级别 平东将军
功绩 31
帖子 2544
编号 4483
注册 2004-1-14


发表于 2004-1-20 17:54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关键是对世界的影响!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广成子

槐里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西将军
好贴 2
功绩 545
帖子 2396
编号 568
注册 2003-9-7


还是以李舜臣为例,李舜臣早期以三艘鬼船加几十艘普通战舰,纵横朝日海峡,一年之内击败敌人水军21次。纵横日本的最强水军将领九鬼嘉隆率领铁甲船队与李舜臣决战,双方激战旬日,九鬼舰队被歼几十艘,日本旗舰“日本丸”被李击沉,而朝鲜水军只沉了一艘龟船。
某些哈日的东西要说了:李舜臣全凭龟船的威力,其指挥水平并不如九鬼~
好,让我们看下面的例子。
第二次战争中,丰臣秀吉以离间计陷害李舜臣下狱,结果李苦心经营起来的舰队落到了一个叫元均的朝鲜将军手上。没多久,九鬼嘉隆突袭朝鲜水师,结果元均毫无准备,苦战阵亡,李舜臣的舰队覆灭,龟船全部被击沉。龟船还是那样的龟船,敌人还是那个敌人,一旦指挥者无能,再精锐的军队也难逃战败的命运。
后来,李舜臣复出,将残余的12艘战船重新训练,再次与九鬼的数百艘战船决战,结果呢,李舜臣歼灭九鬼舰队半数船只,击毙日将来岛通总与得居通年~~~~啥叫名将?这就叫名将啊~
顶部
性别:男-离线 财务成本管理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6
功绩 422
帖子 6979
编号 33
注册 2003-8-20
来自 北京宣武


发表于 2004-1-20 21:15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广成子于2004-01-20, 21:02:03发表
后来,李舜臣复出,将残余的12艘战船重新训练,再次与九鬼的数百艘战船决战,结果呢,李舜臣歼灭九鬼舰队半数船只,击毙日将来岛通总与得居通年~~~~啥叫名将?这就叫名将啊~

以下面的资料来反驳

QUOTE:
战斗的接连失败,朝鲜政府不得不于九月再次起用李舜臣。但此时,李舜臣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朝鲜水军,已经只剩下残余战舰十二只……李舜臣整顿残存的水军,一边继续与日军作战,一边扩大水军,并不断地以少胜多,击败日本水军。

  九月十六日,李舜臣在鸣梁海峡击败了十倍于己的日海军来岛通总部,击沉日军指挥舰及其他三十一只战舰,并击毙日军主将来岛通总



QUOTE:
李舜臣重新被任命为三道水军节度使,但此时他手中只有12艘船和120名士兵而已。于是李舜臣整顿了残余部队,在碧波亭水域悄悄准备恢复实力



QUOTE:
九月,朝鲜政府重新起用了李舜臣,十六日李舜臣率领残余战舰十二只,被日海军一百三十三只舰队包围,李舜臣熟悉海道,沉着指挥,终于在鸣梁附近,击沉日军指挥舰及其他三十一只战舰,日军主将来岛通总阵亡。日军遭受严重打击。

数百艘的一半就是三十一艘,十二艘永远是十二艘,这是哪家的算术啊,李是名将没错,可也不用你去如此夸张他的战绩吧
以上三段资料分别取自我引的,纪岚引的和你引的,都未过六分之一,更何谈数百艘损失半数呢?

或者与你所说的哈日的东西相对,哈朝派才会干这种事?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广成子

槐里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西将军
好贴 2
功绩 545
帖子 2396
编号 568
注册 2003-9-7


且不去争论日舰沉了几艘,只看结果——日军对李舜臣一仗没赢是事实吧?日陆军对明军的战斗败多胜少是事实吧?身为一个心智健全的人,为了那一点点可怜的自尊,罔顾血写的事实,说什么“岛津残胜”、“顺便击杀邓子龙与李舜臣”这样的P话,其人格之卑下,或可见一斑了吧?
顶部
性别:男-离线 财务成本管理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6
功绩 422
帖子 6979
编号 33
注册 2003-8-20
来自 北京宣武


发表于 2004-1-20 21:28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广成子于2004-01-20, 21:24:12发表
且不去争论日舰沉了几艘,只看结果——日军对李舜臣一仗没赢是事实吧?日陆军对明军的战斗败多胜少是事实吧?身为一个心智健全的人,为了那一点点可怜的自尊,罔顾血写的事实,说什么“岛津残胜”、“顺便击杀邓子龙与李舜臣”这样的P话,其人格之卑下,或可见一斑了吧?

不成,不成,  为什么刚才说的那么好,现在又去“且不去争论日舰沉了几艘”了呢?  结果谁都知道,李大胜日军,李是典型的名将,中国历史教材上关于朝鲜历史的人物记载仅此一人而已。

QUOTE:
身为一个心智健全的人,为了那一点点可怜的自尊,罔顾血写的事实,说什么“岛津残胜”、“顺便击杀邓子龙与李舜臣”这样的P话,其人格之卑下,或可见一斑了吧?

还有,日本最后岛津完成了救援小西任务,击杀了邓子龙和李舜臣是不争的事实。难道只是把这两句话重复一下,就好像是我人格卑下了?讲理可以,人身攻击不行,这应该是第四次人身攻击了吧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青蓝

白衣伯爵

Rank: 8Rank: 8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征东将军
功绩 274
帖子 5924
编号 244
注册 2003-9-1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04-1-20 21:46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完成了救小西的任务了?

怎么我听说是小西自己跑回去的?鬼石曼子倒是被明军击退了。

至于说什么明军装备精良,难道那些狗日鬼孙子门发动战争初期不占进优势么?他们不是有准备打无准备,不是以优势兵力各个突破?明军初战时失利的那场“700破5000”,NND又是明军很有准备?孙子曰“知彼知己”,明军不知彼而日军知彼之己,赢了合乎兵法也合乎常理,有什么超越明将的地方?

日本那些对本国失利的战斗记载同样一带而过,难道您老就认为日本没败过?
顶部
性别:男-离线 财务成本管理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6
功绩 422
帖子 6979
编号 33
注册 2003-8-20
来自 北京宣武


发表于 2004-1-20 22:12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青蓝于2004-01-20, 21:46:50发表
完成了救小西的任务了?

怎么我听说是小西自己跑回去的?鬼石曼子倒是被明军击退了。

至于说什么明军装备精良,难道那些狗日鬼孙子门发动战争初期不占进优势么?他们不是有准备打无准备,不是以优势兵力各个突破?明军初战时失利的那场“700破5000”,NND又是明军很有准备?孙子曰“知彼知己”,明军不知彼而日军知彼之己,赢了合乎兵法也合乎常理,有什么超越明将的地方?

日本那些对本国失利的战斗记载同样一带而过,难道您老就认为日本没败过?

要没有岛津全力营救去分散兵力,小西他能跑回去?他第一次逃跑就失败了  

  请去好好看看世界风云倒数第二篇有一篇帖子论述的东西,发帖者是泡泡,  你说不是明军很有准备,但三份资料在哪里,若按资料,怕是没准备的是日本方面啊  是祖承训强攻城池结果被日军重创,这么丢人的事情自己人都承认了,老青不承认?  若您也和老广认为凡是这么说的都是右派愤青,那我无话可说。  
日军没有啥超越明军的地方,我只是说他们并非如老广说的一样不值一提而已/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青蓝

白衣伯爵

Rank: 8Rank: 8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征东将军
功绩 274
帖子 5924
编号 244
注册 2003-9-1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04-1-20 22:22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嘿,老悲真会辩啊,不过您哪篇资料上说了小西全赖义弘逃走的?怕是你自己瞎辩出来的吧?
义弘全力营救跟小西成功逃脱的关系间接上都勉强,更别说直接了。


首先,明军将领在未真正掌握敌军军力、战力前就全力进攻,这就叫没准备好就进攻,这就叫轻敌。我没说过不承认这次惨败,难道轻敌的惨败就不是惨败?老悲你知道什么是轻敌么?

日本人有没有准备,我说奇怪,城里啥兵不留,就留700铁抢在城里,不要告诉我留那么多抢队在是没准备防范敌人进攻。
顶部
性别:男-离线 财务成本管理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6
功绩 422
帖子 6979
编号 33
注册 2003-8-20
来自 北京宣武


发表于 2004-1-20 22:34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青蓝于2004-01-20, 22:22:32发表
嘿,老悲真会辩啊,不过您哪篇资料上说了小西全赖义弘逃走的?怕是你自己瞎辩出来的吧?
义弘全力营救跟小西成功逃脱的关系间接上都勉强,更别说直接了。


首先,明军将领在未真正掌握敌军军力、战力前就全力进攻,这就叫没准备好就进攻,这就叫轻敌。我没说过不承认这次惨败,难道轻敌的惨败就不是惨败?老悲你知道什么是轻敌么?

日本人有没有准备,我说奇怪,城里啥兵不留,就留700铁抢在城里,不要告诉我留那么多抢队在是没准备防范敌人进攻。

小西第一次逃亡未果,第二次逃跑成功,如果岛津没起任何因素,那恐怕就是他第一次运气太差第二次运气太好了?  老兄这种观点怕也是自己猜测的吧。  
七百铁枪队可只是日本侵朝的极小一部分。。。呵呵。况且若真是事先知道明军5000铁骑要来,还只留下七百,倒底是谁轻敌?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青蓝

白衣伯爵

Rank: 8Rank: 8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征东将军
功绩 274
帖子 5924
编号 244
注册 2003-9-1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04-1-20 22:44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700支枪是一小部分!?

老悲你太会吹了吧?日本动员的人数是很多,但是贴炮这种贵价兵,日本投入的有多少?

日本不是预先知道明军哪天会来,但是有点不可否认,他是预料到明军会来,留700铁炮留守很明显就是用来阻击明朝通过此道的援军。


织田在对付武田骑兵的时候动用了全部力量去打,也只凑出了3000支左右的铁炮,秀吉有把全部力量都投入了朝鲜战场上了么?700铁炮专守一道还不叫大规模什么叫大规模?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纪岚

Rank: 8Rank: 8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113
帖子 1488
编号 1278
注册 2003-10-7


发表于 2004-1-20 22:50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青蓝于2004-01-20, 22:22:32发表
日本人有没有准备,我说奇怪,城里啥兵不留,就留700铁抢在城里,不要告诉我留那么多抢队在是没准备防范敌人进攻。

留700铁炮当然是留守吧,但恐怕真不是为了防明军,而是一般的战时留守工作而已。毕竟要防明军的话就不可能只留700的。
而且说的是其他兵是去了筑城,那么不带铁炮也不是不正常。
顶部
性别:男-离线 财务成本管理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6
功绩 422
帖子 6979
编号 33
注册 2003-8-20
来自 北京宣武


发表于 2004-1-21 00:12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青蓝于2004-01-20, 22:44:36发表
700支枪是一小部分!?

老悲你太会吹了吧?日本动员的人数是很多,但是贴炮这种贵价兵,日本投入的有多少?

日本不是预先知道明军哪天会来,但是有点不可否认,他是预料到明军会来,留700铁炮留守很明显就是用来阻击明朝通过此道的援军。


织田在对付武田骑兵的时候动用了全部力量去打,也只凑出了3000支左右的铁炮,秀吉有把全部力量都投入了朝鲜战场上了么?700铁炮专守一道还不叫大规模什么叫大规模?

老青,那是地区间军阀的战争,而且织田出动的好像不只三千枚,甚至更多。  况且当年信长对武田的骑兵在军队数量上还是有优势的
国家间的对抗留七百铁炮,这样还说有准备,那自大的绝对是日本人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捕风捉影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1
功绩 299
帖子 2997
编号 173
注册 2003-8-27
来自 长沙,深圳.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04-1-21 00:37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明朝的火绳枪

 
  明朝开始使用火绳枪的时间和日本差不多,都应是16世纪早期,明朝应比日本更早从葡萄牙引进这种武器。但日本由于处于战国时代这一特殊时代环境,因此自1534年引进火绳枪后,便迅速推广。由于战争的需要,火绳枪在日本不断改进生产工艺,因此实际上日本的铁炮制造技术后来居上,16世纪后期便迅速超越了西方。因此当时的日本军队的装备和战术,在世界上都是一流的,就是西方国家也鲜有匹敌。(但后来,日本幕府为防止西方国家可能的入侵,竟搞了个“闭关锁国”,是不是很傻!)

  中国虽然引进较早,但是没有迅速发展。直到当时不断掳掠沿海的倭寇用上了火绳枪,明朝军队才开始批量装备以之对抗。当时正值戚继光抗倭,戚继光对火绳枪的威力评价很高,认为这是杀敌最有效的兵器。但当时中国冶炼技术有问题,枪管制造的合格率低,发射时经常炸膛,明军批量订造的火绳枪有时甚至多数不堪使用。戚继光对此也是非常遗憾的。这就是明军火器装备并不很多的主要原因。戚继光所发明的“鸳鸯阵”事实上就是一种冷兵器的步兵战术,同时还发明的一种竹制的怪兵器(名称忘了),用途是克制日本刀的。所有这些措施,实际只是针对明军武器装备不足的补救办法。

  但当时戚继光等名将对火器的战术使用也作了很深的研究,可见中国对火器并非不重视。

  由于生产工艺的限制,实际上明朝的火器装备大大落后于日本,根本没有象日军那样成纵队的大规模使用火绳枪,即使应用过类似战术,规模也远远不及日本,多数的使用方式大概类似现今的狙击手。所以说作者所说的“丰臣秀吉的火枪队在明朝人手一杆的火枪下象小儿科”是没有根据的。要不,李如松指挥的攻克平壤的战役,也不会在日军密集的火器下,胜的那么艰苦了!(因此我认为李如松实在可称为名将)

  文中所提到的明军装备明细,我个人认为这正是当时戚继光这类的军事家对火器发展的设想。假如当时制造工艺达到了设想的要求,那么这个装备表将是未来明军的发展蓝图!实在可惜!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贾图

广陵侯
谏议大夫
★★

Rank: 20Rank: 20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
功绩 775
帖子 10924
编号 3282
注册 2003-12-13


发表于 2004-1-30 15:19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怪不得没提到铁木真呢,原来因为他是文盲,呵呵~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青蓝

白衣伯爵

Rank: 8Rank: 8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征东将军
功绩 274
帖子 5924
编号 244
注册 2003-9-1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04-1-31 15:13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纪岚于2004-01-20, 22:50:58发表
留700铁炮当然是留守吧,但恐怕真不是为了防明军,而是一般的战时留守工作而已。毕竟要防明军的话就不可能只留700的。
而且说的是其他兵是去了筑城,那么不带铁炮也不是不正常。

要说的有两点,筑城不带铁炮去,正常,但是在仅仅一道里就投入了700支铁炮进行防御,这种规模本身就是很大的规模使用铁炮了。伊达统领了陆奥一国的实力,也只是弄出了八百铁骑而已。

第二,是不是真的防明军,在此一道上防的不是明军,难道还会有其他地方的军队前来援助朝鲜?
防守谁这个角度上,就需要谈谈日本的情报工作的精准度了。如果日本人想事情那么简单的话就好了 ,日本并非对明朝和朝鲜的关系一无所知,相反,他是知道得很清楚的,所以才要迅速占领下朝鲜,再到处进行筑城以完善防御工事,企图让腾出时间让日本消化下刚吞下的朝鲜这块东西。所以说,特定留下700铁炮守备,这本身就是种有准备的行动,难道还能说这样是没准备吗?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青蓝

白衣伯爵

Rank: 8Rank: 8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征东将军
功绩 274
帖子 5924
编号 244
注册 2003-9-1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04-1-31 15:23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悲风鸷于2004-01-21, 0:12:25发表

QUOTE:
原帖由青蓝于2004-01-20, 22:44:36发表
700支枪是一小部分!?

老悲你太会吹了吧?日本动员的人数是很多,但是贴炮这种贵价兵,日本投入的有多少?

日本不是预先知道明军哪天会来,但是有点不可否认,他是预料到明军会来,留700铁炮留守很明显就是用来阻击明朝通过此道的援军。


织田在对付武田骑兵的时候动用了全部力量去打,也只凑出了3000支左右的铁炮,秀吉有把全部力量都投入了朝鲜战场上了么?700铁炮专守一道还不叫大规模什么叫大规模?

老青,那是地区间军阀的战争,而且织田出动的好像不只三千枚,甚至更多。  况且当年信长对武田的骑兵在军队数量上还是有优势的
国家间的对抗留七百铁炮,这样还说有准备,那自大的绝对是日本人了  

织田出动的铁炮已经是他几乎所有的家当而当时织田聚集出来的火炮已经是日本土地上最大规模的枪队,用尽了日本京都一带的富裕资源,才只聚集出了这么一队三千来的铁炮。(听说织田打武田骑兵的那一场人数上还是占优的,不过占优的是全部部队的数量,多是轻足队,铁炮队确实不超过三千多少。)


如果把七百铁炮对付先锋部队称做是国家间的对抗,那也未免太搞作了些吧?老悲,国家间的主力对抗,七百枪队确实算不上什么大规模,但是你记住,当时日本瞬间占领朝鲜,明朝主力部队要赶来,可能短时间内赶到吗?因此留七百铁炮,要防备的是明军主力还是先锋部队呢?用脑想想就知道了吧?预计的战争,只有傻瓜才会想成明军会一次过全数主力进入朝鲜吧?

如果用七百铁炮对付先锋队不是有准备的话,那什么叫有准备了?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3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1-23 06:39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9612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