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临屏快对十五首_洋过, 快对,见笑
性别:男-离线 洋过
(枫云居)

白衣伯爵
谏议大夫
★★

Rank: 16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南将军
好贴 5
功绩 509
帖子 4453
编号 51436
注册 2005-10-19
来自 金庸武侠小说


发表于 2005-12-13 15:23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出句:气傲白梅三尺雪 [冰川傲客]
对句:冬寒碧水数层冰 [洋过]

出句:村野笛声穿暮色 [半纸醉言]
对句:空中电闪破雨声 [洋过]

出句:亭边柳溢莺声妙 [桃花袖]
对句:路上人斜醉意浓 [洋过]

出句:枕石闻花语 [绿云清筝]
对句:提笔咏雨声 [洋过]

对句:尽卷一帘,远远犹如花下客 [洋过]
出句:纵睁双眼,卿卿依旧梦中人 [秋风传说]

对句:满室诗书吟壮志 [洋过]
出句:一秋烟雨洗尘山 [往昔岁月]

出句:香远韵清,笛引梅花落【看朱成碧】
对句:歌清赋妙,诗邀隐士来【洋过】

出句:冰川傲客 [冰川傲客]
对句:雪地娇梅 [洋过]

出句:燕子来时,半缕残香春已尽。[洋过]
对句:桃花谢后,三更秀色夏方凉。[洋过]

出句:金风玉露霜晨月[烛之幽]
对句:碧水青天静夜人[洋过]

出句:新诗一半先温酒,(翦香为约)
对句:旧梦三更欲漫游.[洋过]

出句:右想左思心不正 [梦游有意]
对句:东观西望眼都斜 [洋过]

出句:秋深岭旷云缠树 [逸观春秋]
对句:夜静灯稀梦吵人 [洋过]

对句:梨输海棠三分艳,[洋过]
出句:雪补红梅一点娇 [小楼蠢鱼]

出句:秋风渐起,人醉黄花地, (古越隐士)
对句:夏雨方收,水流碧海湾。(洋过)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洋过
(枫云居)

白衣伯爵
谏议大夫
★★

Rank: 16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南将军
好贴 5
功绩 509
帖子 4453
编号 51436
注册 2005-10-19
来自 金庸武侠小说


发表于 2005-12-16 09:31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日出晴空心万里,(绝世baby,于某跟贴中)
花开月下景千篇. (洋过)

富贵一时如喜宴,(洋过)
心轻万事似鸿毛。(湘江子龙)

谁见深泉源古刹,(张建昭)
我知落日没西天. (洋过)

遍野同春,才可一山碧绿。(洋过)
孤亭自秀,何须满地芬芳。(黑十字)

抱月怀琴,浪子心声何处诉?(洋过)
吟诗诵赋,诗人雅趣哪人同?(洋过)

月满西窗,一帘幽梦无人问。(洋过)
风掀笔记,半卷书香几里闻。(洋过)

诗词有道情铺路, (洋过)
岁月无声鬓留痕. (洋过)

临风雅兴闲,皎洁河渡一弯月,(洋过)
进山春意懒,迟艳桃源四月花。(慕容宁宁)

提笔思傲句, (洋过)
顺手写情诗. (洋过):此联为自我写照.

前方应似锦,一路清吭破雨来; (洋过)
往事已如尘,三声傲笑腾空去。 (洋过)
自注:此联不合联律.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洋过
(枫云居)

白衣伯爵
谏议大夫
★★

Rank: 16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南将军
好贴 5
功绩 509
帖子 4453
编号 51436
注册 2005-10-19
来自 金庸武侠小说


发表于 2005-12-16 09:34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松,墨",分咏联: 诗钟练习5
腊月/残年:腊字非形容词?         黄山/国画:国字一定要用颜色字?   无君/有你:分咏中是否适合用此类词?
国人/雅士:国字改成骚作形容词?  “顾影”联平仄不对.                水碧山青:水碧非墨也.
遥闻笑/静听声:是否太过于想象?   寒冬/笺纸:笺非形容词,又改彩?     黑云/树木:树字要用颜色字?
阵阵/苍苍:阵阵是量词?           满腔/一路:满字应改.

(松):腊月寒霜压且直,     (松):黄山绣景独迎客,
(墨):残年妙笔弃犹香。     (墨):国画飘香尽展

(松):霜天傲雪春风色,     (松):看雪无君空冷意,
(墨):午夜香石炭。     (墨):题诗有你尽闲情。

(松):春忆冬霜多翠影,     (松):国人咏雪将军志,
(墨):今藏古画。     (墨):雅士题诗笔砚朋。

(松):严冬傲风中影,     (松):顾影怜雪中客,
(墨):彩纸轻抒笔下情。     (墨):题谁解壁上

(松):翠色冬迎雪笑,     (松):天寒地冻同梅笑,
(墨):幽香一室扑鼻闻。     (墨):水碧山青与纸香。

(松):千山雁去留孤影,     (松):寿星堂中常作客,
(墨):万语愁来写瘦痕。     (墨):诗人笔下屡留痕。

(松):千山雪漫遥闻笑,     (松):静矗寒冬独守志,
(墨):万纸书香静听声。     (墨):欣留笺纸漫开颜。

(松):窗前秀色霜中翠,     (墨):黑云阵阵压尘土,
(墨):笔下佳篇纸上黑。     (松):树木苍苍伴卿公。

以下十六联作于2005-12-18,待整理和修改中……  

(松):百载风霜磨傲骨,     (松):一树尘心冰涤洁,
(墨):十年心事诉愁痕。     (墨):半生琐事笔涂黑。

(松):百年傲雪千秋翠,     (松):千山雪漫遥指路,
(墨):一日挥毫万古香。     (墨):万语愁深漫抒情。

(松):百年傲雪人皆颂,     (松):风中百岁声名老,
(墨):一日蒙黑众便嘲。     (墨):笔下千秋颂誉多。

(松):长寿图中常作客,     (松):一滴清泪千年恨,
(墨):骚人笔下尽遣兴。     (墨):片纸愁痕万缕情。

(松):千年琥珀风霜泪,     (松):百年风霜千载泪,
(墨):万载诗词笔砚情。     (墨):一日笺纸万古名。

(墨):一天山水由笔泣,     (松):百岁风霜身影白,
(松):百载风霜任雪欺。     (墨):一夕山水笺纸黑。

(松):常和云鹤同雪洁,     (墨):冰中自有___洁,(用松梅则非分咏,不用又差...)
(墨):犹与诗书共纸香。     (松):笔下常使纸砚黑。

(松):雪中翠影迎风吐气,
(墨):灯下深情借笔留香。

(松):迎风对雪,十年长傲气,百年生傲骨。
(墨):绘水描山,一日留佳迹,千秋颂佳名。

(墨):待黄昏,且看灯前妙笔。  
(松):晴日,宜观雪后娇容;


不懂:分咏中不宜用你/尔/君等词直指吧?以下垃圾,待删/改:

(墨):满腔热血尽佳诗,皆因有你;
(松):一路寒风多景色,但恐无君。

(松):傲雪风中,雄姿咏尽英雄赋,
(墨):抒情笔下,妙语倾倒骚客心。

(松):自古洁心凭尔妒,     (松):碧云悠悠学君志,
(墨):从来黑色任君涂。     (墨):石炭寂寂似漆黑。

(松):霜风迷漫唯君绿,     (松):晴空雪景君添绿,
(墨):古画珍稀就你黑。     (墨):彩画春天你抹黑。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洋过
(枫云居)

白衣伯爵
谏议大夫
★★

Rank: 16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南将军
好贴 5
功绩 509
帖子 4453
编号 51436
注册 2005-10-19
来自 金庸武侠小说


发表于 2005-12-16 09:37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柳,亭",嵌字诗钟两组:

上枝纤春意暖  絮轻飞飘碧水
旁水绿暮风轻  台久坐送新朋

扶风吟绝句  凉送客情深浅
望月诵新诗  垂赠君话短长

一枝绿春来早  风扬叶晨新晓
半宿聊夜归迟  月照轩夜早深

风吹绿垂明镜  池边弱多诗意
雨打寒顶苍天  月下寒有酒兴

去岁曾为下客  几缕闲愁絮起
今春又作中人  一天困意台消

陌上春风皆色  半夜春风吹绿
池中倒影尽形  清晨阵雨洗

微风阵阵轻扶  送友情深轻断
细雨丝丝漫护  别君义重久留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江郎才尽

白衣伯爵太中大夫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左将军
好贴 3
功绩 218
帖子 1299
编号 41595
注册 2005-6-24
家族 泡泡营


发表于 2005-12-16 13:01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洋兄才思敏捷,但应在炼字,炼意上多下功夫。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洋过
(枫云居)

白衣伯爵
谏议大夫
★★

Rank: 16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南将军
好贴 5
功绩 509
帖子 4453
编号 51436
注册 2005-10-19
来自 金庸武侠小说


发表于 2005-12-16 13:51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江郎才尽于2005-12-16, 13:01:00发表
洋兄才思敏捷,但应在炼字,炼意上多下功夫。

多谢江郎兄多次指点,洋过粗陋之人,得君直言,幸甚万分!
到轩辕时间不长,前段只在诗词分坛,后来为了学写律诗,才到联区逛逛,以前没写过联,但现在对联倒有点儿兴趣了。
有时也喜欢灌点儿水,知道轩辕性格,尽量收敛。
尽量避免刷屏现象,故小集近些天的一些拙作堆在一块,都是快对,让兄见笑。
才疏浅陋,更有如分咏,诗钟等都是来联区才听说过的,有次在联区还看到过好些名词,但未及细学,好些格律都不懂,只是尽量认真地学吧!炼字炼意方面,前路何在?
有一点,名/动/形容易把握,在虚词方面,便弄不大明白啦,作对也困难兼出丑,郁闷……
再顿首拜谢江郎兄!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江郎才尽

白衣伯爵太中大夫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左将军
好贴 3
功绩 218
帖子 1299
编号 41595
注册 2005-6-24
家族 泡泡营


发表于 2005-12-16 14:40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虚词的用法很多,也最容易出错。古汉语虚词一般是单音节为主,随着汉语的长期发展和演变,不少复音虚词(包括虚词性复音结构)在使用范围和频率上不断扩大,在现代汉语中已经占有一席重要地位。一些虚词还突破了实词已有的结构方式,虽说丰富了汉语的构成形式,但对一般人而言,它也是最易出错的一类词。
    复音虚词的形成与复音实词的最大区别莫过于对具体语境的依赖性。换言之,实词中的合成词很少甚至完全可以不依赖具体语境而按照一定的构词方式构成新词。而复音虚词则有许多要依赖于特定的语境、特定的句式或句法结构而形成。这一重要区别的意义在于,对复音虚词的结构模式的分析,必须在大程度上考虑具体语境的因素。事实上正是如此,我们对古汉语复音虚词分析归类时发现,不少虚词孤立地看是谈不上自身的结构类型的,只有在特定的语境中,才谈得上相对的结构模式。
    因此,古汉语复音虚词的结构模式首先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相对独立构成的;一类是依赖语境形成的。

  (一)相对独立构成的

  由于可以相对独立构成,而不必依赖具体语境,这一类复音虚词的结构模式与实词有不少相同类型。具体而言,有并列式、修限式、述宾式、介宾式、附着式、重叠式。
    (1)并列式
  构成并列式复音虚词的语言单位不仅在词性上相同,而且语法意义也相同或相近。它们之间在结构关系上处于平等地位,没有主次轻重之别,也没有主谓、修饰等句法关系。这一类型在复音虚词中所占比重较大。
    由代词并列构成的如:谁何,夫其,此其等。
  由动词并列构成的如:譬如,譬若等。
  由副词并列构成的如:乃遂,遂便,愈益,皆悉,咸共,必将,必且等。
  由助动词并列构成的如:会当,会须,宜当,宜应,当须等。
  由介词并列构成的如:比及,及至等。
  由连词并列构成的如:借如,假使,假设,当使,当若,如使等。
    由于构成复音虚词的语言单位是平等并列的关系,加之结合凝固得还不够紧密,因而存在大量次序颠倒的复音虚词。如:乃遂、遂乃;谁何、何谁;宜当、当宜;犹尚、尚犹。这些次序颠倒的复音虚词在语法功能上完全相同,不因位置的变换而出现差异。

    (2)修限式
  构成此类复音虚词的前后两部分是修饰限定与被修饰限定的关系。又可分为定中式和状中式两类。
  a.定中式
  定中式复音虚词的两个语言单位之间是定语和中心语的关系,但组成复音虚词后不一定是名词性的。例如:
  何物;一日、一旦、一朝;一体;少时、少刻;何所、安所、何许等。
  其中“何所”等有不同用法,这里是“什么地方”义。
  b.状中式
  状中式复音虚词的两个语言单位之间是状语与中心语的关系。又可分为两种:
  副词加动词的:不如、不若、弗如;不意;何如、奚若;何事、安事;何意;唯恐、惟恐;无有、一似等。
  副词(或代词)加助动词的:宁能、岂能;焉能、何能;何足、安足;宁当、岂当;安可、焉可、何可;岂敢、何敢、安敢;不得、勿得;不敢、弗敢、弗能、亡能;不克、未克等。
   助动词在句中也是修饰动词的,但它又有相对的独立性,能受副词的修饰,组成状中式复音虚词后,再修饰动词。因此,上面两种复音虚词在句中的语法作用和结构关系是不一样的。

    (3)述宾式
  述宾式复音虚词由述和宾两部分构成。由于古代汉语中述宾关系存在着两种语序,因而此类复音虚词也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宾前述后;一种是述前宾后。
  a.宾前述后
  关于宾前述后的语序,国内外汉语言学家都有人论及,认为远古汉语语序为宾前述后,后来才逐步演变为现在这样述前宾后[(3)]。而古汉语中所谓宾语前置,实际是远古汉语语序的残留痕迹。这种观点在同语系的其他语言中可找到佐证。此种语序也影响着古汉语复音虚词的构成。
  例如:
  何有、奚有;何如、何若、奚如、奚若、胡如、曷若、何似。
  由于是远古语序的残留,“宾语前置”在古汉语仅限于有特征或曰有条件的语境中,如否定、疑问。复音虚词的构成亦不例外,大都与“疑问”语境有关。其中“有”、“如”、“若”为述语动词,“何”、“奚”、“胡”、“曷”为疑问代词作宾语。“何有”即“有何”,“何如”为“如何”。
  b.述前宾后
  这种类型是后来汉语的正常语序,所以这种结构模式的复音虚词数量比“宾前述后”的多,且不受特殊或条件语境的制约。
  例如:
  移时;有间、为间、有顷;要之、总之、统之;无几、亡几;若是、如是、若此、如此、若彼、如彼、若斯等。
  其中“移”、“有”、“总”、“若”等是述语动词,“时”、“日”“间”、“是”等是其宾语。

    (4)介宾式
  汉语中的介词大都由动词虚化而来,许多同时兼有动、介的语法功能。由此,介宾式复音虚词在结构上与述宾式有不少相似之处,其中最突出的相似表现在语序上,即介宾式复音虚词的结构模式也有两种对应形式:一种是前宾后介;一种是前介后宾。
  a.前宾后介
  与“前宾后述”的复音虚词略有不同的是,前宾后介的复音虚词数量比前介后宾的多,而且其构成虽然也受特殊或条件语境的制约,但似乎条件更为宽泛。
  例如:
  何当;何为、奚为、胡为、曷为;何以、何用、奚以、胡以;何自、何由、何从、胡自;是以、是用、此以、兹用;孰与、何与等。
  上面“何”、“胡”、“是”、“此”等为代词作宾语;“当”、“为”、“自”、“从”等为介词。
  其中“是以”等不是否定或疑问语境,而属代词作宾。
  b.介前宾后
  例如:
  以故;以是、以此、以斯、用是、用此、由是;于是、于此、于何;从此等。
  此类复音虚词有较强的稳固性,有的沿用到现代汉语,有的更换了构成要素后传了下来。如“于是”、“从此”至今仍用;“以”、“用”与“因”相同,“以此”、“用此”在现代汉语中演变为“因此”。

    (5)附着式
  此类复音虚词由一个较虚的语言单位附着在一个较实的语言单位上构成。这个较虚的语言单位是怎样演化并附着的,情况不一而足,有的则不甚清楚。同附着式的实词一样,此类虚词也可分有前附和后附两种。
  a.前附式
  较实的语言单位前面附上一个较虚的语言单位。例如:
  畴昔、谁昔、有似等。
  “畴”在古汉语中常作疑问代词,但此处无义,为助词。至于“谁昔”,《诗经》郑玄笺云:“谁昔,昔也。”朱熹注云:“谁昔,犹言畴昔也。”“有似”的“有”亦为词头,无义。“有似”即“似”,“好象”义。
  b.后附式
  较实的语言单位后面附着一个较虚的语言单位。此类型比前附式稍多一些。
  例如:
  意者、抑者;、至夫、及夫;何等;云尔、云耳;俄尔、俄然;间者、比者;久之;乃者、昔者、往者;少焉;顷之、顷者等。

    (6)重叠式
  此类型是由两个完全相同的语言单位重叠构成。
  例如:
  比比;各各;每每;稍稍、时时;数数;往往;云云等。
  这类复音虚词同单个的相比,意思一般要发生变化。如“每”是“每次”、“每逢”义,而“每每”则为“常常”义。有的重叠以后在程度上发生变化,如“稍”为“缓慢”义,而“稍”和“稍稍”相比,后者“缓慢”的程度上则有所加强。

    (二)依赖语境形成的
  这类复音虚词实际上都可视为从句中截取某些部分凝固而成,因而对语境有很大的依赖性,其结构模式与实词的结构类型也有很大差异。有的看似可用实词的某种结构类型来分析,但实际上是形同实异。有的离开具体的语言环境,就很难看出其结构,因而必须在一定的句型句类中考察其形成由来,才能弄清其结构形式。由此,对这类复词结构模式的探究也最有价值。其具体类型有连用式、连修式、句子凝固式、截取式。
  (1)连用式
  如上所述,对语境有着极大依赖性的复音虚词不同于相对独立形成的复音虚词,连用式复音虚词亦如此,它看似两个语音单位并列,实际上只是先后连用的关系。这种类型主要限于语气词。
  例如:
  乎哉、哉乎、也哉、矣哉、焉哉;矣夫、也夫;矣乎;也乎、也与;已矣等。
  两个语气词相互之间没有语法结构上的紧密联系,它们各自与全句发生关系。从语法意义上看,它们各自仍表示自己的语气,而语气的重点一般落在最后一个语气词上。正因如此,可以出现三个语气连用构成的复音虚词,如:也乎哉、焉耳矣、也已矣。严格地说,这些复音虚词都不能算虚词,甚至连“结构”也算不上,只是人们习惯上把它们视为虚词而已。所以,古汉语复音虚词中其他各类“结构”经演变发展,到现代汉语有不少凝固为虚词,而此类则一个也没有。
   
    (2)连修式
  构成这类复音虚词的语言单位之间好象存在着修饰与被修饰的关系,但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并非如此。修饰关系当然存在,不过不是在它们之间,而是它们与句中别的成分先后连续构成修饰关系。这类虚词一般处在状语的位置上,通常由两个副词组成。
  例如:
  不唯、非唯;非徒、非但、不独;岂特、岂徒、岂但;未必、不必;未尝、未曾、不曾;不复;岂必等。
  这类虚词先后与句子成分发生修饰关系,在具体句子中,通过比较可以清楚看到这一点。如:
  (1)孙膑尝与庞涓俱学兵法。(《史记·孙子列传》)
  (2)问其所与饮食者,尽富贵也,而未尝有显者来。(《孟子·离娄下》)
  通过与例(1)比较可知,“尝”修饰“有”,然后“未”修饰“尝有”,或者说“未”否定整个谓语,而非“未”修饰“尝”。不可否认,我们今天无论从语感还是从语音停顿上看,都觉得“未尝”结合得更紧密些,但语法关系却非如此。尽管现在“未尝”早已是一个货真价实的虚词了,但我们在这里讨论的却是另一个问题,即它是怎样成为一个复音虚词的。

    3)句子凝固式
  此类复音虚词实为一个分句凝固而成的。它们虽可独立为句,但必须与别的句子配合使用,否则会使人感觉句意未完。例如:
  不然、不尔、非然;虽然、虽尔;若然、若尔;若是,如此;何也、何哉、何邪、何与、何乎等。
  “不然”意为“不这样的话”;“虽然”意为“虽然如此”、“即使这样”;“何也”意为“为什么呢”。这些虚词的作用与语境紧密相连,其分析和理解对语境的依赖显而易见。

    4)截取式

  从某种意义上说,不少复音虚词都是从句子中截取一些部分组成的,如相对独立的述宾式、介宾式、修限式中的不少虚词,依赖语境的连用式、连修式的不少虚词。然而截取式中这一特点更为突出,尤其从这些虚词形成的探究中便可得知。根据这类虚词中语言单位的结合情况又可分为附前式、附后式、联结式和准陈述式四种。
  a.附前式
  这类复音虚词由一个较实的语言单位和一个较虚的语言单位组成。它与前面分析的前附式的不同之处在于,附前式对具体语境的依赖性极强,它实际上是一个与句中其他成分有语法关系的语言单位在淡化这种关系之后,向前附着在前面较实的语言单位上,成为一个相当于词尾的构词成分。当然,它与前面分析的后附式也有明显区别,因为后附式的后附成分是本身便相当词尾而不与句中其他成分构成语法关系的虚词。
  附前式虚词如:
  因而、用而;可而;继而;随而;俄而;既而、已而;得以、可以;足以;赖以;殆乎、几乎、几于;难以、难乎;卒以、终以、终于;在于、在乎;至于、至乎等。
  这种虚词大致从以下几类语法结构中截取出来。第一类是“状语·而(以)·中心语”的结构关系,如“继而”、“因而”、“俄而”、“卒以”、“终以”等。“而(以)”为连接状语与中心语的连词,脱离与中心语的关系后前附于状语。第二类是“状·以·中心语”的结构关系,如“得以”、“可以”、“难以”等。“以”本为表凭借、工具的介词,它本来与后面的宾词组成介宾短语修饰中心语,但由于介词宾语的脱落,便前附于状语。第三类是“述语·于(乎)·宾”的语法结构。“于(乎)”是介词,它与后面的宾语组成介宾短语充当补语,后来前附于述语。
  b.附后式
  这类复音虚词也由一个较虚语言单位与较实语言单位组成。与前附式、后附式的区别同附前式。这类虚词数量甚少。
  例如:
  而已;则已、即已。
  “已”本为动词,为“完结”、“停止”等义,由“而”、“则”、“即”等与前面的动词性成分连接起来。后来“而”等丧失连接作用而向后附于“已”,演变为语气词。
  c.联结式
  这类复音虚词由两个各有关联作用的连词组成,它们往往在句首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相互之间的结构关系不紧密,而与上下句子的联系密切,实为从句首截取而成。
  例如:
  而况、又况;而又、而且、亦且、又且;纵令、纵使等。
  有人认为它们之间是并列关系,其实不然。并列构成的两个语言单位一般而言可以颠倒语序而不影响表义或语法作用,但上面的虚词要么根本不能调换语序,要么调换后关联意义会改变。它们实际上有点象实词中连述式构词,不同的是它们与句子的联系密不可分。
  d.准主谓式
  这类复音虚词的“主”由否定性无定代词“莫”充当,“谓”的部分不完整,实为截取主谓之部分构成,故称准主谓式。
  例如:
  莫如、莫若;莫不、莫非、莫弗。
  “莫”可以泛指人或事物,充当主语。“莫”前面如果有先行词,“莫”就指代先行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如果没有先行词,“莫”就泛指。“如”、“若”为谓语动词,“不”、“非”为否定副词,属谓语的一部分。“如”、“不”都不是谓语的全部,故“莫如”、“莫不”为截取部分主谓构成。
   
    以上是复音虚词结构模式的类型分析。由此看来,要准确地分析一个虚词的词性,必须认真研究它在句中所处的位置及作用,同一个词,所在语言环境不同,词性便可能大相径庭。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江郎才尽

白衣伯爵太中大夫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左将军
好贴 3
功绩 218
帖子 1299
编号 41595
注册 2005-6-24
家族 泡泡营


发表于 2005-12-16 15:12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关于如何对对联,愚以为,首先是立意。立意便是“骨”,骨骼雄奇,方能构诞出佳作。即使文采稍逊,立意高出一头,仍是佳构,立意,也就是现代所说的“创意”。如无好的创意,词藻再华丽,终是言之无物,嚼之无味,纵日对千联,无所用矣。
  其次为造句,有了立意,我们再为它配上血肉之躯,其实对联的造句相对简单,因为上联的模式已经有了,只需要注意平仄,词性即不会出大问题。做完这一步,可以说,对联已经基本完成了。但如果想写好,写精,那么还远远不够。
  古人云: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此为炼字,有名的典故如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贾岛的“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这关键的字,被称为“联眼”,整句由此生色。我们炼字,不光要从上下联的词性,语意等方面考虑,还要想到时令,地理,以及所对是否符合常理等,不可闭门造车,这也要求我们加强各方面的知识积累,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
  最后是炼意,意境是个很难用语言来表述的东西,也和各人的年龄,阅历有很大关系,有的名句,小时侯不理解,长大后便能明白其中深意。我个人认为,要写出一付好的对联,必须把自己全身心投入其中,我即是联,联即是我,如此反复推敲,最后达到一个自己觉得很“和谐”的境界,有自己的真情和感悟深入其中。并非一定要文采斐然,最重要的是打动人心,返朴归真。如果别人读了你的联,有“于我心有戚戚焉”之感,便是成功的作品。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岸边的树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95
编号 32801
注册 2005-2-15


发表于 2005-12-28 23:06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好,受教不浅。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2-23 03:10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22066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