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心霜联话》(负棺人)
性别:女-离线 立雪宝琴

逍遥公主光禄大夫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轩辕公主
级别 破虏将军
好贴 1
功绩 206
帖子 711
编号 73
注册 2003-8-22


发表于 2004-11-29 19:44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原发地址:http://bbs.lnd.com.cn/dispbbs.asp?boardid=...50&star=1#15550




诗词犹如当朝名士,楹联则似在野隐者。

注:楹联在中国的地位很特殊,低得很。代表中国古典文化的是唐诗宋词,正如当朝之大名士,而楹联尽管不乏与诗词并坐之精品,但因“怀才不遇”,也只能流落在野,成了不为世所重的隐者。



联道海纳百川森罗万象,自非晴蜒点水走马观花能悟。

注:没有接触到对联,或一知半解,总会以为对联很简单,只不过是小道。但如果你亲身接触,或学习或感受一下,就会知道其中所包容的方面,实在是如海之广,并非随便浅沾即能悟之。



意境如钢,格律如铁,缺一难成神兵。

注:钢有硬度,但缺乏韧性,铁有韧性,但缺少硬度。全钢的剑不易生锈但容易折断,亦不容易锋利,全铁的剑虽然锋利但太软,亦容易生锈。如何将它们完美的组合而成一把好剑,全在于你学习和掌握的煅打技术。



重格律轻意境,重意境轻格律,皆是当时意气。

注:任何事物,如果只偏向一面看到一面,都不是完整的。对联也是如此,死守格律而看轻美好意境,或抱守意境而不顾基本格律,都是当时之“短见”。



学对联,难在入门时举轻若重,出门时举重若轻。

注:学习在一开始时认真,特别是要对自己严谨,即使是一根草都要视为一根铁般的重要。这样你才能诚心而入学,所以说难。一旦把所学的东西转化为自己的东西后,如何再将一根铁视为一根草般轻松自如,也难。



联机变幻多端,亦如禅机挂角,时时难以寻之。

注:羚羊挂角,无机可寻。这也说明联学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有很多种表现方式。就好比二加二等于四,但二乘二也等于四,或许一时会令你无所适从,但如果能用心学,说难寻也不难寻,总会让你寻到规律。



初学胜在无世故阻挡输在粗糙,饱学胜在有经验可循逊在圆滑。

注:很不幸的是,许多人都要经历过这一关,都要从赤子的纯真无邪,到大人的老于世故。



见山见水与非山非水,只在对联水平不断转换时。

注:眼境开阔了,水平提高了,历练多了。你再看当初的一切事物,就会有了崭新的认知。



势联胜在大意纵横,却易输在“虚”和“空”中。

注:所正谓厚积薄发,才能感人。人不可能时时都有感慨,好的大势联,多是感慨积于一处到了不得不喷发,就如沉寂多年的火山,一旦喷发则先声夺人,气势纵横。如果只是偶感或者只是为联而联,就不好了。



联语多注重心与物交互作用创造的艺术层次,谓之意境。

注:意境这个美学术语似乎有些玄妙,但如果用简单一些的言语解释,也可以这样说:“意”就是你自己的想法和构思,境就是你所处的客观世界或虚空世界,如果将它们很好的结合在一起,就是意境了。

十一

联之意境有偏重于“物”,亦有偏重于“情”。

注:这就要看创作联时是偏向“境”多一些,还是偏向“意”多一些了,如果没有侧重点,让容易让人觉得有些模棱两可的感觉,也就是无立场。

十二

以诗词曲赋入联多易办,以联入诗词曲赋多难为。

注:这是因为诗词曲赋较多的运用书面化的语言,而对联更多的运用了口头语之故,是不同的两个层次。

十三

唐诗多雄浑,宋词多婉柔,对联二者兼收并用。

注:对联的兴盛,是在明清,而前朝的种种风格,在此也可以兼收并蓄,占了历史便利。

十四

清人林昌彝言:“唐宋律赋,蝉联相续”,此语值得再三玩味。

注:诗中有联,赋中有偶,能为人所喜而津津乐道,自然能代代相传相续。

十五

道家云天地万物皆相生相克,无疑是对联第一注释。

注:许多对联本身就是相对的,如“无对”便不能成“联”。

十六

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是如联中格律派与自由派。区分只在“雅”与“俗”,共性却皆具强大生命力。

注:正所谓“萝卜白菜,各有所爱” 有时也不必强求顺从。

十七

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司空图此语若套联,是化无意为有心之辞。

注:空即是色,不着一字的前提是已道尽万语。

十八

短联多偏意胜,长联常重势高。

注:联短,可以并列和构思一些意境。而联长了,就要考虑它朗诵时所带来的语调是否锵铿有力,亦或者是否荡气回肠,这样就有感染力,如果只是像念经诵咒一般,想来就有些不妙。

十九

武学云:“一寸长,一寸强。一寸短,一寸险”。联学也有此功夫。

注:针对机关联而言,由于联短,可发挥空间就少,反而不易对。针对意境联而言,联长,所要对的事物就偏多,也不易对。

二十

联语以自然转自我而奋发则大势之笔,首推则徐公:“海阔无涯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

注:外界事物和内心思想联系在一起时,而可借外界事物的宏伟博大来抒发内心的感受,海和山都是我。

二十一

何为飘逸灵动之最?观中唐之诗:“裙拖六幅潇湘水/髻挽巫山一段云”则是。后世联语多模仿此二句。

注:由于受自我局限以及个体的表达能力有限,所以诗人们多借助大自然来表达内心的感想,或用来指定一些对象,以物当人写,往往能收到奇效,达到原先不可能达到的境界。而“只能意会,不可言传”也多是如此。

二十二

对联中多用层层递进。如上句一色水天供傲啸,已呈放浪不拘之声;对句万家灯火绕回环,更显雍容大气之境。

注:意境并不是一层不变的静态展示,它有静也有动。此联就像流动的浪潮一般,是动态的,它层层推进,互相辉映,达到了它所要表达的效果。

二十三

济南趵突泉景有联曰:“平地忽堆三尺雪/四时长吼半空雷”,声色形容巧妙,字间若带图画。

注:超越现实的表达,往往能取得一种错觉和奇妙的效果。此联说泉水故意不直说是泉水,反而从泉水的声和色来侧面比喻。因为雪是从空中落下来的,不可能平地忽然堆起;而雷只在春夏长鸣,不可能四时长吼。化不可能为可能,所以奇妙。虽然佩服作者的才思和不同寻常的观察力,但这也是古人常用的手法。

二十四

破万幅联,若读万卷书。

注:有很多联都是带有一定的隐喻和所指性的,怎么样欣赏和破解作者的创作动机,也是本事之一,所以能破万幅联,也等于读了万卷书。

二十五

无情对法开左道之行,类书法与剑法有正锋偏锋之。

注:世事无绝对,总有些例外,本来对联的内容是上下都要相映和关照的,而无情对却偏偏打破了这个规律,上下对得工整,而内容却十万八千里,不能不令人想到倒行偏锋,所以只能偶尔为之,多为有害了。

二十六

集句联最难,无胸吞万卷青简,则寸笔难行。

注:将不同朝代不同诗人的诗句有机的、人为的结合在一起,不能说不难。倘若没有博览群诗的功夫,是办不到的。

二十七

集句联牺牲平仄换取意境的,如集陆剑南之诗词句:“小楼一夜听春雨/孤桐三尺泻秋泉”。牺牲对仗换取意境的。如集冯正中与苏东坡之词:“风吹皱一池春水/浪淘尽千古英雄”。

注:前人到了一定的境界,也就是通晓了格律之后,就不再以律害意,让格律缚死了意境。说白点就是想通了想开了。因为集句联本身有难度,如果集的句子是天作之合,那个别字失律,也就不必在意了。

二十八

以物化我,精妙者应推: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

注:又是一个“以物当人写”的一个绝好的例子,利用大自然特有的现象来明喻和反映人生的变化,沧海桑田之意,尽在联外。

二十九

初学营造审美意象时切不可让主观所左右,当从客观实象为基础。若天象实写,题之太阳雨无妨,题之月亮雨则令人不知所云。

注:学习还应该加上实践,应该设法多亲近大自然,而不应该闭门造车,那样容易错误和闹出笑话。

三十

无情对绝在似无理却有理之间。四面云山谁作主/一头雾水不知踪。此语能从中窥见一豹。

注:所以说无情对完全是似通而非通,似有理还无理,有情还无情,也只能自己意会了。

三十一

前人联句甚喜借助大自然为自我服务,如梁启超名句:闲如水竹云山主/静得风花雪月权。蒲松龄名句:吸来江水煮新茗/买尽青山当画屏。不一而足。

注:到了一定境界,艺术创作规律都是相同的,但个人的创作风格不同,所以形成的局面也就大同小异。

三十二

随波逐流易,守护真我难。

注:怎么样才能顾全大局又能充分体现个性,是一件伤神的事。

三十三

剪纸的秘诀在于剪掉“多余”的纸,创联组字则异曲同工。

注:炼字一法,正如剪纸一法,剩下都是最恰当的,正所谓触类旁通。

三十四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不先求“事”成而求“器”利亦为学联不二法门。

注:人说磨刀不误砍柴工,一旦先磨成了利器,作起事来就事半功倍了。

三十五

联语贵在自我深刻体会和对联意的正确把握和理解,人云亦云联犹如肥皂泡,绚丽多彩却不堪时间考验。

注:个人的“自由意志”,有时候比什么都有效。

三十六

诗意联培养情操收获美感。机巧联培养白发收获知识。

注:只要付出了努力,那么你就一定会有收获,即使是错的,错得多了,那么离近的也就不远。

三十七

豪放与婉约之联不露刻意造作犹其难。

注:艺术品完成之后,斧凿之痕,在所难免,区别的是有人一览无余,有人可以巧妙隐藏罢了。

三十八

联中用辞常如天龙纵横,吞日吐月无所不用其极,诗词曲赋皆无法比。

注:对联没有诸多的“哀而不怒,怨而不伤”之教条,所以得自由。

三十九

对联之趣,在于苦思冥想之际蓦然悟出对仗妙句。或路上、或梦中、或餐前,此中滋味,无以形容。

注:原来得来全不费功夫,还是要费这么多功夫。

四十

想前人未想;道前人未道;对前人未对。

注:能独僻蹊径却又不走邪道,难了,但只要勇于尝试,都是好的。

四十一

意境运用之随心所欲,难似翻高山大川。山有多高,意方能多高。

注:表达水平有时与涉世能力是成正比的。

四十二

对联与摄影同宗,不同的角度就有不同的表现。

注: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四十三

禅话云:“死水不养龙”、“不参死句”。颇合对联之真义。

注:禅师云:时刻保持一活泼泼的自由心境,不为古为缚,不泥古亦不骂古。

四十四

得“意”方能忘“形”,不巧的是学联时常相反。

注:得意忘形是艺术欣赏至高境界,但我们常常得形忘意了,所以要时刻警惕着。

四十五

还朴归真之境界。初学时天生掌握但不能运用,饱学时欲加运用却失了掌握。

注:先天之境,正所谓人有宝而不知宝,知宝却再不可得,令人叹息。

四十六

为文造情之病,放之联中亦比比皆是。

注:应该尽量避免为了“表现自己”而写,这才不会“言而无物”。

四十七

杯满无法盛水,自满无法装联。

注:杯子满了再装水也是满的,把水喝了方能再装。而自满也应该学习“虚”一些,才能装了。

四十八

举一反三之联想,学联必修之一。

注:从一物推理出另一物甚至多物,也是煅炼的机会。

四十九

青山藏墨千秋画/绿水无弦万古琴,此二句胜在清逸空灵,意象重叠外加超越时空,浑不似人间语。

注:以此物代彼物写,亦是古人常用手法之一。盖此物的特征能过渡到彼物头上去,得超然之趣。

五十

正格与变格联,似江湖中“剑宗”与“气宗”共分半壁。

注:有光明就有黑暗,有正格自有变格,此合天地之法。

五十一

千载龙潭蒸琥珀。该联语气象万千,却原是咏状元红酒联,短短一句,酒香声色气味仿若沥沥在目。可见联之精妙处广告犹难及。

注:琥珀原是极平常之物,然而作者将它把千载龙潭这个宏大的意象并列,从而就产生了另一层深意和广阔的境界,且形象地将酒的颜色(如琥珀)和酒的年代(千载)烘托了出来,堪称匠心独运。

五十二

初学喜堆彻丽句以为美,宿学喜横加典故以为深。

注: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总不会两手都空空。

五十三

无规矩不成方圆,有真情易得联义。

注:游戏少了规则约束,就不是游戏了。联语少了感情,也就是经书了。

五十四

两峡如剑立/一江似布悬。长江三峡联之一,两句句眼全在“立”与“悬”上,令人观之展开无限联想。

注:一个句子是否能流传,句眼很重要。所谓句眼,就是在句中能起着举足轻重作用的字,它要不断锤炼。

五十五

拆字联易学难工;典故联难学难工;无情对易学难工;意境联易学易工;集句联易学难工。

注:如果全都是易学易工,想来就没有什么挑战性和趣味,也就腻了。

五十六

想像力无可非议首推创作联之第一义。

注:月来满地水/云起一天山。明月如泼来一地的水,天空的云像升起的山,皆想像奇特。

五十七

学联若先对自己“斤斤计教”,则先窥成功之路。

注:不先对自己“斤斤计教”,如何才能积累经验,以后对别人“斤斤计教”呢?

五十八

居有竹;卧有竹;食有竹皆不如胸有竹。

注:不可一日无此君。盖竹有节,人亦学之有节,盖竹空心,人亦学之虚心。

五十九

格律、意境、见识、灵气是为联屏四扇门。

注:一扇门一扇门的打开,你会发觉原来空气很清新。

六十

片石孤云窥色相/清池皓月证禅心。不知当句对法,不识其中之妙。

注:句中自然成对,无须再与下句相对,谓之当句对。然而除当句对外再能成对,亦不是难事。

六十一

识格律方能言“破”格律,谓之不立不破。

注:知已知彼,百战不殆。不了解敌人,也就无法打败敌人,这是最简单的道理。

六十二

联之章法如楼之地基,联之意境犹如楼之二层,岂有执要二层楼而弃之地基支撑者?

注:有精心策划,才能付诸于行动,如果只是盲目进行,后果也是不堪理想。

六十三

良医有二,一为自身高明能拔除苦厄者,另为自知术低无法施手拔病,然弃门户之见介绍病人去良医处者。授联手法与此无二,最忌以盲引盲。

注:当我们欣赏红花时,或许我们会忘了绿叶,但绿叶的作用一直都在,不曾改变。

六十四

“怨愤”与“虚静”是产生联的两大动力。

注:极端的喧哗和极静的天籁。而外境一旦触发内心,或许都会令我们写一些东西。

六十五

无深海行它之苍寂,不语高山立我之孤寒。

注:高高山顶坐,深深海底行。极深和极高,都是一样的清凉寂寞。

六十六

萧中素有诗:辽海吞边月/长城锁乱云。换之联语真可得苍凉真义,今联难以过之。

注:写实的诗与联想要出新和与众不同,让别人印像深刻,一定要去亲自体会。凭空胡猜和闭门造车,即使能写出相似的句子,若无真正的底蕴和本事,就差强人意。

六十七

豪爽而不粗俗,出尘而不倨傲,是为联意风采之一。

注:作联原如作人

六十八

炼字煅句而后成得意联,虽细胞阵亡亦不悔。

注:有得必有失,真理也。

六十九

宽对与工对之分水岭,在于一求大势与一求工丽。

注:语言都是很自由的,但关键的是如何驾驭它们。

七十

山水是大自然铸成之联,可遇不可求。

注:大自然的山水,鬼斧神工,自然不假手于人。无法求之,但若遇,则可学之。

七十一

纤丽浓艳悲凉飘逸豪放等风格入联易,入心则极难。

注:“知”与“行”若不相应结合,则容易自我矛盾,阳奉阴违,说一套作一套。

七十二

平淡是所有风格折叠煅打后所剩的结晶。

注:清水是没有任何滋味的,因为真味只是淡,只是无香。

七十三

大意不工,若初学时用之为已巧辩,则后悔莫及。

注:学习应该循序渐进,未学走,先学飞,危险得很。

七十四

苍穹宽容日月星云不称大;碧海厚待霜雹雨雪不言深。

注:一桶水不响。

七十五

太理性无法思联;太感性无法识联;太任性无法使联。

注:凡事都有个平衡度量在,未超与超出,皆不易掌握。

七十六

联语多借拟人手法,将物当人写,更具艺术感染力。

注:这也是诗词与楹联创作手法中最常用的一种。

七十七

前人联语常有隐笔,令你再三细思方拍案叫绝。如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横批为南北。此联可当代表。

注:有些东西自己全说出来,就完全没有别人参加的份了,也就少了众乐乐的乐趣。

七十八

新官巡街,窥得一老者挟破伞,是乎联兴大发,出口戏曰:破伞无衣露出几根穷骨。该老者蔑然以牙还牙曰:

粪耙有嘴翘起一排獠牙。闻之令人喷饭吐茶,此联真犀利过匕首与投枪。

注:所以古人说攻人毋太严,要考虑别人是否能承受。倘若皆不管不顾,那就准备好承受别人的反击,须知“以其人之道,还其人之身”是千古不变的真理。

七十九

洪天王曾借前人联激励三军士气:虎贲三千,直扫幽燕之地/龙飞九五,重开尧舜之天。联语奔放豪纵,非志庸者轻言。

注:领袖自有其特殊的豪气和风范,自高于常人一等。这也正是为什么王者霸气为世人所崇。

八十

嘻笑怒骂皆成诗/文章/对联。

注:无巧不成书。

八十一

两舟并行,橹速不如帆快/八音齐奏,笛清难比箫和。此二句皆活用联对影射法。上指文不如武,下指武不如文。皆不明说而意在言外。

注:该注解的,还是要注解,因为过于曲折的影射,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心神领会。适当的注解,也能达到锦上添花的效果。

八十二

正对不如反对,是印象有先入为主故。

注:正对容易合掌,而反对则更体现出对联的原始意义,便更胜一筹。

八十三

禅意道境入联,多借山水天象等媒介一一触发。

注:枯燥的“佛法道义”,就算入联,一来过于艰涩难以理解,二来拗口异常,所以要借外象。

八十四

琵琶只有四弦;格律只有四声;形态却有万种。

注:艺术原理相通,此二者由微至繁,正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八十五

好联似水,蝉吸鲸饮龙吞蜻点雁渡总有各自滋味。

注:一壶茶,细品得清寂,狂饮得豪情。联之风格亦如此。

八十六

以物言志而有真味之联,莫过于虎行雪地梅花五/鹤立霜田竹叶三。上句雍容豪逸,下句孤寒傲峭。

注:虎鹤双形,精髓正在有虎之威猛兼鹤之灵逸,正如一幅联的精华。

八十七

楹联较秦皇更狠。秦皇只并吞六国,若文学体裁为诸国,楹联则不知并吞几国。

注:什么样的素材,楹联似乎都可随手拈来,而且有机组合,故兼容性极强。

八十八

格律、意境、机关全契合者,首推烟锁池塘柳。

注:一个单纯的意境联,但经过时光的流传,阴差阳错就被赋上了新的内容。

八十九

学联、对联、评联,正是联学三重境界。

注:从学习,到作对,再到评联,是必经的三个阶段,而其中评联最难,因为很难抓住作者当时的心思,以及他所运用的技巧,且误差率极高,所以不易,就是说功夫在联外。

九十

联眼如同吴道子。无论多好的联句,若离开它,只是无“眼”壁龙。

注:一句中举足轻重的警策字,就如画圣一般重要,他往往可以决定其他因素。

九十一

笔断意不断,形散神不散。联理亦与书画同宗。

注:意在言外,味在书外,不必把话全说完,正是不必将纸全画满。留有空白,让人从深处思考。

九十二

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常指不可思议联。

注:上联往往俗不可耐,或者已经是死句,但经过精妙下联的辉映,有可能赋于新的生命和思想,这也是对联的奇妙之处。

九十三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何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联最忌此自欺欺人之病。

注:不强作人师,不处处人前卖弄,正是学联的心态之一。

九十四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格律与意境却常能全顾。此美味不及对联之好处例子。

注:并非常能组合,但戏法人人会变,只是巧妙各有不同罢了。

九十五

初学联常犯“合掌”之病。多由上联之辞联想到下联同类之辞而不觉。如翠对碧、倚对靠、沉对没等。非故意如此,多是误以为如此对仗方才最工。

注:此是误解了对仗的意义,以为把相似,相同的摆在一起就可以相对了。果真如此,就失去了对联的原始意义和乐趣。

九十六

高雅联观之赏心,庸俗联观之伤心。

注:好联能给我们美的享受外,还能学到相关的各方面知识,充实基础。俗联或许只能令人摇头。

九十七

情语景语奇语壮语豪语悲语伤语乐语乱语都是联语。

注:到了这一层境界,随意皆成联了,但这一层境界何时到,只有自己和天晓得。

九十八

对联之奇绝,其根本在利用汉字一字多义,或断句能造成奇险效果云。它国文字难望其项背。

注:说到底对联也只是中国独有的,特有的一门艺术。

九十九

联之最初与最上境界:联我两忘。

注: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桓大司马
(湘中布衣)

长沙郡公
谏议大夫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9
功绩 755
帖子 9950
编号 18150
注册 2004-9-21
来自 潭州
家族 泡泡营


发表于 2004-11-29 19:48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好呀。可比之于人间词话呀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桓大司马
(湘中布衣)

长沙郡公
谏议大夫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9
功绩 755
帖子 9950
编号 18150
注册 2004-9-21
来自 潭州
家族 泡泡营


发表于 2004-11-29 20:03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语体风格又有些像幽梦影呀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在天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裨将军
功绩 66
帖子 320
编号 19114
注册 2004-10-18


发表于 2004-11-29 20:05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逍遥来了~!
顶部
性别:女-离线 立雪宝琴

逍遥公主光禄大夫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轩辕公主
级别 破虏将军
好贴 1
功绩 206
帖子 711
编号 73
注册 2003-8-22


发表于 2004-11-29 20:05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提请三位同寮看看可否考虑置顶呀?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ADIEU
(Les Gones)

江陵侯
谏议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柱国(正二品)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4
功绩 618
帖子 2937
编号 19082
注册 2004-10-18
来自 西域都护府


发表于 2004-11-29 20:08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在唐宋看到过,也想过转过来,可惜找不到原作者。
的确是好贴,谢谢立雪宝琴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仙枫云散

白衣伯爵太中大夫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左将军
功绩 257
帖子 1330
编号 17321
注册 2004-9-9


发表于 2004-11-29 22:52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转贴可惜不能加精了,转入滴翠大家学习领会:)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2-21 06:34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9773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