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日本战国演义(第二回), 第二回 废将军义澄践位 据伊豆北条立国
性别:未知-离线 kesin

南郡公枢密直学士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资政殿大学士(从一品)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镇东将军
好贴 5
功绩 1036
帖子 4004
编号 2725
注册 2003-11-30


发表于 2004-2-28 15:34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第二回 废将军义澄践位 据伊豆北条立国

“应仁之乱”虽暂时平息,然旧有的封建等级秩序却已破坏殆尽。各国守护趁此机会充实军备、扩张领地;地方领主和豪族,也开始依靠自身实力,各据一方,驱逐取代幕府原来任命的守护大名,成为新的大名。日本从此进入战火连天的战国时代,武士们开始自己下克上的阴谋历程:大名不把将军放在眼里;家臣又背叛大名,攻杀主家;同族相残,子杀父,弟杀兄,到处都是刀光剑影,绝无道义廉耻可言。有的只是贪图个人安逸富贵,所依仗的只是武力和谋略,而丧失了德行,整个社会都陷入疯狂。

在应仁之乱中备受折磨和摧残的平民百姓忍无可忍,也奋起反抗了。西元1485年,在京都所在地的山城国,农民和地侍突然发难,赶走了原守护畠山义就,组织起自己的军队,建立“自治政府”,从贵族豪强手上抢走山城一国的统治权,他们被称为:一揆。一揆者,即暴动也,农民暴动称土一揆;城市手工业者和下级武士暴动称国人一揆;而势力最大的乃是一向一揆,那是由本愿寺所操控的佛教一向宗徒暴动。一向宗于13世纪始行于日本,乃佛教净土宗的一个支派,即净土真宗,以“恶人正机说”(“善人尚且往生,况恶人耶”)为教旨,意思是说,被封建统治阶级和佛教诬为“恶人”的劳动群众才是最容易进入“极乐”境地的人们。且排除了一切清规戒律,认为人们即使不出家,不素食,过娶妻生子的世俗生活,只要念佛,依靠佛力也能“往生”。由于连年的战乱使处于最底层的农民贫苦不堪。而对净土真宗的信仰能使他们的心灵有所寄托,因此全国净土真宗的教徒数量惊人,在近江到北陆一带的农民中间有很多信徒。然而这一向一揆登上战国的舞台,却始于加贺国暴动。加贺守护富樫氏,在应仁之乱中邀请一向宗加入他的阵营。如此以来一向宗不但训练僧兵组成“护法神兵”,更加努力向百姓宣扬其信徒若战死沙场可早登极乐。这样一来,一向宗迅速扩展势力,于西元1488年击败富樫政亲的军队,控制整个加贺,后又于西元1496年在石山修筑本愿寺,操控全国一向信徒之力,成为一支无人敢惹的强大势力。

民众忙着暴动,官员们亦闹的不可开交。却说应仁之乱后足利义尚接任征夷大将军,而东军总帅细川胜元去世之时,遗下一名年方九岁的嫡子政元,此子虽年幼,但已表现出非凡的聪明才智。西元1486年文明十八年,藉着先父之威与自身雄才,二十一岁的政元即出任幕府管领。此时,因近江的六角家侵略延历寺寺领,无力对抗的延历寺众徒遂向将军申诉。将军义尚勒令六角家退还强押的领地。六角诸人压根就没把将军放在眼里,怎肯将到嘴的肥肉吐出?义尚为了再兴将军的权力和威望,亲自率领大军攻打六角,不想后来竟变成了长期征战。这次远征规模巨大,以奉公众为中心的守护都参加了远征军。战事持续三年,双方战线始终处于胶着,正在此时,却义尚因酒色过度而猝死,年仅25岁。原本反对将军起兵的政元便趁机下了调解令,为期三年的近江之阵就这么结束了。义尚又无子,将军位再次空出来。义政将军夫人日野富子欲立流落美浓的义视之子足利义植,而细川政元欲立堀越公方政知之子足利义澄,双方又产生严重对立。西元1493年明応二年,细川政元趁义植出阵河内讨伐畠山义丰之机,釜底抽薪,在京都发动政变,成功拥立足利义澄为将军,义植被追放到越中。

权臣擅自废立幕府将军,这真是上下颠倒的真正乱世。自此细川政元把持幕政,同时控制了几乎整个近畿和四国,权倾天下,号“半将军”,当真是威风凛凛,天下不作第二人想。政元给“下克上”开了个好头,这下子整个日本的英雄豪杰便开始争相效仿了。

却说应仁之乱爆发时,由东军细川胜元拥戴的足利义视,一时无处容身,只好远走伊势国,其近侍伊势新九郎长氏亦跟随前往。越明年,义视复被迎回京都,这次新九郎却未跟随,而是留在伊势,成为一名浪人。盖因其自称历经应仁之乱,预感到天下未来之变数。一日,新九郎与六位朋友:荒木兵库、多目权兵卫、山中才四郎、荒川又次郎、大道寺太郎、竹兵卫夜宿三岛神社,谈古论今。新九郎曰:“昔年源平二氏共立朝廷,经保元、平治之乱。源氏衰弱,平氏掌权。治承、养和年间,源氏复兴。后源氏三代而亡,源自平氏的北条氏代之治理天下;北条氏历经九代而灭,而源氏的足利氏复得胜利。由是观之,武家政权乃天命由源平两家所轮流执掌。而自镰仓的足利持氏去世后,关东实权掌握于上杉氏之手,上杉源于藤原氏,何可领袖群雄?!”当夜,新九郎做一异梦:平原上有两株巨大的杉树,一只小老鼠在啃杉树的树根,旁边,还站着一只大大的老虎。长氏醒后以为,那两株杉树,就是关东山内、扇谷两家上杉氏,而小老鼠,就是生于壬子年属鼠的自己。这是上天预示,他要代上杉而兴,成为关东的统治者。
   
随后,新九郎与六友立下神水之誓,誓约七人今后立志前往关东及东海发展,七人之中若有一人做了城主,则其他六人愿跟随其下并效犬马、永生永世不改其志。由于应仁之乱开始时,骏河守护今川义忠领兵进京加入东军,期间遇见新九郎的妹妹北川殿并把她立为侧室。如今今川正室因故身亡,北川殿实质上已是今川的正室了,于是新九郎离开伊势去骏河投靠今川家。西元1476年,今川义忠受幕府之命,向属于斯波氏的领地远江国扩展势力。在归途中,遭敌方余党袭击身死,其子年仅六岁,幼名龙王丸,即后来的今川氏亲。于是,家臣一分为二,一派拥立龙王丸,另一派则坚持让已经成人的今川义忠之堂弟嗣承。今川氏的家臣们均想乘机控制领国的统治权,于是纷纷介入今川氏同族之争。

今川家为了后继问题而闹得天翻地覆时,新九郎身边的六武士也惶惶不可终日,轮流向新九郎建议,要他出面解决问题。但是新九郎却从容自在地说:
“时期尚早。”
“万一北川殿夫人母子被害,吾等无安宁之日也。”
“放心,拥护龙王丸的重臣们戒备森严,可保母子平安。”
“话虽如此……”
“目前的今川家如疥痈初长,待其完全化脓后,方可对症下药。若我现在调解,恐怕效果不彰,且会弄巧成拙。反龙王丸派的,定会认为我心存偏袒,安得听我之言?”
六武士听后,也只得作罢。

又骏河乃室盯幕府通向关东地区的要害之地,今川家之祖乃足利幕府之祖尊氏的三男,权势相当于副将军,且为直系子孙,若京都将军无后,今川家有资格继承将军之位。这样重要的家系,一旦闹起后继问题,幕府当不会等闲视之。时关东将军(崛越公方)足利政知派上杉政宪,关东管领上杉定正派大将太田道灌相继率兵镇压今川氏内乱。两派皆摩拳擦掌,战事大有一触即发之势。在此危机时刻,刚到今川家一年的新九郎,通过谈判,巧妙地制止了外部干涉,并说服今川氏的两派家臣,共同拥立其外甥今川氏亲继任骏河守护,终于平息了一场可能导致今川家灭亡的危机。随后,新九郎突袭了骏府今川馆,击杀政敌,使外甥成功继位。氏亲感念新九郎之功,遂赐与富士郡十二乡。时骏河国内有许多今川家直辖的空城,氏亲亦令新九郎挑一城为居城。新九郎便选了最偏僻的爱鹰山南麓的兴国寺城。原来,关东与西方之间,隔着一大块箱根山脉,形成天险。而从关东通往西方,只有两条路线,一是相摸国的足柄山道,另一正是箱根山道,道路颇狭,行军时需成一列纵队,故须分为几队同时进军。无论走足柄山道亦或箱根山道,皆需先会于富士川,或需于爱鹰山南麓之根古屋齐集,然后循根方古道往骏府前进。当全军将要抵达根古屋时,须通过一处左为沼泽,右为高地之处。兴国寺城正在此高地之上,傲睨着所有欲西行的军队。

当时伊豆最大的势力便是镰仓公方因永享之乱而分裂产生的堀越公方。第一代堀越公方足利政知有三子。长男茶茶丸,二男润童子,三男清晃(即政元所拥立的将军足利义澄)。长男为前妻所生,其余两子为后妻圆满院之子。圆满院为了让自己的儿子润童子能继承家业,便借口将茶茶丸关入大牢。西元1491年三月,足利政知病死,茶茶丸趁乱越狱成功。他一出狱就发动兵变,杀死圆满院和润童子,宣布自己是第二代堀越公方。但是,茶茶丸的所为使堀越公方的重臣们十分不满,无人拥戴。于是伊豆半岛各领主之间的内争不断,各方均倾巢而出,长期混战,关东将军府所在地堀越防守空虚。窥视伊豆已久的新九郎认为攻取关东的大好时机已经来临,于是先在兴国寺作攻城的演练,又从今川氏亲及葛山氏处借来援军。西元1491年4月3日晚,60岁的新九郎以五百精兵夜渡黄濑川,急袭堀越御所。措不及防的茶茶丸仓皇出逃,在附近的守山自杀,堀越公方灭亡。当一切都平静下来的时候,人们才发现,城墙上镶嵌着足利家徽的大旗不知何时被放倒。他们更想不到的是,堀越的主子已经换人。在之后三十天不到的时间里,新九郎就完全控制了整个伊豆国,并在堀越御所附近建了座新城——韭山城,定为居城。这位伊势新九郎长氏,便是大名鼎鼎的战国大名的先驱——北条早云。

说到这里,可能有的朋友会犯迷糊了,日本人的名字咋整的?伊势新九郎长氏和北条早云这能扯到一块去?“要说日本人的姓名,首先要从中国谈起。日本从我中华文明中吸收了大量营养,姓名文化亦不例外。随便找几个日本名字来,用日文发音读一读,怪异之极,但写成汉字,则大多诸如“秀树”、“由美”等漂亮字眼。由此可见一斑。先说中国人的姓氏,请问,商鞅何姓?姓商?错。姓卫?错。姓公孙?更错!在中国上古,姓和氏是分开的,女子称姓,男子称氏。所谓姓,一个人的血统也(当然只有贵族才有闲空研究或者附会自己的血统),而氏,乃此人之身份地位也。商鞅为卫国公族,卫为周朝之同姓诸侯,故商鞅的姓,应该是周的国姓——姬。他是卫国人,故以国名卫为氏,称之为卫鞅;他是卫的公族,故亦称为公孙鞅;仕秦被封商於,故亦称商鞅。这卫、公孙、商,正是其氏也。再如,姜子牙姓姜,但是吕氏、太公氏;秦始皇姓嬴,但是赵氏(生在赵国)、秦氏(秦的国君)。诸如此类。日本也差不多,如“藤原朝臣九条兼实”,藤原为姓,朝臣为氏(大化改新以后赐的)九条为苗字(苗裔之意),兼实为名。后,氏逐渐少用,平安以后大部分日本人名,冠在名字前面的,基本上都是苗字,不是姓,只是如中国变成以氏为姓一般,日本亦变为以苗字为姓。……姓氏谈完,再说名字。日本的贵族和武士,一般有两个名字(改名啊、被赐以苗字啊,姑且不算):小名和大名。部分人出仕而有官位,部分人出家而有法名、院号,部分人仰慕汉学而有表字——为了表示尊敬,这些东西也往往随名字一起带出来,形成长长的一串。一般规律,有官位以官位代替小名;有法名、院号的,在家修行称法名,前加“入道”二字,在寺修行或死后称院号。”(赤军长胜《宛如梦幻》)再看“伊势新九郎长氏”,伊势乃是生地为氏,新就郎为小名,长氏为大名。为名正言顺称霸关东,而冒姓北条,为区别平的北条之后裔,北条早云及其后裔被称为“后北条”。长氏出家后改名为早云庵宗瑞,故称其为“北条早云”。

北条早云由一介浪人一跃而成为一国之主,可谓全国震动,世人惊叹。北条早云多取伊豆宣告了战国时代的来临,早云也成为日本历史上第一位以战夺权大名,成为战国大名的先驱。史学上有些意见界定的战国时期也就是从这一年开始的。无独有偶,还有一人和北条早云并称为“最早一代的战国大名”那,你道是谁?且听下回分解。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深蓝蝴蝶

朗陵侯太中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北将军
好贴 4
功绩 383
帖子 2721
编号 1751
注册 2003-10-30
来自 青岛


发表于 2004-2-28 21:16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Yahoo!
估计Kesin马上就要推出--尼子经久了,偶现在这里抛砖引玉一下


毛利氏的夙敌
  尼子是近江佐佐木源氏之后,自佐佐木道誉之孙持久起改姓为尼子,尼子氏与近江的大名六角氏是同族。尼子持久之孙经久,从富田守城战开始,一生五十三年的时间里,控制了鸟取、广岛、冈山、岛根、播磨十一国。虽然尼子经久不如北条早云以及斋藤道三有名,却是与太田道灌齐名的老一代名将。北条被后世称为“战国大名的先驱者”,尼子经久则被称为“下克上的先驱者”。天文十年(1541年),尼子经久八十四岁时去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kesin

南郡公枢密直学士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资政殿大学士(从一品)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镇东将军
好贴 5
功绩 1036
帖子 4004
编号 2725
注册 2003-11-30


发表于 2004-2-28 21:22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蝴蝶果然深得偶心,佩服佩服。发点大洋给你喝花酒把。
已转200通宝。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深蓝蝴蝶

朗陵侯太中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北将军
好贴 4
功绩 383
帖子 2721
编号 1751
注册 2003-10-30
来自 青岛


发表于 2004-2-28 21:27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Yahoo!
不用这样吧,凡是和毛利有关的,一般偶都稍微知道一些的,更何况是尼子家最著名的当主呢。当看到和北条早云齐名的人就知道是说的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superzz_0
(传说中的懒人)

魏郡公兴德军节度使

Rank: 21Rank: 21Rank: 21
柱国(正二品)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874
帖子 8611
编号 2940
注册 2003-12-6
来自 上海
家族 轩辕狼党


可是在苍天录PK里,两人的数据差了一截啊,呵呵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2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2-13 22:15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5407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