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
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
我觉得由是观之,顶多得出 “无恻隐之心,非人也” 这一句。至于后面
“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实在与前面的“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 这个例子毫不相干。
朱熹的解释:
羞,耻己之不善也。恶,憎人之不善也。辞,解使去己也。让,推以与人也。是,知其善而以为是也。非,知其恶而以为非也。人之所以为心,不外乎是四者,故因论恻隐而悉数之。言人若无此,则不得谓之人,所以明其必有也。
怎么可以这样玩呢,先用一个例子证明了观点A,然后紧跟着就是观点B,C ,D. 说的好像BCD也一样被证明了一般, 这就是孟子的说话技巧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