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武术泰斗于承惠去世 曾自创双手螳螂剑法
性别:未知-离线 KYOKO
(★御姐控★)

唐国公
荆南节度使
★★

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
柱国(正二品)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大将军
功绩 1456
帖子 65626
编号 32
注册 2003-8-19
来自 BWL


发表于 2015-7-6 11:06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武术泰斗于承惠去世 曾自创双手螳螂剑法

北京时间7月5日,中国武术界泰斗,国家一级演员,山东人,著名武术家于承惠前辈与世长辞,享年76岁。  于承惠1939年8月16日出生于蓬莱,1951年进入青岛业余体校学习中国武术。1960年,21岁的于承惠参加青岛市武术比赛并夺得全能冠军,选入山东省体育学院武术队。1963年参加华东地区武术比赛以一套“醉剑”获得冠军。同年,因在训练中腿部受伤,离开武术队并进入某机械厂工作。并在工作时利用业余时间习武。
  于承惠本是螳螂门传人,其在观察螳螂时产生了灵感,完成了双手剑“螳螂穿林”的构思,并创出螳螂剑法。1979年,宁夏武术队邀请其担任武术教练,从此,便开始在武术界崭露头角。
  于老前辈曾在多部电视剧中扮演武艺高强的角色,如在央视《笑傲江湖》中饰演风清扬、《倚天屠龙记》中饰演张三丰、电影《四大名捕》中饰演了武功深不可测的反派人物安云山等。


=================================
我不转也有人会转的,老虎伯伯知道吧?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黑暗至尊
(郭一刀)

Rank: 8Rank: 8
组别 校尉
级别 平西将军
功绩 23
帖子 2250
编号 290129
注册 2008-8-5
来自 辽宁阜新
家族 梁山泊


发表于 2015-7-6 11:21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没有发图,差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sos2290

节度留后虎豹骑

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游戏人生区)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5
功绩 431
帖子 27575
编号 79054
注册 2006-8-13
家族 大忽悠公会


发表于 2015-7-6 11:37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黄河大虾啊,去世得早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tiger1970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20Rank: 20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1
功绩 326
帖子 16056
编号 48417
注册 2005-9-10


发表于 2015-7-6 11:38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于承惠先生的螳螂双手剑不是观察螳螂时候产生的灵感。
观察螳螂产生灵感的是传说中的螳螂拳创始人王郎。

于承惠当时是山东武术队队员,以后因伤被迫放弃事业并下放安置到工厂。他工余练拳,一日深夜,观大风大雨,雷电交加,心有感触,因为螳螂剑原来就是双手剑,他遂以棍术技术加入原螳螂双手剑,取风雨雷电中螳螂运巨斧与天搏命的意境,编成具有自己特色的螳螂双手剑法。
于承惠细腰乍背,身法极端灵巧,肩臂力量巨大,因此他的双手剑既有剑术传统的灵巧身法,又具备硬砍硬上的无畏气质,偏偏他用的还是剑中最重和强度最大的双手剑,而其肩臂力巨大,又加上他剑术本身的愤懑不平之气,刚强坚毅之心法,其剑术成为螳螂双手剑之奇葩。

文革后,于承惠以此剑法参加武术比赛,刚一出手,就耸动天下。然后他就被聘为教练,随即参加了电影少林寺的拍摄。

于承惠剑术的实用性多高?说个事情:他拍电影的时候很多都是武打设计安排好的对打,但是具体执行需要武打演员互相商议。他与计春华对打,让计春华用双兵器,计春华不解。他说:你单兵器挡不住。计春华不信----计春华的武功也是出类拔萃的。结果两人试验,计春华用单兵器,完全跟不上他剑的速度。于是计春华服了,改双兵器,两人打的很好。事后,于承惠夸奖计春华----用双兵器能接下我的剑,也就一个计春华,别人双兵器也不要想接住。

于承惠的剑术,现在留下来了,但是没有一人能达到那种境界,关键就是心境不同。
于承惠那时取的是风雨雷电中螳螂奋巨斧与天搏命的意境,灵活奋勇,硬打硬上,舍生忘死,宁死不屈。别人,没有这种心境。
其实,螳螂本身在传统文化中就带有“不屈”的象征。“螳臂当车”固然是自不量力,但是其中有有多少宁死不屈的心态,多少慷慨悲歌的意境?记得越王勾践见到螳臂当车,对螳螂行礼,就是表达对这个意思的敬意。

于承惠和于海都是胶东螳螂门的,但是于海的武术则含蓄沉稳。这是两人艺成后生活道路不同而养成的风格。
-------------------
刚才想了一下,武打片计春华能和于承惠打起来的,应该是《少林小子》(《龙凤村》),片中于承惠扮演武当剑高手,是正面角色,计春华是反派一号。不过记不得计春华用啥双兵器啦。《黄河大侠》似乎也是于承惠正派计春华反派,记不清啦。
《黄河大侠》是专门为于承惠量身定做的代表作,当时当年票房达到第二位,第一名是美国片《霹雳舞》(大概是这名字),因为当时正兴起霹雳舞,所以《黄河大侠》只能让一步。

[ 本帖最后由 tiger1970 于 2015-7-6 11:50 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KYOKO 2015-7-6 11:44 +50 管理需要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神州无敌
(紫气东来)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仁勇校尉
功绩 2
帖子 191
编号 99775
注册 2007-1-9


发表于 2015-7-6 13:00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 tiger1970 的帖子

计春华原来也是真打啊,其实我有个疑问。就是有些人是真打,比如李小龙、李连杰、成龙、释小龙神马的。事实上,拍摄方不告诉我们,我们根本就看不出来。我觉得一部电影都是真打就不错,有的真打,有的假打,真打的多委屈啊。比如03天龙八部计春华演的段延庆,其他基本都是假打吧,1个真打有啥意思。

要说观赏性我觉得用特技用威亚更具观赏性(武术爱好者估计不认同)。比如张子健的电视剧武功无比高,飞上飞下,左冲右突,杀人比杀狗还快,基本无损,看着很过瘾。

还有武术健身居然活不过8,太惋惜了,是不是受过什么大伤啊。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李元芳
(千牛卫大将军)

Rank: 8Rank: 8
组别 校尉
级别 平北将军
功绩 19
帖子 1881
编号 490607
注册 2013-8-21


发表于 2015-7-6 13:35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QUOTE:
原帖由 tiger1970 于 2015-7-6 11:38 发表
别人双兵器也不要想接住。 ...

成龙也接不住吗?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golden
(隐居的铁扇公子)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前将军
功绩 17
帖子 1659
编号 33551
注册 2005-2-25


发表于 2015-7-6 13:39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双手剑自重就重,舞动起来力量更大,一般的单手兵器应该难以抵挡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tiger1970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20Rank: 20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1
功绩 326
帖子 16056
编号 48417
注册 2005-9-10


发表于 2015-7-6 14:11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6 李元芳 的帖子

成龙应该是接不住。
真讲功夫,成龙肯定不如国内的八十年代初期的那批武打演员,因为那帮人本来就不该是演员,那是武术运动员,而且多半还有传统武术的背景,而且全是全国武术冠军级别的。
换一句话说,这批人要是能在武术界熬到现在,绝大多数是武术界的中坚人物。
顶部
性别:女-离线 大将文钦

节度留后虎豹骑

Rank: 21Rank: 21Rank: 21
组别 虎豹骑
级别 大将军
功绩 114
帖子 10437
编号 84228
注册 2006-9-23


发表于 2015-7-6 14:17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8 tiger1970 的帖子

成龙是学唱戏的出身?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sos2290

节度留后虎豹骑

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游戏人生区)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5
功绩 431
帖子 27575
编号 79054
注册 2006-8-13
家族 大忽悠公会


发表于 2015-7-6 14:19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8 tiger1970 的帖子

话说,这样的人是不是特别怕打架?

周日跟老婆去看她朋友给刀开锋,人手上一拿着刀,气势眼神就完全不一样,渗得慌。听她们介绍说,平时出门手上一般不带任何刀具。

练武的人应该一样吧。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tiger1970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20Rank: 20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1
功绩 326
帖子 16056
编号 48417
注册 2005-9-10


发表于 2015-7-6 14:22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5 神州无敌 的帖子

当时都是真打,但是释小龙、吴京这个时期就未必啦。
为什么?原因只有一个----电影的拍摄技术没有发展到那一步。当时唯一可以作手脚的,就是把胶片加快放映(李连杰前妻黄秋燕也是北京武术队队员,主演过南北少林,她的特点就是动作稍慢但是特别美,而当时的导演说这样很适合,只要加快放映,那就是又快又美),剩下的,都要靠真功夫。
所以,当时出现了一个情况,就是拍摄方大量邀请大陆的顶级武术运动员出演电影,而大陆的顶级武术运动员因为退役后工作一般只是武术教练,也多半愿意参与拍摄,在影视界发展。
当时著名冠军级别的武术运动员,拍摄电影的主要有(能记住多少写多少吧):
李连杰(5个全能冠军)、赵长军(他大概是6个全能冠军)、徐向东(鹰爪拳冠军)、熊长贵(通背拳冠军)、邱建国(南拳冠军)、胡坚强(棍术冠军)、戈春燕(八卦掌冠军)、林泉(剑术冠军)。
另外,中国武术的绝对泰斗----六大现代高手的马贤达九段(中国武术协会副主席,西安体院教授),也在电影中出演过角色。
至于这些人的教练,也不少,于海、于承惠、李俊峰、邱方俭等人,都是这些人之中的。
《自古英雄出少年》中的李青山老人,使用的兵器直接就是八十斤大砍刀,真正的八十斤。

以后大家热闹了一阵,发现拍电影要出名不是那么容易的,要是出不了名未必比做教练好到哪儿去。正好武打片退潮,也就那样慢慢淡出啦。唯一一个坚持下去的是李连杰,他甚至自己筹资拍了一部《中华英雄》,卖座率惨败。但是他依然锲而不舍,终于在《黄飞鸿》开始翻身,而且逐渐适应了现代特技,成为真正的武打明星。

而武打片从那时起,也进入了特技时代。

另外你看看我前面写的就知道于承惠的性格----宁折不弯,刚毅自强。这种性格可以建功立业,可以成名成家,可以登峰造极,但唯独不利于养生----因为对自己太狠。所以说活76岁,在那个年龄段也算可以啦。

[ 本帖最后由 tiger1970 于 2015-7-6 14:47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tiger1970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20Rank: 20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1
功绩 326
帖子 16056
编号 48417
注册 2005-9-10


发表于 2015-7-6 14:30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9 大将文钦 的帖子

成龙是七小福之一嘛,严格的说是唱戏出身,但是他学的武术也不低。
武术界有句话叫烂戏子能打赢好把式,就是指武生里面武术练得好的人不少。
杨小楼知道吧?太极高手陈发科的徒弟。陈发科公开说:杨小楼可惜啦,要是他不唱戏不分心,将来接太极拳衣钵的是他。
陈发科是什么人?----陈发科的弟子有以下几人:
陈照奎----陈氏太极拳新架创始人;陈照丕----陈氏太极拳老架首传人,现在的陈氏太极拳主要是他传的;李经梧----简化太极拳的第一示范人,第一本陈式太极拳著作的主要作者之一。
陈发科的学生:冯志强----混元太极拳创始人;洪均生----济南架太极拳创始人.......全是泰斗级别的人物。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tiger1970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20Rank: 20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1
功绩 326
帖子 16056
编号 48417
注册 2005-9-10


发表于 2015-7-6 14:32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0 sos2290 的帖子

未必怕,但是肯定是不愿意打。
练武的不仅不带任何武器,而且多往书生装束打扮,就是为涵养文人气质。
练武的对文化特别重视,而且考大学难的时候都想考个大学什么的,现在则都想当个学者什么的,至少也要装个学者。
实在没有那当学者的本事,也要学个书法学个中医,表示自己不是个武夫----你是否注意到只要是个练武的,都有个书法的爱好?
练武的有句话----我不想让人觉得我(的学生)就是一个打手。这话是孙存周第一个说的。
孙存周,孙禄堂次子,擅长太极拳八卦掌形意拳,为著名武术大师。

[ 本帖最后由 tiger1970 于 2015-7-6 14:54 编辑 ]
顶部
性别:女-离线 大将文钦

节度留后虎豹骑

Rank: 21Rank: 21Rank: 21
组别 虎豹骑
级别 大将军
功绩 114
帖子 10437
编号 84228
注册 2006-9-23


发表于 2015-7-6 14:37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2 tiger1970 的帖子

成龙能同时打几个人?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tiger1970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20Rank: 20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1
功绩 326
帖子 16056
编号 48417
注册 2005-9-10


发表于 2015-7-6 14:40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4 大将文钦 的帖子

不知道,他也避免和人动手,而且他也不参加比赛。

因为他值钱----他要是受伤,耽误一天经济上的损失,比一般人大的多。
他是靠这个吃饭的,当然不会随便与人动手。

在武术界都知道:愿意到处跟人打的,说明他打得起----换句话说,他不太值钱,所以损失得起----或者说他打的所得大于他的所失。

[ 本帖最后由 tiger1970 于 2015-7-6 14:52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tiger1970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20Rank: 20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1
功绩 326
帖子 16056
编号 48417
注册 2005-9-10


发表于 2015-7-6 14:52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7 golden 的帖子

双手中长度兵器如双手剑、苗刀、齐眉棍,力量大、速度并不慢,是单手兵器难以硬架的。
单手兵器对双手中长度兵器,主要的办法是利用自己兵器短速度更快的特点,靠上去近身格斗。一旦被砍在圈子之外,就是干挨打的命运。
顶部
性别:女-离线 大将文钦

节度留后虎豹骑

Rank: 21Rank: 21Rank: 21
组别 虎豹骑
级别 大将军
功绩 114
帖子 10437
编号 84228
注册 2006-9-23


发表于 2015-7-6 15:28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5 tiger1970 的帖子

按现在一些人的思维方式,不和别人打就是不敢和别人打,不敢和别人打就证明他的功夫是假的,有真功夫的就应该没事就找人打架去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tiger1970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20Rank: 20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1
功绩 326
帖子 16056
编号 48417
注册 2005-9-10


发表于 2015-7-6 15:39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7 大将文钦 的帖子

学功夫总要有一定的目的啊。
有的是为爱好,有的是为显摆,有的是为吃饭,有的是为传授,有的是为锻炼身体。
目的不同,自然有的爱打有的不爱打呗。

主要是算投入和产出是否合算。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镇北将军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校尉
级别 安国将军
好贴 2
功绩 18
帖子 802
编号 68234
注册 2006-5-8
来自 上海


发表于 2015-7-6 23:47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别把别人双手也挡不住这话当真啊,前面于承惠说计春华单手挡不住,后面这话也有点替计春华找面子了。难道打完后说一句,你计春华双手能挡住也没什么了不起的,很多人双手都能挡住,这也太让计春华下不来台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tiger1970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20Rank: 20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1
功绩 326
帖子 16056
编号 48417
注册 2005-9-10


发表于 2015-7-7 08:55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9 镇北将军 的帖子

当时记得计春华使用的是一件铜盾牌加一件钢爪。
这两件东西比较重,而且钢爪头重脚轻,确实不好控制,而且最关键的是----这两件东西的组合属于奇门兵器,一般的武术运动员还真不会使,也使用不好----因为这两件兵器还不一样,要互相凑合。

可见计春华的武功修养有多深----计春华也是武术运动员,也是练普通的刀枪剑棍,最多练练盾牌刀。可是这抓和刀是完全不同的东西。这要多大的本事才能抓过来就能用,而且还能用的很好啊。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上官刃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牙门将军
好贴 1
功绩 50
帖子 537
编号 19
注册 2003-8-20
来自 中国.北京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15-7-9 11:33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Yahoo!
在香港老影人白荻的回忆录中,还曾披露拍摄《少林寺》时的一段趣事。当时因马匹受惊,于承惠被摔下马,腿部被马镫卡住而拖行至锁骨破裂;饰演李连杰师傅的于海也因自马上摔下,一只手断了手臂,另一只手伤了手腕。摄制组让“两位老于”返乡休养一个多月,两人四只手有三只手扎着绷带,坐火车回山东时只能合用一只手。这样的场面,恐怕只有在武术热席卷神州时才能得见,也可见当时拍武侠片之艰险。

很多武术高手其实寿命都不长。林正英也没活太久。
不过也许是商业化的原因,透支自己太多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tiger1970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20Rank: 20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1
功绩 326
帖子 16056
编号 48417
注册 2005-9-10


发表于 2015-7-9 12:13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1 上官刃 的帖子

武术高手寿命不长,最典型的是太极拳。
太极拳很多高手,寿命都不长。
这正好与大家的认知相反。
什么原因?前期,理由只有一个,打。
太极拳是打出来的名声,因为这个拳总以慢悠悠的动作示人,还偏偏自称自己是武术,能打人,所以很多人就上来打。
为打赢,所以就激发了这些代表人物拼命的强化体能和锻炼那些能打伤打死人的技术,总是向最高最强方向发展。
这就决定了他们的寿命。
直到上世纪20年代开始兴起这个认知----武术是中国的体育,发展武术主要不是用来格斗而是用来强身继而强国(这是精武会的原则,被大家普遍认可),太极拳才开始有理由推脱,开始玩嘴皮子啦。

后期,打这个字不太明显,改成了另一个字,倔。
至于还有一些高手寿命不长,多因生活原因所导致----他们往往只会练拳除此别无所长,但在一个武术特别是技击技术日益没有用的社会,他们的前途日益黯淡,保镖不用你,因为有了洋枪;体育教学不用你,因为西洋体育比你更科学;表演不用你,因为杂技舞蹈比你更好看;打仗不用你,因为再好的功夫架不住一支手枪,更不用说机枪大炮;说白了,除非做强盗,武术还真没大用处。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只能在生活的夹缝中艰难生存,而这类人往往能把武术练到这个地步,那都是天下奇才,而自负心很重,而且环境越不好越高傲。比如某宗师,就宁愿靠捡垃圾卖钱生存,而绝不收徒弟的钱。比如某大师,则宁愿到各处私下教拳收费,却一定要求一能教拳的工作,当然,没有找到。这类高手很多人宁愿饿着,也不愿意离开武术,因为他们的青春年华和所有的心血,全部投放在武术上,离开这个,其实是对他们生命意义的否定。他们各自的表现形式不同,比如这两位,一位坚决不把武术卖钱,另一位则靠卖武术技艺生存而想找一个合法固定的出卖技艺的生活,但对于自己人生的高傲,是一脉相通的。
结果,就是他们的寿命减少。

[ 本帖最后由 tiger1970 于 2015-7-9 12:16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hhp19910906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功绩 89
帖子 8902
编号 208026
注册 2007-8-28


发表于 2015-7-11 17:50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回复 #4 tiger1970 的帖子

老前辈的这套剑在没在出版的书上公开过?倒是想开开眼。另外,老前辈用的剑和一般螳螂用的双手剑比,是不是更大一些?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tiger1970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20Rank: 20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1
功绩 326
帖子 16056
编号 48417
注册 2005-9-10


发表于 2015-7-12 17:15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3 hhp19910906 的帖子

武术健身杂志刊登过,现在网上也能搜到,特别是这几天更容易搜到。
事实上更小一点。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白炎陽

Rank: 8Rank: 8
组别 校尉
级别 平西将军
功绩 23
帖子 2308
编号 493938
注册 2013-10-27


发表于 2015-7-12 19:45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tiger1970 于 2015-7-9 12:13 发表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只能在生活的夹缝中艰难生存,而这类人往往能把武术练到这个地步,那都是天下奇才,而自负心很重,而且环境越不好越高傲。比如某宗师,就宁愿靠捡垃圾卖钱生存,而绝不收徒弟的钱。比如某大师,则宁愿到各处私下教拳收费,却一定要求一能教拳的工作,当然,没有找到。这类高手很多人宁愿饿着,也不愿意离开武术,因为他们的青春年华和所有的心血,全部投放在武术上,离开这个,其实是对他们生命意义的否定。他们各自的表现形式不同,比如这两位,一位坚决不把武术卖钱,另一位则靠卖武术技艺生存而想找一个合法固定的出卖技艺的生活,但对于自己人生的高傲,是一脉相通的。
结果,就是他们的寿命减少。

這確實算是人類的通病
其實任何人都有愛好吧,但很多時候愛好不能當飯吃

比如我很喜歡拼樂高,我要是不上班不思考工作天天都在拼樂高,我不也得餓死?

當然,很多藝術家也是有類似的偏執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a1010603003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16
编号 511165
注册 2015-2-22


发表于 2015-7-18 10:08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哇塞,原来说这人这么厉害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tiger1970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20Rank: 20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1
功绩 326
帖子 16056
编号 48417
注册 2005-9-10


发表于 2015-7-18 11:46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是的,别忘记于承惠跟计春华说这话时,谁也在场。
那是拍摄少林小子的时候,同场出演的有于海、李连杰、胡坚强、孙建魁四个超级好手,还有李连杰的前妻(当时是他师姐)黄秋燕。这些人当时可都没多说什么。
其实于海很可能在计春华之上。根据计春华的回忆,于海曾用三节棍打在他盾牌上,他肩膀当场震的生疼。可见于海的功夫。别忘记三节棍是软的啊,第一节是不用手拿的。
孙建魁对于承惠,孙建魁的剑不到于承惠面前于承惠是不还手的。孙不解,于承惠说我太快,要是早还手拍出来就不协调了,显得我总是提前知道你出什么招数。孙试验了一下,果然,于是就按于承惠说的拍。
还有一个年轻武术运动员配角,对于承惠的攻击总是提前招架(动作是设计好的,所以他知道)。导演问他为什么,他说等于承惠真打过来招架就晚了,他太快。
顶部
性别:男-离线 hhp19910906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功绩 89
帖子 8902
编号 208026
注册 2007-8-28


发表于 2015-7-20 16:36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回复 #27 tiger1970 的帖子

找了半天,找到一个,看照片应该是杂志上照的,对着老前辈的视频看,也基本上符合,最后麻烦帮忙鉴定一下,是老前辈的剑法吧,别碰上那些爱胡闹的网友,来个冒名顶替的,谢了http://wenku.baidu.com/link?url= ... kD_TBAx4oXlAyj8Vl-q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tiger1970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20Rank: 20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1
功绩 326
帖子 16056
编号 48417
注册 2005-9-10


发表于 2015-7-20 17:49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8 hhp19910906 的帖子

《武术健身》杂志上登过这套剑法,当时于承惠先生很出名,而《武术健身》杂志当时也很牛,估计没人敢开这样的玩笑。
你那套东西确实是武术健身杂志上的。

于承惠的剑无法学,因为一般人没他那样的体型和力量。

这是大家的共识----其实于承惠干了一件事----张鑫炎说过:于承惠剑术不会有传人啦,我要把他的剑术留下来。
于承惠认可这件事情,于是拍摄了电影《黄河大侠》。
这电影的武打设计很奇怪,是于承惠、计春华、熊欣欣等五六个人,设计方法也很奇怪,是各人设计各人的打法,然后往一起综合。
这种奇怪的方法是基于“把于承惠的剑术留下来”这个原则。所以于承惠对剑术的体验全在于此。

在这部电影里,于承惠使用的不是双手剑----这才能说明于承惠的剑术体验。
所以,真正的好东西,全在意外的地方。

于承惠不会有传人啦,我要把他的剑术留下来----这话是多么无奈啊。

[ 本帖最后由 tiger1970 于 2015-7-20 18:32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hhp19910906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功绩 89
帖子 8902
编号 208026
注册 2007-8-28


发表于 2015-7-21 14:23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回复 #29 tiger1970 的帖子

也看了几个学这套剑的人的视频,和老前辈的一比确实软弱了太多,包过杂志上的演示照片的那位,也没老前辈的那个气势,也可以说是没那身硬骨头,只是不开开眼有点可惜
我担心的不是《武术健身》如何,是发到网上的是不是杂志原文,网络环境太混乱,既然是,等过几个月有时间了仔细看看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2-23 02:55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7701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