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古人避讳趣闻, 因为避讳产生的笑话
性别:男-离线 檀道济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偏将军
功绩 4
帖子 354
编号 47045
注册 2005-8-28
来自 河北邯郸


发表于 2005-9-16 11:13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所谓“避讳”通常是指在写文章或说话时遇到君主或尊长的名字不能直接写出或说出来,甚至同意字也不能提到。所以,那一时期的人从家庭到社会,单是要记住各方面应避的讳,已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了,但因此也产生了不少笑话,现罗列如下:

  1、五代冯道,历朝为相。有一次,他命一个门客为他讲《道德经》。门客想这是要犯讳的,就连称:“不敢说,可不敢说,非常不敢说。”冯道听了也不觉笑倒。原来《道德经》起首第一句话就是:“道可道,非常道。”连犯冯道的讳。

  2、宋时有个州官叫田登,讳言“登”字,连同音字也不许提,谁要是触犯,必受重责,很多吏役因此而受到了笞罚。所以一州人都称“灯”为“火”,不敢有所触犯。元宵节晚上应该照例张灯,于是衙门大书通告张贴市上:“本州依例,放火三日。”见者无不骇笑。流传的“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一语即源出于此。

  3、南宋钱良臣,讳言其名。他有个儿子,据说很聪明,每读经史,见有“良臣”二字,就改呼为“爹爹”。有一天,读《孟子》有“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之句,就改口道:“今之所谓爹爹,古之所谓民贼也。”原为尊敬,不料反成辱骂。

  4、北齐有个熊安生,去见和士开与徐之才,因为徐之才的父亲名雄,而和士开的父亲名安,他想自己姓名中“熊”字犯徐父讳,“安”字又犯和父讳,于是就自称“触触生”。
  
  5、明末有个湖广巡抚宋一鹤,去参见总督杨嗣昌,因为杨父名鹤,为避讳计,他就在名帖上写上“宋一鸟”。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张建昭
(大同太上皇帝)

莱国公
枢密直学士

Rank: 20Rank: 20
资政殿大学士(从一品)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9
功绩 1649
帖子 10917
编号 1984
注册 2004-8-27
来自 布居壹阁
家族 轩辕丐帮


李贺的父亲的名字是“晋肃”,“晋”与“进”同音,所以他一生不参加进士科举。

韩愈曾写文道:“父名晋肃,子不得举进士,若父名仁,子不能为人乎!”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曹操
(自在人)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前将军
功绩 18
帖子 1784
编号 1671
注册 2003-10-25
来自 辽宁


发表于 2005-9-16 11:39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檀道济于2005-09-16, 11:13:20发表
3、南宋钱良臣,讳言其名。他有个儿子,据说很聪明,每读经史,见有“良臣”二字,就改呼为“爹爹”。有一天,读《孟子》有“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之句,就改口道:“今之所谓爹爹,古之所谓民贼也。”原为尊敬,不料反成辱骂。

  

南宋韩世忠好象也字良臣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无知无畏
(神农有闲)

Rank: 8Rank: 8
组别 校尉
级别 平东将军
好贴 1
功绩 29
帖子 2419
编号 40211
注册 2005-6-4
家族 云水兰若


发表于 2005-9-16 22:08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古代就是有这么多无聊的规矩,皇帝老子耍耍威风也就罢了,连那些大臣也有样学样,真是无聊已极。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桓大司马
(湘中布衣)

长沙郡公
谏议大夫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9
功绩 755
帖子 9950
编号 18150
注册 2004-9-21
来自 潭州
家族 泡泡营


发表于 2005-9-16 22:22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还是鸟尚书的故事最有趣
顶部
性别:女-离线 冰祁步

长平郡主
鸿胪少卿
荆湖路经略使
★★

Rank: 24Rank: 24Rank: 24
柱国(正二品)
组别 佩剑公主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3
功绩 2717
帖子 6735
编号 121
注册 2004-9-25
家族 司徒实业


发表于 2005-9-16 22:52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不过有这个规矩也好
起码现代人可以从很多历史文献中
通过了解的避讳去研究时代背景……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t前田庆次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52
编号 47581
注册 2005-9-1


发表于 2005-9-16 23:30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明末有个湖广巡抚宋一鹤,去参见总督杨嗣昌,因为杨父名鹤,为避讳计,他就在名帖上写上“宋一鸟”。
顶部
性别:女-离线 门清
(ベディヴィエル)

长清公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轩辕公主
级别 安北将军
好贴 2
功绩 252
帖子 2749
编号 34754
注册 2005-3-16
来自 冬木町
家族 现视研


发表于 2005-9-16 23:51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借地方请教一个问题啊,父子同名的话怎么避?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为人民币服务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仁勇校尉
功绩 2
帖子 152
编号 40782
注册 2005-6-11


发表于 2005-9-16 23:58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门清于2005-09-16, 23:51:28发表
借地方请教一个问题啊,父子同名的话怎么避?

这是不可能出现的,起名之前祖宗三代和皇帝的名都要考虑在内的。但是字似乎比较没有顾忌。
顶部
性别:女-离线 门清
(ベディヴィエル)

长清公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轩辕公主
级别 安北将军
好贴 2
功绩 252
帖子 2749
编号 34754
注册 2005-3-16
来自 冬木町
家族 现视研


发表于 2005-9-17 00:00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王羲之、王献之、王凝之、王徽之……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为人民币服务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仁勇校尉
功绩 2
帖子 152
编号 40782
注册 2005-6-11


发表于 2005-9-17 00:05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门清于2005-09-17, 0:00:54发表
王羲之、王献之、王凝之、王徽之……

。。。。。。。。。。
这个就不知道了,大概这个躺在床上大吃蛋糕沟女的家伙是个彻底的无神论者。
PS:我觉得这个“之”可能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因为父子名字最后同为“之“的不只他一家。
顶部
性别:女-离线 门清
(ベディヴィエル)

长清公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轩辕公主
级别 安北将军
好贴 2
功绩 252
帖子 2749
编号 34754
注册 2005-3-16
来自 冬木町
家族 现视研


发表于 2005-9-17 00:11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魏晋名士挺重视那个避讳的啊,还常拿这个相骂,活活。

有人说之是五斗米教的符号,但王羲之为什么要守那种教呢-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为人民币服务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仁勇校尉
功绩 2
帖子 152
编号 40782
注册 2005-6-11


发表于 2005-9-17 00:19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我投降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为人民币服务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仁勇校尉
功绩 2
帖子 152
编号 40782
注册 2005-6-11


发表于 2005-9-17 00:25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问了一下,官方的说法是:
唐代之前,父子之间有相同的字是允许的。
顶部
性别:女-离线 门清
(ベディヴィエル)

长清公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轩辕公主
级别 安北将军
好贴 2
功绩 252
帖子 2749
编号 34754
注册 2005-3-16
来自 冬木町
家族 现视研


发表于 2005-9-17 11:23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陈寅恪先生考证李世民原来的名字是世渊@_@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zoe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57
编号 41938
注册 2005-6-29


发表于 2005-9-17 13:03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以前看到韩愈那段话忍不住大笑,心想韩愈还真有幽默感.不料,原来还有这么多趣闻......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司马穰苴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11
编号 49081
注册 2005-9-17


发表于 2005-9-17 13:04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真是太有趣了,名字也有这么多笑话。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西晋羊牯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左将军
功绩 16
帖子 1290
编号 48111
注册 2005-9-7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05-10-9 15:37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名字中的“之”是语气助词,无实意。
像我也可以叫羊牯之,怕别人错误理解为“把别人当羊牯”,所以就不要那个之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颜慕回

Rank: 4
组别 校尉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6
帖子 54
编号 38250
注册 2005-5-4


发表于 2005-10-10 17:25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门清于2005-09-17, 0:00:54发表
王羲之、王献之、王凝之、王徽之……

二名不偏讳,比如王羲之,按照正常的规矩,不避“羲”不避“之”,只避“羲之”
顶部
性别:女-离线 瑶姬小公主
(小公主)

Rank: 4
组别 仕女
级别 偏将军
好贴 1
功绩 9
帖子 370
编号 31416
注册 2005-1-29
来自 湖北武汉


发表于 2005-10-11 15:12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相关的故事,我读过,想起来就好笑!
这倒不说,如果避讳,让历史变了味,那就不好了
比如蔡文姬,本字昭姬,因避司马昭的讳,大概,许多人都没将这点放在心上
“深龙藏深泉,猛兽步高岗”,曹操的诗,应该是“深龙藏深渊,猛虎步高岗”,而传到了唐朝,此诗为了避太祖,高祖的讳,变了原字,这就不太好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慕容剑
(坤恸幽珏)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安西将军
好贴 1
功绩 285
帖子 3131
编号 3591
注册 2003-12-20
家族 慕容世家


发表于 2005-10-11 17:22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说赵光义即位,全国人民都不要“义”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张建昭
(大同太上皇帝)

莱国公
枢密直学士

Rank: 20Rank: 20
资政殿大学士(从一品)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9
功绩 1649
帖子 10917
编号 1984
注册 2004-8-27
来自 布居壹阁
家族 轩辕丐帮


发表于 2005-10-11 17:58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李渊即位,名剑“龙渊”自此改名“龙泉”。

赵光义即位后第二年改名赵jiong3(输入法真水,打不出来),并且特意下诏从前那个“光”和“义”不需避讳。
顶部
性别:女-离线 瑶姬小公主
(小公主)

Rank: 4
组别 仕女
级别 偏将军
好贴 1
功绩 9
帖子 370
编号 31416
注册 2005-1-29
来自 湖北武汉


发表于 2005-10-12 16:50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有的皇帝,继位后,自己改名字
赵光义就是一个,还有清朝嘉庆等等
但也有不用改名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乱指

Rank: 5Rank: 5
组别 校尉
级别 护军
好贴 1
功绩 10
帖子 470
编号 45913
注册 2005-8-18


发表于 2005-10-12 20:36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门清于2005-09-17, 0:11:03发表
魏晋名士挺重视那个避讳的啊,还常拿这个相骂,活活。

有人说之是五斗米教的符号,但王羲之为什么要守那种教呢- -

魏晋世族子弟大多内心空虚,即使是名人,而道教正逢迎了他们这种心态

道教在东晋通过葛洪的影响,大有发展,势力直到各个统治阶层。

可惜了王凝之,一生迷恋天师道,最后居然死在天师军手里,这不是莫大的讽刺么?

至于之字无实际含义,无须避讳。别说王羲之家,那时还有许多人都喜欢之字,比如王坦之。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wilhelm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89
编号 49306
注册 2005-9-20


发表于 2005-10-16 16:45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武则天称帝后改名为瞾,之后“诏书”因为要避讳而改称什么啊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慕容秋
(桃花谢了有玫瑰)

白衣伯爵

Rank: 18Rank: 18Rank: 18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4
功绩 208
帖子 11881
编号 1012
注册 2004-3-16
来自 弈城
家族 慕容世家


发表于 2005-10-16 16:57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5、明末有个湖广巡抚宋一鹤,去参见总督杨嗣昌,因为杨父名鹤,为避讳计,他就在名帖上写上“宋一鸟”。

太逗乐~~

真是莫名其妙的避讳。名字不是取来叫的还有虾米用?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右文

荊國公
枢密直学士
★★

Rank: 17Rank: 17
柱国(正二品)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1683
帖子 6474
编号 38810
注册 2005-5-13
来自 清源郡
家族 云水兰若


发表于 2005-10-16 17:26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5、明末有个湖广巡抚宋一鹤,去参见总督杨嗣昌,因为杨父名鹤,为避讳计,他就在名帖上写上“宋一鸟”。

这厮不学无术,要避讳的话可已写作“宋一鹄”嘛,鹄字也通鹤字,读的时候就读做HU,不就避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鸾舞碧霄
(司徒鸾)

清河侯
谏议大夫

Rank: 16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北将军
功绩 738
帖子 4287
编号 615
注册 2005-4-14
来自 冰封里
家族 现视研


发表于 2005-10-16 17:29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即便是现在,我也一直尽量避开与家父名字有关的读音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5-19 19:56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6694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