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hqqkq于2005-05-10, 22:52:12发表
按逻辑当是李旦明确将权力交给太后。然而似乎又不是这样。六年后也就是公元690年,武后称帝,将皇帝改为皇嗣——也就是说,皇帝此前仍是皇帝,当然,是名义上的。可是他自从当皇帝,权力都并不在他的手中,九月的改元真的有些令人费解。同样令人费解的还有史家。既然那六年时间内唐朝还是有名义上的皇帝,但这六年却归属到了武后的名下。与此类似的还有汉的吕后时期,但是形似而神不似。惠帝执政期间,权力主要也是在吕后手中,但是却不曾将这几年说成是吕后某某年。而惠帝死后,汉朝实际上是处在没有皇帝的情况下,至少是没有一个成年的皇帝,因此吕后控制了政权,这时史书上才记“吕后某某年”。相似吗?可是,这位可怜的皇帝,汉朝从来就没认他是自己的皇帝,因为他来迹可疑,并非是惠帝的亲子。唐睿宗不一样,他不但成年了,而且也是唐代的正统皇帝,即使权力不在他的手中,但名义上仍是皇帝——于是暗笑,难道史家也是如此势力吗?
我一直都在疑惑这个问题,第一次产生这个困惑的是在现代汉语词典后的年表,关于睿宗刚登基以后不久直到武后称帝以前,这段时间,被归入“武后”时期,当时我的第一反映和楼主也极其相似,马上翻到了西汉那一页“吕后”。睿宗即使是挂名的,可好歹是个正统天子啊,历史上太后听政的也不少,为什么那些太后听政期间的那段历史仍归到那位皇帝在位的期间,惟独这个“武后”时期,却要独立,如果要突出武后,后来她不也称帝了吗!把她称帝那段划到她名下就行了,何必还要剥夺可怜的睿宗有名无实的六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