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请教另一个问题:为什么中国传统的书写习惯是从右至左, 兼问“左”与“右”在中国传统中的地位
性别:未知-离线 闻非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32
编号 37875
注册 2005-4-30


发表于 2005-5-1 16:32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问题是这样的:中国人写书法很累的,从右写到左需要悬腕,对于悬腕书写我的初浅理解是:不然会把前面写好的墨迹未干的字蹭花。但如果从左写到右就没这样的问题,也许悬腕应该不仅仅是因为这样的理由,用力大约是主要原因(说错了请大家纠正)。我问过一些人,其中一个答案似乎有点道理,说是因为大部分人习惯用右手,然后刻竹简,左手扶着,右手刻比较顺手。

另外一个相关的问题是,就中国传统中,是不是“左”比“右”要尊贵呢?如果是的话,为什么?有无渊源呢?

不吝赐教,不甚感激。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张建昭
(大同太上皇帝)

莱国公
枢密直学士

Rank: 20Rank: 20
资政殿大学士(从一品)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9
功绩 1649
帖子 10917
编号 1984
注册 2004-8-27
来自 布居壹阁
家族 轩辕丐帮


随时间、地域、场合的不同而不同

中原以右为尊,楚地以左为尊

按中国礼仪,古时以右为尊。官职中的重要职位叫“右职”,若说“无能出其右者”,就是没比他职位更高的了。

乘车与吃饭的礼仪又是另一套:以左为尊位。《仪礼·乡射礼》注:“设尊者北面,西曰左,尚之也。”空着左边的位置以待宾客谓之“虚左”。战国时信陵君乘车迎候生,就“虚左”以示尊敬。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桓大司马
(湘中布衣)

长沙郡公
谏议大夫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9
功绩 755
帖子 9950
编号 18150
注册 2004-9-21
来自 潭州
家族 泡泡营


发表于 2005-5-1 16:59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从右至左写的原因不知

但从上往下写是汉字书写的最连贯、最快捷的方法,跟今天的横着写正好相反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完颜康

Rank: 8Rank: 8
组别 校尉
级别 平东将军
好贴 2
功绩 43
帖子 2582
编号 1999
注册 2005-1-13


发表于 2005-5-1 17:06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早先的书写是拿刀在竹简上刻字,刻好一根摆在右手边,所以就成了从上至下,由右到左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商青君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18
编号 38097
注册 2005-5-2


发表于 2005-5-2 15:12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应该说与左右尊贵否无关的!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江城子

太末侯
轩辕参合左使
谏议大夫
★★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3
功绩 753
帖子 9896
编号 21
注册 2003-8-21
家族 轩辕少林寺


发表于 2005-5-4 00:05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张建昭于2005-05-01, 16:35:41发表
随时间、地域、场合的不同而不同

中原以右为尊,楚地以左为尊

按中国礼仪,古时以右为尊。官职中的重要职位叫“右职”,若说“无能出其右者”,就是没比他职位更高的了。

乘车与吃饭的礼仪又是另一套:以左为尊位。《仪礼·乡射礼》注:“设尊者北面,西曰左,尚之也。”空着左边的位置以待宾客谓之“虚左”。战国时信陵君乘车迎候生,就“虚左”以示尊敬。

乘车实际上还是重右的,一切与座位有关的左右之分,因为要考虑到让观众看到“我”对客人或者朋友的尊重,所以要让他坐在我的左手边,这样对面的人看起来,我的客人或者朋友就是在我的右边,即坐在尊位上。也就是说,右边一直是尊位。

至于书写方法,估计是因为古代竹简都卷成筒状,如果从左往右写,必须将竹简全部展开才能书写,如果从右往左,则可以边写边展开,非常方便。(看官不妨自己一试)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张建昭
(大同太上皇帝)

莱国公
枢密直学士

Rank: 20Rank: 20
资政殿大学士(从一品)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9
功绩 1649
帖子 10917
编号 1984
注册 2004-8-27
来自 布居壹阁
家族 轩辕丐帮




QUOTE:
原帖由江城子于2005-05-04, 0:05:25发表

QUOTE:
原帖由张建昭于2005-05-01, 16:35:41发表
随时间、地域、场合的不同而不同

中原以右为尊,楚地以左为尊

按中国礼仪,古时以右为尊。官职中的重要职位叫“右职”,若说“无能出其右者”,就是没比他职位更高的了。

乘车与吃饭的礼仪又是另一套:以左为尊位。《仪礼·乡射礼》注:“设尊者北面,西曰左,尚之也。”空着左边的位置以待宾客谓之“虚左”。战国时信陵君乘车迎候生,就“虚左”以示尊敬。

乘车实际上还是重右的,一切与座位有关的左右之分,因为要考虑到让观众看到“我”对客人或者朋友的尊重,所以要让他坐在我的左手边,这样对面的人看起来,我的客人或者朋友就是在我的右边,即坐在尊位上。也就是说,右边一直是尊位。

至于书写方法,估计是因为古代竹简都卷成筒状,如果从左往右写,必须将竹简全部展开才能书写,如果从右往左,则可以边写边展开,非常方便。(看官不妨自己一试)

江城兄讲得透彻,PFPF。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闻非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32
编号 37875
注册 2005-4-30


发表于 2005-5-4 10:58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张建昭于2005-05-04, 8:30:12发表

QUOTE:
原帖由江城子于2005-05-04, 0:05:25发表

至于书写方法,估计是因为古代竹简都卷成筒状,如果从左往右写,必须将竹简全部展开才能书写,如果从右往左,则可以边写边展开,非常方便。(看官不妨自己一试)


还要钻一下牛角尖,那如果竹简换个方向卷,岂不是书写方向就要像反了 吗

接下来的问题是,有 没有证据或者是明示或者是暗示,这种方向是某种因素 决定的 约定俗成?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完颜康

Rank: 8Rank: 8
组别 校尉
级别 平东将军
好贴 2
功绩 43
帖子 2582
编号 1999
注册 2005-1-13


发表于 2005-5-4 18:40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闻非于2005-05-04, 10:58:46发表

QUOTE:
原帖由张建昭于2005-05-04, 8:30:12发表
[quote]原帖由江城子于2005-05-04, 0:05:25发表

至于书写方法,估计是因为古代竹简都卷成筒状,如果从左往右写,必须将竹简全部展开才能书写,如果从右往左,则可以边写边展开,非常方便。(看官不妨自己一试)


还要钻一下牛角尖,那如果竹简换个方向卷,岂不是书写方向就要像反了 吗

接下来的问题是,有 没有证据或者是明示或者是暗示,这种方向是某种因素 决定的 约定俗成? [/quote]
先一根根刻(写)完再串起来的吧,所以事先要摆好位置才不致穿错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蟊贼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9
编号 38302
注册 2005-5-4


发表于 2005-5-4 21:17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闻非于2005-05-04, 10:58:46发表

QUOTE:
原帖由张建昭于2005-05-04, 8:30:12发表
[quote]原帖由江城子于2005-05-04, 0:05:25发表

至于书写方法,估计是因为古代竹简都卷成筒状,如果从左往右写,必须将竹简全部展开才能书写,如果从右往左,则可以边写边展开,非常方便。(看官不妨自己一试)


还要钻一下牛角尖,那如果竹简换个方向卷,岂不是书写方向就要像反了 吗

接下来的问题是,有 没有证据或者是明示或者是暗示,这种方向是某种因素 决定的 约定俗成? [/quote]
换个方向卷?那样仍卷在一起未摊开的的书简便在右手边了,如何用左手展卷,右手书写阿?
应该没什么约定俗成,主要是习惯成自然吧。古代先民在日常生活中通过总结实践经验而保留了最方便的方式方法。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凝雪幻

白衣公主谏议大夫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左将军
好贴 1
功绩 244
帖子 1374
编号 3870
注册 2003-12-29


发表于 2005-5-5 00:59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闻非于2005-05-04, 10:58:46发表

QUOTE:
原帖由张建昭于2005-05-04, 8:30:12发表
[quote]原帖由江城子于2005-05-04, 0:05:25发表

至于书写方法,估计是因为古代竹简都卷成筒状,如果从左往右写,必须将竹简全部展开才能书写,如果从右往左,则可以边写边展开,非常方便。(看官不妨自己一试)


还要钻一下牛角尖,那如果竹简换个方向卷,岂不是书写方向就要像反了 吗

接下来的问题是,有 没有证据或者是明示或者是暗示,这种方向是某种因素 决定的 约定俗成? [/quote]
偶想知道换个方向怎么卷?偶在天涯就是这么回答的,你说偶不成例,但是偶真的不明白哦,不管怎么卷用右手也是挡手啊~~~~~~除非用左手,想偶这样是左撇子,但是似乎大多数人天生还是习惯右手吧~~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羽扇纶巾
(围棋帮帮主兼清谈分舵舵主)

说岳校对组组长监造使谏议大夫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平西将军
好贴 2
功绩 133
帖子 2323
编号 37278
注册 2005-4-22
来自 云间九峰
家族 肉肉门


发表于 2005-5-5 11:35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阿巽于2005-05-01, 17:06:04发表
早先的书写是拿刀在竹简上刻字,刻好一根摆在右手边,所以就成了从上至下,由右到左

有道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狼一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前将军
功绩 23
帖子 1784
编号 28053
注册 2004-12-17


发表于 2005-5-5 13:18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江城子于2005-05-04, 0:05:25发表

QUOTE:
原帖由张建昭于2005-05-01, 16:35:41发表
随时间、地域、场合的不同而不同

中原以右为尊,楚地以左为尊

按中国礼仪,古时以右为尊。官职中的重要职位叫“右职”,若说“无能出其右者”,就是没比他职位更高的了。

乘车与吃饭的礼仪又是另一套:以左为尊位。《仪礼·乡射礼》注:“设尊者北面,西曰左,尚之也。”空着左边的位置以待宾客谓之“虚左”。战国时信陵君乘车迎候生,就“虚左”以示尊敬。

乘车实际上还是重右的,一切与座位有关的左右之分,因为要考虑到让观众看到“我”对客人或者朋友的尊重,所以要让他坐在我的左手边,这样对面的人看起来,我的客人或者朋友就是在我的右边,即坐在尊位上。也就是说,右边一直是尊位。

至于书写方法,估计是因为古代竹简都卷成筒状,如果从左往右写,必须将竹简全部展开才能书写,如果从右往左,则可以边写边展开,非常方便。(看官不妨自己一试)

在我的印象里
好像到了后来,左更尊贵点
因为总是听说什么男左女右
按照中国传统的男尊女卑的思想  
应该是左更尊贵点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了了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5
编号 38341
注册 2005-5-5


发表于 2005-5-5 14:20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好象是在唐以前以左为尊,以后为右?
顶部
性别:男-离线 jimmy0413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90
编号 17970
注册 2004-9-19


发表于 2005-5-6 18:46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乘车的时候左边应该是重要的位置吧  而右边则是架车的人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旁观者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好贴 1
功绩 8
帖子 299
编号 35657
注册 2005-3-31


发表于 2005-5-6 18:58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记得古人写竹简是一根根写的,写完后再串起来,如此就没有将墨字污损的问题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村夫
(厄瑪奴耳)

冠军侯
谏议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柱国(正二品)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西将军
好贴 5
功绩 552
帖子 3111
编号 61
注册 2005-2-5
来自 奇夢の楽園
家族 云水兰若


记忆中是汉前右為尊,汉后左為尊。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闻非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32
编号 37875
注册 2005-4-30


发表于 2005-5-7 20:44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所以这个问题就是,如果是竹简穿好了再刻的,那我自己试过,习惯用右手的人(现代的研究表明右手习惯的人还是占大多数),从右卷到左,然后从左刻到右的话,右边堆卷起的竹简会影响到刻写;反之,从左卷到右,然后从右刻到左的话,则比较方便。

如果是一根根刻好放在边上,无论是从左放起,还是从右放起,都没有问题,如果这样的话,从右写到左的书写习惯是因为方便而形成的结论就无法得出。

基本上我还是相信这种书写习惯应该是因为方便的缘故,就是没有证据可以说明。引申开来的话(有可能不太适合这个版面)就是为什么希伯来文和阿拉伯文也是从右写到左的。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南宫如水
(无酒)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好贴 1
功绩 28
帖子 1454
编号 24546
注册 2004-11-15


发表于 2005-5-9 12:57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书写习惯焉有左右贵贱之说?阿拉伯地区的文字也是从右到左,难道阿拉伯也有左右贵贱之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闻非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32
编号 37875
注册 2005-4-30


发表于 2005-5-9 23:25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南宫如水于2005-05-09, 12:57:02发表
书写习惯焉有左右贵贱之说?阿拉伯地区的文字也是从右到左,难道阿拉伯也有左右贵贱之分?

我还没认为这两个之间有因果关系,因为还没有证据。而且前面已经讲了,我比较倾向于相信这种是由于方便而发展起来的习惯,尽管也没有充分的证据证明。

难道没有记载竹简上怎么刻字的文章吗?最早的竹简是什么时候有的?

看到这篇文章:

http://www.people.com.cn/dadi/200002/20000...0201012005.html

比较没想到的是,兰州也是一个出土很多竹简的地方,难道不该是南方长竹子的嘛
顶部
性别:男-离线 苏西坡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仁勇校尉
功绩 2
帖子 199
编号 34082
注册 2005-3-6
来自 天涯海角


发表于 2005-5-10 15:40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左右确有贵贱,但与书写习惯关系不大。
顶部
性别:男-离线 Phil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32
帖子 1196
编号 38683
注册 2005-5-9


发表于 2005-5-10 15:51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竹简卷曲的方向导致书写顺序似乎有点牵强,因为如果竹简(面向我们)是按照逆时针方向卷开的,那么自然是从右面向左来的方便。可是竹简也完全可以是按照顺时针方向卷开的啊,那样的话,刻字,自然是自左向右来的方便哦。

至于刻简然后穿起来,我也觉得不一定是正解。假设竹简堆在右手边,我用左手拿起一片来,然后刻完后,顺手放在左边,也没什么大障碍。
--我是右撇子。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完颜康

Rank: 8Rank: 8
组别 校尉
级别 平东将军
好贴 2
功绩 43
帖子 2582
编号 1999
注册 2005-1-13


发表于 2005-5-10 20:52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闻非于2005-05-09, 23:25:34发表
比较没想到的是,兰州也是一个出土很多竹简的地方,难道不该是南方长竹子的嘛

两千年前的黄土高原也是水草丰美的地方
顶部
性别:男-离线 Phil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32
帖子 1196
编号 38683
注册 2005-5-9


发表于 2005-5-11 13:12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或者说,正是因为当时文化十分发达,砍掉了好多竹子,所以甘肃才变成现在这个样子的......
--所以后来人们在快没有竹子砍的时候,就发明了纸张......
--因此,南方的竹子,保住了!
--还有川陕甘边界的大熊猫!
顶部
性别:女-离线 碧落赋
(舞入白刃,魅人红尘)

嘉陵公主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轩辕公主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10
功绩 176
帖子 5432
编号 38624
注册 2005-5-8
来自 潇湘,月冷,玉,凋零
家族 梁山泊




QUOTE:
原帖由江城子于2005-05-04, 0:05:25发表

QUOTE:
原帖由张建昭于2005-05-01, 16:35:41发表

乘车与吃饭的礼仪又是另一套:以左为尊位。《仪礼·乡射礼》注:“设尊者北面,西曰左,尚之也。”空着左边的位置以待宾客谓之“虚左”。战国时信陵君乘车迎候生,就“虚左”以示尊敬。

乘车实际上还是重右的,一切与座位有关的左右之分,因为要考虑到让观众看到“我”对客人或者朋友的尊重,所以要让他坐在我的左手边,这样对面的人看起来,我的客人或者朋友就是在我的右边,即坐在尊位上。也就是说,右边一直是尊位。


我听过其他的说法

为什么乘车是左为尊?

上高中时候,我的语文老师和历史老师都讲过这个话题

当时赶车的在前面,是右手扬鞭。赶车的怕鞭挥出后误伤坐在右后方的人(虽然误伤不大可能,但是惊吓还是有的)。所以一般左位为尊。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2-22 14:50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8787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