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王佐之才于2005-03-08, 22:04:10发表
李陵投降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太史公的“留其性命,以报陛下。”这毕竟只是一种猜测。
事实是已经发生的,大家有目共睹,但猜测能否变成事实,还有变数。李陵投降匈奴这无论如何也称不上是一件值得夸耀的光彩事情。同时代的苏武、张骞同样被俘没有变节,以至于深受后世赞赏。现成的榜样就放在眼前,张骞、苏武能做到的,李陵为什麽坐不到,这不恰恰证明了李陵气节胆略都有所欠缺吗?
李陵投降匈奴不仅辱没了李家世代忠勇的清白家风,又如何对得起战死沙场的五千袍泽。谁没有妻儿老小,难道他们埋尸疆场就是为了将领的忍辱偷生吗?
投降了,并未代表变节啊?起码他是心念着大汉,想要寻机重回故国的吧?
神秘之光说的是汉书上所记载的(汉书·卷五十四 李广苏建传第二十四):
陵在匈奴岁余,上遣因杅将军公孙敖将兵深入匈奴迎陵。敖军无功还,曰:“捕得生口,言李陵教单于为兵以备汉军,故臣无所得。”上闻,于是族陵家,母弟妻子皆伏诛。陇西士大夫以李氏为愧。其后,汉遣使使匈奴,陵谓使者曰:“吾为汉将步卒五千人横行匈奴,以亡救而败,何负于汉而诛吾家?”使者曰:“汉闻李少卿教匈奴为兵。”陵曰:“乃李绪,非我也。”李绪本汉塞外都尉,居奚侯城,匈奴攻之,绪降,而单于客遇绪,常坐陵上。陵痛其家以李绪而诛,使人刺杀绪。大阏氏欲杀陵,单于匿之北方,大阏氏死乃还。
汉武之族李陵全家,不是因为李陵投降,而是因为听信了公孙敖的谗言才在一年后对李陵全家族诛的。为什么先前李陵投降时没有族诛?可见投降并不是大不赦之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