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也谈“尧舜禅让”, 作者:《中国历史未解之谜全记录》王雷
性别:未知-离线 梓庭君

魏国公
枢密直学士
★★

Rank: 20Rank: 20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怡情岁月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2
功绩 2601
帖子 14340
编号 70
注册 2003-9-19
来自 浦江西畔
家族 泡泡营


发表于 2005-3-18 14:26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也谈“尧舜禅让”  


据古代记载,尧是三皇五帝中的第四个帝,姓伊祁,名放勋,号陶唐氏,简称唐尧。舜姓姚,名重华。史书上说,尧是自动把权位让给舜的,夸赞说这是“举贤”,是权力交接的典范。即“尧舜禅让”。其实,这本是远古时代的传说,并无文字记载,后来到春秋战国时期才形成文字。它是否真实、准确,历来就有人怀疑

先说“举贤”的故事。

尧很善于治理天下,任命羲和掌管天地,派羲仲等四人掌管东、南、西、北四方。他还制订了历法,把一年分为春、夏、秋、冬四季,共366天,使农牧、渔猎都按季节进行。尧在位70年,在他86岁那年,自觉年老力衰,想找个继承人接他的班。不久,人们就推荐了贤能有德的舜。据说,舜是个眼珠里有两个瞳仁的奇人。舜从小死了妈,跟双目失明的爸爸过日子。后来.他有了继母。继母生个儿子叫象。这个象好吃懒做,凶悍顽劣,极能搬弄是非。他和他母亲密谋,想方设法要害死舜,好独得家产。但舜却以德报怨,一直善待他们,并不介意。尧知道后很满意,就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都嫁给了舜,以便对他进行了解和考验。舜靠自己的美德,在历山,使争夺土地的农民懂得了谦让;在雷泽,使争夺房屋的渔民化仇为友,和睦得如同一家人;在河滨,他还使陶工制的陶器更精致。这种种的政绩,使他英名远扬,每到一处,总有许多人紧随其后,逐渐形成了村落、乡镇、城市。尧给了舜很多东西,作为赏赐。

舜的瞎爸爸和象眼红极了,想出更狠毒的手段害舜。一次,瞎爸爸邮干到粮仓顶上干活,然后他在一「面撒掉梯子,放了一把火想烧死舜。幸亏娥皇、女英早已识破了这个阴谋,叫舜上粮仓时带上两顶斗笠。当下面火起之时,舜两手各举一顶斗笠,如同翅膀,从房上飘落下来,安然无恙。又一次,瞎爸爸让舜去淘井,想趁机往井里填土,活埋舜。没承想,舜竟在井壁上凿了一个洞,从旁边斜道爬出来了,大难不死。事后,舜没有计较,并不怪罪他们。

尧听说舜这样心胸宽广,对他更加放心,于是,就把治国大权交给了他,自已则带一班人马到各地巡视去了。舜就这样干了二十年,事事办得井井有条,深得人心。这时,尧已经一百多岁了,视察天下归来,就把全部权力都交给了舜,自己在家养老。又过了八年,尧去世了,舜把天下冶理得更好这就是“尧舜禅让”的故事。

还有一个“播曲”:舜到晚年也像尧一样到处视察,不幸在苍梧地区病逝。他的两个妃子娥皇和女英非常想念他,常常扶着门前的竹子落泪,点点滴滴的泪珠滴在竹子上,凝成了斑斑点点的花纹,也就是“湘妃竹”,也叫“斑竹”。

有人却认为这个传说是虚构的,根本不是“禅让”,而是“篡夺”,而且有理有据。

据(史记》记载,舜取得行政管理权后,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立即扶植亲信,排除异己。历史上称为“举十六相”,“去四凶,’。所谓“举十六相”,就是将尧长期排除在权力中心之外的勺针鄂、“八元”,舜同时启用了。所谓“去四凶,就是把尧正在宠信的浑沌、穷奇、糯机、饕餮,同时除掉了。这样,就架空了尧。然后,舜又把尧软禁起来,不准他同儿子、亲友见面,再逼他让位。最后,把尧的儿子放逐到了丹水。尧让位之后总算可以安享天年了,因为他毕竟是舜的岳父啊。

再从舜的死,也能说明这个问题。

历史记载:舜南巡,死于苍梧之野.葬于九岌山。听到死讯以后,娥皇、女英跟到湖南,抱竹大哭,双双投水自尽。

想想看,几千年前的苍梧之地,人烟极稀,既非政治经济中心,又非边关防敌,舜干嘛去南巡?他当时已百岁高龄,到苍梧数千里之遥能走得动么?这么大年龄出远门,为何没有家人照应?既然不带家眷,为什么后来两个妃子又为他投水而死?据此,台湾的柏杨先生得出结论:要不一是武装押解,不得不往,要不,是追兵在后,盲目逃生。二者必居其一,是耶?非也?

另外,也有人认为,不是“禅让”,而是‘拥戴”

孟子、荀子等人就认为,天子职位最高,权势最大,不可能把天下给人。那么,他们是怎样得到天下的呢?《孟子•万章篇》记载:尧死之后,舜避尧之子丹朱于南河之南天下的诸侯,都跑来朝见舜,打宫司的也来找舜,歌谣也是歌颂舜。于是舜就接受了大家的好意,登了帝位。也就是说,不管尧禅让不禅让,诸侯和民众一“拥戴,天下就是舜的了。到了禹的时候,也照此办理。这种‘拥戴,与几千年后宋太祖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毫无两样。

此外,还有一说,颇为有趣,叫‘畏劳”,意思是说,尧舜禅让,没有那么严肃和神圣,只不过人们不想担当这份辛苦的职务罢了。《庄子》说,尧想把天下给许由,许由不受。又要给州支父子,州支父子也找借口不受。他们到底为什么不愿意就帝位?韩非说,尧在位的时候.屋顶的茅草不整齐,房子的椽梁不雕饰,吃的粗粮,咽的野菜,冬大裹兽皮,夏天披葛布,现在,即使一个守城门的人,也比他收人高。谁愿意自己辛劳一生,还把这份辛劳留给自己的子孙后代,也遭这份罪呢,

看来,围绕“禅让之说,千奇百怪的传说甚多。

如果尧舜禅让确有其事,至少证明他们的高尚举动足以令后世帝王们汗颜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晨山尚书
(呼吸氧气)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20Rank: 20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4
功绩 312
帖子 11210
编号 1080
注册 2004-10-28
来自 海峡西岸
家族 慕容世家


发表于 2005-3-18 18:02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古老年代的事了,谁也不知道的说,那时应该民风比较淳朴而且帝王也没有很大的特权禅让还是比较接受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六韬五略

Rank: 4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左将军
功绩 12
帖子 1209
编号 148
注册 2003-8-25


发表于 2005-3-18 18:05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这都是儒家学派推崇的。
好象禅让就民正言顺了,但事实是还不都是拿把刀夺权嘛。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ltsitm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裨将军
功绩 3
帖子 337
编号 30336
注册 2005-1-15


发表于 2005-3-18 18:29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禅让难道就尊重群众的意志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张建昭
(大同太上皇帝)

莱国公
枢密直学士

Rank: 20Rank: 20
资政殿大学士(从一品)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9
功绩 1649
帖子 10917
编号 1984
注册 2004-8-27
来自 布居壹阁
家族 轩辕丐帮


年代太久远,关于轩辕黄帝、帝喾、颛顼、唐尧、虞舜的事迹传说为多,也不好妄加评论了。不过古人已经把三皇五帝作为帝王的典范而倍加推崇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实干司马

南海郡公
★★

Rank: 20Rank: 20
柱国(正二品)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2
功绩 1033
帖子 10365
编号 310
注册 2004-3-3


发表于 2005-3-21 21:09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五帝的神话传说,至今得不到国际历史界的承认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2-7 16:02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4068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