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注册
|
登录
会员
|
搜索
|
统计
|
帮助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炎黄春秋
» 中国为何称“China”
兴唐传·瓦岗山异闻录(20150519版)发布
(2015-5-19)
论坛营运现状公告
(2014-8-10)
三国志12pk版下载
(2013-4-20)
《精忠报国岳飞传》制作组对外开放
(2013-1-16)
岳飞传解密剧本发布
(2011-4-12)
招募各版斑竹和网站管理技术人员
(2006-4-19)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59
1/2
1
2
››
投票
交易
悬赏
活动
打印
|
推荐
|
订阅
|
收藏
|
开通个人空间
|
加入资讯
标题: 中国为何称“China”, 转自中国文化网
司空群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79
编号
28457
注册
2004-12-21
#1
发表于 2004-12-23 20:27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China是国外对中国的称呼,其发音也大同小异。
“China”是汉语“昌南”一词的音译。“昌南”指昌南镇,是瓷都景德镇的旧称之一。东汉时代,古人就在这里筑窑伐木,烧制陶瓷。到了唐代(公元618年~公元907年),由于昌南镇高岭土质好,人们又吸收了南方越窑青瓷和北方刑窑白瓷的优点,创造出一种青白瓷。青白瓷晶莹滋润,素有“假玉器”的美称,因而远近闻名,并大量出口欧洲。18世纪以前,欧洲还不会制造瓷器。所以中国瓷器,特别是昌南镇的精美瓷器很受欢迎。在欧洲,昌南镇瓷器是十分珍爱的贵重物品。人们以能获得一件昌南镇瓷器为荣,这样,欧洲人就把“昌南”作为“瓷器”(China)和生产瓷器的“中国”(China)代称。久而久之,欧洲人把“昌南”的本意忘却了,只记住了它是“瓷器”和“中国”。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晨山尚书
(呼吸氧气)
白衣伯爵中大夫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4
功绩
312
帖子
11210
编号
1080
注册
2004-10-28
来自
海峡西岸
家族
慕容世家
#2
发表于 2004-12-23 20:29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这个当初学CHINA这个单词时老师教过.蛮有意思的.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金庾信
(轩辕茶博士·无地者老金)
灵寿侯武胜军节度使
★★★★★★★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
功绩
1173
帖子
17592
编号
19705
注册
2004-10-28
家族
圣剑兄弟会
#3
发表于 2004-12-23 20:31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CHINA是从拉丁语里的SINA变来的,和南昌有个鸟关系。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carala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02
编号
27873
注册
2004-12-15
#4
发表于 2004-12-23 20:40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楼上的,人家说的是“昌南”啊......
听过很多种讲法了
最常见的就是这种了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nbbn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68
编号
5627
注册
2004-2-26
#5
发表于 2004-12-23 20:49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不是秦的音译吗?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关毛
(人间的祸害)
★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功绩
121
帖子
9903
编号
15525
注册
2004-8-14
来自
南秦州仇池郡
家族
轩辕狼党
#6
发表于 2004-12-23 20:56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只是一种说法而已,还有一种说法是“CHIN”,也就是“秦”。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真面目
组别
仕女
级别
偏将军
功绩
4
帖子
358
编号
22780
注册
2004-11-6
#7
发表于 2004-12-23 20:58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我去景德玩的时间,才知道有此一说法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兴汉讨虏大将军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3
帖子
253
编号
19142
注册
2004-10-19
来自
苏州
#8
发表于 2004-12-23 21:05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牵强附会!!!
昌南古音大致读作“Chang Nam"(注意“南”的古音以m收尾),和“China”根本扯不到一块去。
惟一相近的是词首辅音CH,然而
欧洲各国对中国的称法来源一致,拼法不一,就“China”这个拼法而言,英语法语德语荷语虽是一个拼法,可读音大相径庭,法荷读作shina,德语读作xina(希那)。
只有英语把“Ch”组合读作相当汉语“吃”的韵母。
在欧洲诸语言中,英语只是小弟弟,到近代才发达起来的,“China”一词也是借自他语,怎么能以英语的读法来证明“China”的来源呢?
这一说完全是那些对欧洲语言一无所知的人胡扯而已,根本不足凭信!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晨山尚书
(呼吸氧气)
白衣伯爵中大夫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4
功绩
312
帖子
11210
编号
1080
注册
2004-10-28
来自
海峡西岸
家族
慕容世家
#9
发表于 2004-12-23 21:26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楼上的不要鄙视俺啊,偶也是听说的,呵呵.,受教了.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兴汉讨虏大将军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3
帖子
253
编号
19142
注册
2004-10-19
来自
苏州
#10
发表于 2004-12-23 21:32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三国飞行者
于2004-12-23, 21:26:54发表
楼上的不要鄙视俺啊,偶也是听说的,呵呵.,受教了.
怎么会。
但感觉现在有的老师不太负责任,经常犯常识性错误,误人子弟。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carala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02
编号
27873
注册
2004-12-15
#11
发表于 2004-12-23 22:01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楼上的,你咋对外语那么了解呢?
我是学外语的都没你清楚啊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关毛
(人间的祸害)
★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功绩
121
帖子
9903
编号
15525
注册
2004-8-14
来自
南秦州仇池郡
家族
轩辕狼党
#12
发表于 2004-12-23 22:05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绝对是"CHIN"用来称呼秦朝的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兴汉讨虏大将军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3
帖子
253
编号
19142
注册
2004-10-19
来自
苏州
#13
发表于 2004-12-23 22:05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楼上的,你咋对外语那么了解呢?
我是学外语的都没你清楚啊
呵呵,您凭什么认为偶就不是学外语的呢?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关毛
(人间的祸害)
★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功绩
121
帖子
9903
编号
15525
注册
2004-8-14
来自
南秦州仇池郡
家族
轩辕狼党
#14
发表于 2004-12-23 22:06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靠,把学外语当骄傲了,晕倒~~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白木
(咪咪眼胖胖)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安西将军
功绩
50
帖子
3096
编号
6087
注册
2004-3-18
来自
长沙
家族
司徒实业
#15
发表于 2004-12-23 22:11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CHIN由来是正解
拉丁语也是这个读法(据说)
而TEA者纯粹是欧洲语言对泉洲方言"茶"的音译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紫罗兰10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52
编号
16586
注册
2004-8-28
#16
发表于 2004-12-23 22:33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应该是根据CHIN来的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兴汉讨虏大将军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3
帖子
253
编号
19142
注册
2004-10-19
来自
苏州
#17
发表于 2004-12-23 22:34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因为汉语上古音没有zh,ch两音,现代汉语zh,ch为辅音者,在上古时为d和t。(钱大昕所谓“古无舌上音”。这就是为什么古代用“之”,现代用“的”,是语音发展的原因)闽方言保存了上古音的这一特征,“茶”在标准语中读cha,但在闽方言中仍以t为辅音(元音怎么发不知道,不敢乱讲),欧洲语言对茶的称法正来自闽方言。(俄语等个别东欧语言除外)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袖里乾坤
(袖子)
白衣伯爵中大夫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征西将军
好贴
1
功绩
279
帖子
4692
编号
21029
注册
2004-11-1
来自
荆州
家族
性情居
#18
发表于 2004-12-23 22:55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看来存在多种说法啊。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气流
上郡公枢密直学士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2
功绩
949
帖子
5449
编号
131
注册
2003-8-25
#19
发表于 2004-12-24 03:27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china一词用于中国早于“瓷器”,二者根本没有关系。。。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廖化将军
白衣伯爵太中大夫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4
功绩
274
帖子
5299
编号
25294
注册
2004-11-21
家族
轩辕丐帮
#20
发表于 2004-12-24 05:01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白木好象攻击过偶
偶就抓住机会报复一把:
不懂的不要乱现宝!
支那 是印度语!
始于 4 世纪!
其意不明!
学术界当前认为是 “成都”-_-!!!!!!!!!!!!!!!!!!!!!!!!!!!!!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鬼眼狂刀
中大夫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平南将军
好贴
1
功绩
135
帖子
2028
编号
27665
注册
2004-12-13
#21
发表于 2004-12-24 05:08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廖化将军
于2004-12-24, 5:01:41发表
白木好象攻击过偶
偶就抓住机会报复一把:
不懂的不要乱现宝!
支那 是印度语!
始于 4 世纪!
其意不明!
学术界当前认为是 “成都”-_-!!!!!!!!!!!!!!!!!!!!!!!!!!!!!
廖化将军
好象有幽默感列
攻击别人还要谈先后啊
一点观念不同也不用人身攻击啊
毛主席说:“只文斗,不口斗啊”
嘎嘎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曹仁子孝
组别
校尉
级别
前将军
功绩
17
帖子
1666
编号
3824
注册
2003-12-27
#22
发表于 2004-12-24 10:44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个人认为是从秦来的
看来古音到现在变化很大呀,有些完全不一样了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sincery
(枫影长歌)
组别
校尉
级别
讨逆将军
功绩
10
帖子
675
编号
11084
注册
2004-7-12
来自
神遗忘的地方
#23
发表于 2004-12-24 10:49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顺便问一句,我们是何时开始自称为"中国"的呢?中华民国那会儿还是更早?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浅草沉钟
组别
校尉
级别
护军
好贴
2
功绩
39
帖子
431
编号
20100
注册
2004-10-30
#24
发表于 2004-12-24 11:01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日本书中常见的中国称谓乃是“汉”、“汉土”、“唐土”、“中土”、“中国”或者以相应朝代的名称称呼中国,如隋等。明治维新以后,日本人不忿叫我国做“居四夷之中”的中国,为了培养大和民族的优越感,一改长期以来对中国的称呼(chugoku),而改用“支那”。 2,中国人经过革命结束封建统治、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国——中华民国的时候,作为近邻的日本却出于自身的利益要求,单方面给中国取了一个“支那共和国”的汉字国号。一些有识之士一开始就对日本使用“支那”称呼中国的作法表示了关切,甚至进行了抵制。直至一九三○年,国民政府才训示外交部∶今后凡载有“支那”二字的日本公文一律拒收。同年十月,日本外务省提请内阁讨论将中国的日文正式称谓改为“中华民国”。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浅草沉钟
组别
校尉
级别
护军
好贴
2
功绩
39
帖子
431
编号
20100
注册
2004-10-30
#25
发表于 2004-12-24 11:05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诗·大雅·民劳》有“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按毛传:“中国,京师也”。中国的概念有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由最初的京师 ,华夏地区,到由汉族和其他民族建立的王朝所统辖的地区称之为中国,近代始才专指整个中华民族(包括汉族和其他民族)共有的国家为中国,以区别于其他国家,具有了现代意义国家称谓。总之,中国概念的演变是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历史发展的产物。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不大不小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65
编号
19646
注册
2004-10-27
#26
发表于 2004-12-24 11:16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元——王元亮
中华者,中国也
亲被王教,自属中国
衣冠威仪,习俗孝悌,居身礼仪,故谓之曰中华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关毛
(人间的祸害)
★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功绩
121
帖子
9903
编号
15525
注册
2004-8-14
来自
南秦州仇池郡
家族
轩辕狼党
#27
发表于 2004-12-24 12:01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廖化将军
于2004-12-24, 5:01:41发表
白木好象攻击过偶
偶就抓住机会报复一把:
不懂的不要乱现宝!
支那 是印度语!
始于 4 世纪!
其意不明!
学术界当前认为是 “成都”-_-!!!!!!!!!!!!!!!!!!!!!!!!!!!!!
印度叫中国:"震旦"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marketing
组别
校尉
级别
左将军
功绩
13
帖子
1260
编号
7323
注册
2004-5-3
#28
发表于 2004-12-24 20:11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我是漳州的,方言茶大概是读dei,三声,泉州和我们这最大的不同是声调上,这样读起来似乎和TEA有差很多耶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金庾信
(轩辕茶博士·无地者老金)
灵寿侯武胜军节度使
★★★★★★★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
功绩
1173
帖子
17592
编号
19705
注册
2004-10-28
家族
圣剑兄弟会
#29
发表于 2004-12-24 22:26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Sina是拉丁语“中国”的意思。
中国 Sina
阿富汗 Afgania
白俄罗斯 Ruthenia Alba
比利时 Belgica
不丹 Butanum
科特迪瓦 Litus Eburneum
英格兰 Anglia
法国 Fraicia
德国 Germania
希腊 Graecia
伊拉克 Iraquia/Mesopotamia
爱尔兰 Hibernia
日本 Iaponia
墨西哥 Mexicum
俄罗斯 Russia
沙特阿拉伯 Arabia Saudiana
苏格兰 Scotia
西班牙 Hispania
瑞典 Suecia/Suetia
瑞士 Helvetia
乌克兰 Ucraina
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及海外领地 Regnum Unitum Magnae Britanniae et Hibernae Septentrionalis, Terrarum Transmarinarum Quae in Ditione Britanica
美国 Civitates Americae Unitae
梵蒂冈 Civitas Vaticana
威尔士 Cambria
也门 Iemenia/Iemenium
(一),Chinese是对中国人侮辱性的称呼
Chinese、Japanese这些形容词格式,是源自古英语的构词法。
在古英语中,名词的变格(declension)中分为三类,1,强变格,包括一切词干以元音结尾的词;2,弱变格,包括一切以辅音-n结尾的名词;3,小变格,包括所有词干以其他辅音结尾的词。古英语名词的变格包括主格、生格(类似于现在的所有格)、与格、宾格和工具格。
所以,China(在英文中最初的拼写是Cin、Chin,来源于拉丁文的Sina)、Japan、Sweden、Den(丹、丹麦)这些名词属于弱变格,需要加-ese变为生格,Chinese,Japanese,Swediese(后演变为Swedish)、Denese(后演变为Danish)。Korea、Norwege(挪威)的词干以元音结尾,属于强变格,需要加-n变为生格,Korean,Norwegian。当然,有些地名的古代拼写和现代拼写不一样,这一点需要加以注意。
还有,古英语的语法和现代英语有很大的区别。比如说,在古英语中,名词分为阴性、阳性、中性,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性是语法性别,不是自然性别。以元音a结尾的词是阳性,比如“mona”(月亮),以e结尾的词是阴性,比如“sonne”(太阳)。妻子“wif”是中性,女人“wifman”是阳性,因为词尾后缀man是阳性。这是名词的性。
总之,按照原创“-ese是侮辱性后缀”的那个傻瓜的说法,莫非在15、16世纪的英国人看来,开创大航海时代的葡萄牙帝国(Portuguese)难道还不如小小的、不知名的高丽(Korean)?盎格鲁-撒克逊人的老祖宗撒克逊人(Saxonise)还不如西南非洲的纳米比亚人(Namibian)??
而且“先有瓷器china,后有中国China”的胡说八道也懒得驳他了。古代梵语、波斯语、拉丁语中的Cin、Cina、Sina、“光明之国”、“丝绸”,都变成了“瓷器”。德语的“瓷器”是Porzellan,德国人干吗管中国叫China而不是Porzellan?法语的“瓷器”是porcelaine,法国人为什么管中国叫Chine而不是Porcelaine??在这个自以为无比聪明的作者看来,世界上大概是先产生出“毛泽东思想”这个名词,然后才生出毛泽东这个人的。
sino是表示“中国的”的前缀。抗日战争是Sino-japanese War,中国化学工业集团的缩写是Sinochem,等等。这样表示国名的前缀还有很多。主要是源自拉丁文。比如:俄国的,Russo-(日俄战争,Russo-Japanese War);奥地利的,Austro-(奥匈帝国,Austro-Hungarian Empire);英国的,Anglo-(布尔战争,Anglo-Boer War);意大利的,Italiano-;法国的,Franco-;西班牙的,Espano-;等等。
英语中China一词来源于古英语的Chin,古英语Chin(在不同的文献中也写成Cin、Cine)来源于古法语的Cine,古法语的Cine来源于拉丁语的Sina,而拉丁语“Sina”的来源则有几种说法:
1,来源于波斯语的“支那”(Cini、Cinistan),意思为光明之国。考虑到古罗马与古波斯的地理位置相近,来往密切,这是可能性最大的观点。
2,来源于古印度梵语的“支那”(Cina)。这是在中国更有代表性的观点。
3,来源于古罗马时期的“秦”(Cin),即当时中国的自称。
总之,古拉丁语中的Sina一词在欧洲语言中经过逐渐演变,变成了现在欧洲各国的词语。从下文中,你可以发现,大多数欧洲国家对中国的称谓,发音都同拉丁语的Sina很近似。
欧洲各国语言对“中国”的称谓:
英语:China
德语:China
荷兰语:China
西班牙语:China
葡萄牙语:China
罗马尼亚语:China
法语:Chine
希腊语:Kina(Κινα)
马扎尔语:Kina(匈牙利官方语言)
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Kina/Кина(塞尔维亚语和克罗地亚语为同一种语言,但是使用的字母不同)
丹麦语:Kina
挪威语:Kina
瑞典语:Kina
冰岛语:Kina、Kinland或Sinland(因为地理位置与世隔绝,所以冰岛语被称做“日耳曼语言的活化石”,保留了很多古日耳曼语的词汇,所以从“Sin-”的词根可以看出与拉丁语Sina的渊源)
芬兰语:Kiina
意大利语:Cina
捷克语:Cina
斯洛伐克语:Cina
波兰语:Chiny
土耳其语:Cin
阿尔巴尼亚语:Kine
俄语:Китаи(Kitai)
保加利亚语:Китаи(Kitai)
语言学家通常认为俄语中的Kitai一词来源于“契丹”、“震旦”)。英语诗歌和文雅作品中表示中国的“Cathay”一词也是来源于“震旦”。
也有一种说法认为,英语中的“中国”来源于“瓷器”,古代英国人管瓷器叫chiney,chiney源于波斯语表示中国的Chini。但是这种说法不能解释为什么在德语、荷兰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罗马尼亚语等地理位置和语族、语种同英语不同、甚至相差甚远的语言里,对“中国”的拼写形式都一样,而且其他欧洲语言对“中国”的拼写和发音也都几乎同“China”一样。因为这些语言中“瓷器”完全是另外的拼写形式。
而且,英国的贵族开始使用中国瓷器是在文艺复兴之后,那些资产阶级暴发户们大量地使用中国瓷器尤在工业革命之后,其时中国已经是清朝。在此之前,马可波罗和众多天主教传教士如沙勿略、利玛窦对中国的记叙,以及中国国名的拼写早已经传入西方,包括英国。因此不可能是因瓷器而命名的。
而且,在20世纪美国文化称霸世界之前,英语对欧洲语言和词汇的影响力甚小,影响最大的是拉丁语、希腊语,其次是法语。所以也不可能是因为清朝时期英国管中国叫“瓷器国”而影响了欧洲各国对中国的称谓。
总之这个文章作者一是不学无术,二是没有一点语言和历史知识,三是纯粹为了哗众取宠。China和Chinese在英语中使用已久,在清朝中叶尤其是乾隆时代的英国贵族,尤其以使用中国瓷器、喝中国茶叶、穿中国绸缎、盖中国式花园(比如伦敦的邱园)为荣耀,欧洲各国贵族也纷纷仿效,他们崇拜中国尚且来不及,何况“侮辱”!!
这个词变为贬义,是在清朝末年以后,尤其是大量华工涌入美国西部淘金、筑路之后。因为语言、文化、风俗、卫生习惯(西方人不习惯在公共场合吐痰、便溺,擤鼻涕)的差异,所以这些华工被当地白人看不起,所以Chinese才在美国西部的一些地方变为贬义词。在现在的中国,又何尝不是如此?一些进城工作的农民兄弟,不是也是因为语言、文化、风俗、卫生习惯方面同城里人的差异而被看不起,结果导致“民工”这个词在很大意义上变为贬义词吗?你难道因此说汉语里面发明“民工”这个词的人,是对中国广大农民阶级的歧视和侮辱???我们城市里有些人在叫人“民工”的时候,眼睛里也总带着一种高傲的蔑视。我相信也有一些自尊心强的年轻民工兄弟因此和人打架。可是呢,你能因此而笼统地说“民工”是汉语里面对进城务工农民的一种蔑称,发明“民工”这个词的人目的就是为了歧视务工农民(如同那作者所说“英国人造出Chinese这个词就是为了歧视中国人”),甚至在字典里将“民工”一词列为贬义词么?
作者无中生有地将“Chinese”歪曲、曲解成“就是用坚硬的粘土或泥土制成的微小的、微不足道的、“怪异“的东西”(英文Chinese一词的原始词义乃至现在的词义中根本没有这样的含义,原因见上面所述),这才真是对中国人的一个莫大的侮辱!!!
1,Sina是拉丁文“中国”的意思,见上文
2, 日文汉字“支那”的片假名形式是ツナ。根据日语正字法中关于规定罗马字拼写法则的ヘボンしき,“ツナ”对应的罗马字拼写应当只是“Shina”。而不是“Sina”。而且“ツナ”在日语里的发音是“xi-na”,不是“si-na”。
还有,日文汉字“支那”原本是中性词,但是在20世纪前半叶无疑带有贬义,因此也在1946年日本的战后文字改革中被禁止使用。作为国名的日文汉字“支那”被汉字“中国”代替,发音是chugoku。作为地理名词的“支那”被片假名“ツナ”代替,例如“東支那海”(东海)写成“東ツナ海”。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金庾信
(轩辕茶博士·无地者老金)
灵寿侯武胜军节度使
★★★★★★★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
功绩
1173
帖子
17592
编号
19705
注册
2004-10-28
家族
圣剑兄弟会
#30
发表于 2004-12-24 22:27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这是以前关于这个问题的一个火星帖,再帖一次吧。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59
1/2
1
2
››
投票
交易
悬赏
活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轩辕史话
> 炎黄春秋
> 我思我在
> 法律探讨
> 三国史话
春秋文艺
> 古典小说
> 诗词歌赋
> 现代文艺
> 韦编三绝
> 对联雅座
> 滴翠亭
> 藏经阁
> 双七钟社
> 笑书神侠
> 辕门射虎
> 虎帐点兵
游戏人生
> 同人战棋手游
> 三国戏英杰传
> 三国鼎立
> 轩辕公会
> 三国志12
> 英雄史诗
> 运筹帷幄
> 人间五十年
> 步步为营
> 游行天下
> 游戏贴图
轩辕工作室
> 兴唐传·瓦岗山异闻录
> 豪华曹操传
> 精忠报国岳飞传
> 《精忠报国岳飞传》制作组
> 大一统演义
> 曹操传MOD作品交流
> 东吴霸王传
> 封神英杰传
> 杨家将
> 吕布传
> 三国无双战略版
> 北宋志·赵匡胤传
> 战旗春秋
> 曹操传MOD制作交流
> 金庸群侠传MOD交流
> 风华录
> 设计与修改
怡情岁月
> 影音经典
> 动漫先锋
> 绘画摄影
> 情感轩辕
> 衣食住行
> 体坛动力
> 谈股论金
参政议政
> 迎宾阁
> 鸿胪寺
> 登闻鼓
> 监造府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7-31 13:20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9735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enabled
TOP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
控制面板首页
编辑个人资料
积分交易
公众用户组
好友列表
基本概况
论坛排行
主题排行
发帖排行
积分排行
管理团队
管理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