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我收集的关于“中国重修清史”的各网站网友之评论……
性别:未知-离线 明朝的FANS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19
编号 26908
注册 2004-12-6


发表于 2004-12-6 16:41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正文:

中国重修清史肯定清兵入关带来统一盛世  
http://www.zaobao.com/special/newspapers/2...ers121104d.html

(2004-11-12)

  (联合早报网讯)中国决定倾力重启清史纂修工程,预计今后十年动员数千位研究学者参与,修撰成三千两百多万字的正史,历史视角将不同于民国初年修撰的清史稿,在具体历史事实上会肯定清兵入关带来的统一,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可能列为与努尔哈赤同样重要的特级人物。


  北京新京报报道,这次的清史修纂,将以工程招标的模式由各界承包,共一百五十个课题,每课题就是一个项目,总经费至少在六亿元人民币以上。



  清史编纂委员会第一副主任马大正表示,清史修纂延宕甚久,过去因欠缺研究人才、氛围、经验和经费,如今这些都已到位;尤其有了一百年的研究累积,加上两千多人的专家库,时机已经成熟。



  他说,重新编纂清史时,会以新的视角来看一些特殊事件,例如清兵入关,会站在十七世纪四○年代的立场,当时中国确实需要一个强大的政治核心,统一的好处导致后来的康乾盛世,在中国历史上可圈可点。






  至于义和团,以前颂扬它的爱国精神,忽略它的盲目排外,这次会用两种角度来看这个问题。


  又例如史可法,可能会肯定他的气节,但不会过多强调他对明朝的忠心。



  此外,清代历史上有名的人物,如曹雪芹、蒲松龄在民初的「清史稿」中找不到。又如名医叶天士、徐大椿和文学家袁枚、桐城派鼻祖姚鼐;红顶商人胡光墉(胡雪岩)、盐商宛平查家;京戏创始人程长庚等,都没有入正传。编纂委员会都会为这些人立传,总计将达三千二百人。



  除了与清史稿的文苑、学术、科学、遗民四卷类似,还会增加工商、宗教、少数民族、华侨、外国人、农民领袖、妇女、革命党人等。



  马大正说,三千两百多万字成史后,不可能成为畅销书,研究者也不可能通读全书。目的在建成清史研究的资料库,让有需要的人都可以查阅。



  考虑到普及,编纂委员会也会有浓缩成卅万字通俗本或简本,给一般大众阅读。


  马大正表示,台湾也有不少学者研究清史,编纂委员会会尽量听取台湾方面的意见,个别项目如「台湾志」会力邀台湾学者参加。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明朝的FANS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19
编号 26908
注册 2004-12-6


发表于 2004-12-6 16:44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中华网网友呼吁:

作者:网易网友  哼哈一人

  一、要修清史,可以,就请马大正先不要肯定这,肯定那,这不是修史人要做的,秉笔直书才是你的工作。你可以发感叹,当这只是你个人的观点,肯定这肯定那,是历史评论家要做的事情,与你无缘。

  二、关于修清史,还是不要这么着急,先厘清历史问题和历史观再说。如果修史带头人带这有色眼镜来下评论,谁也没法保证下层修史人的下笔公正。如果,纯粹为了表扬满清的入关带来的“盛世”而不过多着墨满清的阴暗面,人为删改历史,跟当初满清修《四库全书》有啥区别?这是修史吗?一句话,表扬与否定不是修史人要做的,修史人要做的叙述史实。如果满清真有盛世,也请用“时称盛世”这种词语来表达,至于今人或者后人是否认为满清有盛世,不是你马大正要定论的!如果说,为了实用而肯定某个朝代的某个方面,而删减某些内容,这种史,不修也罢。后人可能会当此为笑话。

  三、清史是很难修的,因为牵涉汉满对历史传统观念问题,如果,为了实用,歌颂满清,对明末汉人的苦难以蝼蚁处之,这种史,汉人会承认?将来国家有难,将来汉人怎么办?别忘了,汉人是国人的大多数。如果恶咒满清,满族兄弟也不同意。 如果持某一种态度的专家把持修史委员会,不可能修出满意的清史,应该有不同观点的专家组成一个新委员会,有不同的观点, 应该讨论清楚再修。其实也可以请外国满清研究专家加盟(不要说中国人修史,要外国人干吗这种话),外国人对满清历史问题的看法是站在第三者角度,有他们的观点,估计会更加公正些。如果,还未修史,就先肯定,这些钱还不如拿去做“希望工程”,没必要从历史垃圾堆里提取所谓“盛世”黄金。

  四、请一些讨论的人,不要说什么土地或者什么分裂话题。现在东北的地方是满清的发祥地,但这并不是现在说什么分裂的依据,满清攻入中原,杀戮过多,这是所谓的土地只是对这些历史罪孽应有的历史赔偿。难道,满清进来二百多年,剥削汉人了,到孙中山他们推翻它时, 还想说,关外是我的祖地,我要继续回去,中原还给你们就是了。历史有这么便宜吗?辛亥革命时,别想,现在以后更甭指望。溥仪在东北建立的所谓伪满洲国曾经是满清的最后的挣扎,试过了, 可能吗?再想想当初的金帐汉国在俄罗斯的统治,估计也很“伟大”,但是俄罗斯人后来远东的扩张,在乎这些历史吗?现在就人会说满清带来“统一”,“盛世”,怎么就忘了“伪满洲国”这段历史,是维护中国的统一吗?什么都会拣好的说。

  五、希望修清史的人能秉笔直书,不要先来什么肯定或者什么否定。





=====================================================



转贴《猫眼看人》:

(Source: http://club.cat898.com/newbbs/dispbbs.asp?...dID=1&ID=104549

"满清的所谓开疆拓土,那是给清帝国开的疆,跟中国毫无关系,中国的领土也是清帝国扩张的对象,所谓“清朝统一中国”的说法根本是错误的,真实的情况是努尔哈次建立了清帝国,其继承人皇太极、多尔滚、富林、玄页则进行了帝国的扩张,在扩张的过程中吞并了中国,然后又用和亲、分封的手法控制了蒙古本部,其后又把版图扩展到西域一带,设立了新/疆省。那时的汉族作为亡/国奴倍受压迫,同时还被禁锢在18行省里面,不许跨越柳条边......清帝国的版图再大跟汉族也毫无关系。
        当今中国的领土也不是从满清帝国手里继承来的。所谓领土不过是各方势力争夺的结果,汉族虽然亡了国,但是民族没有亡,作为世界第一大民族,汉族族即使作为亡/国奴,在清帝国里也是一个庞大的势力,在清帝国崩溃之后,它过去扩张来的领土就处于了势力真空状态,汉族不仅迅速的把自己居住的土地(18行省)牢牢地掌握在手里,还努力发扬开疆拓土精神,介入处于势力真空状态的东北、内蒙、新疆等地。这些地方由于满清的“柳条边”政策,人烟稀少,是汉族伟大的先辈农民在民国之后前赴后继闯关东、垦殖新疆,建立起自己的武装(如张作霖),把汉族的势力牢牢地扎根于东北和新疆大地,使得这些土地纳入了中国的版图。这是汉族先辈们努力的结晶,决不允许某些别有用心的人予以抹煞,归功到满清的头上。"










==================================================



汉网网友评述:所谓“东北是满清带过来的嫁妆”一说,根本经不起历史的考究。


众所周知,汉朝时,中央政府就对东北一带开始行使主权,要不然,也不会有前一段的高句丽历史之争。

南北朝时,著名的劝降书《与陈伯之书》里写道:白缳西献,hu矢东来,夜郎滇池,解辫请职;朝鲜昌海、撅角受化。其中就讲到肃慎部落向中央政府臣服的情形。

唐朝时,中央政府更在东北一带设立安东都护府,治所在当今的平壤,名将薛礼薛仁贵就是首任都督。代表唐王朝行使东北及朝鲜一带的行政管理事宜。

明朝时,中央政府更在东北设立努尔干司都,对关外进行直辖。而满清的先祖建州女真与野人女真,只不过是流窜于明朝境内,在长白山的深山老林里,游猎哨鹿的原始部落而已。后来由于气候的原故,以及汉人的内斗交了狗屎运,最终坐收渔翁之利而僭到中原,汉人世代居住的东北地区于是乎也就变成了所谓的“龙兴之地”,满汉合流的“嫁妆”。

其实满清源于通古斯部族,其根在阿尔泰山以及贝加尔湖东部一带。通古斯部族的一部分,古称肃慎、汉交邑搂、唐曰??、后改女真,一直活跃在中华境内。“我大清”所领之土,也无不取自中华,严格讲分裂的中华的各个组成部分。最后连同自身一并复归于中华,乃历史必然。根本不存在所谓的“为中国开疆拓土”之说,“嫁妆”的谬论可以休矣!

历史不是政客手中的妓女,是一个民族的成长记忆。歪曲的历史,必然会导致扭曲的民族性格。因此,呼吁有关部门,还历史本来面目,牢记民族的血泪史引以为鉴,才能防止悲剧的再次发生。否则,下一次“甲申之变”会在将来某一时刻再次降临我们头上!






=====================================




顿足
问何故
茫然无助
专家太糊涂
民族感情不顾
要为外夷写史书
歌颂侵略究竟何图
劝君莫忘记前人之路
为保华夏文明风雨几度
谁能体谅先人抗胡多辛苦
当年大宋亡国尚无人作叛徒
杨家将岳飞誓死恢复中原故土
纵使贼秦桧也不敢明目张胆反主
确认元朝正统奠定了大明覆灭基础
吴三桂洪承筹卖国求荣民族大义不顾
为求权贵竟剃发逐尾数祖忘典甘作胡奴
只怜惜汉家百姓为保全衣冠宁可失去头颅

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再犯大明同样的错误
歌颂侵略者等于为自己挖好死亡的坟墓
置扬州十日嘉定三屠中死难百姓何处
倘若再有外敌入侵边防将领要踌躇
低风险高回报卖国岂不是条出路
明末社会矛盾发生于中国内部
怎可借口歌颂外敌入我中土
清亡时同样混乱危机四伏
日寇入侵也是一统大局
三百年后史家如何书
后人之师今人来著
字字句句多斟酌
立场首先站住
幸今日汉服
有道多助
漫漫路
不孤


----汉网汉民族服饰版块http://www.haanen.com/bbs/list.asp?boardid=42&page=1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青阳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88
编号 856
注册 2003-9-18


发表于 2004-12-8 13:07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黑专家还是回家专去, 敢拿百姓的10亿血汗积累糟蹋, 死罪啊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悼红狐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17Rank: 17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407
帖子 6098
编号 118
注册 2003-8-24
来自 悼红轩


发表于 2005-1-1 23:01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原文发往清史纂修办公室,得到认真考虑云云的官样答复
對重修清史的四點意見
重修清史自然是件大快人心之事,但察看了媒體相關報道卻大失所望。
首先,中華文字源遠流長,雖幾經演變但書寫卻一脈傳承,簡體字本身就是很畸形的產物,很多字經過簡化之後大失韻味,大減其意。我認爲清史應以繁體為本,如果需要簡體版可另行發行,但定本堅決絕不可取為簡體。更有人提出必要時用繁體,其他用簡體的建議更是荒謬,簡直就是讓人匪夷所思,說句不客氣的話這種提法根本就是玷污了漢語獨特的體系結構和書寫規範,最後如果真是這樣那真是一個怪物;
第二、不宜採用白話文形式編寫,但純文言編寫似乎也不太現實,估計國内實在找不出幾位高人能夠寫出來,建議採用帶有白話性質的文言形式,如明清兩代的文人筆記式文言。但白話是万不可取的,首先精煉的白話文這句話本身就很無聊,即曰白話何談精煉,況且自白話文誕生之日起,就沒有哪篇白話文是“精煉”的,古人用短短三四百字可以表達出極好的意思,現代人非要弄出個幾千字,如果蘇洵的《六囯論》放到今天來寫,恐怕要出現一篇五千字的“論文”。爲什麽古人的文章我們能耳熟能詳琅琅上口,現代文或者說白話文卻沒人去背?各位編者恐怕也不希望自己的東西讓別人看過就忘吧,文言文用詞精煉表意清晰,既符合音韻有具有美感;反觀現代文,言辭拖遝毫無中華語文之美感,如果非用白話文,那麽這三千字的巨著我看三分之二是廢話;
再次,採用綜合體例自然是很好的創新,但据報道說要列什麽“特級人物”,專家們能看到曹雪芹的歷史作用不亞於努爾哈赤自然是慧眼獨具,目光如炬。但你們有沒有注意到什麽“特級人物”這種稱呼過於不倫不類?希望專家們多多秉承我們中華文化的傳統,不要搞些什麽“特級人物”這種古怪的分類方法,取名字的時候要古樸典雅,用“特級人物”這種詞語來作爲分類實在是糟粕,無一可取;
最後,希望各位如果要對史實評論請向司馬遷學習,寫完史實后再去評論,千万不要把某某思想貫穿于全書,或者以某某思想來指導書的編寫,首先某某思想不見得是萬世之經典而史書是給後人看得,還希望各位不要固守成見比如張口閉口就罵李鴻章賣國?\,但是也千萬不能立異標新獨樹己見“官方觀點”,這是史不是各位的論文集。
我只是一個微小的但關注編纂工作的小國民,但是我認爲我們中華的傳統不可丟,我們中華的行事不可丟,我們中華的個性不可丟,所以寫了這幾點意見,言辭有激我謹表歉意,觀點有激我蓋不承認。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粗犷一猛男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裨将军
功绩 3
帖子 312
编号 18995
注册 2004-10-16


发表于 2005-1-2 00:06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哎,每一代修前朝史势必麻烦多多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暗夜密使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仁勇校尉
功绩 2
帖子 180
编号 17890
注册 2004-9-17


发表于 2005-1-2 00:29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明朝的FANS于2004-12-06, 16:44:56发表
要为外夷写史书

没仔细看这篇文章,也不打算仔细看了。但是一不留神看到这句话,不知楼主对外夷如何定义,可能阁下会拿出一堆古代的定义,但现在我们处于现代社会,56个民族是一家。我坚信这一点!!!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宇文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10
帖子 1030
编号 19711
注册 2004-10-27
来自 千年帝都


发表于 2005-1-2 12:59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急功近利,又不懂持正公平,这样的清史,不要也罢
承包制工程,不闹笑话才怪!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桓大司马
(湘中布衣)

长沙郡公
谏议大夫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9
功绩 755
帖子 9950
编号 18150
注册 2004-9-21
来自 潭州
家族 泡泡营


发表于 2005-1-2 13:13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官修肯定会有问题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桓大司马
(湘中布衣)

长沙郡公
谏议大夫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9
功绩 755
帖子 9950
编号 18150
注册 2004-9-21
来自 潭州
家族 泡泡营


发表于 2005-1-2 13:14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史识、史才、史德,现在最缺的是史德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王佐之才

太中大夫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军师将军
好贴 3
功绩 178
帖子 906
编号 17624
注册 2004-9-13


发表于 2005-1-2 13:54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平心而论,马大正是一个典型的学术官僚。所言既无水准,还强要一言九鼎。此等庸才,常窃居高位,是我国家世风日下,民气不振之原因。相比之下,网易网友,哼哈一人的评论却颇为得体精辟,不失为人才也!
说到这里,我想起了流行于海外的一句话:美国的老百姓多是垃圾,美国的专家真是精英;中国的专家多是垃圾,中国的老百姓真是精英。
可见,中国民间常藏龙卧虎,真正的有识之士,旷世逸才常隐于波涛之内而归于草泽之中也!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金庾信
(轩辕茶博士·无地者老金)

灵寿侯武胜军节度使
★★★★★★★

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
功绩 1173
帖子 17592
编号 19705
注册 2004-10-28
家族 圣剑兄弟会




QUOTE:
原帖由王佐之才于2005-01-02, 13:54:22发表
平心而论,马大正是一个典型的学术官僚。所言既无水准,还强要一言九鼎。此等庸才,常窃居高位,是我国家世风日下,民气不振之原因。相比之下,网易网友,哼哈一人的评论却颇为得体精辟,不失为人才也!
说到这里,我想起了流行于海外的一句话:美国的老百姓多是垃圾,美国的专家真是精英;中国的专家多是垃圾,中国的老百姓真是精英。
可见,中国民间常藏龙卧虎,真正的有识之士,旷世逸才常隐于波涛之内而归于草泽之中也!

呵呵,这种人不过是文化妓女罢了(用评价旧社会时爱用的词就是文化特务),咱们中国从来不缺少这样的人。

我觉得根本没有必要搞什么官修清史,根本没有意义,现在已经不是封建王朝更替的时代了,再搞这套实在是荒唐。浪费劳动人民攒下的小米!
顶部
性别:女-离线 阳光下的海鸥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仕女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2
帖子 212
编号 17982
注册 2004-9-19


发表于 2005-1-2 19:54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美国的老百姓多是垃圾,美国的专家真是精英;中国的专家多是垃圾,中国的老百姓真是精英。
可见,中国民间常藏龙卧虎,真正的有识之士,旷世逸才常隐于波涛之内而归于草泽之中也!
============================================
这个是经典啊!伏龙凤雏皆如此。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Tyang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安国将军
功绩 9
帖子 894
编号 12195
注册 2004-7-18


发表于 2005-1-2 20:23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金庾信于2005-01-02, 15:29:58发表

QUOTE:
原帖由王佐之才于2005-01-02, 13:54:22发表
平心而论,马大正是一个典型的学术官僚。所言既无水准,还强要一言九鼎。此等庸才,常窃居高位,是我国家世风日下,民气不振之原因。相比之下,网易网友,哼哈一人的评论却颇为得体精辟,不失为人才也!
说到这里,我想起了流行于海外的一句话:美国的老百姓多是垃圾,美国的专家真是精英;中国的专家多是垃圾,中国的老百姓真是精英。
可见,中国民间常藏龙卧虎,真正的有识之士,旷世逸才常隐于波涛之内而归于草泽之中也!

呵呵,这种人不过是文化妓女罢了(用评价旧社会时爱用的词就是文化特务),咱们中国从来不缺少这样的人。

我觉得根本没有必要搞什么官修清史,根本没有意义,现在已经不是封建王朝更替的时代了,再搞这套实在是荒唐。浪费劳动人民攒下的小米!

同意。现在修清史,必须要正视满清一朝对汉文化的影响,不仅正面的,更重要的是有足够的勇气去面对满清统治对汉文化的破坏(这个.......现在有很容易有大汉民族主义的嫌疑,不好办呐)。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兴汉讨虏大将军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3
帖子 253
编号 19142
注册 2004-10-19
来自 苏州


发表于 2005-1-2 20:32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以前不是也有过《清通鉴》吗?有几个人知道?研究清史的又有几个人去用它?这种工程完全是浪费钱财浪费资源,弄出来的东西肯定又是垃圾。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晨山尚书
(呼吸氧气)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20Rank: 20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4
功绩 312
帖子 11210
编号 1080
注册 2004-10-28
来自 海峡西岸
家族 慕容世家


发表于 2005-1-2 20:37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又一个伟大的政绩工程要诞生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金庾信
(轩辕茶博士·无地者老金)

灵寿侯武胜军节度使
★★★★★★★

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
功绩 1173
帖子 17592
编号 19705
注册 2004-10-28
家族 圣剑兄弟会


我奇怪的是都什么年月了,现在还有人持那些“官史”“野史”的观念,实在荒唐的很。就拿清史来说,首先,什么是“官史”,现在绝大多数史学家都是在某个政府事业单位混饭吃的,拿的是国家开的工资,用的是政府提供的经费,作品也是经过官方审查的,他们的成果当然就可以算“官史”,不能说你在中央,我我在地方,你行政级别高,你拿专项基金,你的东西就是官史,我的就是野史。其次,清朝的档案早已解密,任何学者都可以利用,不存在“官家”和“民间”资源的差别,差别只在治学功力和态度上,没有别的区别,这与古代是不同的。最后,学术既然要独立,那么学术成就自然就是以社会公共评价为准,不能说“官史”因为其政府背景就比“野史”高一等。

所以现在还有人有这样的观点实在可笑。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吕布貂蝉
(中狼政治局常委)

谯郡公谏议大夫

Rank: 20Rank: 20
柱国(正二品)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6
功绩 838
帖子 11567
编号 435
注册 2003-9-5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05-1-3 05:57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最信不过的就是那么所谓的专家 学者了~~

都是一帮混吃混喝的垃圾~~~
顶部
性别:女-离线 慕容燕然
(逍遥游)

芮国公主谏议大夫

Rank: 18Rank: 18Rank: 18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车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725
帖子 7330
编号 1616
注册 2004-6-4
来自
家族 慕容世家


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可能列为与努尔哈赤同样重要的特级人物。

这种做法令人难以理解,以后修共和国史是不是要把金庸的历史地位放到毛泽东的高度上去?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凌云茶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安国将军
功绩 8
帖子 831
编号 25896
注册 2004-11-26


发表于 2005-1-3 09:47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但凡一个皇朝灭亡了,下一个皇朝就为之修史.
现在我们需要一本所谓的官修清朝史书吗.要来做什么用,如果需要新中国去给清朝修官史,是不是要等现政权灭亡了,再由下一个政权去为现在修官史?什么年代啦,还搞封建皇朝这套.我宁愿去翻一位有骨气专家对某些问题的具体论文,也不要去看承包制下文化妓女(柏杨说保镖护院型文人是抬举这些妓女了)的官修史书.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2-14 17:49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9835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