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李白为何能一生游山玩水而不为生计愁?
性别:未知-离线 景仰星空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3
编号 367543
注册 2010-3-31


发表于 2010-7-5 11:08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李白为何能一生游山玩水而不为生计愁?

李白的排行名叫“李十二”,足见他的兄弟辈很多,他的父亲李客由中亚碎叶迁徙入蜀,是拖着一大家子人的。李客必然是一位富商,不然他不能够携带着那么多的人作长途羁旅。他入蜀以后,把李白养成了一个漫游成癖,挥霍任性,游手好闲,重义好施的人,也足以证明他是一个商人地主。但李客也有一定的文化修养,据李白自己的回忆:“余小时,大人令诵《子虚赋》,私心慕之。”(《秋于敬亭送从侄耑游庐山序》)正因为这样,他也使李白从小便受到充分的教育,发展了他的天分。

李白的家在经营商业,在李白的作品里也有痕迹可寻。他在《与贾少公书》里说“混游渔商,隐不绝俗”;又在《金陵与诸贤送权十一序》里说“青云豪士,散在商钓”。这些都是证据。因此,有人说李白本人在经商,那和李白的性格和生活习尚未免太相悬隔了。我的看法是:不是他自己本人,而是他至少有一兄一弟在长江沿岸的重要码头上经商,他家的商业范围是相当宽广的,不仅超出了绵州,而且超出了四川。他晚年因从永王东巡获罪、被囚在寻阳狱中时所做的《万愤词》里面,透露了一些消息。

南冠君子,呼天而啼;
恋高堂而掩泣,泪血地而成泥,
狱户春而不草,独幽怨而沉迷;
兄九江兮弟三峡,悲羽化之难齐;
穆陵关北愁爱子,豫章天南隔老妻;
一门骨肉散百草,遇难不复相提携。

“南冠君子”,不用说是指狱中的自己。“高堂”是他的父母还在,有“兄”在九江,有“弟”在三峡,有“子”在山东,有“妻”在南昌,统括成“一门骨肉”。这是唐肃宗至德二年(757)的事,于时李白已经五十七岁了。有人说“兄九江”的“兄”是李白自己,从诗的脉络上看来不能这样说。在“南冠君子”之下历数“高堂”、“兄弟”、“妻子”,而概之以“一门骨肉”,可见“兄”是李白之兄,寄寓在九江,也同李白之弟寄寓在三峡中的某处一样。李白在叹息兄弟隔离,不能生羽翼而相聚首。“兄”虽然近在九江,然李白是在寻阳狱内,也是隔离着的。

问题倒是:在九江的兄与在三峡的弟,他们究竟在做什么?我看除说为在经营商业之外,没有更好的说明。

唐时在巴蜀与吴楚之间,靠着有长江运输的一水之便,贸易已经是十分兴隆的。拿杜甫的诗来作证吧。杜甫在成都做的《绝句四首》之三有句云“门泊东吴万里船”;在夔府做的《秋风二首》之一又有句云“吴樯楚舵纤百丈,暖向成都寒未还”。——“吴樯楚舵”,注家以为“当是馈运遣戍之舟”;“寒犹未还,乱未已也”。所谓“馈运遣戍”完全是揣测之辞。其实是说吴楚的商船遇战事被阻或被扣留,经历了半年以上还不见回航而已。长江中商船往返的频繁,可以想见。

杜甫还有《最能行》一首,写三峡中滨江的人们不重读书而重操舟行贾的风气;诗的开头六句是:

峡中丈夫绝轻死,少在公门多在水。
富豪有钱驾大舸,贫穷取给行艓子。
小儿学问止《论语》,大儿结束随商旅。

这所写的是本地人情况。另有《滟滪》一诗,则写到三峡中外来的“估客胡商”。杜甫告诫他们:“寄语舟航恶年少,休翻盐井掷黄金!”这些诗可令人想见:唐时峡中重要的码头上是万商云集,而商品的重要一项便是食盐。四川的内江、外江,都有大量的盐井,据传说是秦时的蜀郡太守李冰所开始采凿。商贾们把这种生活必需品运往两湖、江南的口岸,再转运内地供应。李白在《江上寄巴东故人》一诗中也说到“瞿唐饶贾客”。因而“瞿唐贾”在唐代竟成为了一个熟语,请看李益的《江南曲》吧:

嫁得瞿唐贾,朝朝误妾期。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

“瞿唐贾”与“弄潮儿”为对,“瞿唐贾”自然是跑长江上游的商人。李白的《长干行》《巴女词》《江夏行》,所咏的也都是瞿唐贾。长江中上游的贸易兴盛所带来的副产物——商人妇的闺怨,竟成为了唐代诗人所爱写的题材。白居易的《琵琶行》便是写这种题材的著名的长诗。白居易在被谪贬为江州司马的任期中,有一次秋天的晚上到寻阳江头送客,听到停泊在江边的商船上有人弹琵琶。访询的结果知道是京城的一位琵琶名手嫁给了商人,“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因而正独守空船。白居易邀请她上官舟弹奏了几曲,那便使白居易留下了那首名诗。“浮梁”在今江西景德镇一带,看来浮梁所采购的茶,很可能是运销到成都、重庆一带的。

《万愤词》中的“兄九江兮弟三峡”正可表明李家商业的规模相当大,它在长江上游和中游分设了两个庄口,一方面把巴蜀的产物运销吴楚,另一方面又把吴楚的产物运销巴蜀。从这里对于李白生活费用的来源才可以得到妥当的说明。李白自从他在开元十三年(725)二十五岁时“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上安州裴长史书》)以来,直到宝应元年(762)六十二岁去世,将近四十年间他没有回到故乡去过。这样长时期的漫游浪费,没有富厚的后台是不能想象的。后台所在,不就是在九江坐庄的“兄”和在三峡坐庄的“弟”吗?

还有,李白出蜀后先后几次隐居庐山。永王失败,李白逃回寻阳而被囚。这些行迹,不正因为有兄在九江的原故吗?长流夜郎时,李白没有取道湖南,而却取道三峡,不正因为有弟在三峡的原故吗?夜郎在今贵州遵义附近,道经湖南是比较捷近些的。杜甫在《天末怀李白》中有“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句,正想象他去夜郎的路径是经由湖南,想象他在过汨罗江时会投诗以吊屈原,然而没有猜准。

由上所述,可见李白的家世,同中国唯一的女帝武则天的家世,有点相仿佛。武则天的父亲是木材商人,伯父是大地主。家财虽多,但不是显族。故骆宾王在讨伐她的檄文中说她“地实寒微”。正由于有这样类似的家境,便赋予李白以双重的性格。一方面他想提高自己的门第以获得一定的权势,这一意识便结想而为凉武昭王九世孙的传说。另一方面却又使他能保持着一定的平民性,能和中下层的民众接近,有时仿佛还能浮云富贵而粪土王侯。又庸俗而又洒脱,这就是李白之所以为李白。

来源:《李白与杜甫》 郭沫若著 中国长安出版社2010年6月版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秋去雁不归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6
编号 360302
注册 2010-2-11


发表于 2010-7-5 17:44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我认为主要原因是那时候
1、山山水水没有被ZF和开发商围起来收门票;
2、寺庙里都是真和尚,烧一炷香不需要几千两银子;
3、运输工具没有“被提速”,车马费没有“被涨价”;
4、可以自驾骑驴马到处走,没人收过路费、过桥费。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果子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3
帖子 291
编号 374449
注册 2010-5-9


发表于 2010-7-5 18:20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秋去雁不归 于 2010-7-5 17:44 发表
我认为主要原因是那时候
1、山山水水没有被ZF和开发商围起来收门票;
2、寺庙里都是真和尚,烧一炷香不需要几千两银子;
3、运输工具没有“被提速”,车马费没有“被涨价”;
4、可以自驾骑驴马到处走,没人 ...

这几点戏说现在倒也全是事实。李白那时候应有不少“稿费”吧,形式上跟现在的不同,写篇文章可得不少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naniwa

Rank: 8Rank: 8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征东将军
功绩 43
帖子 5997
编号 337221
注册 2009-8-30


发表于 2010-7-5 20:21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本身家里就家财万贯,加上李白也在不少官员身边做过事,还见过皇帝,肯定捞了不少钱吧

活的倒也潇洒,不枉为此生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星义
(我星汉三又回来了)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50
帖子 4822
编号 78958
注册 2006-8-13
家族 云水兰若


发表于 2010-7-5 23:40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1、李白家里有钱。
2、李白题诗题字润笔费惊人。(那个时代很兴这个,好像有个故事,是说某人跑了老远找了一个有名的人写了篇什么文章,给了N多润笔费。另一个就住他家边上的也很有名的人跑到他家说,你丫挺的跑那么远找他写干吗,我还比他差哪去了?)
3、李白去烧香啥的,僧人巴不得倒贴给他。
4、据现代人考证,李白很可能在矿石方面有所长,甚至有可能李白是个矿石鉴定师兼矿石商人。人家也是有产业地……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几时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讨逆将军
功绩 6
帖子 609
编号 254907
注册 2007-12-24


发表于 2010-7-6 09:09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据说李白因名气太大,全国各地的官府都争相接待,到哪里都是公款吃喝。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tiger1970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20Rank: 20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1
功绩 326
帖子 16056
编号 48417
注册 2005-9-10


发表于 2010-7-6 09:17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是的。明人小说(三言二拍吧?)中就有这样的记述:玄宗下了圣旨,李白只要走到何处,何处的官府必须给他喝酒的钱。
当然事实未必如此,但是明人小说既然这样记述,说明:
1、最晚明朝中叶,就有人对李白的生活问题提出质疑。
2、最晚明朝中叶,就有传说李白是靠国家把他养起来维持生活的。

我感觉,如果说李白拿某部门给他发的干薪(生活补贴),是最可能的。而这补贴的数量大概可以让他每天喝酒。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sos2290

节度留后虎豹骑

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游戏人生区)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5
功绩 431
帖子 27575
编号 79054
注册 2006-8-13
家族 大忽悠公会


发表于 2010-7-13 16:08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会不会参考严武对老杜啥的?

当时他们都有了一定的名气,自然成为一些地方官员和小贵族的宾客啥的,给予一定的生活补助,比如某某大家考证出了老杜是吃某县令送的烂牛肉死的,虽然未必属实,但是说明了当时确实存在这种资助。而接待这些名人,做主人的也比较有面子。

记得宋时的丁渭,就曾经“献诗索米”,老杜困居成都时也做过类似的事情,以诗换取一定的帮助。后人还有“索米长安街,满口读诗骚”的话语。还有就是希望得到权贵的帮助,譬如老杜的“翰林逼华盖,鲸力破沧溟。天上张公子,宫中汉客星”,孟浩然的“徒有羡鱼情”,都是马屁力作,换点赏钱问题不大。

个人总结一下,古代诗人的财务收入大致有:官方背景的一定补贴、地方官员和社会名流的资助、以作品换取一定经济收入。实际上韩愈年轻的时候也干过类似的事情,只不过他是写马屁文章想讨大官员喜欢。

拿同时期的李白和老杜做一下比较,老杜就要窘迫得多,更多的是靠他人的资助和作品,李白虽然也很穷,但是要好一点,估计是有一点生活补贴。另外李白在交际上还是比老杜强一点,譬如喝酒,那位汪伦实际上就是免费供应李白喝酒的这么一个人,结果随着李白那首诗流传千古.............

[ 本帖最后由 sos2290 于 2010-7-13 17:17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ach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裨将军
功绩 3
帖子 326
编号 330377
注册 2009-7-21


发表于 2010-7-14 12:57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参考下现在的那些著名作家就知道了,他们缺钱吗?

更何况李白本身就是亿万家产,加上又是和万岁爷一起吃过饭的人,官商两面都有相当背景,难道还会为吃饭发愁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4-11-25 05:00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2460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