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99%的中国人不了解的中国历史真相
性别:未知-离线 倪永孝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仁勇校尉
功绩 2
帖子 187
编号 296057
注册 2008-10-24


发表于 2008-12-25 22:49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99%的中国人不了解的中国历史真相

1.秦始皇灭了六国,但并未统一中国,因为当时还有一个卫国。

评价:大概是秦始皇在阿房宫那边的工作太忙,把这事给忘了吧。

2.中国历史上最牛的权臣是南北朝时期的宇文护,他权倾朝野的时代历经西魏、北周两朝,这期间他一共杀了3个皇帝。

评价: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

3.唐朝最强盛的“开元之治”时期,全国有户820万,是唐朝的最高值;而隋朝“开皇之治”时期,全国就有户890万。终唐一世,各项经济指标都没有恢复到隋朝水平。(《隋书》《旧唐书》《新唐书》等)

评价:原来唐朝这么差。

4.被“主流”专家们诟病为“军事软弱”的宋朝,对外战争(交战规模万人以上,不包括统一战争和国内战争)的胜率超过了70%;而被认为是军事最强盛的唐朝却在对外战争中胜少负多。(本人花了8个月时间,看过《新唐书》《旧唐书》《宋史》《辽史》《金史》《元史》《西夏书事》《续资治通鉴长编》《三朝北盟会编》《建炎以来系年要录》《续资治通鉴》《宋会要辑稿》等书统计出来的,时间较紧,或有错漏,但>70%是没问题的。)

评价:原来我们以前学到的历史都是骗人的。

PS:由于唐朝错误的民族政策,产马地尽在蛮族之手,导致宋朝从始至终只能在平原以步兵的血肉之躯抵挡蛮族铁骑的冲击,所以宋朝的胜利一般都是击溃战而不是歼灭战。倘若一段时期宋朝对外胜率低于60%,那基本就意味着亡国了。

5.宋朝士兵的平均作战负重是32公斤,训练负重还要高于这个数值;现在美国最精锐的特种部队的训练负重不到15公斤。(《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宋史》《宋会要辑稿》等)

评价:人类在退化?(身体方面)

6.中国在北宋神宗元丰年间(1078-1085),城市化率达到惊人的30%以上;在所谓“康乾盛世”时代,这一比例也不过9%;新中国在21世纪初才重新达到这一数值。(《元丰九域志》《续资治通鉴长编》《宋史》等)

评价:原来历史并不总是进步的。

7.同样是元丰年间,中国华北地区的钢铁年产量达到了15万吨;工业革命后的英国在1788年钢铁产量才达到7.6万吨。

评价:原来宋朝并不跟我们想象的那样差。

8.整个北宋时期,中国一直在扩张领土,直到“靖康之变”的前一年(1126)才停止。(《续资治通鉴长编》《宋会要辑稿》等)

评价:看来我们真的误会宋朝了。

9.秦桧所创的“宋体字”是整个南宋时期的官方文书通用字体,尽管南宋大多数时间都将秦桧作为反面典型。

评价:看来宋朝时期的中国人还是挺理性的。

10.整个南宋时期,中国一直没有定都,临安府的级别不过是“行在”(陪都)。

评价:但最后跟定都没啥区别了。

11.南宋之所以一直偏安并非统治者不愿收复故土,而是因为民间反对的声音太大。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民间之所以反对是因为担心收复故土后宋廷会增加江南地区的税收来扶植已被女真人严重破坏的收复区。

评价:其实,人类就是这样的自私。

12.南宋时期,熟练雇工的工资高于知府工资。(宋朝知府一般是从三品或正四品,年薪在400贯以上,至少相当于今天的15万元人民币)

评价:貌似现在只有欧美发达国家才这样。

13.中国南宋时期最先进的织布机有1800多个活动构件,其中有的技术是现代化织布机也无法达到的。

评价:宋代中国人的创造力真不是盖的。

14.南宋中后期,中国(仅指宋)的人口占世界人口的15%左右,经济总量却占到了全球的75%以上;今天我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21%,经济总量占全球比例却仅为4%。

评价:只能说那时的中国更像中国。

15.在1233年宋蒙联军攻打蔡州的时候,南宋名将孟珙救了蒙古将领张柔一命。4年后,张柔的儿子张弘范出生,而崖山一战灭亡南宋的就是这位张弘范。(《宋史》《元史》等)

评价:这让我想起了农夫与蛇的故事。

16.南宋数学家秦九韶至晚在1247年就已经发现一元三次方程的求根公式,欧洲人在400多年后才发现,但在中国的课本上这个公式仍是以那个欧洲人的名字来命名的。(《数学九章》等)

评价:原来我们祖先什么都有,只是我们不知道罢了。

17.蒙古帝国军队在13世纪的征战中共屠杀了2亿人,成为了人类历史上最不光彩的一项吉尼斯纪录,其中,仅中国境内就有6000万人死于蒙军屠杀;与之相比,纳粹屠杀的600万犹太人简直是小巫见大巫。(《多桑蒙古史》《宋史》《金史》等)

评价:原来这就是“我们”“伟大”的成吉思汗,那些崇拜它的人赶快醒醒吧!

18.明朝在永乐年间与越南发生了一场战争。此战明朝军队号称80万,而越南军队更是号称700万,实际上双方军队总数加起来也不过30万,这毫无疑问是中国历史上牛皮吹得最大的一场战争。[注:那时越南还是中国领土](《明实录》等)

评价:幸亏朝鲜、越南都脱离中国独立了,要不然我们今天得跟棒子一个德行。

19.郑和下西洋的船队中吨位最大的宝船排水量约为7500吨。

评价:排水量都接近航母标准了,比较恐怖。

20.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只娶一个老婆的皇帝出现在明朝,他就是明孝宗朱祐樘。

评价:确实是皇帝中的异类。

21.中国最早提出计划生育理论的不是马寅初,而是明朝万历年间(1573-1620)的内阁首辅申行时,而最早实施计划生育的时候却是在更早的宋朝。

评价:其实,理论都是马后炮。

22.明朝的万历皇帝曾连续28年不上朝,创造了中国皇帝的纪录。但是,这期间中国无论对内还是对外的战争均获得全胜。

评价:所谓“明亡于万历”,原来如此。

23.自1572年“隆庆开关”到1644年明朝灭亡,这70多年的时间里,全世界生产的白银总量的1/3涌入中国,共计约3.53亿两(保守估计,目前重新估计约为5亿两)。并且全球2/3的贸易与中国有关。

评价:资本主义萌芽?这简直是一只脚迈入资本主义了。

24.16世纪西班牙殖民者在南美掠夺的白银几乎都通过贸易的形式最终流入了中国。

评价:敢情是中国间接掠夺了美洲人民。

25.中国在明朝中后期曾经研究过坦克。(《武备志》等)

评价:这个比较雷。

26.1644年中国北方爆发了一次大型鼠疫,造成驻守北京的20万明军全军覆没,这直接导致了明朝亡于李自成。

评价:人到底还是没法胜天的。

27.被使用时间最长的年号不是康熙,而是明朝最后一个年号——崇祯,一共被朝鲜使用了265年。(《朝鲜李朝实录》等)

评价:那时候棒子还是挺重义气的。我也终于明白,进化论并不适用于棒子。

28.清朝乾隆时期修《四库全书》,总计存书3457部,79070卷,禁毁6766部,93556卷。

评价:真不知道这是修书还是毁书。

29.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是英国议会通过投票产生的结果,支持战争的一方仅获得9票的优势。

评价:历史根本就是“上帝在投色子”,所谓历史大势基本纯属胡扯。

30.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后,有人在京城某仓库意外发现一批封存了200多年的火器。这批火器是明朝末年制造的,其中有的竟然比英军的装备还要先进。

评价:这么多年都干什么了?不过,这也只能问清朝皇帝了。

31.清朝的道光皇帝为人十分节俭,喜欢穿有补丁的衣服,但打个补丁却要花四两银子。

评价:这冤大头,自作自受。活该!

32.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清军曾以12万对阵2万英法联军,结果阵亡3万余,而对方仅阵亡4人,但病死的却有几十人。

评价:嗯,这个……

本帖所列事实仅供参考,毕竟本人不是历史专业。有几位同学提供了不少有价值的资料,我在这里对各位表示感谢。

补充1.辽道宗耶律洪基曾写诗表达了后悔自己生在蛮夷之国和“来世做中国(宋)人”的愿望。与之类似的是,宋仁宗庆历六年(1046),朝鲜国王王颛也写诗表达了类似的愿望。

评价:其实,金庸小说的历史背景基本都是反的。当时萧峰阻止辽军南下,其实是救了他们。

补充2:南宋灭亡的时候,日本“举国茹素”来哀悼大宋的灭亡。(《心史》等)

评价:进化论同样不适用于鬼子。

补充3:南宋开禧二年(1206)中央财政收入达到8000万贯钱,当时全国人口约7000万。清朝到1900年代为8000万两,人口却有4亿。而南宋1贯钱购买力是清末一两白银的2倍。更重要的是,宋朝税率低于清朝。

评价:当我们的“专家”在不遗余力地为“康乾盛世”大唱赞歌的时候,是否想到了有一个朝代正在默默地受着后人们无端的非议,而这个人民生活水平十几倍于“康乾盛世”的朝代却正在人们尽情挥洒的刀笔之下“积贫积弱”着呢。

PS又PS:不少人怀疑中国史料的真实性。确实,很多史料都有不少错误,但如果通过对几种史料的对比分析,很多错误都是可以被纠正的。如果只看《明史》《清史稿》,得出的结论自然是明朝有如人间地狱,清朝跟天堂似的;如果只看《元史》,南宋简直弱得没边了。

中国历史上各个朝代所修史料可靠性程度从高到底排列如下:

东周(春秋+战国)>汉朝>宋朝>明朝>元朝>唐朝>清朝(个人意见)
本文链接http://paowang.com/cgi-bin/forum ... owang&id=790312

---------------------------------------------------------------------------------

此文作者十分推崇宋明两朝,不过感觉其中有些数据意淫,不知轩辕的高手怎么看?

[ 本帖最后由 倪永孝 于 2008-12-25 22:51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悼红狐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17Rank: 17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407
帖子 6098
编号 118
注册 2003-8-24
来自 悼红轩


发表于 2008-12-25 23:12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矫枉就要过正,两边多骂骂,总比一边倒好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辽辽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2
帖子 241
编号 298875
注册 2008-11-15


发表于 2008-12-25 23:16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5.宋朝士兵的平均作战负重是32公斤,训练负重还要高于这个数值;现在美国最精锐的特种部队的训练负重不到15公斤。(《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宋史》《宋会要辑稿》等)

评价:人类在退化?(身体方面)

美军的负重肯定不对···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悼红狐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17Rank: 17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407
帖子 6098
编号 118
注册 2003-8-24
来自 悼红轩


发表于 2008-12-25 23:18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辽辽 于 2008-12-25 23:16 发表
5.宋朝士兵的平均作战负重是32公斤,训练负重还要高于这个数值;现在美国最精锐的特种部队的训练负重不到15公斤。(《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宋史》《宋会要辑稿》等)

评价:人类在退化?(身体方面)

美军 ...

网上找的资料

美军将单兵负荷分为作战负荷和行军负荷两种,认为各种季节和地域的标准作战负荷都不应超过18公斤,行军负荷小于25公斤。但1991年时实际情况都有所超出!现以当时美步枪手负荷为例,详细分析如下:

    装备名称/温区(公斤)/干寒区(公斤)

    武器:

    M16步枪含30发弹匣刺刀/4。17/4。17

    弹药:6弹匣4手榴弹/4。98/4。98

    作战装具:

    水壶(满水)/1。63/1。63

    锹,锹套/0。91/0。91

    携行具(外腰带、肩吊带、急救包、子弹袋)/1。32/1。32

    头盔和盔衬/1。41/1。41

    着装:内衣和袜子/0。27/0。86

    野战军衣裤/1。04/——

    裤带、腰带/——/0。20

    羊毛尼龙衬衫/——/0。68

    羊毛裤/——/0。76

    棉尼龙防风沙丁军裤/——/0。95

    棉尼龙防风沙丁上衣/——/1。45

    上衣防寒聚脂絮料活里/——/0。33

    军裤防寒聚脂絮料活里/——/0。29

    派克短大衣防寒活里/——/0。43

    派克短大衣/——/0。90

    白色伪装上衣/——/0。88

    白色伪装裤/——/0。45

    作战鞋/1。52/——

    斗篷雨衣/0。77/0。77

    腰带/0。09/0。12

    冬帽/——/0。12

    羊毛围巾/——/0。07

    斗帽/——/0。44

    三指手套/——/0。10

    北极三指手套/——/0。29

    防寒鞋/——/2。49

    以上作战负荷小计:/18。1/27

    小背囊/0。45/——

    大背囊/——/1。36

    背囊白色伪装套/——/0。34

    备用服装/0。25/2。08

    斗篷防寒衬层/0。25/——

    睡袋/——/3。20

    充气褥/——/1。36

    睡袋防水套/——/1。02

    外睡袋/——/2。50

    口粮一餐/0。75/0。75

    盥洗具/1。20/1。20

    食具/0。25/0。25

    以上生存负荷小计:/3。1/14。1

    合计:(行军负荷)/21。2/41。1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三种不同的红色

天水郡公
京东东路经略使
★★★

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4
功绩 2325
帖子 8451
编号 106435
注册 2007-2-3


发表于 2008-12-26 00:12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这种文章没什么意思。

简而言之就一句话:“以偏概全”。没什么价值。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譬如所谓的

QUOTE:
唐朝最强盛的“开元之治”时期,全国有户820万,是唐朝的最高值;而隋朝“开皇之治”时期,全国就有户890万。终唐一世,各项经济指标都没有恢复到隋朝水平。(《隋书》《旧唐书》《新唐书》等)

到底实际情况是怎么样的?

首先要搞清楚为什么唐初人口比隋末有了大幅度的下降,原因是隋末战乱、炀帝滥用民力,譬如营建东都“每月役丁二百万人”,而“僵仆而毙者,十四五焉”,北筑长城,兴兵百万,“死者大半”,修大运河征丁三百六十万,开到徐州附近,已经死掉一百五十万,征伐高丽,被征者总数达四百万人,仅第一次征高丽就死伤二百万,造战船的役丁“昼夜立于水中,略不敢息,自腰以下,无不生蛆,死者十三四”,等等等等。

所以虽然开皇年间户口恢复非常迅速,但仅仅几十年间又锐减,这不是唐朝造成的,不能归罪于唐朝。至贞观初,天下户口不过三百万,这只能说明唐朝接受了个烂摊子而已。

但到了高宗永徽元年,户口就恢复到了380万,23年间增长80万,至中宗神龙元年,户口已经高达615万,55年增加235万,至开元28年,户口达到841万,天宝14年,户口达到了唐朝最高值891万,(一说为961万,见白寿彝《中国通史》)。而杜佑以为891万这个数字不准确,“盖有司不以经国驭远为意,法令不行,所在隐漏之甚也”(《通典》),还是少统计了。那么到底实际有多少人口呢?杜佑估计,隐漏连同逃亡户,天宝的实际户数,至少有一千三四百万。

就按照天宝14年891万户算,138年中,人口增加了3.3倍,年平均增长率为8.7%,虽然略低于隋朝,但却高于两汉。

隋朝之所以人口增长率很高,一个重要原因是他的太短,我们都 知道,要在一个短时间内出现高 增长,并不是什么难事,但要在一百多年的时间内,连续保持高增长,那就太不容易了。

而且,隋朝自文帝开皇元年至炀帝大业5年期间,为人口增长期,凡29年,自此之后就开始了户口的急剧衰减,至唐高祖武德年间,只剩200余万,而这不过是在仅仅10年间就造成的。若总括的来看,隋朝开国时,有户口399万,这还没有把陈朝人口包括进去,而当三十年后,人口减少至不足300万。

真不知道主帖中“终唐一世,各项经济指标都没有恢复到隋朝水平”的说法从何而来。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在人间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仁勇校尉
功绩 2
帖子 162
编号 302650
注册 2008-12-25


发表于 2008-12-26 00:24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4.被“主流”专家们诟病为“军事软弱”的宋朝,对外战争(交战规模万人以上,不包括统一战争和国内战争)的胜率超过了70%;而被认为是军事最强盛的唐朝却在对外战争中胜少负多。(本人花了8个月时间,看过《新唐书》《旧唐书》《宋史》《辽史》《金史》《元史》《西夏书事》《续资治通鉴长编》《三朝北盟会编》《建炎以来系年要录》《续资治通鉴》《宋会要辑稿》等书统计出来的,时间较紧,或有错漏,但>70%是没问题的。)

评价:原来我们以前学到的历史都是骗人的。

我的观点:我有这样一个疑问:如果一群强盗闯到你家抢东西,你把他们赶走了,但是东西也被抢走了,那么这仗算是你打赢了还是强盗打赢了呢?宋朝所谓的胜利怕不少都是这么回事吧。强盗们的本意就是来抢东西的,干嘛要跟你死磕?抢完了就跑,反正他们骑马你们地奔怎么也追不上。唐朝的对外战争多是侵略战争,也就是说他们多数情况下扮演的是那个“强盗”的角色,抢了就跑,败得不亦乐乎。。。
史书上的数据么,也要联系着看哈

5.宋朝士兵的平均作战负重是32公斤,训练负重还要高于这个数值;现在美国最精锐的特种部队的训练负重不到15公斤。(《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宋史》《宋会要辑稿》等)

评价:人类在退化?(身体方面)
我的观点:现代军人的训练标准是不能跟冷兵器时代的军人相比的,毕竟现在打仗伤害输出不是靠肉体提供能量的。。。

29.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是英国议会通过投票产生的结果,支持战争的一方仅获得9票的优势。

评价:历史根本就是“上帝在投色子”,所谓历史大势基本纯属胡扯。
我的观点:议会是经常开会的:这次通不过,下次也许就通过了;下次通不过,下下次也许就通过了。。。随着英国经济上的压力日渐增加,对华贸易逆差的问题终要解决。压力越大,支持打鸦片战争的人就越多,投票的结果也会逐渐改变。这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所以通过的那次,注定票数不会相差太多。。。


      其实我对楼主的大部分观点都持赞成态度,只有这么几点不同看法。。。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可爱小马驹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安南将军
功绩 26
帖子 2959
编号 90695
注册 2006-11-9


发表于 2008-12-26 00:31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唐朝对外扩张不是游牧民族那种抢了就跑,而是占了呆下来,因为那边能被唐朝看得上眼的东西就是土地,遭到反扑后下场就是赔了夫人又折兵,更加得不偿失,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弱势群体
(真正的弱势群体)

Rank: 4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12
帖子 1108
编号 274119
注册 2008-4-7


发表于 2008-12-26 00:46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古代士兵要穿铠甲拿盾牌,现代士兵更追求速度和灵活,负重不一样也正常吧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ldm.nc

Rank: 2Rank: 2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护军
功绩 4
帖子 432
编号 59820
注册 2006-2-13


发表于 2008-12-26 01:00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不过唐帝国打仗确实不怎么样,否则也就不会那么依赖外族,并最终酿成了安史之乱了
我认为能有外族协同作战自然是好,可以让他们相互消耗,但如果把异族作为对外作战的中坚力量,则容易形成尾大不掉的状况
另外,人口多也并非完全是好事,如果全国动员对外,或许占便宜;但遇上天灾,再加上土地集中,吏治不清的时候,那就会变成人祸,自己把自己搞死了
还有,从汉至明,汉族对外作战动不动就是全军覆没,而对手却很少出现这种情况,多数是被击退,即使汉族军队人数占优,武器精良都这样,看来战斗精神着实很成问题
记得余秋雨曾经有一个论点,他说汉族的文明延续是靠不远征,不侵略,本土防御得来的,看来他很得意,我却很难过,文明至今还能延续只是因为汉人没被杀光而已,一次次所谓民族融合也只是汉人被征服被强暴被压榨的历史,汉人缺乏血性!
我宁愿中国是一只骨瘦如柴的野狼,也不愿它是肥硕的羔羊


[ 本帖最后由 ldm.nc 于 2008-12-26 01:01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悼红狐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17Rank: 17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407
帖子 6098
编号 118
注册 2003-8-24
来自 悼红轩


发表于 2008-12-26 01:18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ldm.nc 于 2008-12-26 01:00 发表
不过唐帝国打仗确实不怎么样,否则也就不会那么依赖外族,并最终酿成了安史之乱了
我认为能有外族协同作战自然是好,可以让他们相互消耗,但如果把异族作为对外作战的中坚力量,则容易形成尾大不掉的状况
另外,人口 ...

怎么老有这种腔调?然后接下来又要把儒家拉上了吧。唉~~~真成了定势思维了?

农耕民族被游牧民族洗掠,全世界范围都是这样,不单中国,要是被洗掠就主动蛮夷化,那才是真正的悲哀

打战,宋朝的步兵BT到爆。汉人的文明之所以存在,绝不是因为汉人存在,而是因为文明存在。现在汉人中国占大多数,可汉人的文明呢?照样凋敝。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ldm.nc

Rank: 2Rank: 2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护军
功绩 4
帖子 432
编号 59820
注册 2006-2-13


发表于 2008-12-26 02:35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悼红狐 于 2008-12-26 01:18 发表

怎么老有这种腔调?然后接下来又要把儒家拉上了吧。唉~~~真成了定势思维了?

农耕民族被游牧民族洗掠,全世界范围都是这样,不单中国,要是被洗掠就主动蛮夷化,那才是真正的悲哀

打战,宋朝的步兵BT到 ...

蛮夷,何谓蛮夷
那些西方列强在工业革命前不都是蛮夷吗,杀人放火,奸淫掳掠,现在俨然成了世界文明的代表
本人要的文明是自立,自由,自信,自强的文明,而不是委屈求全,苟且偷生,任人宰割
本人认为读历史是为了寻找途径,救国护民
手段不重要,要的是实际效果,可以无所不用其极
当今世界并不太平,依然是弱肉强食,烽烟四起
个人观点没必要那么多头衔


[ 本帖最后由 ldm.nc 于 2008-12-26 02:43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西园新军

吴县侯
彰武军节度使
★★★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平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585
帖子 2544
编号 26246
注册 2004-11-29


发表于 2008-12-26 07:29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这个帖子最近很热门嘛,到处看见转帖。要论严肃性,不可靠;不过既然是做宣传,个人觉得无所谓。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张建昭
(大同太上皇帝)

莱国公
枢密直学士

Rank: 20Rank: 20
资政殿大学士(从一品)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9
功绩 1649
帖子 10917
编号 1984
注册 2004-8-27
来自 布居壹阁
家族 轩辕丐帮


发表于 2008-12-26 09:03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有些以偏概全,但是主流历史论调也不乏以偏概全的,很多复杂问题被简单定论了,所以两下比较一下也是好事。

[ 本帖最后由 张建昭 于 2008-12-26 09:22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本因坊秀策
(★御姐★)

泉国公
枢密直学士
河东节度使
★★★★★

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游戏人生区)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5
功绩 2107
帖子 19336
编号 150
注册 2003-9-28
来自 六朝古都
家族 现视研


发表于 2008-12-26 09:26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主贴里的评价,很多都很可笑,俨然就是一FQ
顶部
性别:男-离线 Chaelin彩霖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02
编号 225010
注册 2007-10-7
来自 辽宁


发表于 2008-12-26 09:53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笑话

西夏独立,

有兴趣的一人来一句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luke19821001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4
功绩 69
帖子 5330
编号 44493
注册 2005-7-29


发表于 2008-12-26 09:59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哎!脑袋不健全的人说出的话真是看不下去了,难道力量大的就是好的吗?如果当年蒙古把欧洲人杀光了,看他们还能造出船坚利炮不,难道蒙古人就是最文明的吗?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几时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讨逆将军
功绩 6
帖子 609
编号 254907
注册 2007-12-24


发表于 2008-12-26 10:43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倪永孝 于 2008-12-25 22:49 发表
22.明朝的万历皇帝曾连续28年不上朝,创造了中国皇帝的纪录。但是,这期间中国无论对内还是对外的战争均获得全胜。

评价:所谓“明亡于万历”,原来如此。
...

“萨尔浒之战”,是努尔哈赤胜了,还是明军胜了?(明军绝对完败)
当时的明朝皇帝难道不是万历吗?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吴元叹

轩辕参合右使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70
帖子 4759
编号 682
注册 2003-9-10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08-12-26 10:48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99%的中国人不了解的中国历史真相


1.秦始皇灭了六国,但并未统一中国,因为当时还有一个卫国。

评价:这是吕政论的一大证据,因为卫是吕不韦的父母之邦。二世上台,灭卫,坏其宗庙。


3.唐朝最强盛的“开元之治”时期,全国有户820万,是唐朝的最高值;而隋朝“开皇之治”时期,全国就有户890万。终唐一世,各项经济指标都没有恢复到隋朝水平。(《隋书》《旧唐书》《新唐书》等)

评价:人口有可能,经济指标则是扯淡。开皇暴敛,民困苦而国足,这是国家取败之道。道理么,不说。

4.被“主流”专家们诟病为“军事软弱”的宋朝,对外战争(交战规模万人以上,不包括统一战争和国内战争)的胜率超过了70%;而被认为是军事最强盛的唐朝却在对外战争中胜少负多。(本人花了8个月时间,看过《新唐书》《旧唐书》《宋史》《辽史》《金史》《元史》《西夏书事》《续资治通鉴长编》《三朝北盟会编》《建炎以来系年要录》《续资治通鉴》《宋会要辑稿》等书统计出来的,时间较紧,或有错漏,但>70%是没问题的。)


PS:由于唐朝错误的民族政策,产马地尽在蛮族之手,导致宋朝从始至终只能在平原以步兵的血肉之躯抵挡蛮族铁骑的冲击,所以宋朝的胜利一般都是击溃战而不是歼灭战。倘若一段时期宋朝对外胜率低于60%,那基本就意味着亡国了。

唐的民族政策对错不论,宋的观点完全同意。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宋的胜利,往往连伤都做不到。

5.宋朝士兵的平均作战负重是32公斤,训练负重还要高于这个数值;现在美国最精锐的特种部队的训练负重不到15公斤。(《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宋史》《宋会要辑稿》等)

评价:宋能抗击骑兵的就是重步兵,不像铁塔一般,骑兵来了如何能结阵抵抗。这是历史局势的需要,而不能证明当时的士兵身体素质高。以偏概全的谬论。

6.中国在北宋神宗元丰年间(1078-1085),城市化率达到惊人的30%以上;在所谓“康乾盛世”时代,这一比例也不过9%;新中国在21世纪初才重新达到这一数值。(《元丰九域志》《续资治通鉴长编》《宋史》等)

评价:强烈怀疑。但相关史料不熟,请昭昭鱼儿来答疑

7.同样是元丰年间,中国华北地区的钢铁年产量达到了15万吨;工业革命后的英国在1788年钢铁产量才达到7.6万吨。

评价:钢铁产量和大工业无关,对比看不出任何意义。

8.整个北宋时期,中国一直在扩张领土,直到“靖康之变”的前一年(1126)才停止。(《续资治通鉴长编》《宋会要辑稿》等)

评价:这个的确。

9.秦桧所创的“宋体字”是整个南宋时期的官方文书通用字体,尽管南宋大多数时间都将秦桧作为反面典型。

评价:而且一直流传到今天。

10.整个南宋时期,中国一直没有定都,临安府的级别不过是“行在”(陪都)。

评价:名义和实质,往往是会相悖的。

11.南宋之所以一直偏安并非统治者不愿收复故土,而是因为民间反对的声音太大。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民间之所以反对是因为担心收复故土后宋廷会增加江南地区的税收来扶植已被女真人严重破坏的收复区。

评价:这个不熟,当时的主流言论是否如此,还请昭昭来答疑。

12.南宋时期,熟练雇工的工资高于知府工资。(宋朝知府一般是从三品或正四品,年薪在400贯以上,至少相当于今天的15万元人民币)

评价:南宋的手工业的确很发达,国家的税收,商业占了很大的分额。

14.南宋中后期,中国(仅指宋)的人口占世界人口的15%左右,经济总量却占到了全球的75%以上;今天我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21%,经济总量占全球比例却仅为4%。

评价:不说话。

15.在1233年宋蒙联军攻打蔡州的时候,南宋名将孟珙救了蒙古将领张柔一命。4年后,张柔的儿子张弘范出生,而崖山一战灭亡南宋的就是这位张弘范。(《宋史》《元史》等)

评价:历史的偶然。

16.南宋数学家秦九韶至晚在1247年就已经发现一元三次方程的求根公式,欧洲人在400多年后才发现,但在中国的课本上这个公式仍是以那个欧洲人的名字来命名的。(《数学九章》等)

评价:谁让你对现代科学发展影响这么小。

17.蒙古帝国军队在13世纪的征战中共屠杀了2亿人,成为了人类历史上最不光彩的一项吉尼斯纪录,其中,仅中国境内就有6000万人死于蒙军屠杀;与之相比,纳粹屠杀的600万犹太人简直是小巫见大巫。(《多桑蒙古史》《宋史》《金史》等)

评价:所以所谓的正义啊自古以来啊都是扯淡,只有强大才是现实。

18.明朝在永乐年间与越南发生了一场战争。此战明朝军队号称80万,而越南军队更是号称700万,实际上双方军队总数加起来也不过30万,这毫无疑问是中国历史上牛皮吹得最大的一场战争。[注:那时越南还是中国领土](《明实录》等)

评价:历史上号称很常见,只不过这次夸大了一点。

22.明朝的万历皇帝曾连续28年不上朝,创造了中国皇帝的纪录。但是,这期间中国无论对内还是对外的战争均获得全胜。

评价:有时候皇帝勤政,对国家未必是好事。

23.自1572年“隆庆开关”到1644年明朝灭亡,这70多年的时间里,全世界生产的白银总量的1/3涌入中国,共计约3.53亿两(保守估计,目前重新估计约为5亿两)。并且全球2/3的贸易与中国有关。

评价:然而,万历三大征继续向老百姓盘剥,然而崇祯向众臣募捐,没有愿意出钱的。就算崇祯内库满库白银都变黑了是假史料,那银子到哪里去了?自救者天恒救之,咎由自取而已。

25.中国在明朝中后期曾经研究过坦克。(《武备志》等)

评价:说的是那种奔雷车之类的吧,这和现代坦克不是一个概念吧。

26.1644年中国北方爆发了一次大型鼠疫,造成驻守北京的20万明军全军覆没,这直接导致了明朝亡于李自成。

评价:还是间接原因。所谓天灾,皆是人祸。

27.被使用时间最长的年号不是康熙,而是明朝最后一个年号——崇祯,一共被朝鲜使用了265年。(《朝鲜李朝实录》等)

评价:棒子自承为礼教正统而已。

28.清朝乾隆时期修《四库全书》,总计存书3457部,79070卷,禁毁6766部,93556卷。

评价:满清诸罪,以此为最。

29.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是英国议会通过投票产生的结果,支持战争的一方仅获得9票的优势。

评价:然而这是迟早的事,虚弱的中国,迟早会成为群狼的美食。

30.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后,有人在京城某仓库意外发现一批封存了200多年的火器。这批火器是明朝末年制造的,其中有的竟然比英军的装备还要先进。

评价:这是历史的大玩笑。

31.清朝的道光皇帝为人十分节俭,喜欢穿有补丁的衣服,但打个补丁却要花四两银子。

评价:历朝都一样,不用只笑话满清。

32.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清军曾以12万对阵2万英法联军,结果阵亡3万余,而对方仅阵亡4人,但病死的却有几十人。

评价:无话可说……

本帖所列事实仅供参考,毕竟本人不是历史专业。有几位同学提供了不少有价值的资料,我在这里对各位表示感谢。

补充1.辽道宗耶律洪基曾写诗表达了后悔自己生在蛮夷之国和“来世做中国(宋)人”的愿望。与之类似的是,宋仁宗庆历六年(1046),朝鲜国王王颛也写诗表达了类似的愿望。

评价:当时的天朝正统啊……

补充2:南宋灭亡的时候,日本“举国茹素”来哀悼大宋的灭亡。(《心史》等)

评价:同上

补充3:南宋开禧二年(1206)中央财政收入达到8000万贯钱,当时全国人口约7000万。清朝到1900年代为8000万两,人口却有4亿。而南宋1贯钱购买力是清末一两白银的2倍。更重要的是,宋朝税率低于清朝。

评价:然而南宋的赤字也更重,话说回来,应该说更接近现代国家吧。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冒牌 2008-12-26 10:55 +90 认真参合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悼红狐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17Rank: 17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407
帖子 6098
编号 118
注册 2003-8-24
来自 悼红轩


发表于 2008-12-26 11:01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秦桧发明宋体字,久闻其说,不见其证。我表示怀疑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平生最爱周公瑾

平襄伯
保信军节度使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3
功绩 1001
帖子 6814
编号 53812
注册 2005-11-24
来自 北京


发表于 2008-12-26 11:53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宇文护没有善终,从权臣角度看不如霍光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平生最爱周公瑾

平襄伯
保信军节度使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3
功绩 1001
帖子 6814
编号 53812
注册 2005-11-24
来自 北京


发表于 2008-12-26 12:02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好像有不少值得斟酌的吧,比如1644的鼠疫和200年后火器还比英国厉害,不过评价很是搞笑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ygwd123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5
帖子 477
编号 276722
注册 2008-4-26


发表于 2008-12-26 12:28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上面的历史如果是真的,可以说中国其实一直走下坡路...........
顶部
性别:男-离线 0405cwk
(无昵称)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裨将军
功绩 3
帖子 328
编号 283870
注册 2008-6-25
来自 东北老工业基地


发表于 2008-12-26 12:49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820万户不是大唐的峰值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倪永孝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仁勇校尉
功绩 2
帖子 187
编号 296057
注册 2008-10-24


发表于 2008-12-26 14:02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8 吴元叹 的帖子

看了你的分析,感觉作者引述的史料除了3,6,11,25不实,26偏颇,其余基本属实。

至于作者的评论,还是蛮搞笑的。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益德张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组别 校尉
级别 征南将军
功绩 46
帖子 4568
编号 29562
注册 2005-1-4


发表于 2008-12-26 15:5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倪永孝 于 2008-12-25 22:49 发表
32.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清军曾以12万对阵2万英法联军,结果阵亡3万余,而对方仅阵亡4人,但病死的却有几十人。

评价:嗯,这个……

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英军代表义律和海军司令伯麦乘坐的路易莎号曾因台风沉没,流落到一个中国小岛上,花了3400元求岛上居民将他们送回澳门。

其实当时清朝开出的赏金,可是义律100000元,伯麦50000元。……

信息就是金钱啊

[ 本帖最后由 益德张 于 2008-12-26 16:01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tiger1970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20Rank: 20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1
功绩 326
帖子 16056
编号 48417
注册 2005-9-10


发表于 2008-12-26 16:30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悼红狐 于 2008-12-26 11:01 发表
秦桧发明宋体字,久闻其说,不见其证。我表示怀疑

我表示十分严重的怀疑。
40年前我学毛笔字的时候,家父让我拜颜鲁公,因为我开手学《多宝塔》。
家父明白训示:颜鲁公书法在宋朝时被变化为宋体,并详细讲了其变化的来源。
秦桧的字我以后也见到,和宋体完全没有相同之处。
40年来,我接触到很多书法爱好者和版本学研究者。他们也都认同宋体来源于颜鲁公(同样,楷体来源于欧阳率更)。
秦桧创宋体,仅仅是近几年在网络上看到。是否有人要为秦桧翻案而造谣?你想啊,我们最常用的宋体是秦丞相造的,我们是否就欠他一大人情啦?......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ailingtu189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2
编号 181368
注册 2007-6-25


发表于 2008-12-26 17:05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很多真的第一次知道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平生最爱周公瑾

平襄伯
保信军节度使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3
功绩 1001
帖子 6814
编号 53812
注册 2005-11-24
来自 北京


发表于 2008-12-26 17:09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tiger1970 于 2008-12-26 16:30 发表


我表示十分严重的怀疑。
40年前我学毛笔字的时候,家父让我拜颜鲁公,因为我开手学《多宝塔》。
家父明白训示:颜鲁公书法在宋朝时被变化为宋体,并详细讲了其变化的来源。
秦桧的字我以后也见到,和宋体 ...

40年前。。。本以为老虎兄是1970年生人,今朝是30有8呢。。。熟料原来1970非出生之年啊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tiger1970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20Rank: 20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1
功绩 326
帖子 16056
编号 48417
注册 2005-9-10


发表于 2008-12-26 17:10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倪永孝 于 2008-12-25 22:49 发表
25.中国在明朝中后期曾经研究过坦克。(《武备志》等)

评价:这个比较雷。

岂止坦克,还有手雷呢。杀伤力虽然小点,但还是好使的。谁感兴趣可以去参观一下戚继光的遗迹。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tiger1970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20Rank: 20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1
功绩 326
帖子 16056
编号 48417
注册 2005-9-10


发表于 2008-12-26 17:12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平生最爱周公瑾 于 2008-12-26 17:09 发表


40年前。。。本以为老虎兄是1970年生人,今朝是30有8呢。。。熟料原来1970非出生之年啊

呵呵......这本来是在一些武术论坛上的名字,为交流方便,故意变得年轻一点,好偷人家的艺。
以后就在别的地方也用啦......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7-24 05:38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21906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