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唐朝大诗人白居易曾写过一首《放言》说“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说盖棺定论的重要性,诗中更是用被后世人评为虚伪骄诈.隐藏很深的外戚权臣王莽在掌握了西汉的政局后,终于按捺不住自己的野心,精心策划上演了一出受天命,代汉自立的政治闹剧的事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汉书 元后传》说“王莽之兴,由孝元后历汉四世为天下母,飨国六十余载,群弟世权,更持国柄,五将十侯,卒成新都(王莽曾封新都侯)”。自然王莽篡汉还要从他最初的政治权利的源泉姑母王政君说起。
汉宣帝本始三年(即公元前71年),在长安任廷尉史王禁的嫡妻李亲为他生下了一个女婴,取名为政君,根据中国史家喜欢神化为尊者的传统,自然当了六十余载太后的王政君也不例外,据记载李亲在怀政君时,曾梦月入其怀,。及壮大,婉顺得妇人道。尝许嫁未行,所许者死。后东平王聘政君为姬,未入,王薨。王禁对自己的二女儿两次克死自己的未婚夫大为诧异,使卜数者相政君,“当大贵,不可言。”王禁听了卜数者的解释,原来自己的女儿生的不是克夫命,而是不可言的大贵之命,所谓不可言的大贵之命自然是送入宫中,成为帝王之妻之意,自然大喜, 乃教其书,学鼓琴。到了宣帝五凤年间,王政君满十八岁时,王禁将其送入宫中, 做了普通宫女。
不久宣帝太子刘奭所宠爱的司马良娣病重,临死前对太子说“妾死并非因为寿数已尽,而是被其他妃妾轮番诅咒所杀。”及至司马良娣死去,太子刘奭悲伤怨恨而生病,郁郁寡欢,并且迁怒其他姬妾,从此不再理会她们。过了一段时间,汉宣帝知道了这个情况很着急,于是命王皇后在后宫妃嫔的娘家女子中,挑选可以供太子娱乐和侍奉太子的女子,王皇后便在宫女中选了五人让太子挑选,太子拗不过王皇后的好意,勉强说:其中有一个还不错。刚巧王政君坐在太子身边,而且服色又与其他几人不同,王皇后以为是她,就命人将她送到太子的寝宫。当晚太子便在丙殿临幸了王政君,说来也巧太子虽然有十数个姬妾,然而从来没有人生过孩子,而王政君却仅靠太子的一次临幸,一下子就有了身孕。同年,王政君在甲馆画堂生下一个男婴即日后的汉成帝。因是王政君所生的是嫡皇孙,汉宣帝非常疼爱他,亲自给这个孩子取名刘骜,字大孙,常常将他带在身边。
过了两年,汉宣帝驾崩了,太子刘奭继位称帝,改年号为"初元",是为元帝。元帝即位后马上立皇太孙刘骜为太子,按母以子贵的原则,元帝册封王政君为婕妤,同时封政君之父为阳平侯。又过了三天,元帝又颁诏立王婕妤为皇后,加封皇后之父位特进(诸侯功德优盛,朝廷所敬异者,赐位特进,在三公下。”) 从此王氏做为大汉朝的外戚登上了西汉的政治舞台,为日后的王莽篡汉,埋下了伏笔。
[ 本帖最后由 三种不同的红色 于 2008-6-4 12:01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