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多花必早落, 一篇关于中华文明衰败原因的随笔
性别:未知-离线 龙剑止水

Rank: 4
组别 校尉
级别 奋威校尉
好贴 2
功绩 11
帖子 124
编号 99726
注册 2007-1-9


发表于 2007-8-6 21:33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多花必早落

十六世,是世界文明的重要分水岭。而正是这个时期的中历晚期被外认为是中近代史的端。而也正是这个时候,中国与西方始了交。而不幸的是,中文明有等到交锋始就已了。就像三中的典有人怀他的武力,但是他有等到三国历正的始就退出了这个舞台。其也是如此,西方文明交的不是正的中文明,而是一怪胎似的杂种
有人,中明朝——这个处于世界关键时期的朝代,他的衰源于万——在这个关键时期中遇到了如此一位圾的君王,似乎有些偶然的意味。如果这时是几百年前的贞观,几百年后的康乾,中近代史也许会是另一个样子。其怕是这时在位的是那上吊的崇,也要比万太多。可是史就是这样的不公平,万帝享了一子,而崇心事忡忡的惴惴了一子,最后也未得好死,背上亡君的千古名。
    其,中的衰败并不是偶然。而是文明自然的律。满则溢,。我只能是中文明成熟的太早。么这样说呢?中历这样的皇帝不可怕,可怕的是这样的皇帝士人已麻木,百姓已冷漠。加重赋敛候,外的百姓居然整村的逃到努尔哈赤那里,因那里有他可以耕的土地,有可以承受的税赋于普通百姓追求生存的本能我完全可以接受,但这个时候百姓的这种民族意的冷漠已一斑了。还记得南宋范成大的那首:“州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回;忍声询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比于这种南宋百姓的情,明的子民要冷漠的多——然南宋的君王百姓也未必好得了多少。其中一重要原因就是金于南宋百姓的治是人第一次被外族用武力征服。作文化航人的士人首先无法接受,接着是普通百姓。所以我看到宋未的抵抗要远远强于明末;宋末少有降将军,投的文人。但是在明末却是大有人在。我看元仅仅存在了97年,但清统治了中296多年。然造成以上的事实是历史中众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但我完全可以感到经过了元的治,中的士人百姓得麻木的多了。管元有存在多久,但于中文化尤其是中人的神经产生了重大打,中人的神经变得不那敏感了,或者头没有那硬了。就像医学上移植器官,排。但再次,反映就小多了。此其一。
第二.中文明到了秦是一次终结秦以后中文明便一直在效法前人中不衰落。“多花必早落”。好的西放久了,就会烂掉,腐掉。的人文展到秦可以成熟了。再以后人人之的交往便渐渐由成熟慢慢散出腐朽的息,直至糜不忍睹的境地。看看下的一幕幕,那称为劣根的西,这些“劣”能“根”到哪,真的要“根”到唐尧虞舜?其实,不都是成熟在无情的时间的发酵下蜕变的。中人文的高度文明推向了死亡,就像西方自然科的高度展也必把整世界推向死亡一是事物展的必然律,都逃不,不论你有多的强大。而越强大,自己也亡的越快。
帝几乎同理二世也好不过哪去,但是人家就被送上了断头台。而万帝却稳稳的做在帝位上。中了,不是如止水,而是静如死水, “泛不起一点漪”,就是一成熟的几乎要掉的文明,一完全沉,失掉了激情的文明;我再也看不到炭涂身的豫让,再也看不到快后自刎的羽;因已经知道要做利者的庄,邦;理性胜过血性,是人类文明的进步与成熟,然而正是一个个理性到了极至的中人却失掉了所有的血性。文明成熟到这个时候,于幼稚以至于自的行化或是优化掉了;剩下的就是每人身上厚厚的龟壳,把自己包的严严实实有人能害到,因为你藏的太深了,人就想这样活上千年。就是文明早熟的后果。那令人神往的春秋战国的大成社一去不返了。

[ 本帖最后由 龙剑止水 于 2007-8-7 12:49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悼红狐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17Rank: 17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407
帖子 6098
编号 118
注册 2003-8-24
来自 悼红轩


发表于 2007-8-6 21:59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万历能多活500年,中国就是超级大国了


顶部
性别:女-离线 绛橙子

白衣郡主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女官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30
帖子 1486
编号 98063
注册 2007-1-1


发表于 2007-8-6 22:19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悼红狐 于 2007-8-6 21:59 发表
万历能多活500年,中国就是超级大国了

在封建社会,永远不要奢望出现皇权架空而实现宪政的情况。明朝皇帝不是不管事,只不过是由他的亲信太监们管事而已。你看看张局正是怎么笼络冯大伴的!

万历能多活500年,倒是不会发生鸦片战争,因为神宗就是一个鸦片鬼,看到鸦片源源而来,肯定高兴的很!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悼红狐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17Rank: 17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407
帖子 6098
编号 118
注册 2003-8-24
来自 悼红轩


发表于 2007-8-7 09:26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我们谈万历,你就不要扯被秦始皇灭绝掉的封建社会了

任何社会形态都会转化,你只注意上层权力矛盾,却完全没有注意到市民阶级兴起,土地大量圈占,农民沦为手工业者的明末现实,万历之所以不管事,原因就在于他也没办法管事,言官堵都堵死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右文

荊國公
枢密直学士
★★

Rank: 17Rank: 17
柱国(正二品)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1683
帖子 6474
编号 38810
注册 2005-5-13
来自 清源郡
家族 云水兰若


“忍泪失声问使者”,应该是“忍泪失声询使者”,“问”就三仄尾了,前面的“通桥”应该是“州桥”。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最后的浪人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校尉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45
帖子 32
编号 40582
注册 2005-6-9


发表于 2007-8-7 11:15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汉唐宋的传统,是相权对君权的遏制。
宋代的政治模式,已经是接近准宪政了。
明相对于宋,是极大的倒退,相权缩小,君权膨胀到了秦的程度,倒退了一千多年。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龙剑止水

Rank: 4
组别 校尉
级别 奋威校尉
好贴 2
功绩 11
帖子 124
编号 99726
注册 2007-1-9


发表于 2007-8-7 12:39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右文 于 2007-8-7 09:32 发表
“忍泪失声问使者”,应该是“忍泪失声询使者”,“问”就三仄尾了,前面的“通桥”应该是“州桥”。

查了一下,确实是我记错了,多谢右文兄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龙剑止水

Rank: 4
组别 校尉
级别 奋威校尉
好贴 2
功绩 11
帖子 124
编号 99726
注册 2007-1-9


发表于 2007-8-7 12:47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关于制度,关于经济,关于皇帝,这些已经说了太多。我这篇随笔其实只是想说人文,说文明本身的发展。我的意思是中华文明成熟的太早,人文到了高峰后不断在时间的发酵下散发出腐气,这是经济,制度,皇帝所不能左右的。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江城子

太末侯
轩辕参合左使
谏议大夫
★★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3
功绩 753
帖子 9896
编号 21
注册 2003-8-21
家族 轩辕少林寺


发表于 2007-8-7 13:44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龙剑止水 于 2007-8-7 12:47 发表
关于制度,关于经济,关于皇帝,这些已经说了太多。我这篇随笔其实只是想说人文,说文明本身的发展。我的意思是中华文明成熟的太早,人文到了高峰后不断在时间的发酵下散发出腐气,这是经济,制度,皇帝所不能左 ...

花开花谢会有时,蓄芳待来年!文明的衰亡和个人一样,是不可挽回的!从这个层面上讲,坚持了三千年的中华文明衰亡很正常。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江城子

太末侯
轩辕参合左使
谏议大夫
★★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3
功绩 753
帖子 9896
编号 21
注册 2003-8-21
家族 轩辕少林寺


发表于 2007-8-7 13:47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悼红狐 于 2007-8-7 09:26 发表
我们谈万历,你就不要扯被秦始皇灭绝掉的封建社会了

任何社会形态都会转化,你只注意上层权力矛盾,却完全没有注意到市民阶级兴起,土地大量圈占,农民沦为手工业者的明末现实,万历之所以不管事,原因就在于 ...

事实证明,言官在明朝基本没什么用。太监擅权,皇帝废朝政,言官的柬言就是泥牛入海。看看大礼议就知道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悼红狐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17Rank: 17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407
帖子 6098
编号 118
注册 2003-8-24
来自 悼红轩


发表于 2007-8-7 14:17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江城子 于 2007-8-7 13:47 发表


事实证明,言官在明朝基本没什么用。太监擅权,皇帝废朝政,言官的柬言就是泥牛入海。看看大礼议就知道了。

有明一代,宦官擅权时间之短,来去之匆,可见所谓宦官擅权远不能与东汉唐代相论,完全已经是末路的末路了。更何况所谓宦官擅权固然不是好事情,但宦官能从内阁手里去分权,未必是坏事。言官虽然不掌握有权力,但有明一代不像清朝死气沉沉,说言官捉风补影也好,乱扣帽子也好,上纲上线也好,沽名取直也好,总之有这么一群人唧唧歪歪,惹得万历争国本这也是好事情啊,毕竟立太子关系国家,如满清搞什么密函,大臣还不能议论,是皇家事,这就非常不好了。
明代除二祖开外强人集权,所谓废丞相之举,恰恰说明朱元璋对皇权式微的反制,二祖以后,强人没有了,病猫不少,出了个武宗又是喜欢玩的,直到世宗。皇帝对权力的掌控一步步后退,到了万历晚年已经达成权力分割的平衡,国家自然自成制度,六部尚书少了五个也没什么大问题。
只要皇帝握有立法权,行政权交给内阁宦官去讨论,我觉得挺好。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江城子

太末侯
轩辕参合左使
谏议大夫
★★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3
功绩 753
帖子 9896
编号 21
注册 2003-8-21
家族 轩辕少林寺


发表于 2007-8-7 14:35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悼红狐 于 2007-8-7 14:17 发表

有明一代,宦官擅权时间之短,来去之匆,可见所谓宦官擅权远不能与东汉唐代相论,完全已经是末路的末路了。更何况所谓宦官擅权固然不是好事情,但宦官能从内阁手里去分权,未必是坏事。言官虽然不掌握有权力, ...

明后期的政治状态就是狐仙敬仰的良好政治?天老爷啊,难怪崇祯要失败呢,谁让他一洗祖宗皇兄留下的完美的政治结构呢!

皇权相权的平衡自然是好事,加进来几个宦官,狐仙居然还认为不错。唉,我实在无话可说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万里悲秋

Rank: 5Rank: 5
组别 校尉
级别 护军
好贴 3
功绩 38
帖子 421
编号 83463
注册 2006-9-17


发表于 2007-8-7 15:16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此文写的不错,笔者是用心的去思考历史了.观点也很中允,是这段时间难得一见的好文.

期待新作.....拜读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悼红狐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17Rank: 17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407
帖子 6098
编号 118
注册 2003-8-24
来自 悼红轩


发表于 2007-8-7 15:16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干嘛非要把宦官看作如此不堪呢?把他们看作一个国家机构,构建政治体制的一道程序。不要异化嘛。东林党在明末也误了不少国,这不是宦官的专利。反过来看,明代宦官分权未必都是坏事,本身分权这个制度就压倒一切,至于分完权谁执掌,这有什么值得计较的?张居正没了冯保,他如何能十年顺利推行改革?就靠孤儿寡母?早就被言官骂死了。冯保的存在,为张居正改革帮了多少忙啊。这也是宦官行政的组成部分。不要一提起宦官就只会去想王振刘瑾魏忠贤嘛,这些只是宦官用权之一部分,金英、覃吉、范弘、怀恩、兴安……也是组成部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恨地无环
(情僧云水)

代国公
京西南路经略使

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
柱国(正二品)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10
功绩 3057
帖子 5220
编号 15324
注册 2004-8-13
来自 竹桃小筑
家族 云水兰若


回复 #11 悼红狐 的帖子

万历也别再活500年,多活百年,言官把看着不顺眼的官员都劾退,万历再把其他的官员全部熬死熬空,权力就均天下之大衡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undeadwolf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10
编号 186447
注册 2007-7-8


发表于 2007-8-8 18:26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中华文明在宋的结束后不可避免走向了没落,文明的一个轮回似乎印证了月盈则亏的自然规律,如今的华夏文明在自毁当中生存发展,凤凰涅磐或许能说明今日华夏文明的境遇。我们这些人只有坚持古之圣道,不枉负祖宗留给我们的那些伟大的文化遗产,这样也许能给自己心灵一点慰藉吧。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关内侯

Rank: 16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大将军
功绩 126
帖子 12567
编号 31412
注册 2005-1-29


假如满清能接受新思想也不错。。。可惜上天注定让取代明朝的是一个更加落后野蛮的民族
顶部
性别:男-离线 wwwind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讨逆将军
功绩 6
帖子 610
编号 32559
注册 2005-2-12


发表于 2007-8-8 22:44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最高执政者的水平直接决定了一个国家的稳定和发展。社会所有的发展都要克服来自保守势力或者说是即得利益集团的阻挠。满族后阶段的执政团体已经在内忧外患中迷失方向。一方面不信任汉族人,一方面自己的联盟又没力量对付各种不稳定因素,想在两者之间找到平衡,以便维持自己的统治。可惜,历史长河怎么会留恋一个没落的文明呢?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伟君子
(野驴楚才)

Rank: 8Rank: 8
组别 校尉
级别 平西将军
功绩 24
帖子 2397
编号 36946
注册 2005-4-16


发表于 2007-8-9 09:30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与万历帝几乎同时英国的查理二世也好不过哪去,但是人家就被送上了断头台。而万历帝却稳稳的做在帝位上。中国社会太静了,不是静如止水,而是静如死水, “泛不起一点涟漪”,这就是一个成熟的几乎要烂掉的文明,一个完全沉稳,失掉了激情的文明;
============================
文中不是说了万历的问题了么?我觉得说的有一定的道理,
文人与皇帝的关系,毕竟不如商人与皇帝的关系那么有抗衡性.
万历十五年主要也是讲了明朝在政治体制问题,
虽然明代的政治模式,可能带来君主立宪,但这个过程大概需要时间,而且不确定因素太多.

[ 本帖最后由 伟君子 于 2007-8-9 09:38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江城子

太末侯
轩辕参合左使
谏议大夫
★★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3
功绩 753
帖子 9896
编号 21
注册 2003-8-21
家族 轩辕少林寺


发表于 2007-8-9 10:19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伟君子 于 2007-8-9 09:30 发表
虽然明代的政治模式,可能带来君主立宪,但这个过程大概需要时间,而且不确定因素太多.

君主立宪的产生,前提是资产阶级作为一个完整的阶级的出现,并且产生了政治诉求。明朝皇帝不执政但是并不放弃权力。所以和宪政只是形似而核心内容一点都不一致。不要在说什么资本主义萌芽了,朱和尚的后代不会给商人们任何机会的,他不是一个人,绝对不是一个人!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伟君子
(野驴楚才)

Rank: 8Rank: 8
组别 校尉
级别 平西将军
功绩 24
帖子 2397
编号 36946
注册 2005-4-16


发表于 2007-8-9 11:17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是在和国王打了好几仗的情况下,才完成的吧,这个过程也算是英国商人对政治的探索.

假如中国不在外力干扰下,走向君主立宪,除了理论的反思外,还要有与皇帝对立的阶层,这个阶层依靠农民大概是不可能了,依靠读书人可能也小,依靠军阀与权臣,算是有点可能的了,比如权臣与皇帝开战,后来权臣与皇帝为了有钱打仗,就鼓励贸易,但是这些说起来有点像意淫小说,所以就不想说了,

反正在没有外力的情况下,这是一个漫长而非常不确定的过程,呵呵,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江城子

太末侯
轩辕参合左使
谏议大夫
★★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3
功绩 753
帖子 9896
编号 21
注册 2003-8-21
家族 轩辕少林寺


发表于 2007-8-10 15:41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伟君子 于 2007-8-9 11:17 发表
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是在和国王打了好几仗的情况下,才完成的吧,这个过程也算是英国商人对政治的探索.

假如中国不在外力干扰下,走向君主立宪,除了理论的反思外,还要有与皇帝对立的阶层,这个阶层依靠农民大概是不 ...

权臣的结果一样,不是篡位就是日本的将军幕府。他们怎么可能搞什么立宪啊。只有新兴阶层的出现,才能出现新的革命。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枫月
(江左八俊之四,宛江子贤)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3
帖子 288
编号 169158
注册 2007-6-1
来自 南殇若水
家族 轩辕学院


发表于 2007-8-10 18:22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制度的变革是需要流血的,十七世纪的法国大革命杀了多少人,这才奠定了君主立宪制的基础。中国对皇帝的统治已经麻木了,反正已经统治了一千年,在统治个一千年也无所谓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疯猫

Rank: 8Rank: 8
组别 校尉
级别 平西将军
功绩 24
帖子 2380
编号 56367
注册 2005-12-30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07-8-11 00:09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伟君子 于 2007-8-9 11:17 发表
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是在和国王打了好几仗的情况下,才完成的吧,这个过程也算是英国商人对政治的探索.

假如中国不在外力干扰下,走向君主立宪,除了理论的反思外,还要有与皇帝对立的阶层,这个阶层依靠农民大概是不 ...

权臣和皇帝打,打赢了就改朝换代,打输了就是乱臣贼子。
英国不同,英国当时已经出现一个新的阶级,这个阶级只不过需要维护自己的利益而以,而不是必须要夺取皇权,所以才会出现妥协的局面。

[ 本帖最后由 疯猫 于 2007-8-11 00:10 编辑 ]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2-12 00:10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29459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