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大明朝之后世新论, 纯属个人意见
性别:未知-离线 其实不想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27
编号 28552
注册 2004-12-22


发表于 2007-8-3 23:43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大明朝之后世新论

别把明朝皇帝看得太简单。首先,明朝没有暴君(太祖和成祖倒反而比后来那几个皇帝暴一点),所谓昏君倒似乎有几个,但也要具体分析(当然,只是个人观点):
先看这三位。
    明英宗并不昏,而且此人应该是有人格魅力的,否则蒙古人不会对一个俘虏这么好。人家也就是犯了一个错误。当然,他的这个错误可是闯了大祸。但也不能因此说人家是昏君,他总体上来说还算不错,昏是昏一次。
明景宗虽然小气点,但也不昏,政务处理得还可以。他跟他哥哥闹家务事也没什么昏的,谁家不闹家务事呢,反正国家没有什么问题。
明宪宗倒是没有什么水平,但也不算太昏。虽然没有什么政绩,但也没有出现什么严重的社会危机。
以上三位总的来说属于不太明也不太昏的,除了明英宗犯了一次错误,总的来说虽然没有政绩但也不算太昏。
然后这四位才是分析的重点。
    明武宗。这位倒是有点过分,不过刚才说了别把明朝皇帝想得太简单。明武宗之所以被称为武宗,是因为他在闹的过程中总喜欢把自己称作将军,但他的确在闹的过程中率军打过胜仗。这么看来,他是一个平时喜欢闹,关键时刻才在闹的表面下露出锋芒的人(据记载武宗很聪明,是小聪明还是大聪明呢?)。那么,他做事总归是不拘小节,但大的方向把握住的人(明朝的确没有因为这位闹剧皇帝而出现什么大麻烦)。不少人都指出明朝的政治制度有向君主立宪发展的趋势。在这一趋势下,明朝的文官集团和内阁制度对皇帝可以说是管头管脚。他的闹,有人分析为是对文官集团的对抗,也就是通过叛逆希望打破文官集团对君权的限制。但他也知道像他这样闹下去,真要没有了文官集团那必定出事,所以只要大的方向没有问题,他也会与文官集团妥协。而一般人如何看得出他嬉闹表面下的本质。你说他厉害不厉害?聪明的正德皇帝啊。
    嘉靖皇帝一天到晚求仙问道,但与正德一样,一边做自己喜欢的事(正德的嬉闹另一方面也的确有自己喜欢闹的原因,否则装那么长时间也得自己把自己累死了),一边却关心着大的方向。所不同的是他并不与文官集团对抗,而是在一定程度上支持文官集团。因为他也跟正德一样,知道自己不理朝政,总得有些人管,否则大的方向就错了。他没有正德那么夸张,但总的方法是一样的。
到明神宗时期,皇帝几乎什么也不管了。万历又是什么情况呢?其实明神宗与前两任皇帝又不同,他彻底放弃向文官集团对抗了。他自己未必是个懒人,但他既然放弃与文官集团对抗,那上朝又有什么意义?他已经不能跟文官集团提意见。那么每天早上跟大家说“早上好”吗?但也正因为如此,他对大的方向的把握不如前两任皇帝,文官集团也是会犯错误的(就如同明英宗作为一个人会犯错误一样)。这是明神宗的失误,也正因为如此,说明神宗导致明朝衰落也未尝不可,因为大的方向失控了(满清势力出现了)。但明神宗的做法也可以算一种尝试,尽管当时文官集团还不具备如此自动化运行的能力,所以皇帝需要把握大的方向。
     综上所述,正德属于倾向于与文官集团对抗但仍经常妥协,嘉靖属于倾向于支持文官集团,万历属于彻底放任文官集团。无论采取什么态度,都是在君主立宪制度尚未确立的情况下对君权与相权应该采用什么关系的摸索,是君主立宪制度发展的必经之路。
下面就轮到明熹宗了。明熹宗是出了名的木匠,不理朝政,同时朝政出现诸多问题,还有严重的宦官专权。天启到底是什么情况呢?不理朝政看起来像万历。实际上天启在表面上的确是像万历,对文官集团采取放任态度。但同时应注意到宦官专权现象的加剧,宦官与文官集团发生激烈矛盾。宦官实际上是皇帝的打手,也就是说天启通过幕后操纵的方法与文官集团发生激烈矛盾,即此时的宦官专权实际上是君权对相权的反扑。从这一点上来说,天启和正德一样聪明,也就是以一些东西为伪装,而与文官集团争夺权力。但由于万历对文官集团的态度,皇帝要与文官争权已比较困难,所以皇帝幕后操纵的宦官做出种种更加严厉的措施,才得以从文官集团手中夺回部分权力。鉴于万历的尝试使大的方向失控,天启夺回权力可以作为一种重新把握大的方向的努力。
    可以说,天启是根据前面三位的尝试,得出皇帝部分干涉政务,而文官集团为主是当时比较适合的君权与相权的关系处理方式,也就是类似嘉靖的方法。天启玩木匠活,与嘉靖迷信道教一样都是不理朝政的表现;但由于文官集团的权力大小不同,嘉靖无须对文官集团进行反扑,只要顺其自然即可,而天启却需要加以反扑,使君权与相权重新回到适当的分配关系。
实际上,天启的方式体现出当时中国可能已经摸索出适合自己(这一点要注意,而不是拷贝英国的模式)的君主立宪制度模式,天启正是要调整到这个模式,只是天启忙于对文官集团的反扑,不反扑无法重新把握大的方向,但反扑需要时间(满清趁机发展),所以看起来社会矛盾仍在加剧。
    所以,这四位皇帝各个都不是昏君,虽然看起来如此,其实他们都顺应了当时中国发展究竟需要的东西——并不是所谓明君,而是一种适应时代需要的新的政治制度。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是牺牲自己的历史形象,而为中国进行着摸索,虽然他们的主观意愿可能并非如此。
    而明朝最终亡于崇祯,这也决不是偶然的。前面四位皇帝可能已摸索出适当的政治制度,但崇祯不仅没有继续执行,还公然破坏以前的政治制度,导致君权与相权的分配关系失衡,大的方向还来不及重新把握就更加失控。可以说,崇祯只是看起来勤政而已,实际上他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历史任务是什么——决不是做“模范皇帝”,而是要在政治制度上进一步巩固明王朝独创的君主立宪模式,使国家在政治上做好走向资本主义国家的准备。当时的明王朝,在经济上资本主义萌芽繁荣发展,科技上积极与西方交流,思想文化上出现大量具有启蒙作用的思想家。政治上在此时做好相应准备也是合情合理的。偏偏此时崇祯没有很好地完成这一任务,错误的政治制度又导致大的方向彻底失控,明朝因此灭亡。
    这样就有一个问题,如果天启的继任者成功完成了其历史任务,明朝是否不仅不会灭亡,还会走向资本主义呢?个人认为很有可能。当然,要彻底消灭满清是不太容易的,满清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势力,把握大的方向应该可以处理好与一个邻居的关系,而消灭它却并不容易,因为如何与它交往是可以把握的,它的存在与否却不可能把握。但由于成功做好走向资本主义的准备,明王朝可以在以后崛起为资本主义强国,到时候用近代化军队对付满清应该不难。而明朝内部矛盾诸如农民起义,在处理好与满清的关系后应该可以解决(比如三饷本来就是因为满清侵略才被迫搞出来的)。
    所以明朝皇帝并不昏。前期由于君权上升相权下降,所以皇帝的作为大一点(太祖、成祖等);中期君权和相权持平,所以皇帝显得不昏而又没有什么作为,文官集团此时也还不能作为(英宗、景宗、宪宗);后期君权下降,相权上升,所以皇帝作为越来越少,(正德、嘉靖、万历、天启),最终摸索出一套独特的政治模式。
再次申明,以上属个人意见。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恨地无环
(情僧云水)

代国公
京西南路经略使

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
柱国(正二品)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10
功绩 3057
帖子 5220
编号 15324
注册 2004-8-13
来自 竹桃小筑
家族 云水兰若




QUOTE:
万历又是什么情况呢?其实明神宗与前两任皇帝又不同,他彻底放弃向文官集团对抗了。

神宗不是不对抗,而是找到了最狠的对抗方式:非暴力不合作。

如果说宋代的近代化尝试是一个梦想,那么明代的所谓发展出君主立宪连白日梦都不是。

[ 本帖最后由 恨地无环 于 2007-8-4 09:45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fengxv
(风西尧)

文渊伯彰德军节度使

Rank: 18Rank: 18Rank: 18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征北将军
好贴 1
功绩 146
帖子 4265
编号 23128
注册 2004-11-8


原创的话,楼主请把那个转的标记去掉。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黄巾军

Rank: 5Rank: 5
组别 校尉
级别 偏将军
好贴 2
功绩 14
帖子 385
编号 65207
注册 2006-3-25


发表于 2007-8-4 09:55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想我大明诸圣,无不英明睿智,圣哲神武:
明太祖宽仁厚恩;明成祖祚位正统;明英宗师尧法舜;明武宗恭俭节欲;明世宗亲贤远佞;明神宗勤政爱民;明熹宗乾纲独断;明思宗用人不疑。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关内侯

Rank: 16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大将军
功绩 126
帖子 12567
编号 31412
注册 2005-1-29


英宗唯一的错误就导致大明朝从此走向没落。。。这还不算昏?

明朝的皇帝其实没几个好鸟。

我非常反对那些为了贬斥清朝而过分拔高明朝一切的做法。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其实不想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27
编号 28552
注册 2004-12-22


发表于 2007-8-4 19:52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黄巾军 于 2007-8-4 09:55 发表
想我大明诸圣,无不英明睿智,圣哲神武:
明太祖宽仁厚恩;明成祖祚位正统;明英宗师尧法舜;明武宗恭俭节欲;明世宗亲贤远佞;明神宗勤政爱民;明熹宗乾纲独断;明思宗用人不疑。

想我大明诸圣,无不英明睿智,圣哲神武:
明太祖对百姓宽仁厚恩;
明成祖为生存祚位正统;明英宗为文明尧法舜;明武宗为民族恭俭节欲;明世宗为社稷亲贤远佞;明神宗为风范勤政爱民;明熹宗为理想乾纲独断;明思宗为国家用人不疑。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ldm.nc

Rank: 2Rank: 2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护军
功绩 4
帖子 432
编号 59820
注册 2006-2-13


发表于 2007-8-5 10:38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按照明月写的<明朝那些事>里说的,我以为是从嘉靖帝开始,国家政策才完全偏离正道的,嘉靖的小聪明换来了国家的崩溃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伟君子
(野驴楚才)

Rank: 8Rank: 8
组别 校尉
级别 平西将军
功绩 24
帖子 2397
编号 36946
注册 2005-4-16


发表于 2007-8-5 11:19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我觉得明代的内阁制不管怎么说,都是一种进步.
所以明代后来不怎么样,但这朝代照样在运转着.
但这种体制下,有两种皇帝可称道,一种是对内阁信任,并且内阁做出了一定成就,一种是完全有自己来操办,内阁做做参谋,传达下意思就可以了,并且也取得成就的人.
像那些对内阁不信任,以宦官来反抗衡,毕竟不是很光彩的事,算不上十恶不赦,但也不用这样吹吧!
此外像楼主这样的文章多少有点意淫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卧秋风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好贴 1
功绩 7
帖子 208
编号 94738
注册 2006-12-9


发表于 2007-8-6 11:36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想对明朝有深层次的了解,可以去读一下《万历十五年》,很多问题的剖析的很独特,比专业书籍容易理解点,比那些白话戏说历史的书要深刻多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伟君子
(野驴楚才)

Rank: 8Rank: 8
组别 校尉
级别 平西将军
功绩 24
帖子 2397
编号 36946
注册 2005-4-16


发表于 2007-8-6 13:09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万历十五年是从行政体制与政府保守思想两方面来讨论明代的灭亡的吧,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悼红狐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17Rank: 17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407
帖子 6098
编号 118
注册 2003-8-24
来自 悼红轩


发表于 2007-8-6 15:06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黄仁宇的水平不杂滴,万历十五年也不过如此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江城子

太末侯
轩辕参合左使
谏议大夫
★★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3
功绩 753
帖子 9896
编号 21
注册 2003-8-21
家族 轩辕少林寺


发表于 2007-8-6 15:25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悼红狐 于 2007-8-6 15:06 发表
黄仁宇的水平不杂滴,万历十五年也不过如此

还行吧,比眼下当红的“当年明月”还是要强很多的。当年明月兄强在说故事,真正史论还是差点意思。不过似乎受其蛊惑的不在少数!颇有三国演义带动三国历史风潮的意味!

明朝说是内阁执政,其实很长时间是中宫执政,连堂堂张居正都必须结交宦官。而各地的军队更是由监军主管。如此看来,明朝实一宦官政治也!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冒牌

武乡侯
谏议大夫
★★★★★★

Rank: 16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739
帖子 4907
编号 39823
注册 2005-5-30
家族 邪恶标题党


发表于 2007-8-6 15:58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悼红狐 于 2007-8-6 15:06 发表
黄仁宇的水平不杂滴,万历十五年也不过如此

黄仁宇的书主观色彩比较重。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绝世天骄.
(大隋高祖文皇帝落魄子孙)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仁勇校尉
功绩 2
帖子 198
编号 193808
注册 2007-7-26
来自 天津


发表于 2007-8-6 16:39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QUOTE:
原帖由 冒牌 于 2007-8-6 15:58 发表

黄仁宇的书主观色彩比较重。

黄仁宇很明显是先有观点,再寻论据的

不过我觉得黄仁宇的贡献在于,他开创了一种新颖的写史体例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恨地无环
(情僧云水)

代国公
京西南路经略使

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
柱国(正二品)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10
功绩 3057
帖子 5220
编号 15324
注册 2004-8-13
来自 竹桃小筑
家族 云水兰若




QUOTE:
原帖由 绝世天骄. 于 2007-8-6 16:39 发表
黄仁宇很明显是先有观点,再寻论据的

不知道天骄有没有看过黄先生的《十六世纪明代中国之财政与税收》?
黄先生做历史研究功底之扎实,于此书可见一斑。
如果哪个历史学家先观点再论据能够将论据做得如此系统周全合乎所需,那只能说他具有先验的灵感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绝世天骄.
(大隋高祖文皇帝落魄子孙)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仁勇校尉
功绩 2
帖子 198
编号 193808
注册 2007-7-26
来自 天津


发表于 2007-8-6 17:24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QUOTE:
原帖由 恨地无环 于 2007-8-6 16:52 发表


不知道天骄有没有看过黄先生的《十六世纪明代中国之财政与税收》?
黄先生做历史研究功底之扎实,于此书可见一斑。
如果哪个历史学家先观点再论据能够将论据做得如此系统周全合乎所需,那只能说他具有先验 ...

黄仁宇先生作为历史学家,自然有着很深的史学功底,不然也不可能写出那样深刻而不失趣味的作品

《十六世纪明代中国之财政与税收》虽未拜读,但却有所了解,记得在《万历十五年》的序言中,他就曾明确表示自己将延续《十六世纪明代中国之财政与税收》一书的观点,也就是亚当·斯密和马克斯·韦伯提出的中国发展"停滞论",但是明朝当时却仍可以说是世界上最为强大的帝国,在手工业领域也有很大的发展,甚至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因此明朝即便是在没世也不完全是"停滞"的.于是黄仁宇也就无可避免的为论证观点而找寻有利自己的证据(这里并非完全如无环大哥说的"能够将论据做得如此系统周全合乎所需",因为这是在他舍弃了一些不利于自己阐述观点的史料的基础上才做到的以上要求)是的史学歧路,可以说这并不是一个科学的研究方法

以上就是一些有很深历史素养的读者给《万历十五年》指出的问题所在(可能记忆有所偏差,而且加入了个人观点,我觉得这个论述是很在理的)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恨地无环
(情僧云水)

代国公
京西南路经略使

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
柱国(正二品)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10
功绩 3057
帖子 5220
编号 15324
注册 2004-8-13
来自 竹桃小筑
家族 云水兰若


回复 #16 绝世天骄. 的帖子

那请您先看一下《十六世纪明代中国之财政与税收》,了解一下黄先生的观点是如何得出的,再作评论不迟。

口出资本主义萌芽云云,在衲子看来,历史素养可能很深,视野终究有限。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伶州鸠
(心聋目盲)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镇东将军
功绩 73
帖子 4049
编号 4812
注册 2004-1-28


发表于 2007-8-6 17:47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悼红狐 于 2007-8-6 15:06 发表
黄仁宇的水平不杂滴,万历十五年也不过如此

黄是个专家,不是通才,功夫都下在明代财税上面了,所以那些大历史什么的看看而已,当不得真……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冒牌

武乡侯
谏议大夫
★★★★★★

Rank: 16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739
帖子 4907
编号 39823
注册 2005-5-30
家族 邪恶标题党


发表于 2007-8-6 17:56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恨地无环 于 2007-8-6 16:52 发表


不知道天骄有没有看过黄先生的《十六世纪明代中国之财政与税收》?
黄先生做历史研究功底之扎实,于此书可见一斑。
如果哪个历史学家先观点再论据能够将论据做得如此系统周全合乎所需,那只能说他具有先验 ...

黄仁宇的问题就在于把财税看的太过重要了
这显然是西方的影响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恨地无环
(情僧云水)

代国公
京西南路经略使

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
柱国(正二品)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10
功绩 3057
帖子 5220
编号 15324
注册 2004-8-13
来自 竹桃小筑
家族 云水兰若


回复 #19 冒牌 的帖子

问题是讲到近代化、资本主义改革(革命),财税、民法、社会信用体系是绕不开但国人都较少予以重视的关键。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youchen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2
编号 125873
注册 2007-3-23


发表于 2007-8-10 13:06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黄巾军 于 2007-8-4 09:55 发表
想我大明诸圣,无不英明睿智,圣哲神武:
明太祖宽仁厚恩;明成祖祚位正统;明英宗师尧法舜;明武宗恭俭节欲;明世宗亲贤远佞;明神宗勤政爱民;明熹宗乾纲独断;明思宗用人不疑。

呵呵,说得太有道理了。此外,应该还有建文帝能谋善断;明仁宗寿祚绵长;明代宗兄友弟恭;明宪宗独擅后宫;明穆宗英明神武;明光宗不近女色等。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东莱阿慈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35
编号 200000
注册 2007-8-9


发表于 2007-8-10 13:43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明朝是一个让人扼腕叹息的朝代。。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东莱阿慈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35
编号 200000
注册 2007-8-9


发表于 2007-8-10 14:23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清朝死气沉沉  民众麻木不堪。。。。。  是我最痛很的朝代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江城子

太末侯
轩辕参合左使
谏议大夫
★★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3
功绩 753
帖子 9896
编号 21
注册 2003-8-21
家族 轩辕少林寺


发表于 2007-8-10 15:31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东莱阿慈 于 2007-8-10 14:23 发表
清朝死气沉沉  民众麻木不堪。。。。。  是我最痛很的朝代

有明一朝,还不是一个样。盛唐之后,奔放开朗的中国人性格就走向懦弱麻木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绝世天骄.
(大隋高祖文皇帝落魄子孙)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仁勇校尉
功绩 2
帖子 198
编号 193808
注册 2007-7-26
来自 天津


发表于 2007-8-11 11:26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QUOTE:
原帖由 恨地无环 于 2007-8-6 17:36 发表
那请您先看一下《十六世纪明代中国之财政与税收》,了解一下黄先生的观点是如何得出的,再作评论不迟。

口出资本主义萌芽云云,在衲子看来,历史素养可能很深,视野终究有限。

史学观点本身可以不同,毕竟每个人的视角和史观不同,但是如果妄自去攻击别人的史学观点,则缺少必要的研讨精神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2-11 19:11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22103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