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王佐之才于2005-03-22, 0:37:06发表
秦人于孝悌、贞操、慈爱等家庭观念淡漠,唯自 强不息以求利。《吕氏春秋》说:“秦之野人!平民",以小利之故,兄弟相狱,亲戚相忍!伤害"。”贾谊《过 秦论》亦日:“商君遗礼义,弃仁恩……故秦人家富 子壮则出分,家贫子壮则出赘。借父耰锄,虑有德 色,母取箕帚,立而谇语,抱哺其子,与公箕倨;妇姑 不相说!悦",则反唇相讥,其慈子耆利,不同禽兽亡 !无"几耳。”$(&贾子此论,绝非虚言诋语,征之出土秦 律,父子“相狱”、“相盗”,夫妻、妇姑“相忍”的条文,不乏其载。《商君书·靳令》把礼乐、诗书、修善、孝 悌、诚信、贞廉等礼仪道德斥为削国危邦的“六虱”。秦人家庭这以贱义重利,轻亲亲之情的风气,到秦 王嬴政时期有所纠正。正如《商君书》所说,秦人“死 者不悔,生者务勤……是故民闻战而相贺也,起居 饮食所歌谣者战也。”这种督促砥砺,相勉以赴的民 族精神,实植根于个体小农家庭的普遍存在与保护。
看來秦人比現代人還要現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