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读史随想(二)
性别:未知-离线 三种不同的红色

天水郡公
京东东路经略使
★★★

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4
功绩 2325
帖子 8451
编号 106435
注册 2007-2-3


发表于 2007-4-6 15:22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读史随想(二)

《左传·僖公五年》:秋,诸侯盟。王使周公召郑伯,曰:“吾抚女以从楚,辅之以晋,可以少安。”郑伯喜于王命而惧其不朝于齐也,故逃归不盟。

鲁僖公五年,周惠王欲废太子郑而立幼子叔带,齐桓公遂率诸侯会太子郑于首止,逼迫天子不得改立。惠王虽表面顺从,心实怀恨,于是便有了上述鼓动郑国叛齐归楚,挖齐桓公墙角的事情。

细细分析这起事件,惠王废长立幼,虽与礼不合,但毕竟是其家事,桓公作为外姓诸侯,正言劝谏则可,但若会盟诸侯,威逼天子,则其行为与周武王“观政于商”有何不同?何况当时惠王虽有改立之意,却未施行,桓公以“宁周”为号召,偶却不知其时周室有何不宁。如此视天子如无物,则惠王心中之怨恨,也就可以想见。

而对惠王来说,当时南方楚国已尽灭汉阳诸姬,北方戎狄日日骚扰,正所谓“南夷与北狄交,中国不绝如缕”者矣,而他身为天子,罔顾身份,不但做出挖臣下墙角这种下作的事情,而且竟鼓动诸侯投靠蛮夷,全不想“蠢尔蛮荆,大国为仇”之故事,也算得上是老不要脸了。

于是,臣不臣于前,君不君于后,桓公惠王果然堪为君臣。

两年后,僖公七年,惠王崩,桓公扶太子即位,是为襄王。又两年后,桓公会诸侯于葵丘,于是襄王赐齐候胙,并免其下拜。这次桓公却恭敬了许多,曰:“天威不违颜咫尺,小白余敢贪天子之命无下拜!恐陨越于下,以遗天子羞。敢不下拜。”于是“下拜,登受”。若无前面一段故事,而只看这件事情,可真要以为齐候是天子肱股之臣了。不过,这襄王和他父亲不同,他既然为桓公所立,自然受其掌控,桓公在天下诸侯面前大礼参拜,非但于己无损,反而多了一层道德的光环,岂不快哉。

尊王攘夷是齐桓公一生之事业,不过,读史至此,偶总算知道了尊王是怎么回事了。

孔子曰:“齐桓公正而不谲,晋文公谲而不正”,善哉斯言。晋文公这厮虽然年纪一大把,论起老谋深算来还真不如齐桓公。看他又是“请隧”,又是召天子于河阳,做这种事情竟然完全不知道掩饰,和齐桓公比起来,的确有很大差距啊,活该他被老夫子骂。

姜小白啊姜小白,谁要说你是小白,那他才是真正的小白。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4-11-30 18:29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1551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