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阪泉氏”非指蚩尤
性别:男-离线 曲辰

Rank: 5Rank: 5
组别 校尉
级别 裨将军
功绩 48
帖子 312
编号 184283
注册 2007-7-3
来自 河北张家口


发表于 2007-8-2 16:47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阪泉氏”非指蚩尤

曲  辰

在汉代以来,有个别文人学者将蚩尤称作“阪泉氏”,如:宋代的罗泌就说:“阪泉氏蚩尤,姜姓,炎帝之裔也。”①明万历间保定府同知刘必绍,亦误以为黄帝战炎帝就是战蚩尤,蚩尤就是“阪泉氏”。其在《阪泉》一诗中这样说:“涿鹿山边涧水流,古今兵战始蚩尤。寒泉滴滴声如泣,疑是征魂怨未休。”②今之史学家吕思勉先生,也说:“《周书》之赤帝即《史记》之神农氏,为炎、黄二帝之共主。炎帝盖即蚩尤,初居阪泉,故号阪泉氏。后与赤帝争于涿鹿之阿,亦即独鹿,盖逐赤帝而攘其地,其后又为黄帝所灭。”③ 这,是一个张冠李戴的错误,“阪泉氏”是指炎帝,而非蚩尤。

一、误信“阪泉氏”为蚩尤的历史原因

历史上有很多的“谜”,越是历史距现在年代越久远的历史之谜就越多。黄帝战蚩尤、败炎帝的历史谜团之多,就是如此。为什么?其原因说来也非常简单:黄帝战蚩尤、败炎帝,并不是一个偶然、孤立、简单的历史事件,它是同中国文明发展历史进程紧密相连的,也就是与有熊部落方国的发展、以及有熊部落方国所处的内部、外部历史条件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更不用说,其事件的本身,更是与黄帝、炎帝、蚩尤三者之间的关系,战争发生的起因,战争的经过,战场所处的地形、地物、水源等条件,以及当时有熊国都城青丘所在地理位置,交通要道,地方性小气候变化规律、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特殊自然景观紧相联系在一起的。如此,后世在古史料缺乏的条件下研究它,就必须将中国原始社会发展史、婚姻发展变化史、古代建筑发展史、以及政治学、经济学、军事学、地理学、地名学、考古学、文物学、气象学、物理学、古文字学、文献学、训诂学等所有方法结合起来,进行综合性的研究,能够科学地解释清楚这个历史事件之全部,以及其所牵涉到的各个历史层面之问题,其解释才有其科学性、合理性、准确性。这中间,还必须对所有历史记载之书的性质、产生时间、其记载的可靠性有所了解。对于汉代以来一些著述者的生平、学识、政治态度、做学问的严谨程度有所了解。否则,不作全面研究,不进行实地调查,也不对历史遗址、遗迹、出土文物进行调查研究,就单凭某一条历史记载,甚至是一些汉代以来专门谈奇说怪的杂书之说,作望文生义地猜测性解说,大约十之八九是靠不住的。乃至越说越乱,越搅越糊涂!言《周书·史记解》中所载的“阪泉氏”指的就是蚩尤,就是犯了这种毛病。

二、“阪泉氏”非指蚩尤的历史证据

竟管对于黄帝史事的历史记载史料缺乏,春秋以后就已有误说、误解产生,汉代以来更多进行神化性的附会与曲解。但是,有一些古史记载片段还是准确的,只是其各自有所侧重。我们将其互映证,就可以大体上了解黄帝战蚩尤、败炎帝的全过程。这些史籍就是《周书》、《归藏》、《山海经》、《尚书》、《新书》、《史记》、《晋太康地理记》、《魏土地记》、《水经注》、《括地志》。
下面,我们就以此记载作为互补,稍加必要的连接语,以观涿鹿之战的大致起迄:

“昔天之初,诞作二后,乃设建典。(黄帝)命赤帝分正二 卿,(赤帝)命蚩尤宇于少昊,以临四(西)方,司□□(少典)上天未 成之庆”④;赤帝离涿鹿而宇于太昊,筑邑空桑施治。故,贾谊言:“炎帝者,黄帝同父(异)母弟也,各有天下之半。”⑤“蚩尤惟 始作乱,延及于平民,罔不寇贼鸱义,姦宄夺攘矫虔。苗(黎)民弗用灵,制以刑,惟作五虐之刑曰法,杀戮无辜,爰始淫为劓、刵、椓、黥,越兹丽刑,并制,罔差有辞。民兴胥渐。泯泯棼棼,罔中于信,以覆诅盟,虐威庶戮。方告无辜于上……”⑥ 赤帝闻之,率师北至少昊之南,筑邑空桑以监。而蚩尤则“登九淖,以伐空桑”⑦,向赤帝主动发起进攻。赤帝败北,逃回涿鹿,“蚩尤乃逐(赤)帝,争于涿鹿之河,九隅无遗。赤帝大慑,乃说于黄帝”⑧。黄帝困蚩尤于“凶黎之谷”,放赤帝驻阪泉以为侧翼,令“应龙处(其)南极,应龙蓄水”以冲“凶黎土丘(蚩尤城)”⑨,由此,《晋太康地理记》曰:“蚩尤城,城无东面。”黄帝“执蚩尤,杀之于中冀。以甲兵释怒,用大正顺天思序,纪于大(太)帝(常),用名之曰‘绝辔之野’”⑩。

黄帝战蚩尤多年,赤帝居阪泉,以逸而待劳,蚩尤被杀后,赤帝乘势攻黄帝以争权。因而《周书·史记解》评之曰:“昔阪泉氏用兵无已,诛战不休,并兼无亲,文无所立,智士寒心,徙居至于独(涿)鹿,诸侯畔(叛)之,阪泉以亡(其位)”。唯其如此,今所见到在历史上失传了两千多年的长沙马王堆出土的《黄帝经》中,才有了黄帝悲愤的呼喊:“山有木,其实屯屯。虎狼为猛可 ,昆弟相居,不能相顺。同则不肯,离则不能。伤国之神,神则不来,胡不来相教顺弟兄?兹昆弟之亲,尚何易哉?”

本来“不好战伐”  的黄帝,由臣属拥军为叛,昆弟拥军制造分裂的事实,认识到对于有熊国周围各自拥兵割据一方的部落方国,不加征服,天下就永远难有和平安宁之日,由是“以战去战” ,四方征战,一统中华大地,尔后“合符釜山,而邑于涿鹿之阿” ,制定典章、礼仪,选贤任能的君主禅让制度治国,使古老的中华大地进入了文明时代。在这期间,仍使其弟姜榆罔主政于南方,因此而也有了黄帝至垂暮之年,轻车简从,神秘南巡,致使其妻嫘祖病死于衡山的史事。

依以上古史所记互补,互证,黄、炎、蚩三者关系,黄帝战蚩尤、败炎帝的前因后果,大致就说清楚了。再结合依《晋太康地理记》、《魏土地记》、《水经注》、《括地志》的记载,对这处古战场地形、地物、黄帝城、黄帝泉、蚩尤城、蚩尤泉、蚩尤寨、涿水、阪泉、水关、应龙祠、八卦阵、蚩尤墓的实际遗址所在,证明了司马迁以其“北过涿鹿”,经实地调查、考证,结合古史而记载的“涿鹿之野”、“阪泉之野”,以准确地区分出了“涿鹿之战”与“阪泉之战”两处既在战争中相互联系,又各有其特定的地理位置与战场范围,是非常准确的。司马迁唯一的不足,就是将黄帝战蚩尤在先、战炎帝在后的发生时间弄错了。

由以上古战场上的遗址、遗迹、出土文物所证,蚩尤是从灵山河谷(《山海经》记为“凶黎之谷”)所建的“蚩尤城”(《山海经》记为“凶黎土丘”)逃出来,当逃到黄帝为封锁灵山河谷所布兵的八卦阵前,就落马被杀,并就地安葬,他根本就没有到过隔一道山梁的阪泉河谷。因而,罗泌所说的“阪泉氏蚩尤……炎帝之苗裔”,并言蚩尤“兴封禅,号炎帝” ;是靠猜测而行穿凿的错误之说。这种错误的说法,与历史上的刘歆、班固无意和有意制造历史混乱是有很大关系的。                                                                                                               


注 释:
①    罗泌:《路史·后纪四·蚩尤传》。
②  清《保安州志·艺文志》。
③  吕思勉:《先秦史·五帝事迹》,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58~59页。
④ ⑧ ⑩  《周书·尝麦解》。
⑤  《新书·制不定》。
⑥ 《尚书·吕刑》
⑦ 《玉函山房辑佚书·归藏》。
⑨ 《山海经》。
  《绎史》引《万机论》语。
  《商君书·画策》。
  《史记·五帝本纪》。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冒牌

武乡侯
谏议大夫
★★★★★★

Rank: 16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739
帖子 4907
编号 39823
注册 2005-5-30
家族 邪恶标题党


发表于 2007-8-2 17:09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俺咋没看到有“阪泉氏”非指蚩尤的历史证据?
《逸周书》、《归藏》、《山海经》、《尚书》、《新书》、《史记》、《晋太康地理记》、《魏土地记》、《水经注》、《括地志》等书有哪本书这么写了?
就算您老最喜欢引的《黄帝四经》也没说什么吧?

山有木,其实屯屯。虎狼为猛可 ,昆弟相居,不能相顺。同则不肯,离则不能。伤国之神,神则不来,胡不来相教顺弟兄?兹昆弟之亲,尚何易哉?
是黄帝悲愤的呼喊??
俺说曲老先生,您年纪也不小了,怎么还跟年轻人一样想象力这么丰富呢?
若这段是黄帝悲愤的呼喊,后面一段又是啥呼声??
天下有三死:忿不量力,死;嗜欲无穷,死;寡不避众,死。毋藉贼兵,毋裹盗粮。藉贼兵,裹盗粮;短者长,弱者强;赢缩变化,後将反施。弗同而同,举而为同;弗异而异,举而为异;弗为而自成,因而建事。

还有,应该写详细的是论证过程,而不是只有一个结论。
像列举证据的话,最好列出原文,别只有个书名。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曲辰

Rank: 5Rank: 5
组别 校尉
级别 裨将军
功绩 48
帖子 312
编号 184283
注册 2007-7-3
来自 河北张家口


发表于 2007-8-2 21:09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先生敢说《逸周书》里没有说到“阪泉以亡”者?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冒牌

武乡侯
谏议大夫
★★★★★★

Rank: 16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739
帖子 4907
编号 39823
注册 2005-5-30
家族 邪恶标题党


发表于 2007-8-3 08:0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曲辰 于 2007-8-2 21:09 发表
先生敢说《逸周书》里没有说到“阪泉以亡”者?

有又如何?这并不能否定掉炎帝即蚩尤。
若如罗泌所说的蚩尤=炎帝=阪泉氏,那《逸周书》的说法恰恰是给罗泌作了佐证。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曲辰

Rank: 5Rank: 5
组别 校尉
级别 裨将军
功绩 48
帖子 312
编号 184283
注册 2007-7-3
来自 河北张家口


发表于 2007-8-3 08:28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对于历史上的战争记载,它不仅要与历史上人物关系相合,战争起始、经历、过程结束相合,与古战场的遗址名称相合、遗址地理位置相合,所以,按司马迁记载的是正确的,罗泌所说错误。罗泌对于黄帝、炎帝、蚩尤史事说法不实的错误很多,您不能说近三千年的正确记载反给一千多年错误附会作了注脚,先生之说是个笑话!因为先生根本就没有对古战场的地形、地物进行过调查,等调查了再说吧,您现在还没有发言权。您作为常务副部长,党委副书记,发呆委员会副主任,如何连伟的导师、伟大的领袖,伟大的统帅,伟大的舵手,我们心中最红最红的红太阳毛主席他老人家的话都不听了呢?嗯?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冒牌

武乡侯
谏议大夫
★★★★★★

Rank: 16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739
帖子 4907
编号 39823
注册 2005-5-30
家族 邪恶标题党


发表于 2007-8-3 08:37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曲辰 于 2007-8-3 08:28 发表
对于历史上的战争记载,它不仅要与历史上人物关系相合,战争起始、经历、过程结束相合,与古战场的遗址名称相合、遗址地理位置相合,所以,按司马迁记载的是正确的,罗泌所说错误。罗泌对于黄帝、炎帝、蚩尤史事说法不实的错误很多,您不能说近三千年的正确记载反给一千多年错误附会作了注脚,先生之说是个笑话!因为先生根本就没有对古战场的地形、地物进行过调查,等调查了再说吧,您现在还没有发言权。您作为常务副部长,党委副书记,发呆委员会副主任,如何连伟的导师、伟大的领袖,伟大的统帅,伟大的舵手,我们心中最红最红的红太阳毛主席他老人家的话都不听了呢?嗯?

司马迁没有一字提到阪泉氏,更没有提出炎帝不等于蚩尤。
司马迁是正确的,不能证明罗泌就是错的。
而蚩尤最为暴,莫能伐。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
从这里来看“最为暴,莫能伐”与“侵陵诸侯”事相应,有人得出蚩尤=炎帝的结论并不奇怪。

罗泌错,错在哪里?为什么错?这都要拿出证据。
而不是拍拍脑袋就拿出结论。

阁下有对古战场的地形、地物进行过调查?
那就把调查结果拿出来啊。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曲辰

Rank: 5Rank: 5
组别 校尉
级别 裨将军
功绩 48
帖子 312
编号 184283
注册 2007-7-3
来自 河北张家口


发表于 2007-8-3 13:44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尊敬的常务副部长,党委副书记,发呆委员会副主任:
     但凡这官做大了,薪水多了,赴宴太多,吃油腻厚味食物太多,脑子就会不灵活: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中既记载黄帝战炎帝,又记黄帝战蚩尤,先生驳我说:“司马迁没有一字提到阪泉氏,更没有提出炎帝不等于蚩尤。”请问先生如何解释这两战和两处不同的战场(阪泉之野、涿鹿之野)都是黄帝同一个人打仗呢?莫不是这个人有“分身术”?干吗读史书不信司马迁,反倒跟在糊涂蛋罗泌的屁股后面摇旗呐喊呢?——用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最流行的语言说,您这是“站错队”了!知道不?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冒牌

武乡侯
谏议大夫
★★★★★★

Rank: 16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739
帖子 4907
编号 39823
注册 2005-5-30
家族 邪恶标题党


发表于 2007-8-3 14:27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括地志云:“阪泉,今名黄帝泉,在妫州怀戎县东五十六里。出五里至涿鹿东北,与涿水合。又有涿鹿故城,在妫州东南五十里,本黄帝所都也。晋太康地里志云‘涿鹿城东一里有阪泉,上有黄帝祠’。”
阪泉与涿鹿相距不过一里,则阪泉之野与涿鹿之野本没什么区别。

《新书·益壤》:故黄帝者,炎帝之兄也。炎帝无道,黄帝伐之涿鹿之野,血流漂杵,诛炎帝而兼并其地,天下乃治。
《太平御览》七十九引《归藏》:昔黄神与炎神争斗与涿鹿之野。将战,筮于巫咸曰,果哉而有咎。

都明载炎帝黄帝也是战于涿鹿之野。

黄帝“与炎帝战於阪泉之野。三战,然後得其志”,可见并非只有一战,何以见得“与蚩尤战於涿鹿之野”不是炎黄二部落之间的争斗之一?

至于上古神话部分,俺还真不怎么相信史记,史记中最可信的内容,其实也只有秦汉时期的历史而已。
当然了,这不代表俺就一定相信罗泌。
不过阁下既然要推行自己的观点,好歹拿出可信的证据来否定掉罗泌的说法,别拍拍脑袋就得出结论。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三种不同的红色

天水郡公
京东东路经略使
★★★

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4
功绩 2325
帖子 8451
编号 106435
注册 2007-2-3


发表于 2007-8-3 14:44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上古传说时代的事情,还真不能相信史记。

《史记》长于秦汉而绌于战国,这是很久以来大家的共识。

《史记》所记载的战国尚且不可信,何况传说时代。

更何况是拍脑袋发现。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曲辰

Rank: 5Rank: 5
组别 校尉
级别 裨将军
功绩 48
帖子 312
编号 184283
注册 2007-7-3
来自 河北张家口


发表于 2007-8-3 15:00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部长先生真行!您又引了两条错误记载,知道不?在这一点上就连您不未引用、未提到的《水经注》记载都是错的。

阪,就是山坡,阪泉,译成白话就是“发源于山坡上的泉水”。故阪泉水出泉后,就称“涿水”,涿字,有一义,就是作“流水下滴”解。知道不?不知道也好办,查查字典就解决问题。阪泉所在地,依黄帝率熊、罴、貔、貅、貙、虎六部树六旗,黄帝树一指挥旗(大纛)共七旗而名“七旗”村,阪泉水出泉后,也就是涿水从涿鹿山北向北流三公里(六华里)至轩辕之丘(今黄帝城遗址),再往东流一华里多一点,与黄帝泉水汇合。阪泉是在山沟里,是山坡之泉,黄帝泉是平地出泉,是近在黄帝城东南城墙前,两者差别多着呢!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冒牌

武乡侯
谏议大夫
★★★★★★

Rank: 16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739
帖子 4907
编号 39823
注册 2005-5-30
家族 邪恶标题党


发表于 2007-8-3 15:44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曲辰 于 2007-8-3 15:00 发表
部长先生真行!您又引了两条错误记载,知道不?在这一点上就连您不未引用、未提到的《水经注》记载都是错的。

阪,就是山坡,阪泉,译成白话就是“发源于山坡上的泉水”。故阪泉水出泉后,就称“涿水”,涿字,有一义,就是作“流水下滴”解。知道不?不知道也好办,查查字典就解决问题。阪泉所在地,依黄帝率熊、罴、貔、貅、貙、虎六部树六旗,黄帝树一指挥旗(大纛)共七旗而名“七旗”村,阪泉水出泉后,也就是涿水从涿鹿山北向北流三公里(六华里)至轩辕之丘(今黄帝城遗址),再往东流一华里多一点,与黄帝泉水汇合。阪泉是在山沟里,是山坡之泉,黄帝泉是平地出泉,是近在黄帝城东南城墙前,两者差别多着呢!

你说错就是错了???
敢问阁下是黄帝时人?知道当时故事?
说到底阁下不过是看见不符合自己的观点就说是错的,符合自己观点的记载就大用特用而已。

《说文解字》:坡者曰阪,从阜反声。一曰泽障也,一曰山胁也
谁规定一定是在山沟里了?平地有个小土坡,照样可以叫阪。至于泽障,那更不可能跑到山沟里去。
阪跟陂实为一词。
《泰誓》:今商王受,弗敬上天,降灾下民。沈湎冒色,敢行暴虐,罪人以族,官人以世,惟宫室、台榭、陂池、侈服,以残害于尔万姓。
此处陂与宫室、台榭、池相并提,怎么也不看在山沟里的样子。
涿字本意为流下滴也,跟阁下的观点有什么联系么?

至于什么七旗村,看看西门庆故居、武大郎故店之类的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曲辰

Rank: 5Rank: 5
组别 校尉
级别 裨将军
功绩 48
帖子 312
编号 184283
注册 2007-7-3
来自 河北张家口


发表于 2007-8-3 16:22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部长阁下疑心太重,我是毕生研究黄帝、炎帝、蚩尤之间战争的,我不知你现在是在哪个城市住,如果离涿鹿不是太远,我可以领您去看黄帝城、蚩尤城、蚩尤泉、黄帝泉、蚩尤墓、蚩尤寨、釜山、穷山(桥山)、八卦阵遗址等,并作义务讲解员,不收费!只是,你看不到阪泉了,因为1958年大跃进,搞水利,县里嫌阪泉一个流量(每秒钟一立方米出水量)小,就绑了大量炸药沉到泉中炸,结果将地下岩石层破坏,泉水出不了泉口,从下边流走了,水流量越来越小,二十多年前,又被当时的公社砖厂用推土机给推平了,我手里还有我拍摄的未推平之前的照片,有水。部长先生疑心太重,这不好。我说这些,并不是为驳您而编造,因为这些我在二十年多前就已详细写进《轩辕黄帝史迹之谜》一书中了,书中有几幅照片,有我绘的一个部分遗址位置图。不信,你可到图书馆借一本看看,出版社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第一版是1992年。



部长先生的观点错了,我给您纠正,做为学者,你不感谢我,反而用什么“武大郞开店”之类语言来讽刺和羞辱我,这就有点太不理智了!这说明部长阁下心胸不大,注定您此生当不了宰相!

[ 本帖最后由 曲辰 于 2007-8-3 16:36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fengxv
(风西尧)

文渊伯彰德军节度使

Rank: 18Rank: 18Rank: 18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征北将军
好贴 1
功绩 146
帖子 4265
编号 23128
注册 2004-11-8


论坛之上不过各抒己见罢了,谈不上要别人感谢。
所谓“灌水部常务副部长、马甲党党委副书记、无聊与发呆委员会副主任”亦不过是玩笑话,不必总挂在嘴上。
“武大郞开店”之类语言,并无讽刺和羞辱之意,多心了。

另外,老毛云云,离题万里,无甚用处,这些话少说为好。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曲辰

Rank: 5Rank: 5
组别 校尉
级别 裨将军
功绩 48
帖子 312
编号 184283
注册 2007-7-3
来自 河北张家口


发表于 2007-8-4 08:29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感谢提醒,我一定注意。
顶部
性别:女-离线 儒人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仕女
级别 仁勇校尉
功绩 2
帖子 168
编号 82095
注册 2006-9-7
来自 Peking
家族 欧阳一族


发表于 2007-8-4 12:46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

作者简介

曲 辰,男,1942年1月21日出生于河北涿鹿,曾先后务农、做工、当会计、充任剧团编剧,以及《长城文艺》杂志的小说、散文、诗歌、专栏编辑,张家口地区民间文学“三套集成”副主编,民俗研究会主席,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现已退休。从1958年起,先后在国家级报刊上发表各类文学作品500余篇,研究历史、历史地理、历史地名、中国古典哲学、中华文化学术论文200余篇。学术研究专著有《轩辕黄帝史迹之谜》(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中华民族的先祖》(人民日报出版社)、《黄帝与中华文明》(中国华侨出版社)、《解〈易〉诸谜》(中华书局)、《中国哲学与中华文化》(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是中国先秦史学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等7个学会会员;河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宣传委员;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理事;中国西部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特邀研究员。
.....................................................

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书籍字典不也都是后人编的吗?你敢保证他们编书的人没有"武大郎开店"的心理和作为,关于炎黄发源传说,有人说陕西,有人说山西,有人说河北等等...能够记录历史的时候,华夏文化的中心在关中,你敢保证不是统治者为了自己利益而杜摄?许多历史真相不就是在人们的百般责难下实现的吗?(当然我不是说赞成翻案和吸引眼球的谬论)
我曾经到哪个地方旅游过,看到过曲先生所说的那些遗迹,也曾经到过泥河弯遗址,个人感觉如果说从地理环境来说适合古人类生存,那无疑是最适合的,从北京开车2个小时就能到,但人们对他的注视确实很少,或者说遗忘,我以前曾经一直认为张家口那个地方就是穷山恶水,古代边防,人际罕见,但去过几会后却发现根本不是,那个地方可以说是中国地理资源的集中地,中国中原和北方几乎所有的地理特点你都会从那里找到.所以说您不妨有时间去看看.

当然我不是历史专业,也没学过多少历史,只不过是有点爱好,来轩辕本是为了来学习点东西,对各位着实佩服,本也没有什么资格评论各位,只是经常看你们的帖子,有几句实在话想说,当然对错是个人理解了.我觉得作学问,学历史知识本身就有争议,其主要观点是自己的看法,有其所长必有其所短,关键是看大家是抱者学习的态度还是批判的态度来的,如果你觉得曲老先生所说的不对,你可以把自己的观点文章发来,我们也学习学习,谬论自破,这恐怕要比寻章摘句要好很多吧,你说呢?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曲辰

Rank: 5Rank: 5
组别 校尉
级别 裨将军
功绩 48
帖子 312
编号 184283
注册 2007-7-3
来自 河北张家口


发表于 2007-8-4 17:30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深深地感谢“儒人”阁下这一番好言语!我由于批判老子的愚民思想遭到围攻,在一定程度上心情不好,因而对“冒牌”先生的语言有不当之处。在这里,我向先生道歉了,万望先生息怒。说句心里话,我多次提到”部长“之类用语,也是想用半开玩笑之语缓和一下争论的僵持状态,决无阴暗心理或不良意图于其中。好在,这也是俺上网中的一个教训,俺自当记取就是。我一开始就说过,我对“冒牌”先生是有一种难以名状的好感的。我希望我们能在“儒人”阁下的劝解下,消除不快,多有相互切磋。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2-22 21:47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7300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