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中国的秘密之一---几千年一贯制, ------读史有感
性别:未知-离线 虚舟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7
编号 106891
注册 2007-2-3


发表于 2007-2-6 23:30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中国的秘密之一---几千年一贯制

中国的秘密之一---几千年一贯制
                                  ------读史有感
                                     虚舟
  两千多年前,中国大地上曾演出这么一场活报剧:刘邦当上皇帝后,“悉去秦苛仪法,为简易。群臣饮酒争功,醉或妄呼,拔剑击柱,高帝患之。”刘邦担心什么呢?刘邦担心造反斗争中形成的民主平等传统威胁他的权威和地位。善于察言观色,迎合上意的大知识分子“叔孙通知上益厌之也,说上曰:‘儒者难与进取,可与守成。臣愿征鲁诸生,与臣弟子共起朝仪’。”叔孙通想用一定的制度形式巩固新政权的权威。这个主意令刘邦颇感欣慰,又有点发怵。“高帝曰:‘得无难乎’?叔孙通曰:‘五帝异乐,三王不同礼。礼者,因时世人情为之节文者也。故夏、殷、周之礼所因损益可知者,谓不相复也。臣愿颇采古礼与秦仪杂就之’。”立邦虽说当年看到秦始皇帝的仪仗车马大为心动,“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但毕竟没见过多少大世面,又没有受过文化训练,真要“如此”,又怕太难为自己,适应不了,听说是圆融之策,“采古礼与秦仪杂就之”,便放心了,“上曰:‘可试为之,令易知,度吾所能行为之’。”
  果然,变则通。“汉七年,长乐宫成,诸侯群臣皆朝十月。仪:先平明,谒者治礼,引以次入殿门,廷中陈车骑步卒卫宫,设兵,张旗志。传言‘趋’。殿下郎中侠陛,陛数百人。功臣、列侯、诸将军、军吏以次陈西方,东鄉;文官丞相以下陈东方,西鄉。大行设九宾,胪传。於是皇帝辇出房,百官执职传警,引诸侯王以下至吏六百石以次奉贺。自诸侯王以下莫不振恐肃敬。至礼毕,复置法酒。诸侍坐殿上,皆伏抑首,以尊卑次起上寿。觞九行,谒者言‘罢酒’。御史执法,举不如仪者辄引去。竟朝罢酒,无敢讙譁失礼者。於是高帝曰:‘吾廼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刘邦无意之中亮出了秦政制的实质---把国家的政治命脉、经济命脉、精神命脉都集中在皇帝一个人的手里,确保皇帝独尊独贵。
   这场以刘邦为主角的活报剧在今天看来还有意义,就因为它生动而形象地显示了“汉承秦制”的历史过程。当然,礼仪仅仅是政制的形式之一,更基本的政制是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立汉之初,刘邦继承的不仅有秦的礼仪,更重要的还有秦的政治经济制度。“沛公至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沛公为汉王,以何为丞相。项王与诸侯屠烧咸阳而去。汉王所以具知天下阸塞,户口多少,彊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尽得秦图书也”。对“秦政制”的作用,在争夺天下的战争年代,刘邦即深有体会,因而特别褒奖主动坚持“秦政制”的萧何。“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蹤指示兽处者,人也。今诸君徒能得走兽耳,功,狗也。至如萧何,发蹤指示,功,人也”。所以,刘邦杀入向阳,虽“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但删去的只是“秦政制”的枝叶,保留着“秦政制”的核心。
   有意思的是,“汉承秦制”,汉以后的晋、隋、唐、宋、元、明,清,何尝不是跟汉一样继承秦制呢?“百代都行秦政制”,毛泽东的这个结论更深,还包括代清而起的中华民国,代中华民国而起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可惜的是,史无大才。除了太史公司马迁巨笔如椽,《史记》如剧,真实记录“汉承秦制”中当事人的生动形象的画面外,晋、隋、唐、宋、元、明、清、民国、人民共和国“承秦制”,都在暗箱操作,当事人的心理口吻无人传神写照,外人后人也就无缘领略。
   这种遗憾,不仅秦以后如此,秦以前也是这样。“周因于殷礼”,其实就是“周承殷制”。周公制礼,不过是把还不够精细的“殷制”精细化,其本质都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而这一点,正是“家天下”的核心。所以,商汤创立的“殷制”,实为继承夏启创立的“夏制”。嬴政创立的“秦政制”虽然号称“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其实不过是跟分封制用的手段不同而已,其保卫的本质“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人迹所至,无不臣者”,跟“家天下”的本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并无二致。也就是说,“秦承周制”。至于他们如何“承”的,更不得而知。
   这样看来,中国的历史从“家天下”开篇,便一脉相承,递相祖述,“殷承夏制”,“周承殷制”,“秦承周制”,“汉承秦制”,“晋承汉制”,“隋承晋制”,“唐承隋制”,“宋承唐制”,“元承宋制”,“明承元制”,“清承明制”,“民国承清制”,“人民共和国承清制”,其间的变化虽然是难免的,但与时俱进,因地制宜,简单变为复杂,粗糙变为细密,却万变不离其宗,“家天下”的内涵历几千年而纹丝不动。这个几千年不变的一贯制,就是中国历史最大的秘密之一。
  而他们具体怎样“承”的,前文说了,除了刘邦,我们都不得而知。推想起来,“承”的过程中,陶醉于 “吾廼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恐怕不仅仅是刘邦,大约每个没有当过皇帝而后来当上皇帝的人也许都是如此。相传朱元璋在南京坐了龙椅之后,一次在后宫与马皇后闲聊,说到自己如何从要饭花子变成皇帝,不觉得意忘形,手舞足蹈。朱元璋走后,马皇后赶忙叫近侍装成聋子和哑巴。她知道,皇帝会后悔自己让人看到真实面目,要回来把旁边的人杀掉。果然,朱元璋转身回来了。不过发现在跟前侍候的人原来又聋又哑,才没有开杀戒。朱元璋的心病,跟陈涉的心理一样,以“贵”为命。陈涉就把无视他的尊贵的贫贱之交杀掉,在这点上就不如朱元璋,所以他只做到王,没有当成皇帝。可见,欲望满足后的得意忘形,也是千篇一律的。再感慨一次,可惜我们不得而知。
“秦政制”独“贵”皇帝,并不是只满足皇帝的精神需求,更重要的还是要满足皇帝的物质需求,即皇帝不仅独“贵”,而且独“富”。刘邦当皇帝后就曾调侃他父亲,“始大人常以臣无赖,不能治产业,不如仲力。今某之产业所就,孰与仲多”?无赖虽赖,却不假,和盘托出了“秦政制”的底牌,不仅权归一人,而且利归一人;不仅权出一孔,而且“利出一孔”。“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兢折腰”。原来吸引古今无数英雄的并不是江山多娇,而是诱人的大富大贵,独富独贵。从“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毛泽东身上,人们可以看出些端倪。他就好汉不减当年勇,直言不讳,“我是马克思加秦始皇”。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金庾信
(轩辕茶博士·无地者老金)

灵寿侯武胜军节度使
★★★★★★★

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
功绩 1173
帖子 17592
编号 19705
注册 2004-10-28
家族 圣剑兄弟会


古代君主社会都是家天下,无论中外都是如此。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wolfyeah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47
编号 77576
注册 2006-8-1


发表于 2007-2-7 11:49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全世界都这样……只不过其它国家的叫法跟咱不一样而已,别以为外国的就好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思想者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6
编号 157655
注册 2007-5-14


发表于 2007-5-14 18:29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普天通下莫非皇土,普天之莫非臣民.这就是封建统治阶级的心态.这种封建思想使我们至今不能起现代民主政治,自由平等 民主法  博爱慈悲何时才能在这快古老的土地上开花结果?革命尚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无知无畏
(神农有闲)

Rank: 8Rank: 8
组别 校尉
级别 平东将军
好贴 1
功绩 29
帖子 2419
编号 40211
注册 2005-6-4
家族 云水兰若


发表于 2007-5-14 20:12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老金说错了,不仅是古代,现代也是如此。想想GCD刚刚夺取天下的时候,何其清廉,何其民主。中国过了大概十年左右的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好年景。但是现在呢?中国的统治者永远如此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蓝一1998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32
编号 158191
注册 2007-5-15


发表于 2007-5-15 11:18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楼上的,你好幼稚,你还相信上世纪50年代好啊?你多问问老人吧,当时有国民党残余势力,党内又三反、五反,反右,四清。对外有参加对美战争。没觉得哪里好。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金工林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17
编号 106134
注册 2007-2-1


发表于 2007-7-31 10:06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所以说秦始皇确是千古一帝。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关内侯

Rank: 16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大将军
功绩 126
帖子 12567
编号 31412
注册 2005-1-29


自汉朝以来中国的王朝都实行的是外儒内法……只有秦朝比较悲惨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灭国最快,因为他只知道使用法家的学说而不会用儒家来掩饰自己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江城子

太末侯
轩辕参合左使
谏议大夫
★★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3
功绩 753
帖子 9896
编号 21
注册 2003-8-21
家族 轩辕少林寺


发表于 2007-8-1 11:37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关内侯 于 2007-8-1 11:23 发表
自汉朝以来中国的王朝都实行的是外儒内法……只有秦朝比较悲惨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灭国最快,因为他只知道使用法家的学说而不会用儒家来掩饰自己

外儒内法,此治国之良策也!可惜越到中国后期,儒越来越盛,而法竟然逐渐消失了。可惜。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伟君子
(野驴楚才)

Rank: 8Rank: 8
组别 校尉
级别 平西将军
功绩 24
帖子 2397
编号 36946
注册 2005-4-16


发表于 2007-8-1 11:50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外儒内法???
张居正,戚继光,算外儒内法的代表么?

楼主的"我是马克思加秦始皇”我倒是觉得新鲜.
顶部
性别:男-离线 zoohooyass
(李宜临)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14
编号 85077
注册 2006-9-30
来自 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2007-8-14 23:04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秦始皇,是中华民族第一个要约过的门槛……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2-6 18:09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3705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