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讨论]大家来说说楚汉彭城之战。
性别:男-离线 贫僧不识陈近南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校尉
级别 安国将军
好贴 4
功绩 47
帖子 870
编号 1647
注册 2003-10-24


发表于 2003-11-1 22:03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中国早期历史上说到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之战,不外乎巨鹿,背水,官渡,赤壁,彝陵,淝水几战。

可是没有什么人提起彭城这场战役。

当时项羽攻齐,刘邦乘彭城空虚,会齐诸侯共大军五十六万,攻破楚都彭城。破城后,刘邦和诸侯们搜刮珠宝美女,整天开淫乱的party。(汉王以故得率诸侯兵凡五十六万人伐楚。到外黄,彭越将其兵三万馀人归汉。汉王曰:“彭将军收魏地得十馀城,欲急立魏后。今西魏王豹,真魏后。”乃拜彭越为魏相国,擅将其兵略定梁地。汉王遂入城,收其货宝、美人,日置酒高会。)  


此时项羽令其他人继续攻齐,自己率精兵三万人,“从鲁出胡陵至萧”。从早上开战,到中午便大败汉军。(晨,击汉军而东至彭城,日中,大破汉军。)  

刘邦五十六万大军,死伤近二十万人(汉军皆走,相随入穀、泗水,死者十馀万人。汉卒皆南走山,楚又追击至灵壁东睢水上;汉军却,为楚所挤,卒十馀万人
皆入睢水,水为之不流。
),自己被追得狼奔豕突,连儿子都不要了,要推他们下车。老婆老爹都被抓了去。  


常常自己琢磨,这三万打五十六万,虽然包括了项羽的勇武,楚军的剽悍,特选的精锐,出其不意的奔袭,汉军刘邦等的松逸麻痹,但怎么也不至于如此摧枯拉朽吧。  

资治通鉴的评论:
伐赵之役,韩信军于泜水之上而赵不能败。彭城之难,汉王战于睢水之上,士卒皆赴入睢水而楚兵大胜。何则?赵兵出国迎战,见可而进,知难而退,怀内顾之
心,无出死之计;韩信军孤在水上,士卒必死,无有二心,此信之所以胜也。汉王深入敌国,置酒高会,士卒逸豫,战心不固;楚以强大之威而丧其国都,士卒皆有愤激之气,救败赴亡之急,以决一旦之命,此汉之所以败也。且韩信选精兵以守,而赵以内顾之士攻之;项羽选精兵以攻,而汉以怠惰之卒应之,此同事而异情者也。



不管怎样,觉得项羽此战实在太NB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韦孝宽

代郡公谏议大夫

Rank: 16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南将军
好贴 16
功绩 1213
帖子 4407
编号 20
注册 2003-8-20


项羽的士兵突击力极强,能够迅速击溃刘邦的前军。刘邦虽有五十六万人马,但大多是乌合之众,一旦战败立刻溃散,就成为待宰的羔羊。

军事网站的彭城之战链接:
http://www.unitedcn.com/01ZGZZ/07XIHAN/new...ew_page_405.htm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fs7711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5
帖子 472
编号 1488
注册 2003-10-17


发表于 2003-11-3 08:19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中国的军事讲究谋略为先,其实早期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也不少,但被称为著名的却不多,只有像官渡、赤壁、昆阳那样在作战中运用各种谋略的战役才被人称道,所以彭城之战是以少胜多不假,但所反映的谋略显然不如上述几个(历史上没几个像项羽那样的猛男)。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吴元叹

轩辕参合右使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70
帖子 4759
编号 682
注册 2003-9-10
家族 轩辕狼党


问题就在会齐诸侯共大军五十六万
估计以项羽的威名,人还没到,诸侯就大半见机行事去了.刘邦屡败于其手,估计都有心理阴影了,也难免有几分怯意,这样的话未开战就已经输了一半了.倒是韩信部下的精锐都给刘邦调走了,还能以疲惫之卒,横扫北方,这种用兵,才称得上"千载如君有几人"
顶部
性别:男-离线 arnoldxie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破虏将军
功绩 7
帖子 716
编号 1121
注册 2003-9-27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03-11-3 19:49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项羽和韩信都可以算是当时第一的统帅了。看看他们一个破釜沉舟,一个背水一战。成就了后世无数的失败者。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易非

夏阳侯中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北将军
好贴 1
功绩 404
帖子 1845
编号 1311
注册 2003-10-8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03-11-3 20:09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戴着有色眼镜看人,只是按传统的观念认定其为有勇无谋。项不过是政治能力不行,带兵是没话说,如只单有勇能击败秦国多名名将吗?
此战应属出敌不意,攻敌不备的好战例。
刘邦认为项在攻齐无力回战因而放松警戒,而项正是利用刘立足未稳火速回兵攻击,刘邦未即准备,致使大败。当然刘邦所带的是乌合之众也算是原因之一。怎能只单单算楚军的攻击能力和项个人勇猛。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燕京晓林

兰祺侯光禄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8
功绩 376
帖子 2977
编号 38
注册 2003-8-20


发表于 2003-11-7 12:46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这个问题,《汉书高帝纪》说的很清楚的:“自以精兵三万人从鲁出胡陵,至萧、晨击汉军,大战彭城灵壁东睢水上,大破汉军,多杀士卒,睢水为之不流。围汉王三匝。…而汉王得与数十骑遁去。…诸侯见汉败,皆亡去。塞王欣、翟王翳降楚,殷王卬死。”
项羽以3万精锐铁甲骑兵突击刘邦的汉军,一举击溃之。我们知道刘邦出汉中时自己的部队有5万人左右,除去留守关中等地以及围攻章邯残余的部队外,带领到彭城的也就4万人。当然还有一些后来收降的部队,可有战斗力的、比较忠心的应是这部分基本部队。
所以项羽一战以3万铁骑击溃4万刘邦部队也就不是很困难了。加上刘邦没有准备、只顾享受等原因。而其他诸侯的部队是看到汉军失败后,“皆亡去”,基本没有对项羽进行抵抗,而在溃退的过程里被项羽铁骑一番横扫。损失自然是极为惨重。
因此,实际上彭城大战,真正的交战只发生在汉军与项羽军之间。其他诸侯的乌合之众基本没有开战就逃跑了。
顶部
性别:女-离线 首席屠宰官
(鲁吹一号)

隐鲁郡王

Rank: 18Rank: 18Rank: 18
上柱国(正一品)
组别 轩辕公主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2
功绩 172
帖子 11073
编号 12
注册 2003-8-19


发表于 2003-11-7 15:23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古代好多以少胜多的战争都是像燕京雄说得那样,其实只是一部分对一部分,几十万人并不都是摆在一块平地上肉搏的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江城子

太末侯
轩辕参合左使
谏议大夫
★★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3
功绩 753
帖子 9896
编号 21
注册 2003-8-21
家族 轩辕少林寺


发表于 2003-11-7 15:57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这个彭越真不是个东西!  不过倒是大大显了项王一把,嘿嘿。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笑天下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26
帖子 1118
编号 95
注册 2003-8-24


发表于 2003-11-7 17:56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刘邦本不过是个政治流氓,带兵打仗一打刘邦合起来都不够项羽踩的。何况当时汉的主力精英部队都由韩信控制在齐燕一代,加上对项羽的远程奔袭刘邦根本就没想到,没有任何准备,自然大败。
既然大家都觉得此战项羽胜利理所当然,没有悬念合变数,不放在以少胜多的战例中,好象不过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韦孝宽

代郡公谏议大夫

Rank: 16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南将军
好贴 16
功绩 1213
帖子 4407
编号 20
注册 2003-8-20




QUOTE:
原帖由首席屠宰官于2003-11-07, 15:23:08发表
古代好多以少胜多的战争都是像燕京雄说得那样,其实只是一部分对一部分,几十万人并不都是摆在一块平地上肉搏的

拿破仑认为以少胜多的必要条件是局部上的以多打少。所以有的时候通过机动集结兵力比火力更重要。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燕京晓林

兰祺侯光禄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8
功绩 376
帖子 2977
编号 38
注册 2003-8-20


发表于 2003-11-12 12:31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不错,老毛也很善于此道。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江城子

太末侯
轩辕参合左使
谏议大夫
★★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3
功绩 753
帖子 9896
编号 21
注册 2003-8-21
家族 轩辕少林寺


发表于 2003-11-13 14:00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韦孝宽于2003-11-07, 12:15 PM发表
拿破仑认为以少胜多的必要条件是局部上的以多打少。所以有的时候通过机动集结兵力比火力更重要。

忘了谁说的,从来就没有什么以少胜多的战例,劣势一方也是通过局部优势来实现战略上的以少克多的。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檀道济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偏将军
功绩 4
帖子 354
编号 47045
注册 2005-8-28
来自 河北邯郸


发表于 2005-9-16 16:41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韦孝宽于2003-11-01, 22:15:29发表
项羽的士兵突击力极强,能够迅速击溃刘邦的前军。

项羽是江东人,他的子弟兵难道是三国中丹阳精兵的前身?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bergkamp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75
编号 15481
注册 2004-8-14


发表于 2005-9-23 18:04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原因就一个:韩信不是主帅 不在军中,不然绝不可能有此大败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卫斯理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5
帖子 475
编号 46179
注册 2005-8-21


发表于 2005-9-23 18:57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bergkamp于2005-09-23, 18:04:15发表
原因就一个:韩信不是主帅 不在军中,不然绝不可能有此大败

那你能说一下韩信当时在什么地方吗?
随便说说张良等谋士在什么地方。

随便说一下张辽也只袭击了孙权的部队,就把孙权的十万打退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xiaomatu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右将军
好贴 1
功绩 32
帖子 1193
编号 29757
注册 2005-1-7


发表于 2005-9-25 06:27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燕京晓林于2003-11-07, 12:46:37发表
这个问题,《汉书高帝纪》说的很清楚的:“自以精兵三万人从鲁出胡陵,至萧、晨击汉军,大战彭城灵壁东睢水上,大破汉军,多杀士卒,睢水为之不流。围汉王三匝。…而汉王得与数十骑遁去。…诸侯见汉败,皆亡去。塞王欣、翟王翳降楚,殷王卬死。”
项羽以3万精锐铁甲骑兵突击刘邦的汉军,一举击溃之。我们知道刘邦出汉中时自己的部队有5万人左右,除去留守关中等地以及围攻章邯残余的部队外,带领到彭城的也就4万人。当然还有一些后来收降的部队,可有战斗力的、比较忠心的应是这部分基本部队。
所以项羽一战以3万铁骑击溃4万刘邦部队也就不是很困难了。加上刘邦没有准备、只顾享受等原因。而其他诸侯的部队是看到汉军失败后,“皆亡去”,基本没有对项羽进行抵抗,而在溃退的过程里被项羽铁骑一番横扫。损失自然是极为惨重。
因此,实际上彭城大战,真正的交战只发生在汉军与项羽军之间。其他诸侯的乌合之众基本没有开战就逃跑了。

不敢苟同,看看司马迁的史记又是怎么写的?
“项王乃西从萧,晨击汉军。而东,至彭城,日中,大破汉军。汉军皆走,相随入穀、泗水,杀汉卒十馀万人。汉卒皆南走山,楚又追击至灵壁东睢水上。汉军卻,为楚所挤,多杀,汉卒十馀万人皆入睢水,睢水为之不流”

杀了汉卒10余万,另有10余万汉卒入水淹死。既然刘邦合诸侯兵共56万,自己至少应有20万。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书者

Rank: 8Rank: 8
组别 校尉
级别 平东将军
功绩 25
帖子 2490
编号 11810
注册 2004-7-16


发表于 2005-9-25 07:25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燕京晓林于2003-11-07, 12:46:37发表
这个问题,《汉书高帝纪》说的很清楚的:“自以精兵三万人从鲁出胡陵,至萧、晨击汉军,大战彭城灵壁东睢水上,大破汉军,多杀士卒,睢水为之不流。围汉王三匝。…而汉王得与数十骑遁去。…诸侯见汉败,皆亡去。塞王欣、翟王翳降楚,殷王卬死。”
项羽以3万精锐铁甲骑兵突击刘邦的汉军,一举击溃之。我们知道刘邦出汉中时自己的部队有5万人左右,除去留守关中等地以及围攻章邯残余的部队外,带领到彭城的也就4万人。当然还有一些后来收降的部队,可有战斗力的、比较忠心的应是这部分基本部队。
所以项羽一战以3万铁骑击溃4万刘邦部队也就不是很困难了。加上刘邦没有准备、只顾享受等原因。而其他诸侯的部队是看到汉军失败后,“皆亡去”,基本没有对项羽进行抵抗,而在溃退的过程里被项羽铁骑一番横扫。损失自然是极为惨重。
因此,实际上彭城大战,真正的交战只发生在汉军与项羽军之间。其他诸侯的乌合之众基本没有开战就逃跑了。

纯粹的歪曲事实,他只有4W能死掉20多W啊
顶部
性别:女-离线 古墓丝绸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74
编号 46290
注册 2005-8-22
来自 终南山古墓派


发表于 2005-10-27 18:11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韩信当时应该在北方一带吧(不确定,待坛子里的考古神人们回答)
张良当时是在那里的,不过他是运筹的”帷幄“,真打起来了顶个P用。再说,这一次他怎么不象在刘邦刚进咸阳时劝阻他不要那么嚣张了。说来真够郁闷的。(虽然我是张良的追随者,但咱有一说一,正确理智分析事物))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yaolei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8Rank: 8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牙门将军
好贴 1
功绩 230
帖子 570
编号 18213
注册 2004-9-22


发表于 2005-10-27 18:20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古墓丝绸于2005-10-27, 18:11:46发表
韩信当时应该在北方一带吧(不确定,待坛子里的考古神人们回答)
张良当时是在那里的,不过他是运筹的”帷幄“,真打起来了顶个P用。再说,这一次他怎么不象在刘邦刚进咸阳时劝阻他不要那么嚣张了。说来真够郁闷的。(虽然我是张良的追随者,但咱有一说一,正确理智分析事物))

没有任何依据表示韩信在北方。
虽然没有韩信当时在彭城的绝对证据,但是在别处的一点依据都没有,在彭城还有一些相关旁证。

另外不仅仅韩信在彭城,刘邦手下的谋臣大将几乎都到了。有张良,陈平,韩信,曹参,灌婴,吕泽等等。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邓仲华
(卧云居士)

秦国公
江南路经略使
★★★

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怡情岁月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
功绩 2830
帖子 19976
编号 5065
注册 2004-2-7
家族 现视研


发表于 2005-10-27 20:08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刘邦在攻下彭城之后心理上是放松的,确实也没有有什么人进行提醒,实际上项羽的重心并不在于彭城而在于其军队.但这不能不代表刘邦没有在彭城周围设防,从当时的形势来看,设防重点应放在北面(防项羽)和南面(防英布),可以说项羽这次行动完全是打在刘邦的防御的薄弱环节处,算是奇袭了,大胆假设是范增出的谋略!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luke19821001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4
功绩 69
帖子 5330
编号 44493
注册 2005-7-29


发表于 2005-10-28 10:5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反驳的人说话的时候也思考一下公平性吧,其他的战役又怎样?项羽的对手弱了?一触即溃?孙权弱不弱?韩信打败的赵王魏王弱不弱?淝水之战根本是连触都没有触,中间还阁着长江呢就溃了,为什么叫做经典的以少胜多?
说汉军只又少部分在打仗,其他的看见不对就跑了。其他战役呢?哪个以少胜多的战役是吧对方都杀败了的?张辽500人能杀败所有10W东吴军吗?夷陵真的是吧刘备的所有军队都打败的吗?看见火就跑的算不算?淝水不说了,打都没有打。赤壁史实和演义相差太远,估计是病毒的功劳。而彭城项羽用3W疲惫之兵杀掉了至少20万人,其他那些战役谁能和他相比?
说韩信什么的只是找借口,刘邦当时几乎是所有人都去了的,韩信还没有开始北伐,极有可能也在,张良什么的都在,还有什么借口?退一万步说,难道韩信不在这就不是经典吗?那其他战役还叫什么经典,如果周郎不死,张辽还有机会成名吗?
更可笑的是有些人说霸王不会用谋略,你知不知道什么叫谋略?反间叫谋略,离间叫谋略,有火计,有水计,这些霸王确实没有用过,但是破釜沉舟叫不叫谋略?奇袭乱敌叫不叫谋略?一路血战九日,中间一直不休息,牢牢把握住优势叫不叫谋略?攻其不备,千里奔袭叫不叫谋略?饶开阻碍突袭软肋叫不叫谋略?把敌人赶入水中,让其自相践踏叫不叫谋略?你张良只辈只会谋略的,什么时候能让霸王在战场上中技?霸王只是不懂政治,为人又太豪爽直率,不懂阴谋而已,这就叫不会谋略?真正上了战场,霸王的谋略才能真正显示出来。
    霸王才是真正的战神,霸王是败在战场外而不是战场上,战场外的事和战神的称号豪无关系。即使霸王只胜下了28骑又怎样?照样斩将夺旗,照样冲阵破敌,而且只死两人。即使被农民欺骗,走进绝路,照样可以从十万大军中杀出来,中国数前年只此一人。霸王的死并非韩信的功劳,是因为霸王性格豪迈刚强,不像后来南宋那些无耻之辈,不愿意厚起脸皮见江东父老,才自杀的,如果他愿意过江东,韩信又能耐他何?其他人谁能和霸王争战神只名?把霸王放到白起之流的情况下,那是肯定会胜的,但是把白起放到霸王的位置试试?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luke19821001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4
功绩 69
帖子 5330
编号 44493
注册 2005-7-29


发表于 2005-10-28 10:56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反驳的人说话的时候也思考一下公平性吧,其他的战役又怎样?项羽的对手弱了?一触即溃?孙权弱不弱?韩信打败的赵王魏王弱不弱?淝水之战根本是连触都没有触,中间还阁着长江呢就溃了,为什么叫做经典的以少胜多?
说汉军只又少部分在打仗,其他的看见不对就跑了。其他战役呢?哪个以少胜多的战役是吧对方都杀败了的?张辽500人能杀败所有10W东吴军吗?夷陵真的是吧刘备的所有军队都打败的吗?看见火就跑的算不算?淝水不说了,打都没有打。赤壁史实和演义相差太远,估计是病毒的功劳。而彭城项羽用3W疲惫之兵杀掉了至少20万人,其他那些战役谁能和他相比?
说韩信什么的只是找借口,刘邦当时几乎是所有人都去了的,韩信还没有开始北伐,极有可能也在,张良什么的都在,还有什么借口?退一万步说,难道韩信不在这就不是经典吗?那其他战役还叫什么经典,如果周郎不死,张辽还有机会成名吗?
更可笑的是有些人说霸王不会用谋略,你知不知道什么叫谋略?反间叫谋略,离间叫谋略,有火计,有水计,这些霸王确实没有用过,但是破釜沉舟叫不叫谋略?奇袭乱敌叫不叫谋略?一路血战九日,中间一直不休息,牢牢把握住优势叫不叫谋略?攻其不备,千里奔袭叫不叫谋略?饶开阻碍突袭软肋叫不叫谋略?把敌人赶入水中,让其自相践踏叫不叫谋略?你张良只辈只会谋略的,什么时候能让霸王在战场上中技?霸王只是不懂政治,为人又太豪爽直率,不懂阴谋而已,这就叫不会谋略?真正上了战场,霸王的谋略才能真正显示出来。
    霸王才是真正的战神,霸王是败在战场外而不是战场上,战场外的事和战神的称号豪无关系。即使霸王只胜下了28骑又怎样?照样斩将夺旗,照样冲阵破敌,而且只死两人。即使被农民欺骗,走进绝路,照样可以从十万大军中杀出来,中国数前年只此一人。霸王的死并非韩信的功劳,是因为霸王性格豪迈刚强,不像后来南宋那些无耻之辈,不愿意厚起脸皮见江东父老,才自杀的,如果他愿意过江东,韩信又能耐他何?其他人谁能和霸王争战神只名?把霸王放到白起之流的情况下,那是肯定会胜的,但是把白起放到霸王的位置试试?
顶部
性别:女-离线 古墓丝绸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74
编号 46290
注册 2005-8-22
来自 终南山古墓派


发表于 2005-10-28 16:07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范增是个人才,可惜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邓仲华
(卧云居士)

秦国公
江南路经略使
★★★

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怡情岁月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
功绩 2830
帖子 19976
编号 5065
注册 2004-2-7
家族 现视研


发表于 2005-10-28 20:11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luke先生好象有点生气啊,先消消气 呵呵

战争是永远是一个相对性的问题,所以对于造成最后的胜负结果的原因就必须两方面都要去找.举赤壁之战来说,孙刘联军使用了诈降、奇袭、火攻绝对值得称赞,但对于曹军来说不服水土、不习水战使其战斗力大大减弱,而曹操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也是事实。同理,彭城之战中霸王的千里奔袭和他的神勇也值得人称赞,但同时刘邦军队战斗力不强,刘邦君臣心理上的麻痹大意也确实是霸王能胜得如此精彩的原因。

先生以为如何?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luke19821001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4
功绩 69
帖子 5330
编号 44493
注册 2005-7-29


发表于 2005-10-30 12:30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朋友,我没有生气,谢谢关心。
    其实任何一个以少胜多的战役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失败方出现了漏洞,而胜利方成功的发现并利用了这个漏洞。比如韩信之所以敢背水一战,就是知道对方无能,如果他是面对项羽,看他还敢不敢。赤壁曹操骄傲,水土不服,被利用了,逍遥津是孙权作战能力低下,而且轻率,被利用了,淝水是前秦军人心不齐被利用了,相比之下,其中很多战役都不如项羽的几次大仗精彩。破釜沉舟一役敌人非常强大,而且是善战的章钳,秦的兵力至少是项羽的6倍,比起韩信的背水一战,不管是敌人的兵力,兵精程度,将领能力,都是大大的超过,结果有人去赞美韩信,说他打得好,同时贬低霸王,说他垃圾,不知道这样的人还有没有脑子,只知道成者为王。同样霸王的彭城之战敌人兵力可是自己的20倍呀,除这一战之外,还有人能找出更经典的战役吗?谁敢面对比自己多20倍的兵力?赤壁才23万对5万,淝水双方的兵力差距也不是很大。而且霸王可是硬杀了敌人至少20W。3打败60W,并且杀掉至少20W,谁能为此?某些人一直推崇的白起以多打少,杀个10W人都被崇拜半天,你让白起带3W兵去打60W,试试,恐怕他活不到杜邮。
    有些人的思想从来都是偏斜的,一眼就能看出来的事实,他偏要顾左而言他的找些理由来否定,说什么刘邦弱,如果他弱,就不能统一了,而且去的又不是他一个,他手下一帮子人是假的呀,而且以少胜多的战役,哪个失败的将领又是多英明的,如果真的英明还会失败吗?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4-2 10:13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20402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