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冲冠一怒为红颜, 史说新语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作者:汗青
性别:未知-离线 完颜康

Rank: 8Rank: 8
组别 校尉
级别 平东将军
好贴 2
功绩 43
帖子 2582
编号 1999
注册 2005-1-13


发表于 2005-6-21 21:00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李自成自西安东犯,太原、宁武、大同皆陷,又分兵破真定。庄烈帝封三桂平西伯,并起襄提督京营,徵三桂入卫。……而自成已以乙巳破明都,遣降将唐通、白广恩将兵东攻灤州。三桂击破之,降其兵八千,引兵还保山海关。自成胁襄以书招之,令通以银四万犒师,遣别将率二万人代三桂守关。三桂引兵西,至灤州,闻其妾陈为自成将刘宗敏掠去,怒,还击破自成所遣守关将;遣副将杨珅、游击郭云龙上书睿亲王乞师。王方西征,次翁后,三桂使至,明日,进次西拉塔拉,报三桂书,许之。


  自成闻三桂兵起,自将二十万人以东,……距山海关十里。三桂遣逻卒报自成将唐通出边立营,王遣兵攻之,战於一片石,通败走。又明日……三桂先与自成兵战,力斗数十合。及午,大风尘起,咫尺莫能辨,师噪风止。武英郡王阿济格、豫郡王多铎以二万骑自三桂阵右突入,腾跃摧陷。……自成兵夺气,奔溃。逐北四十里,即日王承制进三桂爵平西王,分马步兵各万隶焉,令前驱逐自成。

  ……封三桂为平西王,以马步军一万隶之,直趋燕京。誓诸将勿杀不辜,掠财物,焚庐舍,不如约者罪之。谕官民以取残不杀之意,民大悦,窜匿山谷者争还乡里迎降。大军所过州县及沿边将吏皆开门款附。

  公元一六四四年三月二十五日,李自成攻陷北京,崇祯缢死煤山,明亡。

  此时山海关守将是平西伯吴三桂,李自成当他如一般明军,派唐通、白广恩两人前去夺山海关,谁知这吴三桂在此咽喉处与满清对峙多年,手下的十数万宁远铁骑,岂是李自成寻常遇见的明军可以比的,于是不免闹个灰头土脸。李自成一看势头不对便马上作书招降。

  其实关外的满清王朝早在崇祯十五年(公元一六四二年)四月就开始招降吴三桂了。皇太极曾经致书以其舅祖大寿等人“因系将军之戚”所以厚待为语,来要他归顺。前后又命三桂之兄吴三凤及祖大乐、祖可法、张存仁、裴国珍、胡弘先、姜新、陈邦选等以亲友之关系,纷纷作书极力劝说其降清。到十月,皇太极再次亲自写信招降吴三桂,同时又命祖大寿写信给吴三桂继续诱降。次年正月,吴三桂在给祖大寿的回信中拒绝满清招降,于是皇太极再次亲书要他归顺,吴三桂始终没有松口。

  而吴三桂在接到李自成的招降书后,却立刻同意臣服李自成,在将山海关移交给唐通后,率领全军向滦州开拔。途中还在永平府的安民告示中道:“本镇率所部朝见新主,所过秋毫无犯,尔民不必惊恐”,一派欣然的样子,看上去似乎大局已定,再无什么变数了。

  那知道就在吴三桂走到河北玉田县快到北京的时候,却突然听说自己的老父亲及全家被杀,爱妾陈圆圆更是被李自成的心腹刘宗敏抢去做了小妾,另外还有一种说法是落入了李自成的手里。不过不管是落在谁手上,只说如若吴三桂的这口气就此咽了下去,父仇不共戴天,夺妻又是大辱,正好似昔年屠户张翼德所言:“人取汝妻,而为之长,乃蚩蚩若是邪!”想来但只要是个男儿家,任谁也不能罢休的。所以这一下他不由怒从心头起,恶自胆边生,大喝一声:“大丈夫不能自保其室,何生为!”然后回军一阵杀败唐通等人,又夺回了山海关。大诗人吴梅村因此做了一首《圆圆曲》,里面有一句“冲冠一怒为红颜”从此流传天下。

  再说李自成如果这个时候把陈圆圆还了与吴三桂,把吴襄捏在手里去好生开解,虽然未必吴三桂就会罢休,但总还有个打商量的余地。却不知道到底是陈圆圆实在迷人,还是李自成自觉天下无敌,亦或者是御下无方,总之是不但没有还,还点起了大军亲自前来“讨伐不义”,若我是吴梅村,定然会在此刻照样也免费赠他一句“冲冠一怒为红颜”。

  四月十八日,二十余万大顺兵临山海关,随即以红夷大炮炮轰九龙口,眼看那山海关是危危可岌。

  然而四月二十四日多尔衮率十余万清兵至,与三桂兵合力先击败唐通,五月二十八日进抵山海关,吴三桂亲赴清营,与多尔衮拜天盟誓。

  五月三十日两军决战一片石,当日吴三桂死战数十合,最后清军突然自侧翼出现,于是李自成于一片石全军溃走北京,六月三日即位于武英殿,次日撤出北京西走。

  大清的辫子兵自此入关转战中原,等后来坐了天下,吴三桂此种“冲冠一怒为红颜”乞师于清的行为,遂被全国人民一致定性为卖国行为,并决定称其为大汉奸吴三桂。

  看到此处,不免为明朝之积弱和李自成的弱智一叹。

  转念想想,中国历史上似乎中原一向不太打得过异族兵马,所以向异族借兵者不计其数。五代的石敬塘就不用说了,此人的儿皇帝实在太出名。其他如隋唐时期向突厥借兵的,就有“窦建德、薛举、刘武周、梁师都、李轨、王世充等倔起虎视,悉臣尊之”等等记载……。按照教科书上说,他们都是封建割据势力头目。再仔细一想,想起皇帝中也还有一个,就是号称我们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大唐开国皇帝李渊,也是靠了向突厥称臣借兵起家的,但是似乎并无人称他是汉奸,李渊虽然有胡人血统,但是不会有人说唐朝不是汉人王朝吧。因此上我想,不妨把他拿来和那大汉奸吴三桂比较一下,看看为什么一个明君,一个是汉奸,也好以史为鉴,向明君学点本事长进一下。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完颜康

Rank: 8Rank: 8
组别 校尉
级别 平东将军
好贴 2
功绩 43
帖子 2582
编号 1999
注册 2005-1-13


发表于 2005-6-21 21:01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这李渊本是大隋的外戚,“隋文帝独孤皇后,高祖之从母也”,也就是说,他是大隋朝的娘家人。当时他在太原防备突厥人,因为兵出无功,隋炀帝遣使者来要李渊去江都叙职,李渊大惧,已而炀帝复驰使者赦止,其事遂终。隋炀帝又那知道这一下,实际是捅了个马蜂窝。

  那李渊自此便恐惧起来,又看看天下流寇蜂起,终于也决定起兵反隋,也就是打自己祖  
母的娘家人,说句老实话,他这一下我是不大看得起的。

  想那吴三桂,由洪承畴统领与清作战,洪承畴兵败降清,自己的老父亲又皇上被下了大狱,而当时的满清皇帝又亲自作书招降,外加自家亲友自舅舅到哥哥等等都一起降了清再来劝降,尤其是他那舅舅祖大寿可是赫赫有名的悍将,也一样降了清,但这个时候吴三桂却一口回绝了。

  当时的大明天下和隋末一样,也是流寇蜂起,如李自成、张献忠等等,这个时候他吴三桂却没有一丝一毫想要起兵去打大明朝的念头,反而是继续坚守在宁远与满清的铁骑对峙,而吴三桂却并不是大明朝的娘家人,他和李渊不一样,他只是一个普通臣子,由此看来,李渊脑子里的君臣家庭观念只怕都是远不如吴三桂的。

  再说李渊日夜谋划准备起兵,只是想来想去,觉得自己的兵力只怕大大不够,于是就派他的亲信、司马刘文静前往突厥始毕可汗处称臣,乞突厥大军东向,并许愿:“愿与突厥共定京师,金币、子女尽以归可汗”,当下始毕可汗即遣其柱国康鞘利、级失、热寒、特勤、达官大队将帅带兵马向太原开拔。在知道突厥发兵后,李渊对回来报喜的刘文静“喜曰:‘非君何以致之?’(1)”, 然后马上树起白旗发兵征隋:“康鞘利将至,军司以兵起甲子之日, 又符谶尚白,请建武王所执白旗,以示突厥。”(2)要知道当时隋朝的旗帜是红色,突厥可汗的标志则是白色旗上加挂狼头蠹。李渊这个时候挂的是白底不加狼头蠹的旗帜,所以李渊这个“建武王所执白旗,以示突厥”的举动,到底想表示的是什么意思,倒也是值得再和诸位大大商榷一回的。

  然后看诸书并云,说李渊后来深虑突厥凶暴,所以如何如何的想办法不让他们为害等等等等,总之说了不少这样的话,意思无非是说因为李渊,突厥人才没有残害中国百姓。只是全部这些在这一句“愿与突厥共定京师,金币、子女尽以归可汗”面前,却都等于是白说,那李渊分明一早就已经把中国的百姓和金银都提前拿去送与了突厥大汗的。

  另外还一再的有人说,李渊并没有称臣突厥,仅仅只是借兵,这个在史书上写得很明白。

  这话原也不错,不管在新、旧唐书的高祖本纪里,的确都是这样说的。但是让我们来看他儿子,那个英明神武的唐太宗李世民又是怎么说的。在他当上皇帝并派大将李靖征突厥,等闻说唐军大破突厥以后,他喜不自禁之下,脱口而出的一句话乃是“往者国家草创,太上皇以百姓之故,称臣于突厥”(3),这一下终于不免露出了马脚。大家也可以从这里去充分地理解一下,中国历史上所谓的“为尊者讳”是什么意思。

  聪明的唐太宗不是没想到这些,所以在唐开国以后,他是曾经多次去视察史书创作小组的,也几次亲自指导了史书创作小组的创作方向,但此类小小的马脚实在是太多了些,不能尽掩。当然这个也可说明唐太宗在文艺创作方面的专业程度实在是很不够的,毛主席因此曾说了他一句道:“唐宗汉武,稍逊风骚”,我猜想大约是说他只会打仗文化不够,所以才会被那些文化人暗中阴了一把,不过这个却是题外话了。

  所以总结起来,李渊向突厥称臣的这一招,在我看来,又是他大大不如吴三桂的地方。因为吴三桂借清兵入关,先与满清的约定就是“誓诸将勿杀不辜,掠财物,焚庐舍,不如约者罪之”,比诸李渊为了求突厥出兵,还没等突厥人来就先称臣不说,还预先许愿将中国的子、女、金、帛提前一次性大优惠全都送给了始毕可汗的举动,强了不知道多少。

  清兵入关后杀戮最酷烈者为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等数起,前后时间不过几年,城池不过几座,而突厥兵自李渊称臣起,屠戮中华城塞却何止数十,时间更长达十数年之久。李渊、李世民那个时候非但眼看着不出声,还每年送给他们无数钱财,甚至在始毕可汗死的时候,还要废朝三日并再送去无数钱财,以示臣下李家人对突厥始毕可汗的尊敬和哀思。就这点来看,李渊与吴三桂相去只怕依然不可以以道里计。

  再接下去要说的是,吴三桂在李自成攻陷北京、崇祯缢死煤山、大明朝亡后,首先是归顺了李自成,而并不是马上自己去做皇帝或是直接降了大清。

  他在归顺李自成并移交了山海关后,就率部向北京开拔。但李自成或者李自成手下却在这个时候洗劫他家、拷掠老父、奸淫了他的心爱的女人。值此事发之日,大明朝是早已经没有了的,而他吴三桂又刚成了李自成的部下,所以就算他有心想要找个地申诉也没地儿去找,立时成了个谁也不要、谁也不管的无主游魂。而紧接着李自成又亲率二十来万大顺军兵临城下,眼见得身家性命不保,在这种情况下,总不成还一定要吴三桂伸出脑袋去,让奸淫他女人的人对准他的脖子再来上一刀,才能说他不是汉奸吧?我想这个只怕是无人能做得到的,谁要是说可以做到,那只管跳将出来理论一番。因此吴三桂悬在山海关的孤军,除了死路之外,也就只剩了向满清借兵这一条路,说白了就是李自成逼得他找满清借兵,所以我说李自成是个弱智。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完颜康

Rank: 8Rank: 8
组别 校尉
级别 平东将军
好贴 2
功绩 43
帖子 2582
编号 1999
注册 2005-1-13


发表于 2005-6-21 21:01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且再看李渊称臣乞师突厥的时候,那隋炀帝却还是好好活着的,大隋朝也在,也没人逼得他李渊不得不反,但是李渊还是先立了一个隋恭帝做傀儡,然后就起兵造反了,只是过不了几天终于还是耐不住性子,把那个傀儡皇帝拉了下来,自己爬上了皇帝的龙椅。也就是说,李渊只是因为自个想当皇帝,才去向突厥大汗称臣、借兵,没什么人逼得他非这样做不可。


  这一番比较下来,吴三桂又是大大好过了李渊,至少他是大明朝的忠臣良将,李渊却是大隋朝的逆臣反贼;吴三桂是明朝先亡,然后归顺汉人李自成,最后为李自成逼到走投无路,这才去借了满清的兵;而李渊却是隋朝尚在,他只仅仅是为了自己做皇帝,就暗地里先向突厥借好了兵造反打隋朝不说,还不惜事先就把中国的子女、金帛一次性都许愿送给了突厥大汗。所以照此看来,吴三桂的确是比李渊强上许多的。

  我要再这样说下去,只怕就有人会和我提起吴三桂追杀前明遗孤那档子事情来了。那我只好说,李渊不也是一样,看看那个已经嫁到突厥的隋朝义成公主,曾经靠自己的大汗老婆的身份解了隋炀帝的雁门关之围,就这样一个隋朝女儿家遗孤,还不是照样在被大唐天朝的军队活捉后再拉出去斩了首。不过李渊是义成公主的娘家人,而吴三桂却不是前明遗孤的娘家人,所以要说心狠手辣,他与李渊还是差远了的。

  所以当吴三桂后来举起反清复明的旗号起兵反清,以他的宁远铁骑以及前明的几个猛将横扫半个中国的时候,发现没什么人响应不说,居然连帮着大清来打他的将军里也大约有一半是汉人,想来他心里定然是极其沮丧和不忿的。和李渊比起来,李渊那一点都比他做得更过分,为什么李渊就做了皇帝成了明君,而他吴三桂就是汉奸?于是他临死前终于也做了一把皇帝。

  其实这吴三桂差就差在他最后没打赢大清朝,如果最后他打赢了并坐了天下,或者打赢了却不是他坐天下,但只要是个汉人坐了天下,他就决计不会做汉奸。甚至他都不用和唐太宗一样,要经常去指导史书创作小组的文艺创作活动,只光是吴梅村的一句“冲冠一怒为红颜”,就足够让他成为一段千古佳话和千古一帝。现在倒好,只是棋差一着,就成了个大汉奸,而李渊却成了千古明君,尽管李渊和他比起来,怎么看怎么比他更象是个汉奸。

  吴三桂应该为他没有一个和李世民一样能干的儿子而悲哀,李渊之所以向突厥称臣、乞师,并一次性优惠提前卖了中华儿女和金帛,最后没有被称为汉奸反成了一个明君,其原因是他当了皇帝,并且最后靠着他那英明神武的儿子李世民又打退了突厥;而吴三桂之所以一样向满清称臣、乞师,后来虽然也一样称了皇帝,但是却成了个汉奸,是因为他最后没有打赢满清,如果他打赢了满清,那么试问又有谁可以说他是个汉奸?

  因为尽管李渊处处看来都比吴三桂更象个汉奸,但一旦成了一代明君后,历史书上就不把他和他的这些行为称为汉奸或者汉奸行为了,只写是“称臣”,“乞师”。而吴三桂同样的“称臣”“乞师”举动,则永远地成为了汉奸的行为,而且他自己也被称为了“汉奸”。这实在是把我们汉文字的高明和运用之妙体现得淋漓尽致,并且非常贴切地体现了我们中华文明中“为尊者讳”这一传统作风。

  自来读吴梅村的《圆圆曲》,每次都要为之一叹, 在我眼里,无论吴三桂怎么样的汉奸,这“冲冠一怒为红颜”始终是一段千古佳话。汉奸归汉奸,汉奸也是人,也是有爱情的。有很多人一直以来喋喋不休不断地说,吴三桂是为了当官为了当儿皇帝才降的清,根本不是为了陈圆圆,甚至有一些名家名人为了说明这个观点,不惜歪批历史来证明陈圆圆不在北京而是在宁远,并且一早就死了。只可惜吴三桂手下大小官吏们留下的笔记与书信,都证明了她在云南还是活着的,历史终究是历史,不会因为人的意志而改变。

  所以我要骂几句,骂那些说吴三桂早就想降清或者是说他降清只是为了当儿皇帝为了当大官的人,无疑是烧坏了脑子。因为只要是有脑子的人稍微想想就应该明白,这是胡扯。他吴三桂要是一早有这个心,就不会两年来一直拒绝满清一而再再而三地高官厚禄的招降,而李自成却只是一封信,他就马上归顺了大顺朝;他也不会先把山海关移交出去断了自己后路,然后等到自己大队人马走到了现在的丰润,再杀回身去恶战一场,强攻大顺军夺回山海关;更不会等到李自成兵临城下,红衣大炮轰得满地开花才去找满清求援,这几乎等于是白痴行为。要这样,他干脆直接一开始就降了清不是更好更安全,也不用这样来来去去的奔波恶战,还要被李自成扛着这许多红夷大炮来炮轰九门,然后孤军高悬地在山海关苦撑十几天,差点把性命都搭进去。

  吴三桂就是因为陈圆圆这个导火索被点着了才最终做了汉奸。

  陈圆圆当然不是罪人,一介弱质女流无力地被命运所摆布着,她是这里面唯一真正的可怜人儿,吴梅村说得好:“妻子岂应关大计”。而真正糊涂透顶的罪人是李自成,生生地逼反了一员虎将,自己用女人加大炮把国门轰出了个天大的窟窿,大明朝亡在他手里,真可叹上一句: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吴三桂是汉奸没错,但在我眼里,他还是个甘愿为爱人做汉奸的血性汉子,性情中人,“冲冠一怒为红颜”真是绝好注脚。由此我鄙视李渊,因为对我来说他一样是个汉奸,可他出卖的比吴三桂更多更彻底,而仅仅只是为了自己做皇帝的野心。
顶部
性别:女-离线 碧落赋
(舞入白刃,魅人红尘)

嘉陵公主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轩辕公主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10
功绩 176
帖子 5432
编号 38624
注册 2005-5-8
来自 潇湘,月冷,玉,凋零
家族 梁山泊


仔细一想,李自成在一些方面,的确不如吴三桂
李自成不善用人,个人的军事天分,似乎也没有吴三桂高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桓大司马
(湘中布衣)

长沙郡公
谏议大夫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9
功绩 755
帖子 9950
编号 18150
注册 2004-9-21
来自 潭州
家族 泡泡营


发表于 2005-6-22 11:39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李自成,一流氓地痞而已,得志便猖狂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实干司马

南海郡公
★★

Rank: 20Rank: 20
柱国(正二品)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2
功绩 1033
帖子 10365
编号 310
注册 2004-3-3


发表于 2005-6-22 12:36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很尖锐地指出中国历史成王败寇的本质

成功了,则无论做过什么,都是好的对的;失败了,等着扣屎尿盆吧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天山一剑仙

Rank: 4
组别 校尉
级别 仁勇校尉
好贴 3
功绩 47
帖子 187
编号 36308
注册 2005-4-8


发表于 2005-6-22 14:36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不错,只不过成功与失败多也是由来有因。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吳下阿蒙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82
编号 40539
注册 2005-6-8


发表于 2005-6-22 15:44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中國人就是有個劣根性,就是喜歡往女人頭釦上禍水的帽子,想想妺喜,妲己等都是男人在政治上的犧牲品.
我討厭滿洲人,當然對李
顶部
性别:女-离线 慕容燕然
(逍遥游)

芮国公主谏议大夫

Rank: 18Rank: 18Rank: 18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车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725
帖子 7330
编号 1616
注册 2004-6-4
来自
家族 慕容世家


其实吴三桂投靠满族叛乱政权的真相很难去考证了,在史籍中对吴三桂态度突然的转变有三种说法:一是吴三桂听说他父亲吴襄被大顺拘捕追脏,二是吴三桂误信从京中私逃出的奴仆谎报吴襄全家被大顺军朝没,三就是所谓的冲冠一怒为红颜了。

吴三桂乃一枭雄,我个人是比较相信前两种说法的。但第三种说法太有传奇色彩,所以被人津津乐道。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旁观者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好贴 1
功绩 8
帖子 299
编号 35657
注册 2005-3-31


发表于 2005-6-22 17:43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又是替汉奸翻案的!吴三桂这卖国卖的还挺有血性的???你怎么不看看有多少真正有血性的男儿倒在清兵的屠刀下面?还要替这种人翻案??
顶部
性别:男-离线 yanhy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14
帖子 1401
编号 29347
注册 2005-1-1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05-6-22 17:58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吴逆有那么强的实力?十数万关宁铁骑?其实这里面大部分只是吃空额,当年崇祯召见吴襄询问军情,吴襄到是说了老实话,他说他部下大多是充数的,真正能打仗的只是几千部曲也可以说是私人部队。其实明末左良玉等地方军阀所持者也就是几千部曲而已!可惜吴襄这次以后就没回山海关。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鲁瞪眼

Rank: 5Rank: 5
组别 校尉
级别 裨将军
好贴 2
功绩 13
帖子 307
编号 22705
注册 2004-11-6


一个最大区别是:
晋阳老李家和突厥的约定是:城破之后,子女玉帛归突厥,或者突厥可以抢几天东西,但是城池地方归老李家,事实上后来有好几次,老李家都劝说阻止了突厥屠城,直接叫城中群众拿钱出来给突厥就算了。

QUOTE:
李渊。。。起兵反隋,也就是打自己祖母的娘家人,说句老实话,他这一下我是不大看得起的。



QUOTE:
这一番比较下来,吴三桂又是大大好过了李渊,至少他是大明朝的忠臣良将,李渊却是大隋朝的逆臣反贼;吴三桂是明朝先亡,然后归顺汉人李自成,最后为李自成逼到走投无路,这才去借了满清的兵;而李渊却是隋朝尚在,他只仅仅是为了自己做皇帝,就暗地里先向突厥借好了兵造反打隋朝不说,还不惜事先就把中国的子女、金帛一次性都许愿送给了突厥大汗。所以照此看来,吴三桂的确是比李渊强上许多的。

有道伐无道,安邦救国事大。汉文帝平定七国之乱,同一辈的兄弟破坏国家安定团结,都是要杀头滴;
隋暴虐、末明害民,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老杨家当皇帝不称职,老李家来当,这有什么不对吗?

美猴王语录:
因在凡间嫌地窄,立心端要住瑶天;灵霄宝殿非他久,历代人王有分传;强者为尊该让我,英雄只此敢争先!

吴阿桂既为忠臣,国破君亡,就当或起兵报仇、或死节、或远走他乡,为什么又要归顺干掉自己老板的大顺军?

QUOTE:
想那吴三桂,由洪承畴统领与清作战,洪承畴兵败降清,自己的老父亲又皇上被下了大狱,而当时的满清皇帝又亲自作书招降,外加自家亲友自舅舅到哥哥等等都一起降了清再来劝降,尤其是他那舅舅祖大寿可是赫赫有名的悍将,也一样降了清,但这个时候吴三桂却一口回绝了。

他要当时降清,老豆和圆圆MM就立即over;他并非心向汉人,而是曹爽一类“念念不忘家中娇妻美妾,驽马恋栈豆,必不能用”而已。

QUOTE:
由此看来,李渊脑子里的君臣家庭观念只怕都是远不如吴三桂的

乱世用武,汉朝刘老大连亲生儿女都能推下车,破一己之小家、而安定天下去之万万家,此佛家舍己救人之心肠啊。。。吴阿桂为泄私愤,引异族打同族,导致200多年汉人扎辫子,其汉奸之罪百口莫辩。
老李家是利用突厥骑兵剪除异己,内心深自防范的,太原反击战就是反击突厥旗下伪军刘武周及其保安队长尉迟敬德的;阿桂就知道跟在大顺军屁股后面猛追,追完大顺军就追南明,还不怕炎热追到缅甸。你说他是不是对汉人政权有仇?或者说猪头,保存缅甸南明匪军,没准还可以养贼自保呢。

QUOTE:
突厥可汗的标志则是白色旗上加挂狼头蠹。李渊这个时候挂的是白底不加狼头蠹的旗帜,所以李渊这个“建武王所执白旗,以示突厥”的举动,到底想表示的是什么意思,倒也是值得再和诸位大大商榷一回的。
李渊为了求突厥出兵,还没等突厥人来就先称臣不说,还预先许愿将中国的子、女、金、帛提前一次性大优惠全都送给了始毕可汗

这些不过是策略,孙权也怂恿曹操称帝,并口称到时候要“亲率臣下纳土来降”,曹操英明神武,懒得理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潇湘夜雨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3
帖子 253
编号 41230
注册 2005-6-18


发表于 2005-6-23 14:09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红颜祸水,值得吗??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实干司马

南海郡公
★★

Rank: 20Rank: 20
柱国(正二品)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2
功绩 1033
帖子 10365
编号 310
注册 2004-3-3


发表于 2005-6-23 17:40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这些不过是策略,孙权也怂恿曹操称帝,并口称到时候要“亲率臣下纳土来降”,曹操英明神武,懒得理他。

李世民成功了,这些事迹就成了“策略”了,仅此而已。失败了呢?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关内侯

Rank: 16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大将军
功绩 126
帖子 12567
编号 31412
注册 2005-1-29


……无三龟……作者的意思是说他做汉奸都做的没水平?
顶部
性别:女-离线 扶楠

太华公主光禄大夫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讨逆将军
好贴 6
功绩 333
帖子 677
编号 7193
注册 2004-4-29


发表于 2005-6-23 22:20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引用:“这李渊本是大隋的外戚,“隋文帝独孤皇后,高祖之从母也”,也就是说,他是大隋朝的娘家人。当时他在太原防备突厥人,因为兵出无功,隋炀帝遣使者来要李渊去江都叙职,李渊大惧,已而炀帝复驰使者赦止,其事遂终。隋炀帝又那知道这一下,实际是捅了个马蜂窝。
  那李渊自此便恐惧起来,又看看天下流寇蜂起,终于也决定起兵反隋,也就是打自己祖母的娘家人,说句老实话,他这一下我是不大看得起的。”


李渊的确是隋的外戚,但是不是打自己“祖母”的娘家人,是母亲的娘家人。不过也并不为什么过失啊,隋文帝何尝不是欺负自己的女婿呢?还有张俊,和韩世忠是双重亲家,不也诬陷没商量吗。唐朝建立后,独孤家的一个子孙独孤怀恩想谋反(当然了,没成功),可见这个是不与亲缘关系挂钩的——要知道,争权夺势的时候是连父子兄弟都顾不上的,何况还娘家人?此处无可厚非。
至于“李渊自此恐惧起来”,这是人之常情吧,李渊是太原留守,独当一面,能不害怕吗?何况看楼主所写,当是指打突厥不利被下狱那次,当时情况是比较紧急的,李世民当时哭着劝李渊:“芒砀山泽,是处容人。请同汉祖,以观时变”,可见,李渊想不怕都不行。这也是很正常的。但自此之后,李渊并未一味的害怕,而是加紧了起兵的准备,他谋反是早就有此意,只是时机不成熟。后来李渊在一个最恰当的时机起兵,终于一击而成,可见李渊还是很了不起的。

先说这一点,没细看,回来再说……:)
顶部
性别:女-离线 百灵羽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39
编号 36233
注册 2005-4-8


发表于 2005-6-24 00:17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两者都是乱世枭雄,成者为王败者为寇,所以,也正常.
不过吴三桂出尔反尔是出了名的,说他冲冠一怒为红颜,估计只是个借口而已罢!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鲁瞪眼

Rank: 5Rank: 5
组别 校尉
级别 裨将军
好贴 2
功绩 13
帖子 307
编号 22705
注册 2004-11-6




QUOTE:
原帖由实干司马于2005-06-23, 17:40:11发表

李世民成功了,这些事迹就成了“策略”了,仅此而已。失败了呢?

长安李世民已经初步具备完整军政体系,心中想着防备突厥;吴桂桂一只孤军,无政权基础,从来没想过、也没有能力防备满清,只知道满世界追李自成,不在一个战略层次。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实干司马

南海郡公
★★

Rank: 20Rank: 20
柱国(正二品)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2
功绩 1033
帖子 10365
编号 310
注册 2004-3-3


发表于 2005-6-24 22:50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吴阿桂既为忠臣,国破君亡,就当或起兵报仇、或死节、或远走他乡,为什么又要归顺干掉自己老板的大顺军?

请看看史可法《复多尔衮书》,里面清楚记载当时朝臣(包括他自己)对吴三桂献山海关的态度。

QUOTE:
他要当时降清,老豆和圆圆MM就立即over;他并非心向汉人,而是曹爽一类“念念不忘家中娇妻美妾,驽马恋栈豆,必不能用”而已。

这就是主观猜测了。起码来说,当时不降清无论如何是一件好事吧?
顶部
性别:男-离线 iori1222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偏将军
功绩 4
帖子 389
编号 7069
注册 2004-4-26


发表于 2005-6-25 01:04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吴毕竟镇守边关数十年,拿到现在来也算个军区司令级别的吧,个人认为他算的上枭雄,比李要强,至于降清降李,一开始是处于观望状态,后来李军进京后主要将领开始腐化变质,吴此时可能认为李做不得靠山,遂降清
顶部
性别:女-离线 慕容燕然
(逍遥游)

芮国公主谏议大夫

Rank: 18Rank: 18Rank: 18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车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725
帖子 7330
编号 1616
注册 2004-6-4
来自
家族 慕容世家


李军进京前后不过一个月,哪有一个月就腐化变质的道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吕布貂蝉
(中狼政治局常委)

谯郡公谏议大夫

Rank: 20Rank: 20
柱国(正二品)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6
功绩 838
帖子 11567
编号 435
注册 2003-9-5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05-6-25 01:26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吴三桂 一代猛将啊~~军事能力绝对是明末超强的几人之一~~

而且当时吴三桂已经投降李了~~不过李本人烂而已~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潇湘夜雨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3
帖子 253
编号 41230
注册 2005-6-18


发表于 2005-6-26 14:47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吕布貂蝉于2005-06-25, 1:26:46发表
吴三桂 一代猛将啊~~军事能力绝对是明末超强的几人之一~~

而且当时吴三桂已经投降李了~~不过李本人烂而已~

不是他个人问题,是晚年思想腐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完颜康

Rank: 8Rank: 8
组别 校尉
级别 平东将军
好贴 2
功绩 43
帖子 2582
编号 1999
注册 2005-1-13


发表于 2005-6-27 09:49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肃杀于2005-06-25, 1:22:36发表
李军进京前后不过一个月,哪有一个月就腐化变质的道理?

糖衣炮弹凶猛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成吉思汉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3
编号 41860
注册 2005-6-28


发表于 2005-6-28 11:12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只怪陈圆圆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2-14 20:15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24108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