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大国崛起之一匡天下(春秋争霸系列文章之一)
性别:男-离线 王佐之才

太中大夫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军师将军
好贴 3
功绩 178
帖子 906
编号 17624
注册 2004-9-13


发表于 2008-2-22 20:24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大国崛起之一匡天下(春秋争霸系列文章之一)

要旨:
   此篇乃春秋争霸系列文章中的第一篇,全文共八千言。探讨齐桓公称霸诸侯的历史事件,论述“挟王”“尊王”“攘夷”之战略实质与国
际外交内涵,阐释齐“内力外义”的强国称霸之道与宽宏的政治文明。


推荐贴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王佐之才

太中大夫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军师将军
好贴 3
功绩 178
帖子 906
编号 17624
注册 2004-9-13


发表于 2008-2-22 20:26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序言

公元前八世纪以后,奉行“礼乐治国”的西周王朝渐入式微,其总体军事力量处于不断衰退之中。突发于公元前841年的“国人暴动”事件,再一次证明了西周军事力量的脆弱,以至于周历王被国人轻易驱逐出了首都。

周宣王继位后,随着西北戎狄势力的不断增长,王朝政治中心丰镐两京位于国防体系的突出部,处于戎狄势力从西北两个战略方向的夹击之下,周王室形成了天子守边的不利局面。虽然,周王朝在边境地带完善了烽火台为核心的预警体系,建立了各诸侯国快速入援的军事机制,但这一切都难以彻底改变周王室所面临的外部威胁。

公元前771年,西北游牧部落犬戎大掠镐京,幽王在国都被攻破的一片混乱中被杀,那个“千金一笑”的美丽祸水褒姒神秘的失踪在历史的天空之中。随着周平王的东迁,统一的王权衰微了,而华夏历史进入了一个干戈灿漫的大分裂时代。

整个春秋时代是华夏第一奇局,这是一个强者的时代,这是一个英雄的时代,这是一个侠客的时代,这是一个贤哲的时代,这是一个国士的时代,这是一个先知的时代,这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这是一个泥沙俱下的时代,这是一个大浪淘沙的时代,这是一个群星闪耀的时代,这是一个血气贲张的时代。

所有旧时代的束缚逐渐被打破了,金黄色的黄河文明在这一时期高度演进,正如同古希腊深蓝色的爱琴海文明一样。诞生于同一时代,相隔万里的两大文明,犹如普罗米修斯之火照耀着人类最初的孩提时代。


推荐贴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王佐之才

太中大夫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军师将军
好贴 3
功绩 178
帖子 906
编号 17624
注册 2004-9-13


发表于 2008-2-22 20:29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郑国是春秋时代第一个崛起的诸侯国,提到这个国家,人们自然联想到那位富有传奇色彩的郑庄公。郑庄公本人是一位非常不吉利的人,他出生的时候给他的母亲姜氏夫人带来了极大的痛苦,也正因为如此从小失去母爱的郑庄公养成了工于心计,深于城府,暗藏不露,引而不发,后发制人的性格,正如他的名字“寤生”一样,他的出现似乎预示了一种非同凡响的叛逆意味。郑庄公的人生历程犹如反叛三部曲“杀弟”“伤母”“叛君”,而这一切似乎同那个时代的主流价值观格格不入。郑国似乎用了一种摧折旧有道德权威与宗法政治制度的方式,摆脱了旧时代的束缚率先完成了强国之路。郑国在崛起的过程中于东周王权的相互渗透与反复较量,不仅体现出王权没落,宗法分封所带来的相对分立政治模式的破产,而且预示了失去制约的诸侯国势力的不断膨胀以及表现出的独立倾向。

无论从哪个角度观察,雄心勃勃的郑庄公都称得是东周政治体制的掘墓人。郑国军队与王师激战之中,射向周天子的那一箭,射掉了周王室“天下共主”的神秘光环。从此,天下进入了一个以下克上,礼崩乐坏的动荡时代,这是一个“国权”逐渐代替“王权”的时代。

颇具雄才的“小霸”郑庄公虽然得到了祭足、子都、颖考叔、祝冉等贤卿良将的辅佐,凭借着君父郑武公留下来的精锐善战的军队东征西讨,卓尔不群的屹立于烈国之林。但是缺乏综合国力的郑国,其名不正,言不顺的霸业犹如“小荷初露尖尖角”随即就淹没在大国崛起的历史长河中了。郑庄公死后,郑国二公子争位,国内陷入动乱,郑国迅速衰落,在以后二个世纪的时间里,当初由郑庄公开创的强大的郑国,在大国争霸的舞台中成为了主要军事大国争夺的战略前沿,朝晋暮楚,摇摆于南北军事强权之间,犹如驶入汪洋大海中的一叶孤舟。

从这层意义上讲,那个率先向中央王朝发难的郑庄公十分幸运的成为一个旧时代的掘墓人,而同时又十分不幸的成为了一个新时代的铺路者。历史无情而又充满了嘲讽。

 郑庄公死了,郑国衰落了,五十年之后在东海之滨的齐国,诞生了春秋时期的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霸主——齐桓公。作为齐国贵公子的小白其早年的生活应该是极为优裕的,他从学于齐国卿大夫鲍叔牙,受过良好的贵族式的君子教育,这种良好的学识教养与传统熏陶,直接开启了他以后礼贤下士,宽宏扶义,不记前仇,任贤不疑,从谏如流的政治气度与古之明君风范。他早年最大的一次人生挫折来源于他的哥哥齐襄公被杀害的那个恐怖之夜。那个夜晚,不满齐襄公冷遇的卿大夫连称与长期得不到国君宠爱的连氏,勾结公孙无知发动了宫廷政变,叛军包围了贝丘山离宫,将那个眷恋着自己妹妹文姜的荒唐的齐襄公弑杀了。齐国陷入内乱,公子小白与公子纠在他们师傅鲍叔牙与管仲的带领下逃到邻国避难。

这之后的事情充满了戏剧性,小白继承了君位,公子纠被杀,宽宏大度的齐桓公拜管夷吾为相,不记管仲射向自己的那一箭,而雄才大略的管仲将为齐桓公射取天下。齐桓公与管夷吾君臣际遇,令后世传颂不已,齐国有如此君臣,焉能不强?古往今来,国家的强大与崛起,首先取决于的宽宏的政治环境与优良的政治文明。如果抛弃了这个前提,一切崛起与复兴都无从谈起。这也就是《吕览》中所言:水泉深则鱼鳖归之,林木盛则飞鸟归之,庶草茂则百兽归之,人主贤则豪杰归之,故圣王不务归之者,而务其所以归”的道理。
 
齐桓公拜管仲子为相,重用鲍叔牙,隰朋,高奚等贤才良将,修齐国政,均地分力,增加田垦,重农兴商,改革货币。齐国负海之国,得渔盐之利,齐国又是制作业大国,百工精良,车辆制造、冶金与兵器制作业极为发达。齐国推行渔盐铁专卖政策,税收颇丰,政府财政储备殷实。齐国是第一个运用市场规律,推行平粟法,宏观调控农产品价格的国家。齐国还是第一个推行社会福利政策的国家,政府救济贫穷孤寡,对社会贤达予以录用和特别津贴。(史记称:赡贫穷,禄贤能。)由此可见,齐国成功的内政改革涉及到了国民经济与社会福利的各个领域。
 
这一套广为施惠的治国方略,调整了社会利益的分配,使国家利益与民众利益紧密地结合为一个整体,赢得了民心,史称:齐人皆悦。

这之后,这位伟大的宰相,开始将改革措施推行到军事领域。管子认为“预先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器成卒选,则士知胜矣”齐国政府加速兵器生产的同时,又发布“作内政寓军令”将民间基层组织,里、连、乡与军事组织,卒、旅、师整合挂钩,对应发展,完善了兵力成建制快速动员的机制。齐国对军队编制进行了调整,将卒扩编为200人;旅扩编为2000人,师扩编为10000人。齐国常规兵力扩充为3个精锐的加强主力师,拥有兵车800乘,齐桓公与国高两世卿各统率一个师。对军队编制的调整,使齐军各部队,尤其是师一级的部队,得到了最大程度的补充与兵力加强,更加适应于未来的重兵会战。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按照西周军事制度,周王直接统率的军队总共为14个师,编为两个军团。驻宗周(丰镐)6个师,号称为“西六师”;驻成周(洛邑)8个师,号称为“殷八师”。诸侯国的军队最多不能超过3个师。齐国将原先每师2500人加强为10000人,在表面不违反周礼的情况下,将实际兵力扩充了4倍。巧妙的实现了隐蔽扩军的目的。

齐国加强军备的同时,完善了军事训练制度,齐军利用春秋两季集中轮训练兵,称为“春嵬”“秋狝”齐军通过大规模制度化的演练,提高了军队的精炼度与作战能力,军队远距快速部署能力得到了提高,这样就使齐国军队在未来突发性军事冲突中,可以配合外交与政治企图快速做出战略反应,更加适应于未来争霸战争的需要。齐国为弥补军事后勤方面的人力匮乏局面,采用“薄刑罚以厚甲兵”的政策,将徒刑犯编为厮徒军工,平时参与军械制造,战时编入军中负责军事运输。

通过齐桓公与管夷吾的内政军事改革,齐国得民心,和人力,兴士气,民为用,兵图战,国富兵强。一个仓廪足,知礼仪,“北背于海,膏壤两千里”的强大齐国,屹立于春秋争霸的历史舞台,拉开大国争衡的时代帷幕。

[ 本帖最后由 王佐之才 于 2008-2-25 16:14 编辑 ]
推荐贴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王佐之才

太中大夫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军师将军
好贴 3
功绩 178
帖子 906
编号 17624
注册 2004-9-13


发表于 2008-2-22 20:30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正如管子所言“国以民为本”“君霸王,而社稷定”一个国家的统治者只有树立起远大的政治理想,固民本,兴王道,布仁政,开诚心,施公道,依托国家实力,凭借民众支持,在国际国内树立广泛的政治信誉,以成王霸之业,这个国家才是一个对内安定,对外强大的国家,才能真正屹立于天下强国之林。统治者先立志而后兴国“君霸王”是远大的政治理想;“社稷定”是良好的政治效果,这二者是前因后果,相互引导,而又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一个国家的称霸与强盛,不是凭空幻现的海市蜃楼,而是其饱和的内在精神力量的一种释放与外延,这也就是“内安强而外王霸”的道理了。

齐国凭借自身实力,推出了正确的外交军事路线,竖起了“尊王攘夷”这面大旗,对外成功的输出政治理念,首先抢占了国际外交战略的制高点。从公元前680年始至公元前644年止,在三十六年的时间里齐桓公九合诸侯(实际会盟十一次)。以齐国军队为主力的诸侯联军,采取了“先北后南”“北攻南守”的战略,攻伐山戎北狄,深入北方沙漠,灭孤竹国,先后对燕国、邢国、卫国、杞国、徐国、提供了直接军事援助。为抵御戎狄的侵扰,齐国帮助邢国修建夷仪城,帮助卫国修建楚丘城,并对邢卫两国提供经济与物资援助。齐国通过会盟与中原所有主要国家均建立起稳固的政治外交与军事合作关系,并获得了在王京洛邑与卫国、鄶国驻军的权利。从公元前661年开始到公元前644年的十七年的时间里,齐国建立了由自身主导的军事联盟,建立了行之有效的危机处理机制,分别与宋、曹、鲁、陈、卫、郑、徐、许、八个国家结为军事盟国,在重大危机中联合作战。

  公元前656年,齐桓公为了遏制楚国向中原地区的扩张,率诸侯联军讨伐楚国在中原各国中的唯一盟友——蔡国,由齐国主导的强大的中原联军进至楚国边境城市陉亭,楚国震动,楚王遣使会盟。
               
  此时的齐桓公北服戎狄,南威荆楚,又定襄王之位,公元前651年召开的葵丘之会更是盛况空前,齐国的霸业达到了顶峰。齐桓公以“宗伯”的身份一匡天下,确立了无可争议的中原事务仲裁者的地位。
推荐贴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王佐之才

太中大夫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军师将军
好贴 3
功绩 178
帖子 906
编号 17624
注册 2004-9-13


发表于 2008-2-22 20:32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说到这里,后人不免有一个疑问:在春秋争霸的最初舞台上,郑先齐后,而为何齐桓公最终成为“五霸之首”呢?

关于这个问题,有些学者认为:郑并非大国,领土人口极为有限,郑国缺乏政治军事称霸的客观条件。

其实,当年郑庄公称霸的战略条件是非常优越的。

(1)郑国是春秋初期第一个崛起的军事强国,可谓将强兵精,曾经一举击败诸侯联军,具备相当的军事实力与军事优势。(2)郑国战略位置极为重要,是东周王室东部重要的战略屏障国家,承担着护卫王京的军事重任。因此,历代郑国伯爵均为周室所重。郑国地近王京,具备独特的地缘战略优势,可以就近对中央王朝施加政治影响。(3)郑庄公的君父郑武公当年在骊山之难中,积极率兵勤王,郑国军队最先赶到镐京,后又与诸侯迎立平王即位,共同护卫周室东迁。因此郑武公也成了周室为数不多的辅政大臣,一举改变了虢公、卫公、周公等家族长期把持王政的局面。郑国对周王朝可谓有“救驾”“迎立”“护卫”“辅政”之功。郑国与王室之间传统政治关系异常深厚,并成为天子近臣。郑庄公即位后继承了这种政治资本。庄公素有大志,精明强干,为政老练,且加祭足、颖考、子都,祝冉等贤卿良将的辅佐,可谓“君明臣贤”具备其他诸侯不可比及的政治优势。以此来论,春秋初期的郑国并非不具备争霸所需的战略条件。郑庄公是有实力成为诸侯之首的。

郑庄有此三利,再加上郑国将强兵精,逐渐产生了“挟天子以令诸侯”政治野心,利用周室辅政大臣的地位,对朝廷进行全面渗透,与周王互换太子,意图长期操控王政,以至于“挟王”不成,公开奉行强硬路线与周王室撕破脸面走向政治军事对抗。在当时的政治形势下,郑国不仅无法在政治上号令诸侯,而且还成为了天下众矢之的。

当然,这里特别需要指出的是:齐桓公的“尊天子以令不臣”与郑庄公的“挟天子以令诸侯” 两种操控最高权威的手段不仅有着本质与动机的区别,而且在实际政治运作过程中的效果也大相径庭。应该说最高政治权威本身具有“天下宗主”的地位,具有某种道统与精神的独立性,其本身的传统政治资源是非常丰厚的,并不是可以轻易挟控的,如果挟控了,其号召力也就大打折扣了。“尊王”是战略博弈中的双赢格局,“挟王”是战略博弈中单赢格局。“尊王”可以使争霸国家加深与最高权威之间的政治合作关系;“挟王”只能使两者之间的政治合作关系趋于紧张,甚至于完全破裂走向敌对。应该说“尊王”是一种外部相互包容的“下助上”尊控模式;“挟王”是一种内部积极渗透的“下克上”挟控模式。前者因远而亲,后者因近而仇。

郑庄公与齐桓公采取了两种战略目的相同,而战略手段不同的争霸策略。双方都寄托自身实力,一个“挟王”一个“尊王”,郑庄公在“挟王”的全过程中逐渐丧失了自己的政治优势;而齐桓公在“尊王”的全过程中,逐渐赢得了政治优势,为自身捞足了政治资本。因此在天下诸侯的心目中,郑庄公的政治形象是明而不贤,齐桓公的政治形象是贤而又明。郑国虽称雄一时,但一直无法树立与其相匹配的国际政治威望,其霸权无法得到各国认可,总是面临严峻挑战。这也就是郑先齐后,郑近齐远,而齐桓公最终成为五霸之首,而郑庄公虽然号称“春秋小霸”最终“霸而不霸”的原因之一了。

[ 本帖最后由 王佐之才 于 2008-2-24 10:53 编辑 ]
推荐贴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王佐之才

太中大夫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军师将军
好贴 3
功绩 178
帖子 906
编号 17624
注册 2004-9-13


发表于 2008-2-22 20:34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齐国的对外争霸模式,可以概括为一种以国家经济实力为基础“外交为主,军事为辅”“内力外义”的合纵称霸方略,这是第一种争霸模式。第二种称霸模式就是以后来晋国为代表的以国家军事实力为后盾“军事为主,外交为辅”“内力假仁”的连横争霸方略。这两种“争霸观”一直延伸到二千年后的今天,仍然深刻的影响着国际战略思想。即使是二战之后的美苏争霸,其战略称霸思想也没有完全跳出这两种争霸模式的大格局。

齐国“内力外义”的争霸模式其主要手段与方式可以归纳为:

第一阶段,首先成功的对外输出政治理念与政治价值观,同时赚取最高政治权威组织的配合默契与授权,使二者之间达成某种政治利益联盟,使自身对外称霸过程中,所有的政治外交与军事行为都披上一层合乎最高权威的合法合理的外衣,意图最大限度的减少争霸阻力。而同时最高政治权威“号令天下”的地位只能在大国争霸的过程中才能体现出来,所以,只能自觉地纳入这套争霸体系中,心甘情愿的被争霸国家所操控,充当一面号令天下的政治大旗。这就是管子所谓的“尊王”。


第二阶段,争霸国家在赚取最高权威的认可与授权之后,在建立自身为主导的政治军事同盟的同时,还要树立共同的假象敌,这个假想敌可以是和自己价值观与民族精神不相同的,也可以是相同的但异常强大具备足够威胁性的。一个松散的政治联盟只有拥有共同的假想敌的时候,才是最稳定的。联盟中的各个国家的政治军事合作才是最密切的。这就是管子所谓“攘夷”的实质。

齐国与公元前661年起,正式得到周王室的授权,并开始组织会盟,压服了挑战者宋国,顺利的完成了对外称霸的“尊王”阶段。齐国在“攘夷”的过程中,巧妙树立了“戎敌”与“荆蛮”这两个与中原国家风俗文化迥异的政治敌人,并依托自身雄厚的国力,奉行“内力外义”的政治方略,对同盟中的燕国、邢国、卫国、杞国、徐国提供了军事,经济,物资援助,确立了自身军事保护国与最大的外援国的地位,强化了战略同盟关系,稳固了战略领导地位。齐国通过会盟,与同盟国家建立一种互惠双赢的合作关系。尤其是公元前664年,北方山戎进扰燕国,燕国紧急求援,齐国军队讨伐山戎,灭孤竹国,燕庄公恭送齐桓公入齐境,齐桓公谢礼道:“非天子,诸侯护送不出境,吾不可无礼于燕国”并将孤竹国土地赠送给燕国,并规劝燕君恢复召公德政,勤于尊王纳贡。作为霸主的齐国对受援国不倨傲,不贪利,所作所为不仅合乎当时以“周礼”为圭臬的国际规范,而且确立了与同盟国分享利益的称霸原则,同时也维护了王室的政治权威。齐桓公将“内力外义”称霸理念诠释的非常到
位,可谓仁至义尽,极为漂亮。也正是奉行了“内力外义”的宗旨,齐国所构建的霸权体系使每一个成员国都可以在这种全新秩序中受惠,更加愿意接受强齐的主导。


受“内力外义”合纵称霸观的主导,齐国的军事战略采取的是一种“外交为主,军事为辅”的原则。

齐桓公在称霸的三十七年的时间里,会盟十一次,平均每三年一次,大规模组建诸侯联军六次。齐国用外交会盟的方式,加强各国之间的高层联系,确立由齐国领导的军事同盟,联合处理各种突发危机。齐国利用诸侯联军共同作战,不仅可以起到借力与国,示强于敌的作用,而且还使其军事盟友尝到对外用兵的甜头,而自身降低了单独作战的风险,可谓一举多得。齐国处于东海之滨,地理位置偏远,与宋、晋、郑、许、滑等中原国家均不接壤,与陈、蔡等西南国家更是相距遥远。为改善这一不利局面,齐国利用军事同盟关系,获得境外驻兵权,与驻在国成立联合防卫机制。从公元前661年起,齐国获得了在卫国、王京、鄶国的驻兵权,控制了南北两大战略前沿与中原政治中心。在南北中三个重要战略方向上,加强了自身的军事影响,稳固了战略两翼与战略腹心,有效的遏制住了敌对国家的扩张与侵扰。因此,齐国“外交为主,军事为辅”的军事争霸策略的运用,是非常成功的。

另外,齐国在对外称霸的过程中,非常谨慎的处理同晋楚秦等军事大国之间的关系。尽量避免同一流军事强国发生直接军事冲突,而重点打击那些三流敌人,用老百姓的俗话讲:就是柿子先拣软的捏。以当时的列国形势而论,戎狄弱而荆楚强,戎狄部落势分形散,荆楚王权集中强大,所以齐国采取了“先北后南”“北攻南守”军事策略。先后伐山戎,灭孤竹,驱北狄,讨淮夷,而对南方的楚国,则采取了组建诸侯联军防堵与吓阻的遏制型战略。并于公元前656年正式与楚国会盟,将其纳入自己主导的政治联盟体系中,意图加以控制。对当时强盛的晋国奉行的咄咄逼人的领土扩张政策,齐国所表现的态度尤为谨慎。齐国对晋国公然吞并虞国与虢国的行为,采取了规避策略,没有触及晋国锋芒。晋献公死后,齐国与秦国共同扶立公子夷吾为晋惠公,对流亡到齐国的晋公子重耳给予特别礼遇与政治庇护, 但不介入晋国最高领导层的权力纠纷中,也不支持重耳回国即位。应该说,齐国对晋国采取不干涉政策是极为得当的,在某种程度上规避了齐晋两个相同价值观的北方大国发生迎头碰撞的可能,维护了中原的平和局面,避免了齐国的主要对手楚国利用中原内乱从中渔利的可能。

齐国对楚国遏制而不决战,对晋国交好而不干涉,使齐国避免了无胜算把握的争霸战争,正确的处理了“霸与义”“忍与争”“战与和”“为与不为”之间微妙的博弈关系,在对外称霸中成功的避免了的军事风险与政治阻力。因此齐国未经大战,以最小的代价,一帆风顺的称霸中原37年,一匡天下。史称:五霸以桓公为首,五霸以桓公为盛!
推荐贴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王佐之才

太中大夫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军师将军
好贴 3
功绩 178
帖子 906
编号 17624
注册 2004-9-13


发表于 2008-2-22 20:36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非常有寓意的是,齐国称雄天下三十七年,而其强大的原因却起源于四十多年以前的一次三人秘密对话。《吕氏春秋》中记载了这样一则小故事:

齐襄公时期, 鲍叔牙,管夷吾,召忽三位贤人彼此要好,相约共同辅助齐国。召忽说:“我们三个人对齐国来说,好比鼎有三足,去掉那个都不成,公子小白一定不会立为国君,不如我们三人一道辅佐公子纠。”管仲说:不行,国人讨厌公子纠的母亲,因而牵连到公子纠。公子小白失去了母亲,国人都同情他,谁立为国君还未可知呢,不如让一个人侍奉公子小白。”所以鲍叔牙作了公子小白的师傅,而管仲与召忽留在了公子纠那里。

公子纠与公子小白都非常有贤德,如果公子纠能够继承君位,作为师傅的管仲也一定会被信用,而齐国也终究会强大,然而历史选择了小白。公子小白幸运的成为五霸之首的齐桓公,而公子纠却为此失去了生命。历史从来都是在幸顾与冷漠中,主宰着人间世。

国君需要的是幸运与气度,而贤才需要的是机遇与眼光。前者需要“运”与“度”;后者需要“机”与“识”。

管仲良禽择木而栖,而不避另一良木,以成君子殊途同归,分而后合之势,难道这不是管夷吾的功劳吗?齐桓公不计前嫌,不念宿仇,不分派系,不论亲疏,信重管仲这样的奇才,一曰问仲父,二曰问仲父,齐国大治,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而自身丰功美名皆具。人君劳于选贤,逸于施政,难道这不是齐桓的功劳吗?鲍叔力荐管子,举贤不避亲,荐能不避旧,而自愿退为求其次,难道这不是鲍叔牙的功劳吗?召忽与管鲍定君子之盟,共扶社稷,以成君子鼎立之势,君子散则小人强,君子聚则小人退,难道这不是召忽的功劳吗?

子华子说:“王者乐其所以王,亡者乐其所亡。所嗜不同,故其福祸亦不同。”齐桓公先嗜爱霸业,而齐国强冠诸侯;后嗜爱宵小,而齐国遂失天下。可见,有志望,必出贤君,有贤君必出国士,有国士则邦本固,邦本固则仁道兴,仁道兴则民众强,民众强则国有力,国有力则雄居天下矣!

优良的政治传统培育优良的政治志趣,优良的政治志趣化为优良的政治气度;优良的政治气度孕育优良的政治文明;优良的政治文明打造优良的政治文化;优良的政治文化引导优良的政治环境;优良的政治环境召唤优良的政治人才;优良的政治人才凝聚优良的国家精神;优良的国家精神锻造优良的民族风貌。难道这不是古今中外一切强国的兴邦之道吗?难道这不正是“齐桓晋文之事”留给后世穿凿时空,飞于神枝,凤鸣九天,开辟鸿蒙的启迪吗?一个贤明的领导者,又怎可不深深的体会它呢?   

           (全文完)完成于2008年2月5日
推荐贴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王佐之才

太中大夫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军师将军
好贴 3
功绩 178
帖子 906
编号 17624
注册 2004-9-13


发表于 2008-2-22 20:37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注释:
(1) 齐国领土面积;参见《史记  齐太公世家》
(2)齐国均地分力的政策;参见《管子 乘马篇》
(3) 齐国作内政寓军令 ; 参见《管子 小匡篇》
(4) 西周军制:《周礼 夏官》称:凡制军,万有二千五百人为军,王六军,大国三军,次国二军,小国一军,军将皆命卿。
(5) 齐国薄刑罚以厚兵甲的政策;参见《管子 中匡篇》
(6) 齐国帮助邢卫两国修建夷仪城与楚丘城一事;参见《吕氏春秋》
(7) 子华子之说;参见《吕氏春秋》

[ 本帖最后由 王佐之才 于 2008-2-24 10:57 编辑 ]
推荐贴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王佐之才

太中大夫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军师将军
好贴 3
功绩 178
帖子 906
编号 17624
注册 2004-9-13


发表于 2008-2-22 20:41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楓红一刀 于 2008-2-22 20:31 发表
王佐兄又出大作

好长时间没写文章了,因此也不好意思来轩辕,惭愧惭愧~~

春节以前写了一篇文章,发上来,请轩辕的朋友们指正。
推荐贴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elz5000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安国将军
功绩 8
帖子 819
编号 4570
注册 2004-1-17


发表于 2008-2-23 17:02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郑于周同姓,和周、召、毛、毕同出于周王室支裔。
各国异姓大臣崛起要等春秋中后期了
推荐贴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王佐之才

太中大夫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军师将军
好贴 3
功绩 178
帖子 906
编号 17624
注册 2004-9-13


发表于 2008-2-23 22:27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查了一下,姬郑确实同姓。文中已经改过来了。谢谢兄弟指正!

[ 本帖最后由 王佐之才 于 2008-2-23 22:29 编辑 ]
推荐贴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伟君子
(野驴楚才)

Rank: 8Rank: 8
组别 校尉
级别 平西将军
功绩 24
帖子 2397
编号 36946
注册 2005-4-16


发表于 2008-2-23 22:37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没读完史记的人飘过!
郑和周产生的矛盾主要是社么?
我觉得郑离周太近了,想称霸,难免和周产生矛盾。
齐就不一样了,离周远,距离产生美呀!
后来崛起的楚与晋,都是离周远,欺负蛮夷小国以自强!
所以我觉得郑走了挟天子的路线,也是没办法的!
推荐贴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王佐之才

太中大夫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军师将军
好贴 3
功绩 178
帖子 906
编号 17624
注册 2004-9-13


发表于 2008-2-23 23:26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郑国同周朝产生的矛盾非常复杂,他们其中的矛盾有一个演进的过程,是从郑武公“尊王”逐渐过渡到郑庄公的“挟王”,最后走向公开的破裂与对抗。

郑国本身也没能处理好同王室的关系,而周桓王也想摆脱郑国对王政的控制,致使矛盾逐渐升级。一切矛盾归根结底还是从郑国君臣对周室的渗透与挟控政策上开始的。

郑国的政策,其实最终走到一个死胡同,越与周室进行军事对抗,越成为天下众矢之的,还算郑庄公本人比较能干,度过了一次次的政治军事危机。但是从战略上看,还是得不偿失。郑国的称雄没有多少实际意义,也不可能使自身获得任何领导地位。郑国崛起于危机之中,同齐国的和平式的崛起道路,大相径庭。
推荐贴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三种不同的红色

天水郡公
京东东路经略使
★★★

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4
功绩 2325
帖子 8451
编号 106435
注册 2007-2-3


发表于 2008-2-24 15:16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郑庄之时,周室虽实力尽丧,但天子威仪犹存,因此称霸之路是走不通的。怪只怪郑庄公生得太早了。虽说起得早的鸟儿有虫吃,但如果起得太早,反而遇不到虫子了。
推荐贴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伟君子
(野驴楚才)

Rank: 8Rank: 8
组别 校尉
级别 平西将军
功绩 24
帖子 2397
编号 36946
注册 2005-4-16


发表于 2008-2-24 19:34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觉得还是地理影响太大,
郑的地理位置决定了他难有齐一样的经济实力,又难保不和周天子发生利益冲突!
外义内力,郑一边都站不到!
久闻王佐打名,啥时间也分析下为何后来晋楚争天下,而齐这时候却不太行了!春秋五霸,只有晋楚最持久!
推荐贴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王佐之才

太中大夫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军师将军
好贴 3
功绩 178
帖子 906
编号 17624
注册 2004-9-13


发表于 2008-2-24 23:21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三种不同的红色 于 2008-2-24 15:16 发表
郑庄之时,周室虽实力尽丧,但天子威仪犹存,因此称霸之路是走不通的。怪只怪郑庄公生得太早了。虽说起得早的鸟儿有虫吃,但如果起得太早,反而遇不到虫子了。

呵呵,确实有这方面的原因,所谓“人合”“地合”天不合” 地理决定外交,环境决定行为,天时决定成就。

[ 本帖最后由 王佐之才 于 2008-2-25 11:48 编辑 ]
推荐贴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王佐之才

太中大夫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军师将军
好贴 3
功绩 178
帖子 906
编号 17624
注册 2004-9-13


发表于 2008-2-24 23:24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伟君子 于 2008-2-24 19:34 发表
觉得还是地理影响太大,
郑的地理位置决定了他难有齐一样的经济实力,又难保不和周天子发生利益冲突!
外义内力,郑一边都站不到!
久闻王佐打名,啥时间也分析下为何后来晋楚争天下,而齐这时候却不太行了! ...

现在正在写宋襄公,快写完了。晋文公要看有没有时间写了~~  
推荐贴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冒牌

武乡侯
谏议大夫
★★★★★★

Rank: 16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739
帖子 4907
编号 39823
注册 2005-5-30
家族 邪恶标题党


发表于 2008-2-25 08:11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伟君子 于 2008-2-24 19:34 发表
觉得还是地理影响太大,
郑的地理位置决定了他难有齐一样的经济实力,又难保不和周天子发生利益冲突!
外义内力,郑一边都站不到!
久闻王佐打名,啥时间也分析下为何后来晋楚争天下,而齐这时候却不太行了! ...

地理位置来说,郑与晋接近,比齐更具备霸主条件
齐国还是太偏了

郑国之衰,在于内乱。
当郑厉公之时,郑武力尚强,此时也有了尊王的机会
可惜接着郑厉公就死了。
若非内乱频频,郑未尝没有称霸的机会

郑不得其时,所以不能称霸
齐不得其地,所以后来失霸主
晋既得时又得地,所以后来就是晋担大梁
推荐贴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真幽默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校尉
级别 破虏将军
好贴 1
功绩 13
帖子 800
编号 248376
注册 2007-12-11


发表于 2008-2-25 11:24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说郑受地理影响不是说他靠近中央.而是说他地小人乏,四面受敌.
说起来,其实当初周中央分封的各路诸侯,应该地域或者者说人口综合国力之类的考虑不会相差太远的,离中央近的都是近亲啊,应该都是肥地啊,但是随着时日变迁,戎狄侵扰,那些分封都起了很大的变化.由于当时吞并之风尚未盛行,有那个想法也没法抵御舆论的压力.再说哥几个都说起来是一家人,都得分碗饭吃,反而是最靠中央的诸诸侯很不好发展,看看那春秋五霸,都是从东夷西戎南蛮那捞到不少好处的,国土的扩大,人口的增加,都是积累下来的.
郑庄那老奸不是不知道这点,所以他力主子忽去娶齐姜,可惜这孩子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 本帖最后由 真幽默 于 2008-2-25 11:26 编辑 ]
推荐贴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冒牌

武乡侯
谏议大夫
★★★★★★

Rank: 16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739
帖子 4907
编号 39823
注册 2005-5-30
家族 邪恶标题党


发表于 2008-2-25 11:44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真幽默 于 2008-2-25 11:24 发表
说郑受地理影响不是说他靠近中央.而是说他地小人乏,四面受敌.
说起来,其实当初周中央分封的各路诸侯,应该地域或者者说人口综合国力之类的考虑不会相差太远的,离中央近的都是近亲啊,应该都是肥地啊,但是随着时日变迁,戎狄侵扰,那些分封都起了很大的变化.由于当时吞并之风尚未盛行,有那个想法也没法抵御舆论的压力.再说哥几个都说起来是一家人,都得分碗饭吃,反而是最靠中央的诸诸侯很不好发展,看看那春秋五霸,都是从东夷西戎南蛮那捞到不少好处的,国土的扩大,人口的增加,都是积累下来的.
郑庄那老奸不是不知道这点,所以他力主子忽去娶齐姜,可惜这孩子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郑跟晋其实很像。
郑庄公时,晋实力并未强过郑
但郑发得早,晋发得晚,区别也主要是这点了

至于娶齐姜,郑庄并未出主意吧。
那是齐僖公想嫁女儿,子忽自己不答应而已
推荐贴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王佐之才

太中大夫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军师将军
好贴 3
功绩 178
帖子 906
编号 17624
注册 2004-9-13


发表于 2008-2-25 12:26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我私下里认为,郑庄公最终奉行的同王室对抗的强硬政策,其中包含了郑庄被排挤出朝廷之后的逆反心理与种种情绪化的发泄等等因素。但也并非完全如此。

郑庄这个人虽然有的时候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但绝不是一个昧于大势的人,他之所不断的同周王室捣乱,其本意是想通过对抗,同王室达成某种妥协,从而恢复郑国的辅政之位。若以当时而论,周室号召力还很强大,称雄也好,称霸也好都没有形成概念,诸侯国最大的政治荣誉就是辅政权了。郑庄其本意还是想在西周体制内有所作为,但是没想到,最后的局面一发不可收拾,最后也就只能一条道走到底了。结果就是两败俱伤,周王室损失也大,郑国也没有在政治捞到什麽实际好处。
推荐贴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王佐之才

太中大夫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军师将军
好贴 3
功绩 178
帖子 906
编号 17624
注册 2004-9-13


发表于 2008-2-25 12:30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冒牌 于 2008-2-25 08:11 发表

郑不得其时,所以不能称霸
齐不得其地,所以后来失霸主
晋既得时又得地,所以后来就是晋担大梁
...

说的有道理,确实有这方面的原因。
推荐贴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三种不同的红色

天水郡公
京东东路经略使
★★★

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4
功绩 2325
帖子 8451
编号 106435
注册 2007-2-3


发表于 2008-2-25 14:12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尊王攘夷”是齐桓霸业的两大支柱,而且,他在“尊王”上明显比“攘夷”做得更好。可以这么说,齐桓称霸,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他通过“尊王”获得了道义上的制高点。

但郑庄公则完全没有齐桓公的条件。如偶前面所说,他是属于那种起得太早的鸟儿,当时王室威仪尚在,天子根本不用他来尊,那么他想获得权柄,只有两种途径,一是在体系内部架空天子,二是通过外部对抗来战胜天子。

郑庄起初选择的第一种方法,但既然天子威仪尚在,岂容被人架空?因此才有了天子畀政虢公的事情。郑庄不得不走向第二条路,此后郑周交质、繻葛之战等事件也就顺理成章了。

周郑直接的对抗,实际上是双输,周天子威信扫地,实力尽丧,从此再也没有了号令天下的威严,而郑庄公作为直接和天子对抗的人,也丧失了道义上的号召力。

在郑庄公把天子威严踩到地上几十年后,齐桓公却又借着“尊王”而称霸,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郑庄公可谓是齐桓公的铺路石。
推荐贴
顶部
性别:女-离线 剑使冰璃
(永恒~幽族长公主)

白衣公主
★★★★★★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游戏人生区)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怡情岁月区)
组别 轩辕公主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7
功绩 287
帖子 6717
编号 87142
注册 2006-10-14
来自 九黎幽都
家族 幽神幻韵


发表于 2008-2-25 14:30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太强了 ..东周列国志的评论么ORZ....
推荐贴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王佐之才

太中大夫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军师将军
好贴 3
功绩 178
帖子 906
编号 17624
注册 2004-9-13


发表于 2008-2-25 16:53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郑庄公是一个把水搅浑的人,齐桓公是把浑水澄清的人,没有搅浑就没有澄清。

从历史发展上看,郑庄与齐桓之间确实是一个承上启下的关系,也就是说郑庄为齐桓作了嫁衣。

齐国恐怕是古今中外的历史上,唯一的一个没有经历过大战,就能获取与保守霸权的国家。这在历史上都属于非常罕见的现象,齐国称霸基本上属于和平崛起,更看重外交,更倚重联盟的力量,自身也非常节制,比较尊重最高权威的合法性。“尊王攘夷” “内力外衣”这种模式非常适合齐国,也满足了当时的国际政治需要,所以齐国以很小的代价,很快就获得了成功。

[ 本帖最后由 王佐之才 于 2008-2-25 17:13 编辑 ]
推荐贴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王佐之才

太中大夫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军师将军
好贴 3
功绩 178
帖子 906
编号 17624
注册 2004-9-13


发表于 2008-2-25 17:11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另外齐相管仲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孔子非常推崇管仲,称其为“相桓公,霸诸侯,以匡天下,民至今受其赐。”管仲在政治,经济,战略,治军四个方面都有一套东西,就是军事指挥上差一点,不是良将。

有意思的是,后人喜欢把管仲与诸葛亮相提并论,诸葛亮年轻时也自比管仲。两人都算政治家,两人生活的时代不同,也没有多少可比性。但是硬要比较的话,德行与政治,战略,治军方面,两人在伯仲之间,不分上下,但若以经济才能与理财水平而论的话,诸葛亮要略逊一筹。
推荐贴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三种不同的红色

天水郡公
京东东路经略使
★★★

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4
功绩 2325
帖子 8451
编号 106435
注册 2007-2-3


发表于 2008-2-25 17:39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管仲有三归、反坫,而诸葛亮“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於官,不别治生”,家产仅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两人德行,未必是不相伯仲。而孔子也说“管仲之器小哉”。

所谓“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诸葛亮的比较对象,本该是伊吕等人,管仲还差了点。
推荐贴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王佐之才

太中大夫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军师将军
好贴 3
功绩 178
帖子 906
编号 17624
注册 2004-9-13


发表于 2008-2-25 21:53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三归”之说,原为孔子以儒家标准评价管仲之语。不过管仲生活比较奢侈,没有武侯简朴,后期对齐国贵族的奢侈之风,也起了不好的引导作用。
推荐贴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真不幽默

Rank: 4
组别 校尉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21
帖子 76
编号 265956
注册 2008-2-2


发表于 2008-2-26 11:19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伟大的改革先驱管仲同学,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坚持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凡是周礼就要遵从,凡是祖宗定下的规矩就要遵守的极左思想进行了艰巨的斗争,成功的使齐国从天天讲礼处处泥礼的东周文化革命阶段迅速转入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富民强国强兵的正确轨道.
不要小看这一步思想的跨越,这几乎奠定了齐国称雄称霸数百年的基础.
两千年后,我们讴歌邓二先生的改革开放,其实很多思想的源头都来自于管仲同学.
不说别的,对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看重,便是自管同学开始的.
推荐贴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cooliscool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14
编号 265858
注册 2008-2-1


发表于 2008-2-28 17:01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晋文公是个传奇啊,不写台可惜了!应该要重点写写啊!


推荐贴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4-7-6 00:08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7126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