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氏的祖父冯弘、伯父冯跋是北燕国王,其父冯朗在北燕灭亡后降魏,官至秦、雍二州刺史,姑母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的左昭仪。后来其父因罪被杀,她随姑母人宫。
公元452年,文成帝即位后,封十四岁的冯氏为贵人,十八岁立为皇后。同年,立两岁的儿子拓跋弘为皇太子。按照"立子杀母"的规矩,拓跋弘生母李贵人被赐死。冯皇后抚养拓跋弘,待太子如同亲生。
24岁时当了寡妇。在熊熊烈火中,她欲跳进去与丈夫一起死。后来被内侍救出来了。这一救,也成就了她在政治上的伟业。
献文帝拓跋弘即位时,年仅十二岁,尊冯皇后为皇太后,由丞相乙浑总揽朝政。乙浑图谋篡位,冯太后用计把他逮捕杀死。从此,朝政由冯太后一人裁决。但是冯太后并不是慈禧,献文成年后即还政于帝.
太后毕竟还年轻,她喜欢上了大臣李奕,此人是当朝名士,才貌双全,引起献文不满,诛其九族(惨...),世人皆叹之.因此,太后与皇帝矛盾激化.
公元471年,献文突然宣布要禅位,而且要禅位给皇叔拓拔X(对不起,名字忘了),群臣惊,表示反对,而帝意已决,但冯太后宣布,禅位只能禅给后位,而那皇叔也表示不接受禅让,帝遂改禅位于太子拓拔宏(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魏孝文帝,父子俩居然都叫hong....),冯太后再次辅政.
历史上对献文帝禅位的理由是看破世俗,但是实际上很可能是迫于太后压力.到了公元476年,突然太后诏,京师戒严,不久,献文帝鸩死,有史学家认为献文帝长大后,难以控制,文明太后干脆毒杀了他,但是有人提出意见,既然已经禅位,而冯太后也掌权,又何必多此一举呢,其实很有可能是献文帝想东山再起,兵变失败,被冯太后辞死.(毕竟不是亲生的....)
献文帝死,冯太后杀了一批政敌,重用一批有改革思想的人,进行一系列改革:颁行班禄制,整顿吏治,统一度量衡,推行"三长制",实行均田制。改变了鲜卑族的落后局面,为孝文帝迁都洛阳以后的繁荣打下基础。
冯太后最大的成功,就是教导孝文帝,受这个"奶奶"的教导,孝文帝成为了北魏历史上有名的成功皇帝.
冯太后的生活也比较俭朴,不好华饰,但她却好男宠,并把这当成是笼络权臣的手段。就连南朝齐国派来的使者刘缵也被冯太后留宿宫中,在床帏间解决边境问题。
于是后人多以此诟病冯太后,刚才看帖子也有人说她"最"荡,但是估计当时有地位的女人,身边都会有男人吧。
公元490年九月,冯太后病逝,终年四十九岁。谥为文明太皇太后,葬于永固陵。我觉得无论怎么说,她都堪称是一个伟大的女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