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谎言到底因何而生?——解密“武则天架空唐高宗”这一谎言的由来, 澄清事实
性别:未知-离线 不容青史俱成灰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偏将军
功绩 4
帖子 363
编号 456801
注册 2012-2-10


发表于 2014-4-23 15:55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谎言到底因何而生?——解密“武则天架空唐高宗”这一谎言的由来

谎言到底因何而生?——解密“武则天架空唐高宗”这一谎言的由来


一、歪曲

  据《资治通鉴》卷201记载:“初,武后能屈身忍辱,奉顺上意,故上排群议而立之;及得志,专作威福,上欲有所为,动为后所制,上不胜其忿。有道士郭行真,出入禁中,尝为厌胜之术,宦者王伏胜发之。上大怒,密召西台侍郎、同东西台三品上官仪议之。仪因言:‘皇后专恣,海内所不与,请废之。’上意亦以为然,即命仪草诏。左右奔告于后,后遽诣上自诉。诏草犹在上所,上羞缩不忍,复待之如初;犹恐后怨怒,因绐之曰:‘我初无此心,皆上官仪教我’……自是上每视事,则后垂帘于后,政无大小皆与闻之。天下大权,悉归中宫,黜陟、生杀,决于其口,天子拱手而已,中外谓之二圣。 ”
  大部分误以为高宗此时已沦为武则天傀儡的人,都是因为对上段话理解不当所致(当然,有些人是故意歪解,以混淆视听)。他们将上段话解读为:武则天势力日大,渐渐架空高宗,于是便跋扈起来,“专作威福”,不将高宗放在眼里,高宗想做什么都会被阻止,不堪忍受之下,遂决意铤而走险,废掉武则天。然而尚未发动,便被武则天的密探侦知,武曌先下手为强,当面逼宫,性情软弱的李治胆裂魂飞,又深知妻子的势力远胜于己,既然已有防备,便再无成功可能,遂罢废后之念。为了防止武后对自己下手,还出卖了上官仪,任由武曌冤杀之。经此一事,李治彻底被武则天整服了,武曌之后嚣张更甚,大权独揽,决断一切,李治只能“拱手”表示支持,完全沦为了政治玩偶。





二、背景

  如上面这样的解读,充斥着大量的臆测和武断,很多甚至是在有意拼凑事实,根本不足取信,想要了解事实的真相,还是要从当时的政治背景着手。自汉朝开始,儒教便统治了中国,潜势力极其庞大,而儒教奉行的主旨之一,便是“男尊女卑”。在这样一个男权社会中,女人想要掌权,必须要有一个男人做后台,若无高宗的支持,武则天根本就不可能压服群臣和各地将领。魏忠贤权倾朝野,但木匠一死,他就被彻底铲灭,足见像阉人、女人这种不具备法统者,仅凭自身是很难掌稳权力地。即使在废武之事发生的十九年后,高宗临死之前(其时武则天的势力和威望已经大大增强),仍然不放心,担心妻子无法压服众臣,因此专门留下遗诏为她撑腰,足见那时的武曌对朝局仍然没有绝对的控制权,十九年前自然更加没有。一些史盲说什么武后所行的“厌胜之术”,是为了咒高宗早死,就更是明显的胡扯。对于立足未稳的武则天来说,李治是他最大的依仗,她又怎么可能自残股肱呢?
  对于高宗而言,武则天其实也是不可或缺的存在。虽然此时他已经利用武曌击败了关陇旧阀,真正掌控了权力,但体弱的他仍然需要一个利益代言人来主持日常国政(他自己只须决断大事,掌握人事大权即可)。对于李治而言,与其让权臣借机坐大,必须倚靠自己才能掌控权力的妻子无疑是更好的选择。此外,李治知道自己的寿元不会太久,他穷尽无数心力,才和武后一道成功压制了门阀大族,收回了皇权,李显懦弱无能,才干心术都远不及自己和武曌,在他死后,未必能够应对贵族们的反扑,很有可能像当年因打压阀门而遭到疯狂反扑,最终国亡身死的杨广一样丢掉江山。因此李治需要一个强势人物,在自己死后,护持着自己的儿子坐稳皇位。武则天既有能力又有治政经验,又是不具备法统继承权的女人,还是李显的亲生母亲,没有人比她更合适。在李治死前,曾立下遗诏:“七日而殡,皇太子即位于柩前。园陵制度,务从节俭。军国大事有不决者,取天后处分”(《旧唐书》卷5),明显是在给武则天撑腰,就是要让她能够名正言顺地继续干预国政,压制朝臣,好为李显保驾护航。
  在高宗临终前留下的这句话中,包涵了三个内容,太子即位和丧葬节俭,其实都是套话,对政局有实际影响的,只是最后一条,前两则不过是为了引出这条而做的铺陈罢了,由此便能看出,在高宗死前,最放不下的事情就是武则天能否继续把持权力。有些人谎称李治生前放任武则天掌握权力,是被控制后身不由己,其实对唐朝政治结构和相关史料稍微了解一些的人,都明白武曌根本不可能做到把高宗当成傀儡软禁控制。何况在李治死前,武则天又能拿什么来迫使他立下这份遗诏?就凭这份诏书,李治对武则天的支持态度便已无可置疑。
  在高宗心中,妻子就算恋栈权位,也不过就是多垂帘几年,老了以后,最终还是会还政于她自己的儿子,因此国家并不会出现动荡,李家的皇权也不会动摇,而武则天治国能力很强,让她多管理国家几年也并非什么坏事。李治唯一没有想到的,就是武则天居然会夺亲生儿子的皇位,一个女人,居然能在一个男权社会中坐稳皇位,他终究还是低估了武曌给寒门子弟提供进身之阶后,所得到的从上到下大批官吏的支持带来的影响。不过我们不能用“事后诸葛亮”的视角去谴责高宗,在当时,几乎没有人能想到这一点,大臣们竭力避免的,不过是太后干政,夺走自己的权力而已。
  综上可知,李治和武曌这对患难夫妻、政治盟友,并没有本质上的利益冲突,也没有深刻的矛盾,李治根本就没有铲除武则天的动机。无论在李治生前,二人一道掌握权力,防范阀门;还是在李治死后,将皇权妥善地传承给李显,二人的利益均完全一致,武则天需要李治的背后支持,李治对她也有政治上的需要,毁了武则天,不啻于自断膀臂。





三、正解

  由上面这则史料可知,武则天行事跋扈,高宗的意见“动为后所制”(并不是“全为后所制”),早就令高宗不快,在听说她在宫中搞巫术后,爆发出来(在既存史料中,并未提及武则天行巫术是针对哪个宫人,但当年高宗就因王皇后搞巫术而废了她的皇后,虽然不过是以之为借口,但显然对这种事也非常反感),但这也不过是寻常的夫妻不和而已,二人还远未至决裂翻脸的地步,更谈不上敌对仇视。上官仪在高宗气头上煽风点火,挑拨人家的夫妻关系,不过是为了个人的政治主张,一时挑唆得高宗有了废后之心,但这不过是气头上的决定。武则天在听闻此事后,马上服软,跑到高宗面前“自诉”,澄清了误解,双方尽释前嫌,高宗非但罢了废后之念,甚至还觉得挺不好意思,觉得冤枉了妻子,此后遂待武后如初,还将上官仪推出来当挡箭牌,这一方面是为了推卸责任,平息妻子的怒气;一方面也是因为在头脑冷静之后,对挑拨离间的上官仪感到不满。上面这一幕,恰如同寻常夫妻产生误会,在沟通之后言归于好,大发脾气的一方还觉得自己受人挑拨,对爱人做的太过分,有些不好意思。之后高宗对武则天更加宽纵,正是因为自觉这件事办得不妥,对妻子心中有愧。
  综上可知,高宗转了念头,罢了废后之意,不过是在武曌的解释下气消了,冷静下来后的决定罢了,非不能废,是不愿废而已。就如公司老总,若是平日打理公司主要依靠某副总,又无好的替换者,那这人跋扈些,专断些,甚至时常忤逆其意志,他也不得不忍耐宽容。但这不表示老总已经被架空,不表示废不掉这个副总,只是不愿承担相应的后果而已。武则天之所以敢于专断行事,除了欺高宗性格温和外,其实就是基于这种考量。而高宗之所以会对她容让三分,给其相当大的自主权,甚至不惜忤逆自己的心意,除了感情因素之外,也是出于对武氏的看重,因此对她的意志给予一定程度的尊重。






四、传承

  在上段中,司马光将武则天开始垂帘,对朝政控制加强,以及报复上官仪一事,紧贴着放在李治罢废后之议后面,不管是有意也好,无心也罢,已经在客观上给后世读史者构成了严重误导,并直接导致了“武则天通过阻止废后一事,彻底压服了李治,此后彻底架空高宗,完全控制了国家”这种错误观点的出现。
  在更原始的《旧唐书》卷5中,清楚地阐明了武后垂帘听政的原因:“时帝风疹不能听朝,政事皆决于天后。自诛上官仪后,上每视朝,天后垂帘于御座后,政事大小皆预闻之,内外称为“二圣”。帝欲下诏令天后摄国政,中书侍郎郝处俊谏止之。”显然武则天开始垂帘问政,是因为李治的风疹之疾发作,而非什么因为废后失败沦为傀儡。其实从“帝欲下诏令天后摄国政”一句也能看出,让武则天摄理国政,加强其权力,是高宗自己的意志,反倒是大臣们不同意。而从此议被郝处俊一言否决也能看出,此时的武则天根本就没能控制朝局,掌握实权的大臣们对他并非唯命是从,甚至并不畏惧,也不赞成让她掌控更大的权力,所谓的武氏掌握权柄,架空高宗的说法,不攻自破。
  有人认为,高宗之所以罢废后之念,是因为忌惮武则天的势力,觉得铲除她负面影响太大,这种看法也并不符合常理。在最高权力的争夺中,向来都是你死我活,高宗若真将武曌视为敌人,那她势力越大,二人就越势不两立,绝不可能在翻脸之后,又“待之如初”。就史料记载而言,当武则天和李治沟通之后,高宗在罢废后之意以前,其心态是“羞缩不忍”,而非畏惧忌惮。高宗若真地畏惧武瞾,武则天也就不必急急跑去“自诉”了,董卓会向汉献帝“自诉”么?慈禧会对光绪帝“自诉”么?还不是直接把这个傀儡关起来了事?
  而从细节来看,高宗一听上官仪挑唆,“即命仪草诏”废后,显然非常自信,足以看出高宗对武则天确有罢黜的能力。如果此时大权尽操武氏之手,高宗朝不保夕,他就会如崇祯铲除阉党、康熙铲除鳌拜一样,表面欢颜,暗自部署良久,才一朝发动,绝不会如此轻率行事。这种随意的做法,恰恰证明了高宗对朝政具有颇高的掌控程度。
  从常理来看,直到659年底,高宗和武则天才齐心协力击败了长孙无忌一党,掌握了实权,660年高宗风疾发作,才让武则天参与部分政务,至664年时,才过了四年,武则天又岂能在如此短的时间里掌控朝局,变得为所欲为?而众大臣和军方将领,也不可能在短短几年间就改换门庭,投到一个女人旗下。何况在这几年中,高宗又不是完全不理事,只不过将一些小事的决断权给了武则天而已,大事都会亲自过问,也时常临朝断事(如662年一怒罢免左相许圉师便是明证),这更决定了武则天不可能在短短四年中便压倒李治。
  据《资治通鉴》卷202记载:“上苦风眩甚,议使天后摄知国政。中书侍郎同三品郝处俊曰:‘天子理外,后理内,天之道也。昔魏文帝著令,虽有幼主,不许皇后临朝,所以杜祸乱之萌也。陛下奈何以高祖、太宗之天下,不传之子孙而委之天后乎!’中书侍郎昌乐李义琰曰:‘处俊之言至忠,陛下宜听之。’上乃止。” 由此可知,到了675年,李治的风眩症加剧,遂与众臣商议,再次提出让武则天摄政,试图将权力移交给妻子。这时与武则天作对的郝处俊已经升为了宰相,再次阻挠了这一提议。
  如果按某些人所言,664年时,武则天就已经能够完全压制李治,在李治废后失败后,其权力又进一步大增,李治只能“拱手”,那到了667年时,武则天势必已经能够恣意横行,完全控制住李治和朝局(这些人认为李治宣布让武则天摄政,是出于胁迫),重臣们也多已向她效忠,那此时就根本就没有力量能够阻止她摄政临朝。然而在事实上,郝处俊一句话就阻止了此事,连高宗的意志都无法勉强,仅凭这一点,便足以将664年武则天就已大权独揽,得到了军政官员的普遍支持,完全把高宗架空为傀儡的谰言击得粉碎。
  对于坏了自己好事的郝处俊,被一些人说成早已架空高宗,大权独揽的武则天,在667至675长达八年间,竟然对其无可奈何,反倒还眼睁睁看着这个政敌升了官儿。在675年,郝处俊第二次坏了她的好事之后,也拿不出什么有力的报复手段, 只能婉转行事,以修书为名,召集了一批文人学士(时人称作“北门学士”),让他们参决朝廷奏议,慢慢分割郝处俊的权力。而从这力不从心的处置便能看出,甚至直到675年,武曌掌握的权力都并不很大,其政治影响力十分有限,又哪有半分手掌大权,杀伐由心的样子?而她连区区一个郝处俊都无可奈何?又怎么可能把高宗控制在股掌之间呢?其实她当年之所以能杀上官仪,也是因为高宗觉得此人挑拨自己夫妻关系,居心不良,这才纵容她对其下毒手。
  司马君实是史学大家,上面的这些道理,他不可能不明白,然而他却仍然那样巧妙安排,有意歪曲真相,说得好像上官仪被冤杀,是高宗为了自保,出卖党羽一样,其目的无非就是要给后世读史者造成“武则天此时权倾朝野,想杀谁就杀谁,得罪她必然难逃一死,高宗自身难保”这样的错觉,其治史的态度实在令人失望。这个儒家史官,终究未能超脱出自身的局限性,为了丑化武曌这个女人,而失却了秉正直言的风骨。
  从高宗两次在病况加重之后,主动提出让武曌摄政,能够看出两件事。一是至少在675年以前,李治还主掌着大量政务,武则天只是在旁协助而已,这也从侧面证实了高宗在664年就被完全架空的说法是站不住脚地。二是能够由此看出李治的真实态度,显然其想方设法要让妻子接掌权力,而不愿将权力交给大臣。高宗的这种态度并不难理解,当年唐太宗贪恋权力,担心儿子夺了自己的权,在生前不让李治建立功业,培养自己的班底,导致其上位时威望不足;而他纵容关陇阀门坐大,更是导致李治初登皇位便被权臣架空,如履薄冰。李治花了无数心力,用了数年时间,好不容易才在你死我活的斗争中夺回皇权,又怎会让旧事重演?
  换言之,对大臣的不信任,以及自己身体不好,难以坚持到扶持儿子成长起来,这两个因素决定了李治必然会全力扶持武则天掌权,哪怕武则天行事跋扈,一些事情做得不合他的心意,高宗也不会因为这些末节而影响自己对权力交接的安排。当然,大臣们对这种削弱自己权力的行为自然会竭力反对,而儒家子弟内心歧视女人的固有思维也令他们对李治的做法深恶痛绝,这也正是郝处俊、上官仪、李义琰等人拼命阻挠武则天掌权的原因所在。限于大量重臣的强烈反对,以及女人不宜干政的传统,高宗不好一意孤行,这才不得不再次暂时搁置此议,直到临死前才留下“军国大事有不决者,取天后处分”的遗命,这其实已经是他第三次提出要让妻子摄政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不容青史俱成灰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偏将军
功绩 4
帖子 363
编号 456801
注册 2012-2-10


发表于 2014-4-23 15:57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在另一个贴中,看到一些反对意见,主要源于对资治通鉴中某段话的错误解读,今天有暇,写上一段,加以澄清。


顶部
性别:男-离线 落叶聚还散
(风月词人)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组别 校尉
级别 征东将军
功绩 44
帖子 5422
编号 499284
注册 2014-3-17


发表于 2014-4-23 17:13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关陇集团从来不是铁板一块,武则天是655年参政。

659年之前,长孙无忌是有权,但不代表高宗与武氏没权。

按你的逻辑,高宗与武后659年才掌的实权,那么,长孙无忌又怎么能阻止不了武则天册为皇后呢?

郝处俊阻止了一件事,就证明武氏没有掌握实权,但当时连高宗都一起反对,难道那时高宗也没掌握实权?

所谓李世民坐大关陇集团,更是没有的事情,关陇集团经西魏,北周,隋,唐,哪里轮得到李世民坐大?

岑仲勉与黄永年更是认为唐初这个关陇集团就不存在了,原因就是功臣与宰相出身于关陇地区一半都不到。不管如何,这关陇集团在李世民时期就是存在,也谈不上什么坐大。
顶部
性别:男-离线 落叶聚还散
(风月词人)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组别 校尉
级别 征东将军
功绩 44
帖子 5422
编号 499284
注册 2014-3-17


发表于 2014-4-23 17:30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新唐书:高宗自显庆后,多苦风疾,百司奏事,时时令后决之,常称旨,由是参豫国政。后既专宠与政,乃数上书言天下利害,务收人心,而高宗春秋高,苦疾,后益用事,遂不能制。高宗悔,阴欲废之,而谋泄不果。

自褚遂良等元老大臣相次屠履,公卿莫敢正议,独仪纳忠,祸又不旋踵,由是天下之政归于后,而帝拱手矣。

旧唐书:帝自显庆已后,多苦风疾,百司表奏,皆委天后详决。自此内辅国政数十年,威势与帝无异,当时称为“二圣”。

当时武则天的势力如何,新旧唐书都给出答案了。

你既然这么推崇旧唐书:

自诛上官仪后,上每视朝,天后垂帘于御座后,政事大小皆预闻之,内外称为“二圣”。帝欲下诏令天后摄国政,中书侍郎郝处俊谏止之。

看见没有,杀上官仪之前,高宗左右都是武氏的人,以至于废后还没下诏书呢,武氏就知道了,杀了上官仪之后,她都亲自上朝了。

至于郝处俊谏止之,只能说明武则天见事情还不成熟而已,当时都是二圣,高宗又身体不好,这与她独揽大权区别不大。
顶部
性别:男-离线 落叶聚还散
(风月词人)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组别 校尉
级别 征东将军
功绩 44
帖子 5422
编号 499284
注册 2014-3-17


发表于 2014-4-23 17:43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魏忠贤权倾朝野,但木匠一死,他就被彻底铲灭,足见像阉人、女人这种不具备法统者,仅凭自身是很难掌稳权力地。
-------------------------------------------------
崇祯刚入宫时,佩剑防身,不敢吃宫中的食物,小心谨慎到极点了。

阉人、女人这种不具备法统者,仅凭自身是很难掌稳权力地,这话你说对了,这也是为什么武则天在高宗要废她时,她采用哭诉解释,与高宗互有所忌的原因所在。

直到高宗死后,她才当上皇帝,即便这样,她也要任用酷吏,来维持自身统治的原因。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天霜寒

★★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车骑将军
功绩 99
帖子 7946
编号 371001
注册 2010-4-21
家族 兰陵萧氏


发表于 2014-4-23 20:2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尽信史不如无史,但不信史又该信何?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不容青史俱成灰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偏将军
功绩 4
帖子 363
编号 456801
注册 2012-2-10


发表于 2014-4-24 02:25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落叶聚还散 于 2014-4-23 17:13 发表
关陇集团从来不是铁板一块,武则天是655年参政。

659年之前,长孙无忌是有权,但不代表高宗与武氏没权。

按你的逻辑,高宗与武后659年才掌的实权,那么,长孙无忌又怎么能阻止不了武则天册为皇后呢?

...

长孙无忌这伙人就是关陇集团,贞观时期坐大,高宗时连皇帝都对其畏惧三分。

当然,高宗刚上台时,也不像汉献帝一样完全无力,否则也不能最终斗赢这些门阀,659年之前,武则天应该还没有余力在外拒强敌的同时,再把高宗如何架空,二人若是不能精诚合作,未必能够取胜,因此武曌就算要控制高宗,也是在659年以后,而短短四年是很难实现这点的。

如果664年武则天已经能压倒李治,吓得他想废后却不敢,也不能,那没有法统支持的武则天,势必要有军方和朝臣的普遍支持,拥有全面的明显优势,才能令拥有正统的高宗对她完全无力反抗,彻底沦为傀儡。

如果武则天已有如此实力,又逼得高宗下令传位,那郝处俊根本没有能力阻挠此议,也不可能在得罪了武曌后还升官。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不容青史俱成灰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偏将军
功绩 4
帖子 363
编号 456801
注册 2012-2-10


发表于 2014-4-24 02:29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落叶聚还散 于 2014-4-23 17:30 发表
新唐书:高宗自显庆后,多苦风疾,百司奏事,时时令后决之,常称旨,由是参豫国政。后既专宠与政,乃数上书言天下利害,务收人心,而高宗春秋高,苦疾,后益用事,遂不能制。高宗悔,阴欲废之,而谋泄不果。

...

“皆委天后详决”

这个 委 字我觉得还是准确地,就是在高宗的委托和支持下,武则天才权力日大,但664年时她的权力还没有到架空高宗的地步,之后变大,也是高宗一手支持。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不容青史俱成灰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偏将军
功绩 4
帖子 363
编号 456801
注册 2012-2-10


发表于 2014-4-24 02:32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事实上,魏忠贤并不敢铤而走险,因为没有皇帝的支持,文臣武将不会服他,他当时要杀朱由检,应该很容易,但他无法应对之后的报复,所以没有动手。

武则天要毒死李治,也不是什么难事,但李治却自然病死,这就是因为武则天需要他的支持。

QUOTE:
原帖由 落叶聚还散 于 2014-4-23 17:43 发表
魏忠贤权倾朝野,但木匠一死,他就被彻底铲灭,足见像阉人、女人这种不具备法统者,仅凭自身是很难掌稳权力地。
-------------------------------------------------
崇祯刚入宫时,佩剑防身,不敢吃宫中的食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孔方

Rank: 5Rank: 5
组别 校尉
级别 护军
好贴 1
功绩 10
帖子 493
编号 402321
注册 2010-11-6


发表于 2014-4-24 23:32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从宇文泰缔造关陇军事集团开始,关陇与皇权就是相互需要、相互扶持而又相互提防的。宇文泰一死,宇文护就诛杀赵贵、独孤信,但却极力拉拢于谨,一则打压一则拉拢。而武帝一个重用亲族宇文宪,一个联姻杨坚,也表明了皇权对关陇的打压与拉拢。这种打压与拉拢一直延续到唐初,在这个过程中,不能被控制的家族不是登顶称帝就是被诛灭九族,尤其太宗得位不正,关陇没把重宝压他身上,所以关陇只有长孙无忌在太宗朝撑门面。此时的关陇还想跟皇帝对抗,未免太不自量力了吧。

从东晋门阀的经验来看,士族凭军功掌权无法持久,最终只能被新的军功阶层取代,而且一旦新的军功阶层发展为皇权,那么士族就只能回到汉魏旧族经史传家的旧路。
顶部
性别:男-离线 落叶聚还散
(风月词人)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组别 校尉
级别 征东将军
功绩 44
帖子 5422
编号 499284
注册 2014-3-17


发表于 2014-4-24 23:36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而且李世民对外战争很多情况下是以山东集团为主,武则天也靠李绩才当上的皇后,李绩就是山东集团的。

关陇集团在唐朝势力没那大。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不容青史俱成灰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偏将军
功绩 4
帖子 363
编号 456801
注册 2012-2-10


发表于 2014-4-25 12:44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孔方 于 2014-4-24 23:32 发表
尤其太宗得位不正,关陇没把重宝压他身上,所以关陇只有长孙无忌在太宗朝撑门面 ...

我对这块不是非常清楚,难道李世民不是在关陇集团的支持下才能够篡位成功么?否则他怎能和李渊抗衡?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不容青史俱成灰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偏将军
功绩 4
帖子 363
编号 456801
注册 2012-2-10


发表于 2014-4-25 12:45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我有点儿懵了,山东集团难道不是李建成的人么?

QUOTE:
原帖由 落叶聚还散 于 2014-4-24 23:36 发表
而且李世民对外战争很多情况下是以山东集团为主,武则天也靠李绩才当上的皇后,李绩就是山东集团的。

关陇集团在唐朝势力没那大。

顶部
性别:男-离线 落叶聚还散
(风月词人)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组别 校尉
级别 征东将军
功绩 44
帖子 5422
编号 499284
注册 2014-3-17


发表于 2014-4-25 12:58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不容青史俱成灰 于 2014-4-25 12:45 发表
我有点儿懵了,山东集团难道不是李建成的人么?

及将行,建成、元吉相与谋曰:“秦王今往洛阳,既得土地甲兵,必为后患。留在京师,制之一匹夫耳。”密令数人上封事曰:“秦王左右多是东人,闻往洛阳,非常欣跃,观其情状,自今一去,不作来意。”

山东集团一直是李世民手下的一只重要力量。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孔方

Rank: 5Rank: 5
组别 校尉
级别 护军
好贴 1
功绩 10
帖子 493
编号 402321
注册 2010-11-6


发表于 2014-4-26 02:42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不容青史俱成灰 于 2014-4-25 12:44 发表



我对这块不是非常清楚,难道李世民不是在关陇集团的支持下才能够篡位成功么?否则他怎能和李渊抗衡?

李建成的师傅李纲(其父为北周车骑大将军)、亲信韦挺(京兆韦氏)、将领薛万彻(祖父为北周将领)都是关陇门阀出身。

玄武门事变中李世民谋主房玄龄出身山东旧族,杜如晦出身关陇门阀;武将如秦琼、尉迟恭等出身山东,其余天策府中人关陇勋贵、山东豪右参差不齐。

关陇集团不是土生土长的区域集团,而是宇文泰捏合的政治联合体,因此经历三代后逐渐瓦解是很自然的事情。北周时,关陇集团无不是军事将领出身,而经历隋唐关陇勋贵以文职入仕者渐多,其军事优势已经完全丧失了。失去军事垄断地位的关陇集团在政坛就不再具有任何特殊性,也无法具备与皇室对抗的能力。杨坚能够篡位,一则是幼主在位,但更重要的却是兵权在握。而长孙无忌再能得到朝臣支持,但没有兵权在手,废他只是高宗一道圣旨而已。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不容青史俱成灰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偏将军
功绩 4
帖子 363
编号 456801
注册 2012-2-10


发表于 2014-4-26 11:17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落叶聚还散 于 2014-4-25 12:58 发表

及将行,建成、元吉相与谋曰:“秦王今往洛阳,既得土地甲兵,必为后患。留在京师,制之一匹夫耳。”密令数人上封事曰:“秦王左右多是东人,闻往洛阳,非常欣跃,观其情状,自今一去,不作来意。”

山东集 ...

似乎不然,李世民是派张亮前往山东招过小弟,让其“多出金帛,恣其所用” ,但所得有限,他的主要班底,还是与山东集团对立的关陇集团。

李建成借伐刘黑闼之机,在山东大力扩充自己的势力,收拢无数豪杰于麾下,像李建成的心腹魏征就是山东集团在中枢的利益代言人。


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前,曾对李渊说:“臣与兄弟无丝毫所负,今欲杀臣,似为世充、建德报仇,臣今枉死,永远君亲,魂归地下,实耻见诸贼” 。这显然是以山东问题为借口攻击李建成、李元吉,想以此取得李渊的支持和政治内讧的主动,显然已经将李建成当成山东集团一伙人。而为了打击山东集团,他还编撰《氏族制》,抬高关陇,贬低山东贵族,还严禁皇族与山东贵族联姻……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不容青史俱成灰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偏将军
功绩 4
帖子 363
编号 456801
注册 2012-2-10


发表于 2014-4-26 11:22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孔方 于 2014-4-26 02:42 发表


李建成的师傅李纲(其父为北周车骑大将军)、亲信韦挺(京兆韦氏)、将领薛万彻(祖父为北周将领)都是关陇门阀出身。

玄武门事变中李世民谋主房玄龄出身山东旧族,杜如晦出身关陇门阀;武将如秦琼、尉迟 ...

我好像明白一点儿了

李建成主要倚靠山东集团,李世民则是关陇、山东两集团中都拉了一部分人,玄武门时他麾下两集团力量相仿。

夺位后,李世民开始打压山东集团,拉拢关陇集团,但也不敢对李建成余党(即大批没有追随他政变的山东集团中人)清洗过甚,只是留有余地地打压而已。

是这样么?
顶部
性别:男-离线 落叶聚还散
(风月词人)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组别 校尉
级别 征东将军
功绩 44
帖子 5422
编号 499284
注册 2014-3-17


发表于 2014-4-26 11:37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不容青史俱成灰 于 2014-4-26 11:17 发表



似乎不然,李世民是派张亮前往山东招过小弟,让其“多出金帛,恣其所用” ,但所得有限,他的主要班底,还是与山东集团对立的关陇集团。

李建成借伐刘黑闼之机,在山东大力扩充自己的势力,收拢无数豪杰 ...

山东集团也是分派系的,一派是高鸡泊派,一派是瓦岗寨派。瓦岗寨派,大多属于李世民的,而高鸡泊派,对李世民不太感冒,对李建成明显有好感,原因是李世民采用强硬手段,但始终无法根除这些反力量,李建成则是通过政治怀柔手段,收拢了过来,所以这一派多归李建成。

而李世民夺位不正,对一这派系当然怀有戒心。

李世民对外战争,不仅靠关陇集团,还有山东豪杰集团,还任用蕃将,所以对外战果自是辉煌,到武则天掌权,先废关陇集团,而府兵制就是源于关陇集团的,关陇集团与府兵制的瓦解基本一致。把关陇集团打倒,府兵制必然崩溃。

武则天她是女子上位,自是提防之心极重。虽然借助山东豪杰集团当了皇后,但对这一派系也怀有戒心。

[ 本帖最后由 落叶聚还散 于 2014-4-26 11:46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落叶聚还散
(风月词人)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组别 校尉
级别 征东将军
功绩 44
帖子 5422
编号 499284
注册 2014-3-17


发表于 2014-4-26 11:55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不容青史俱成灰 于 2014-4-26 11:22 发表


我好像明白一点儿了

李建成主要倚靠山东集团,李世民则是关陇、山东两集团中都拉了一部分人,玄武门时他麾下两集团力量相仿。

夺位后,李世民开始打压山东集团,拉拢关陇集团,但也不敢对李建成余党( ...

关陇集团是李唐最初的支持力量,只有山东豪杰集团才能抗衡,但由于李大李二争位这一出,李世民对山东集团戒心相对更大一些,但对外战争中,很多还要靠这个集团的,当然关陇集团也是非常重要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不容青史俱成灰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偏将军
功绩 4
帖子 363
编号 456801
注册 2012-2-10


发表于 2014-4-30 00:25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府兵制就算源于关陇集团,却不表示会与其共存亡。


依我浅见,武曌打压贵族,遏制了特权阶层搞土地兼并,恰恰能延缓均田制的崩解,对府兵制应该是有益的。

QUOTE:
原帖由 落叶聚还散 于 2014-4-26 11:37 发表

山东集团也是分派系的,一派是高鸡泊派,一派是瓦岗寨派。瓦岗寨派,大多属于李世民的,而高鸡泊派,对李世民不太感冒,对李建成明显有好感,原因是李世民采用强硬手段,但始终无法根除这些反力量,李建成则是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不容青史俱成灰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偏将军
功绩 4
帖子 363
编号 456801
注册 2012-2-10


发表于 2014-4-30 00:27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嗯,看来你也同意17楼的结论,我以前将山东集团视为铁板一块,致有之前的理解错误。

QUOTE:
原帖由 落叶聚还散 于 2014-4-26 11:55 发表

关陇集团是李唐最初的支持力量,只有山东豪杰集团才能抗衡,但由于李大李二争位这一出,李世民对山东集团戒心相对更大一些,但对外战争中,很多还要靠这个集团的,当然关陇集团也是非常重要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徒手拆高达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34
编号 500775
注册 2014-4-27


发表于 2014-4-30 09:48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如果谎言自“武则天架空唐高宗”这一句,其它的论证都是扯吧?

唐高宗无论什么理由,只要唐高宗失权,武则天得权,唐高宗就是被架空。这个不由主客观意愿来认定。就算唐高宗真心诚意的授权也不能改变这一客观事实。因为他没有禅位,武则天使用权力名不正、言不顺。
这也提醒了一些同志“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无名则不附其实”,这不是空话。现实生活中很多人自以为是有能力,所以大刀阔斧,越权“无名”“冒名”行事,在别人眼里就是越矩。知道是越矩的还好,最怕就是那些不知道的,还“喊冤”!还怒时不与我,世人不理解自己。

务实求名,这是奇招。
名附其实,这是正道。

奇招弄不好,身败名裂。
正道需直行,方为智慧........

莫非,现在流行标题党?弄个奇怪的标题,扯别的事?

[ 本帖最后由 徒手拆高达 于 2014-4-30 10:08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不容青史俱成灰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偏将军
功绩 4
帖子 363
编号 456801
注册 2012-2-10


发表于 2014-4-30 14:31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全文每一段,都是围绕这句进行论证,何谈跑题?

高宗并不存在失权,更谈不上什么主观失权和客观失权。

QUOTE:
原帖由 徒手拆高达 于 2014-4-30 09:48 发表
如果谎言自“武则天架空唐高宗”这一句,其它的论证都是扯吧?

唐高宗无论什么理由,只要唐高宗失权,武则天得权,唐高宗就是被架空。这个不由主客观意愿来认定。就算唐高宗真心诚意的授权也不能改变这一客观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徒手拆高达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34
编号 500775
注册 2014-4-27


发表于 2014-4-30 14:43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权力就那么多,不该你碰的、碰了,不该看的,看了。都算是“越”啊。

你自己文中澄清的“二人一道掌握”正好就证明了“武则天”逾越弄权。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徒手拆高达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34
编号 500775
注册 2014-4-27


发表于 2014-4-30 14:46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打个比方吧,哎,感觉这样的比方也太低端了。不过道理就是这么个理了.......,看到很多辩析大事的,上穷天地,下竭史实,为了就是不讲道理么?

您当干部,贵夫人去帮您上班。这算什么?

[ 本帖最后由 徒手拆高达 于 2014-4-30 14:53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不容青史俱成灰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偏将军
功绩 4
帖子 363
编号 456801
注册 2012-2-10


发表于 2014-5-12 06:38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在古代,皇权是皇帝的私产,所以你上班的比喻不当,除非是个人控股的公司。

我上面说得很清楚了,武则天染指部分皇权,是在李治的授意、支持、需要下的结果,这自然不是僭越,而是尊奉上意。

QUOTE:
原帖由 徒手拆高达 于 2014-4-30 14:43 发表
权力就那么多,不该你碰的、碰了,不该看的,看了。都算是“越”啊。

你自己文中澄清的“二人一道掌握”正好就证明了“武则天”逾越弄权。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不容青史俱成灰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偏将军
功绩 4
帖子 363
编号 456801
注册 2012-2-10


发表于 2014-5-12 06:50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为什么发布出去

QUOTE:
原帖由 徒手拆高达 于 2014-4-30 14:46 发表
打个比方吧,哎,感觉这样的比方也太低端了。不过道理就是这么个理了.......,看到很多辩析大事的,上穷天地,下竭史实,为了就是不讲道理么?

您当干部,贵夫人去帮您上班。这算什么?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小贩
(仙子!请自重……)

Rank: 16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大将军
功绩 54
帖子 12309
编号 29483
注册 2005-1-3
来自 Watchmen-德玛西亚


皇家无私事。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4-11-23 19:52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8907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