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男-离线 alance1981
(轩辕坑王)

白衣伯爵
太常丞
岳家军军师

Rank: 16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南将军
好贴 5
功绩 353
帖子 4568
编号 66973
注册 2006-4-24


发表于 2012-1-8 21:29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道德之路多踯躅:海瑞之死

死亡

    万历十五年十一月十三日,大明南京督察院右都御史海瑞去世了。

    作为整个大明朝仅次于三公三孤的正部级高官(正二品),海瑞确实是世所少有的清官,因此对于这位可能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清官的身后事,明史中特意不惜笔墨的进行了记载:由于海瑞的三个儿子未成年就已夭折,因此当时同在南京督察院供职的佥都御史王用汲来替海瑞办理后事时,发现他房间里的帷帐都是葛藤皮做的,身上的衣服也早已经破旧不堪,甚至连最贫寒的书生也不愿意使用。王用汲在翻检了海瑞的家产后,发现为官二十年的海瑞死后只留下不到二十两银子,甚至不够殓葬的费用,结果当时就掉了眼泪,于是与几个同僚凑钱给海瑞办了丧事。

    记得刚接触明史时,总是对海瑞身上表现出来的道德推崇倍至,因此每次读到海瑞死后的情形时更是感动莫名,为这样一位声名显赫、备极哀荣的清官却最终在贫寒中孤独死去而唏嘘不已。然而随着阅历与年龄的增长,在感动之余对海瑞死后所透露出来信息开始感到不解的迷惑,这份迷惑稍后解转变成期望,期望了解那个隐藏在几乎完美的道德外衣下面的活生生的人,这份期望最后演变成了彻底的怀疑和畏惧,不仅仅是对这个人,更是对这个人所追寻的道德之路的怀疑和畏惧。也许这正如奥威尔所说的那样:“追求圣人之境的人是可怕的。”


[ 本帖最后由 alance1981 于 2012-1-8 21:34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alance1981
(轩辕坑王)

白衣伯爵
太常丞
岳家军军师

Rank: 16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南将军
好贴 5
功绩 353
帖子 4568
编号 66973
注册 2006-4-24


发表于 2012-1-8 21:30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朋友

    海瑞曾说为人在世,惟务识真,不做乡愿,不追求富贵利达,为宫室妻妾动心,不羡慕财帛世界,要做中流砥柱;对于他所说的,我们通常会两个字来归纳,那就是道德。而海瑞确实也在后来的生活中一一付诸实行了,因此他的侄女婿梁云龙评论说:“第以公之微而家食燕私,显而莅官立朝,质诸其所著《严师教戒》,一一契券,无毫厘假,孔子所谓强哉矫,而孟子所谓大丈夫乎!古今一真男子也。”

    但是必须要正视的事实是,这样一个古今真男子在现实中却几乎没有任何朋友。这其中的的原因,一方面是固然是因为当时的官场黑暗腐败,上下沆瀣一气,使得海瑞这样有道德洁癖的人深恶痛决,但是另一方面也有海瑞自己的问题。

    海瑞生平做过的比较有名的一件事是骂过嘉靖皇帝。海瑞被逮捕下狱后,当时举朝上下都认为他必死无疑,惟独户部司务何以尚上疏救援,结果何也被逮捕下狱。海瑞在狱中并没怎么受刑,而何以尚却被日夜拷打,几乎送命。隆庆年间海瑞在弹劾高拱时,何以尚又再次大力相助,结果又受牵连被削去官职为民。万历年间海瑞任南京吏部侍郎时,何以尚恰巧起复在他的属下做官。当何以尚去拜访海瑞时,海瑞却摆出长官接见下属的礼仪接待他,何以尚于是问他:“就凭当初我们同生共死的交情,难道你就不能以客礼相待吗?”海瑞则坚持这是朝廷礼制而不肯妥协,结果何以尚当场拂袖而去,并和海瑞绝交说“不及黄泉,无相见也!”

    如果说在何以尚的事情上,海瑞表现出来的只是刻板与孤傲的话,那么在下面的事情上造成的影响则要恶劣得多。隆庆三年海瑞以都察院右佥都御史的官职得以巡抚应天。海瑞上任后,规定所有的下属和僚吏,每日在衙门升堂时都必须穿上正式的官服,待他坐定后依次上堂向他行跪拜之礼。但是海瑞似乎忘记了早年任南平县教谕时,自己正是因为不肯向前来视察的御史行跪拜之礼,才获得了「笔架博士」这个流传甚广的雅名。而时至今日得以身居高位,海瑞却又要求所有的下级官员对他跪拜,前后一相比较,自然难免让下级官员心怀不满。

    本来如果事情只是这样也倒还罢了,然而对升堂的问题要求严格遵照制度的海瑞,却在出行的问题上采取了双重标准。本来以巡抚的官阶,出门时本应乘座八台大轿,而且还要有一支人数不少的仪仗队,这些待遇都是朝廷明文规定的,并不能算做腐败。但是海瑞却将应该乘坐的大轿和仪仗队革去,出入只乘一马,安排两人荷杖随行以便随时照应。当然选择轻车简从出入是海瑞的自由,旁人似乎也无从置啄,但是老百姓看在眼里自然以他为榜样去衡量其他的官员。他的下属坐轿出行难免会受到百姓的议论和嘲讽,上得堂来又要向海瑞跪拜,里里外外都是尴尬狼狈。结果半年之内这些官员就不堪忍受纷纷要求调动,不愿意在他的手下工作。

    海瑞对待他的下属苛刻,对其他的官员更是不近人情。大明开国时订立的驿站制度,名义上是由兵部掌官,然而实际上一切开销费用全部由地方负责,兵部只负责发放勘合要求地方上根据官秩按制度供应。海瑞为了避免官员滥用这种权利加重地方上的负担,于是断然采取减半调拨的对策,比如如果过往官员的品秩可乘坐官船的,他就只给配一匹马,该供应一桌酒席的,就改为四菜一汤。久而久之来往的官员宁愿绕道,避之惟恐不吉,甚至连他的上级也不愿意到他的府治来视察。

    更有甚者,海瑞以右都御史之职执掌南京督察院时,到任后在督察院内放置了两条大红板凳,公然宣称是用来杖责不尊纪守法的御史之用。结果后来有位御史在家里叫堂会,请了一群戏子演戏,这在当时是司空见惯的事。但是海瑞知道此事后,居然要当众杖责这位御史。本来堂官杖责下属的规定是太祖皇帝时定下的,距离此时已经有两百多年了,因此早已经没有人把这条祖训当成禁令。所以海瑞此言一出,整个南京官场为之震骇。

    在官员们眼里,海瑞简直是一个从洪武年间穿越过来的食古不化的老古董,占据着道德制高点对他们指手划脚,更让人郁闷的是由于海瑞口中的祖制,导致官员们还无法反驳。结果官员们虽然无法反驳他,但却可以孤立他,自然更没人愿意与他打交道。关于这种情况,王世贞对海瑞的“不怕死,不爱钱,不结党,是其所长;不虚心,不晓事,不读书,是其所短”的评价,也可以看出当时的人对海瑞的作风已有微词。


顶部
性别:男-离线 alance1981
(轩辕坑王)

白衣伯爵
太常丞
岳家军军师

Rank: 16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南将军
好贴 5
功绩 353
帖子 4568
编号 66973
注册 2006-4-24


发表于 2012-1-8 21:31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家庭

    海瑞是清官,也是孝子。他四岁丧父,由母亲谢氏一手带大,孀居的谢氏既是他的抚养者,也是他的教育启蒙者。在海瑞没有投师就读前,就对他口授经书,因此历史学家普遍认为海瑞的刚毅正直,其中就有着他的母亲的影子。正因为如此,海瑞一生事母至孝,甚至据说他四十多岁时还和谢氏住在同一个房间内,这就决定了作为当时著名的大孝子,他永远是无条件地站在母亲这一边的。


    与海瑞母子之间的和谐关系相比,海瑞的夫妻、子女之间上却散发出在灰暗阴郁的气味。黄仁宇先生的《万历十五年》说海瑞“曾经结过三次婚,又有两个小妾”, 海瑞侄女婿梁云龙所写的《海忠介公行状》也提到了有人说海瑞娶过六次七次妻妾,甚至以此认为海瑞在这一点上“认真太过”,海瑞的政敌还有“九娶”的说法,并说海瑞自己年纪很大了(“瑞已耄”),还娶年轻漂亮的女孩子做小老婆(“妻方艾”),虽然这个事情在当时那个时代不是什么希奇事,但毕竟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政敌以此来责备海瑞,即使是那些为他辩护的人,对此也只好避而不谈。当然按照传统观念,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些事本来只是海瑞个人的私生活,旁人也没有资格说三道四。但是在海瑞的妻妾子女问题上,事实上确实笼罩着重重迷雾。

    海瑞的第一位夫人姓许,嘉靖二十五年海瑞34岁的时候,许氏被海瑞休弃了。在那个时代,一个女人被休弃是莫大的羞耻,而且似乎许氏还在经济上吃了亏,为此她还告过海瑞。休妻的原因只是笼统的“以大故所出妇许氏”,但是所谓的大故到底是什么却不得而知。但是可以确定的是决不是生育的问题,因为许氏已经为海瑞生了两个女儿,而且她年纪尚轻,未必就生不出儿子来。因此许多人曾经猜测,这可能是她与海瑞的母亲谢氏之间的婆媳矛盾有关。

    海瑞和许氏离异之后,又娶了潘氏。但是潘氏到海家之后不到一个月又被休弃,休弃的理由依旧不得而知,于是很多人怀疑还是与谢氏有关。接着海瑞又娶了王氏,王氏前后给海瑞生了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然而隆庆二年七月十三日,海瑞在南京任通政司右通政刚刚半年,他的小妾韩氏突然上吊自杀了,十一天后的七月二十四日晚上王氏也突然去世,整个事件透露出诡异的气息。于是海瑞的政敌乘机借这件事攻击海瑞“妻妾相争,二人同日自缢”,而海瑞在这件事上的辩白却显得苍白无力。对于妻死妾亡,海瑞的心态如何呢?据一封写给朋友的信件中透露,海瑞说自己“每一思及,百念灰矣”,可见他未必是人们想象的那种无情之人,对妻妾也不是没有感情。而酿成这样的家庭悲剧,症结可能还是出在海瑞之母谢氏身上。

    之所以做出如此大胆的推断,是因为隆庆四年海瑞去职回乡时发生的一件事。海瑞去职时,谢氏已经年过八十,按照惯例海瑞的上司应该为她申请旌表节妇的最高荣誉,但是出人意料的是海瑞的上司只同意呈请皇帝给予她四品夫人的诰命。如此反常的情况,难免让人怀疑也许是因为谢氏的性格过于刚烈,导致当时的社会舆论将海瑞的家庭惨剧归咎到她的头上,因此不但给了政敌攻击海瑞的口实,也使海瑞在官场上有了非常不好的名声。

    更为可怕的是海瑞女儿的死亡。明人姚士麟在《见只编》说过一个恐怖的故事,据他说,海瑞的女儿只有五岁,从男僮那儿接了一个饼吃。海瑞看见了勃然大怒,说男女授受不亲,你不是我的女儿!你要是能饿死,才配是我的女儿!于是女儿啼哭不止,不肯进食,家人怎么劝也没用,七天后终于活活饿死。本来这个故事实在太过于不近人情,如果放在其他人身上估计是没什么人相信的,可是如果放到海瑞身上,恐怕每个听过的人都不免要仔细想想。而海瑞的政敌在攻击他的奏疏中,干脆指责他“无故而缢其女”,这个说法则实在过于惊世骇俗,以至于即使在当时也没什么可信度。虽然整个事件的真相已经无法还原了,但当时舆论似乎普遍认为海瑞要为女儿之死负责任。

    但是讽刺的是,海瑞在去职回到海南琼山的老家后,在屋子里挂上了「忠孝」二字的立轴,然而海瑞的经历恰恰说明了为人子者尽孝的艰难与不易。
顶部
性别:男-离线 alance1981
(轩辕坑王)

白衣伯爵
太常丞
岳家军军师

Rank: 16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南将军
好贴 5
功绩 353
帖子 4568
编号 66973
注册 2006-4-24


发表于 2012-1-8 21:33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为官

    海瑞的政治生涯中影响最大的一件事是巡抚应天。应天巡抚的辖地包括应天、苏州、松江、镇江、常州、徽州、宁国、池州、太平、安庆十府,是明代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但又是历来素号“繁剧难治”之区,以海瑞的性格就任这样的重要职务,当时很多有见识的人都预料必然会引起事端。而海瑞的任职命令一经发表,南直隶立时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奇景,很多地方官自认为不能见容于这位性格古怪的上司,于是纷纷自动离职或调动,缙绅之家则把朱漆大门涂成黑色以免引人注目,甚至当时驻扎在苏州的一个宦官也自动把他的八抬大轿改为了四台,上述这些情况都说明海瑞的所作所为是无法被当时的主流社会所接受的。


    然而海瑞毕竟是海瑞,下车伊始就立刻不敷众望在所治府县发表了督抚条约三十六款。平心而论,海瑞发布政策的出发点还是建筑在挫豪强、抚穷弱的思路上,但是由于性格上的明显缺陷,导致这些条款中有的不免失之琐碎苛细,比如规定境内的公文以后一律采用廉价的纸张;过去的公文后留有空白的习惯也一律废除;甚至包括特殊纺织品、头饰、纸张文具及甜食等奢侈品都一律停止制造生产。海瑞这一切的出发点仍旧是那个祖制,但是事实上朱元璋定下的祖制本身确实也存在着很多不合理之处,但是海瑞拒绝考虑这些问题,所以在旁人眼里自然是无法理解的古怪,而海瑞最后的垮台也确实是这个问题所致。

    应天地区是明朝经济重心的所在,但长久以来强宗巨室众多,土地高度集中,是造成当地阶级矛盾尖锐的重要原因。嘉靖以来,兼并之风更为盛行,比如其中最具代表的人物就是徐阶,徐氏一族仅在松江就拥有二十多万亩(一说四十万亩)土地。平心而论,各地乡官豪绅掠夺田产自然少不了强取豪夺的情况,但是事实上其中最常见的一种形式是“投献”。由于应天地区的赋役比较繁重,经常是“每一役出,辄破数大家”,而由于明朝开国以来规定士大夫不用承担徭役,因此当时的殷实之家为了躲避徭役,选择将土地卖给士人,自己则变为佃农耕地交租,这就是所谓的投献。

    造成土地高度集中的另一个原因是高利贷盛行。明朝的祖制是禁止高利贷的,特别规定了借款的利率不得超过3%,而且不论借款时间长短,利息的总数不得超过本金的一半,此外还规定土地因不能还贷而被放款者占有的,五年之内仍可用原价赎回。如果说这个制度在洪武年间还能够相安无事的话,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制度从明朝中期以来已经成为了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这是因为由于不存在官方的借贷机构,百姓不得不选择以抵押田地的方式获得借款。

    高利贷盛行的根本原因是由于货币供应不足导致银根紧缩,在这个问题上,不从技术和制度的层面来加以解决,单纯依靠政治上的压力和道德上的宣传,最后的结果只能是事与愿违。但是祖制不考虑这个问题,所以海瑞也拒绝考虑这个问题。海瑞的施政方针是以刚猛为主,所以对于这个问题他给出的解决办法是:“欲天下治安,必行井田。不得已而限田,又不得已而均税,尚可存古人遗意。”他是这样说的,也确实是这样做的,结果把自己陷入了不能自主的境地。

    海瑞的办法是勒令受献者必须如数退还白夺之田,或者允许被献者赎回。除此之外,海瑞虽然承认五年以上不得赎回的条文,但却要求必须有书面契约作为依据。这个理由从表面上看似乎并无不妥,但是问题是当时的民间借贷通常很少有书面契约,因此实际上决大部分超过期限的土地还是被低价赎回。于是海瑞的政策无意中反而造就了一个新的职业:讼棍,并从此改变了未来几十年吴中一带的风气。

    讼棍产生的根本原因用现在的话说是投入的风险与获得的回报的不相符,在这个问题海瑞必须要负上主要责任。海瑞解决土地兼并和高利贷的另一个办法是鼓励告状,而且不限定接受这类案件的日期,甚至对于败诉和诬告也不追究责任,这等于将告状的风险降到最低。而对于这类诉讼,海瑞又经常之凭借个人的判断进行裁决,用他的话说就是:“事在争产业,与其屈小民,宁屈乡宦,以救弊也。”当然海瑞的出发点可以说是为了缩小贫富差距,但是在客观上确实将告状的回报大大提高了。因此正是海瑞的鼓励下,原先的百姓纷纷抛下手中的工作,专门从事刀笔之间,导致江南一带告讦成风,至使几十年后还有“三吴小民,刁顽甲于海内”的说法。海瑞自己也说仅松江一带告乡官夺产的就有几万人,每天就要接到三千件禀贴。而对此海瑞的态度是照单全收,这样一来就彻底伤害了官员的利益,引发了官场的强烈反弹。

    而海瑞对官员们的代表——徐阶家族的处理更是加剧了这种反弹。海瑞把有关徐家的投诉信封送徐阶,又抓住徐阶的儿子的不法事强迫徐阶至少要退一半的田,并且还逮捕了他的弟弟徐陟。结果徐阶的全部土地到最后据说落实为六万亩,而且被全部没收,徐阶的大儿子被远戎,两个小儿子被降为庶民,如果不是张居正的援手,徐阶本人可能都难以幸免。虽然此时海瑞早已去职还乡,但是作为此事的始作俑者,海瑞的责任是避不开的。这件事对海瑞的杀伤力巨大,如此对待恩人徐阶,使得许多官场中人认为这个人完全不通人情。因此尽管海瑞很得民心,但触动了官僚们的底线。

    于是官员们很快对海瑞进行了严辞弹劾,纷纷指责他“迂滞不谙事体”、“不识时务”、“不近人情”、“管闲事”,因此建议皇帝让海瑞去担任不负实际责任的闲职。仅仅八个月前,还没有人敢于公开非议这位大明朝第一正臣,但是八月后海瑞却成为的众矢之的。结果愤愤不平的海瑞最终还是被迫辞职回乡,虽然十余年后他还曾再次出山,但是他的政治生涯在此时其实已经落幕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alance1981
(轩辕坑王)

白衣伯爵
太常丞
岳家军军师

Rank: 16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南将军
好贴 5
功绩 353
帖子 4568
编号 66973
注册 2006-4-24


发表于 2012-1-8 21:34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结局

    写了这么多海瑞的朋友、家庭和为官的事情,其实本意并不是要挑剔海瑞,虽然他是很容易被人挑剔的人。我想要表达的是,这样的一个追求道德上完美的人,到最后留下了什么?事实上海瑞辛苦一生,处处碰壁,处处掣肘,却没有带来任何永久性改变,反而是断绝了朋友,伤害了亲人,把自己的生活弄得一团糟。在这个问题上相信他也有清醒的认识,因为我们都看到过“纷纷口舌,何自而来哉?”的感叹,看到过“满朝之士,悉皆妇人!”的痛斥,也曾看到过“贪赃剥皮囊草”和“枉法八十贯绞”的怨恨。


    在这些发泄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一种狷介之气。但是在这个问题上显然张居正比海瑞看得更为透彻,就像张在给他的复信中说的那样:“公骤而矫以绳墨,宜其不堪也。讹言沸腾,听者惶惑。仆谬忝均轴,得参与庙堂之末议,而不能为朝廷奖奉法之臣,摧浮淫之议,有深愧焉。”清人王弘在《山志》里也说:海瑞品格高尚,确实无人可及。但他要是掌了大权,“吾不知其竟何如也”。

    但是老百姓并不这样认为,海瑞去世时百姓们为之哀恸不已,甚至罢市数日。海瑞的灵柩由水路从南京运回老家时,穿着白衣白帽的人挤满了江边,流着眼泪祭奠他的人“百里不绝”。 当时有一位秀才叫苏良,专门写了一首吊唁海瑞的诗:批鳞直夺比干心,苦节还同孤竹清。龙隐海天云万里,鹤归华表月三更。萧条棺外无余物,冷落灵前有菜根。说与旁人浑不信,山人亲见泪如倾!

    实际上千百年来这样的戏码在中国的土地上反复上演,每当政治黑暗、民不聊生时,老百姓们就将希望寄托在英明神武的明君,如果没有明君就退而求其次,期望明查秋毫的青天,如果连青天也没有,就只好祷告上天派几个为民除害的侠客。有人说这其实是中国人在思维上始终无法挣脱的死结,但我觉得,中国人其实并不相信这些,只是他们也没有别的办法。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恨地无环
(情僧云水)

代国公
京西南路经略使

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
柱国(正二品)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10
功绩 3057
帖子 5220
编号 15324
注册 2004-8-13
来自 竹桃小筑
家族 云水兰若


海瑞作为一个杯具的正面典型正是对洪武体制的一记响亮耳光。他的狷介坎坷,反映的恰恰是洪武体制可笑可悲的先天性致命缺陷。
顶部
性别:女-离线 黛玉晴雯子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33
编号 414589
注册 2011-2-16


发表于 2012-1-8 21:47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如果要好好研究一下海瑞,就要好好研究一下“海瑞定理”,你发会现这个人物无比的不简单,他的头脑甚至于是划时代的。
顶部
性别:男-离线 with
(汤姆猫)

钟武侯
宁远军节度使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前将军
好贴 1
功绩 681
帖子 1634
编号 287163
注册 2008-7-16
家族 轩辕学院


发表于 2012-1-8 21:50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楼主分析得好啊。
可惜现在没神君也没青天也没侠客,我们寄希望于谁呢?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x-dvd
(长者)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车骑将军
功绩 99
帖子 7567
编号 276591
注册 2008-4-25
家族 聚贤山庄


发表于 2012-1-8 21:54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有人说这其实是中国人在思维上始终无法挣脱的死结,但我觉得,中国人其实并不相信这些,只是他们也没有别的办法。

唉,一声叹息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飞风划过

Rank: 8Rank: 8
组别 校尉
级别 平北将军
功绩 18
帖子 1978
编号 440560
注册 2011-8-27


发表于 2012-1-8 22:24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海瑞是儒家原教旨主义者的最典型代表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KYOKO
(★御姐控★)

唐国公
荆南节度使
★★

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
柱国(正二品)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大将军
功绩 1456
帖子 65615
编号 32
注册 2003-8-19
来自 BWL


发表于 2012-1-8 22:28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中国人总是希望别人出头吧,自己吃现成饭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无题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前将军
功绩 26
帖子 1613
编号 444316
注册 2011-9-15


发表于 2012-1-8 22:36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凡事太过,弄巧成拙,过分追求完美,导致削足适履。杯具,安息吧,海瑞。
顶部
性别:男-离线 hhp19910906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功绩 89
帖子 8883
编号 208026
注册 2007-8-28


发表于 2012-1-8 23:53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先纠正一条,“笔架博士”是因为学校中孔子最大,跪天跪地跪孔子,其他谁也不跪,这个论据不好。再说,他并不是不虚心,不晓事而是什么都清楚,但还是要干,一句话:按照自己的原则,连出圈的一个念头都不会有。这种人在那个世道都是不被人容纳,理解的。但他自己却很舒服,这种状态一般人不能理解,甚至更多的是鄙视,嘲笑。如果问什么最重要,谁都有自己的答案,海瑞的答案是原则,最难让人理解的就在这,一般人只把原则作为一个单纯的底线,甚至是个标准即可有可无,但海瑞却是一个硬性指标。LZ在最后那段所列的朋友,家人等等对他来说都不是主要的,甚至有的也可以说是没用的,海瑞留下了什么?什么都没留下,他所追求的就是一个良心的心安,死的时候能闭上眼而已,如此而已,别无他求。最后一句话,你可以不同意他的做事,但谁也不配不同意他的为人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changboboT_T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偏将军
功绩 4
帖子 366
编号 15956
注册 2004-8-20
家族 慕容世家


发表于 2012-1-9 04:52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hhp19910906 于 2012-1-8 23:53 发表
先纠正一条,“笔架博士”是因为学校中孔子最大,跪天跪地跪孔子,其他谁也不跪,这个论据不好。再说,他并不是不虚心,不晓事而是什么都清楚,但还是要干,一句话:按照自己的原则,连出圈的一个念头都不会有。 ...

首先我表示没有不钦佩海瑞的为人。
不过,我总是觉得,在一个国家的政治运作体系之中,某一个个人的为人到底能起到多大的作用?某些不合人性的规则是否会因为某个个人的坚持而长久的持续下去?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hahaku719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4
帖子 405
编号 70357
注册 2006-5-28


发表于 2012-1-12 16:36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经过单一儒家渲染的历史是有取舍的,尤其是满清这样的文化思想禁锢的朝代。他想要把明朝写成什么样就是什么样,无论怎么写都不是明朝。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凯坦尼古斯基
(三级人民侦察员同志)

★★

Rank: 12Rank: 12Rank: 12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征东将军
功绩 120
帖子 5477
编号 51174
注册 2005-10-15
来自 李家沱军分区(工作关系借调 )
家族 第四国际


发表于 2012-1-12 16:58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恨地无环 于 2012-1-8 21:43 发表
海瑞作为一个杯具的正面典型正是对洪武体制的一记响亮耳光。他的狷介坎坷,反映的恰恰是洪武体制可笑可悲的先天性致命缺陷。

洪武体制本就是螳臂当车,那个本就是出于朱元璋极度的自私而产生的怪胎。

至于海瑞本人,其实作个普通御史,倒是蛮不错的。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游戏爱好者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校尉
级别 军师将军
功绩 11
帖子 963
编号 73307
注册 2006-6-21


发表于 2012-1-13 09:34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海瑞是一种精神,他是独行僧
他的老婆女儿,不是独行僧,所以自然以死离去
行天理,灭人道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以风为祭
(漫漫游)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校尉
级别 破虏将军
功绩 17
帖子 737
编号 446119
注册 2011-10-3
来自 天津


发表于 2012-1-13 14:4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回复 #8 with 的帖子

富二代寄托于爹,普通人何不寄托于自己
顶部
性别:男-离线 hhp19910906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功绩 89
帖子 8883
编号 208026
注册 2007-8-28


发表于 2012-1-14 12:22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回复 #14 changboboT_T 的帖子

重点不在于作用有多大,而是他去做了,这应当是他的本意,那些规则不管能坚持多长时间也是他的一份力,效果不好是因为一般人都理解不了他的思路,想不明白而已。。我最后的那句不是针对某个人的,而是有些瞧不起甚至鄙视他的人说的,勿怪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changboboT_T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偏将军
功绩 4
帖子 366
编号 15956
注册 2004-8-20
家族 慕容世家


发表于 2012-1-31 06:23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hhp19910906 于 2012-1-14 12:22 发表
重点不在于作用有多大,而是他去做了,这应当是他的本意,那些规则不管能坚持多长时间也是他的一份力,效果不好是因为一般人都理解不了他的思路,想不明白而已。。我最后的那句不是针对某个人的,而是有些瞧不起 ...

‘效果不好是因为一般人都理解不了他的思路’?
这句话我觉得可以作为任何改革,革命,变法或者其他什么东西最后失败的借口。。譬如苏联解体是因为苏联人民不理解苏共的思路,纳粹德国的失败是因为欧美人民不理解希特勒的思路。。类似之类的。
我绝对没有鄙视海瑞其人,但我觉得明朝的历史,多一个海瑞,少一个海瑞,又如何?

[ 本帖最后由 changboboT_T 于 2012-1-31 06:29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巴卡斯博士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6
帖子 1579
编号 405566
注册 2010-12-3


发表于 2012-1-31 09:42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还是那个没有解决的“前道德”的问题
谁能回答,为什么要实行道德?
小孩子问:为什么要做好孩子,好孩子要把梨让给别人吃?
               坏孩子就可以吃梨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司马光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卫将军
功绩 52
帖子 6154
编号 325435
注册 2009-6-2


发表于 2012-1-31 18:27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关于他女儿那段,我一直认为不是真的。海瑞的对头很多,倘若这是真的,岂能被对手轻易放过?而且纪录这个故事的也是明末的笔记,都是听说,无法当真。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人无论如何都是有情的,为这么点小事,逼死亲生女儿,实不可信,即使是海瑞。
顶部
性别:男-离线 hhp19910906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功绩 89
帖子 8883
编号 208026
注册 2007-8-28


发表于 2012-2-1 10:47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回复 #20 changboboT_T 的帖子

不能如何,因为海瑞这样的人是少之又少,海瑞也知道这个问题,所以他做他能做到的努力,但可以说天时,人和都不占,所以没成功。
关于你反驳的那几个例子我只想说一句,看他们是为了什么,为了百姓好的,可以这么理解,但不是真心为了百姓好的,那就是自取灭亡,活该。但是不是真心为了百姓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58642modemeng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校尉
级别 镇西将军
功绩 39
帖子 3867
编号 185094
注册 2007-7-5


发表于 2012-2-24 12:12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3 hhp19910906 的帖子

但是有些人的看法确实却是:如果结局都是一样,那么不管主观出发点是好是坏又有何益?

诚然海瑞在道德上是高尚的

但不代表其他人在他面前就一定低下

俯仰无愧于天地者绝非向他这样逆天逆势而为者

道德上的高尚掩盖不了施政上的无能,最后不过直酷之吏
顶部
性别:男-离线 诸葛尚良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讨逆将军
功绩 6
帖子 622
编号 418145
注册 2011-3-20
家族 逍遥派


发表于 2012-2-24 12:33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0 changboboT_T 的帖子

很多事都是劳而无功的,如果一个很多人都有的追求到最后却连一个真正尝试的都没有,不是更可悲?就像现在大家都骂贪官,但其实真正以一心清廉为民的官在官场上是混不下去的;可是如果倘大的国家,到最后连一个这样做的人都没有,不更可悲?至于圆滑做官做人看起来还满成功的,那个时代都一抓一大把,也没看到这些人真的有什么意义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陶心
(失败的毛毛)

太常丞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293
帖子 5354
编号 31363
注册 2005-1-28
来自 吴地娄东南


反贪、抑强是海瑞自身道德意识体系里面的组成部分,以及他为官施政的重要元素,但不是核心部分。
客观效果上说,海瑞已经成为皇帝用来制约士大夫的一个工具,或许他亦已自知。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58642modemeng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校尉
级别 镇西将军
功绩 39
帖子 3867
编号 185094
注册 2007-7-5


发表于 2012-2-24 12:59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5 诸葛尚良 的帖子

张居正就走了一条行得通的路

关键是海刚峰一味狠厉果决,行差踏错已至其罪难疏

《直言天下第一事疏》说百官蒙蔽圣听粉饰太平,其实不过其妖言惑众沽取直名

把皇上都骂死了还说什么“以正君道,明臣职,求万世治安事”
顶部
性别:男-离线 hhp19910906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功绩 89
帖子 8883
编号 208026
注册 2007-8-28


发表于 2012-2-26 09:0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回复 #24 58642modemeng 的帖子

结果虽然一样,但感情上却不一样,所以评价肯定不一样。我也没说在海瑞面前别人都是低下的,毕竟海瑞比一般人高出太多, 如果那么说的话很显然是胡说。他的那个所谓的无能是因为他的性格决定的,从小的影响就是这样,不能说他错,也说不了对,只能表示理解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58642modemeng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校尉
级别 镇西将军
功绩 39
帖子 3867
编号 185094
注册 2007-7-5


发表于 2012-2-26 09:08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8 hhp19910906 的帖子

是啊

其实很久以来都不喜欢海青天

尤其追了《官居一品》后就更是如此

他的事例充分说明了空有一腔热血什么用处都没有
顶部
性别:男-离线 hhp19910906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功绩 89
帖子 8883
编号 208026
注册 2007-8-28


发表于 2012-2-27 17:21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回复 #29 58642modemeng 的帖子

按照一般人的性格确实很难理解海瑞,要想彻底理解的话不走极端是不可能的,他还可以说连那一腔的热血都没有,有的只是做他认为他应该做的,其余的根本不考虑。所以才会有女儿饿死的这种说法,虽然未必是真的,但即便是造谣,这么说你我猜测没人信,但是这么说海瑞对外人来说没几个人会认为不正常。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2-5 15:56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8142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