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对于百家讲坛《救时宰相于谦》的一点吐糟
性别:未知-离线 三种不同的红色

天水郡公
京东东路经略使
★★★

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4
功绩 2325
帖子 8451
编号 106435
注册 2007-2-3


发表于 2010-8-30 00:03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对于百家讲坛《救时宰相于谦》的一点吐糟

虽然早知道《百家讲坛》现在尽是一些挂羊头卖狗肉的教授在讲,不过还是忍不住经常去看看。——现在的央视,除过百家讲坛,更没有什么节目可看了。

最近一向《百家讲坛》一直在播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郦波的《大明名臣》系列,前面《戚继光》和《海瑞》没有怎么看,这几天的《于谦》倒是看了几集。

看着看着,就看出毛病来了。

第一个错误,郦教授说,在土木堡之变后,于谦力排众议,选拔能将,越级提拔大同的一个低级将领郭登为主将,镇守大同。又从监狱中释放了杨洪和石亨,令杨洪镇守宣府,令石亨率领京城军队。

天可怜见,想那郭登,乃是堂堂武定侯郭英的孙子,土木堡之变前夕,也就是正统十四年八月初二,被任命为大同参将(大同总兵刘安同时任命),这样一个根正庙红的勋贵,大同府第二号人物,居然就成为了郦教授口中的“低级军官”?何况,八月三十于谦任命郭登的官职,乃是副总兵,当时大同总兵仍旧是刘安。只不过九月初五,总兵官刘安擅自逃回北京,郭登这才不得不成为大同主将。郦教授对这段史实,明显没有仔细深究。

至于说“从监狱中释放杨洪、石亨”,这个倒是有出处的,《明史纪事本末》中记载有于谦“起杨洪、石亨于诏狱”,可惜,郦教授依旧未能深究,他没想到的是,《明史纪事本末》中的这个记载是错误的。《纪事本末》称杨洪被下诏狱的原因,是因为也先俘虏英宗后,过大同,杨洪不开城门,因此被下诏狱。稍微用头脑想一想,就知道这根本就属于瞎扯了。当时英宗被俘,北京一片混乱,谁会因为这个原因而去抓杨洪?

事实上,自从土木堡事变以来,杨洪一直都是宣府主将,从未离开宣府一步。至于石亨,《明史》和《明实录》中都明确记载,在土木堡之变前,他仅仅是因为战败而被英宗降职,根本没有下狱。

顺便说一句,郦教授貌似非常迷信《明史纪事本末》,他所引用的资料,基本都出自《纪事本末》。

如果说上一个错误,仅仅是郦教授读书不仔细,或者轻信《纪事本末》的记载的话,那么第二个错误,简直就是匪夷所思。

历史上,也先在土木堡俘虏英宗后,并没有直接攻击北京城,而是挟持英宗出塞。土木堡之变是在八月十五日,八月十七也先便挟持英宗回到宣府,叫杨洪开门。杨洪派人回答说:“天暮不敢开门,杨洪已别往。”也先没办法,于是又八月二十一日来到了大同,叫大同开门,结果郭登也不开,称“登奉命守城,不敢擅启”,最后总兵刘安拿出二万两白银,送给英宗,也先于是北还。九月初六,郕王即位,是为景帝。一个月之后,十月初一,也先再次挟持英宗南侵大同,郭登拒绝开门,称“赖天地天地祖宗之灵,国有君矣。”于是也先经由紫荆官入寇京师,十月初五至北京。

可在郦教授那里,这一切都乱套了。他根本不知道土木堡之变后,瓦剌军队曾经北返,误以为也先俘虏英宗就,便紧跟着进攻北京了。他在电视上:“于是也先在俘虏了明英宗后,歇了两天,休养了一下生息,于是就带着明英宗奔北京来了。”于是宣府杨洪拒绝开门的“暮不敢开门,杨洪已别往”的言辞,郭登两次拒绝开城的举动,全部被他扯在了一起,搅浑不清了。

一个给全国人民上课的教授,居然把这么基本的事实都搞不清楚,这错误之低级,真是令人乍舌。

误人子弟啊。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哈哈石破天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破贼校尉
好贴 1
功绩 7
帖子 66
编号 43208
注册 2005-7-14


发表于 2010-8-30 08:42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楼主,这个年头,认真你就输了。真有钻研精神的懂历史的是会和您一样去看史籍的,电视上放的那些也就是普及一下常识、还加上娱乐一下大众,深究的话,错误之处多了,如此而已。


顶部
性别:男-离线 asky
(春意思)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功绩 94
帖子 8938
编号 16632
注册 2004-8-29


发表于 2010-8-30 11:02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百家讲坛的选角是很商业化的,一般选角出书都是早有安排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半瓶神仙醋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92
编号 335699
注册 2009-8-21


发表于 2010-8-30 13:24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记得在《明朝那些事儿》里说土木堡英宗带去了20万左右的兵,郦教授说是80万的兵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阿巽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功绩 107
帖子 9706
编号 47733
注册 2005-9-3
来自 善化
家族 慕容世家


发表于 2010-8-30 15:57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现在百家讲坛完全变成百家茶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KYOKO
(★御姐控★)

唐国公
荆南节度使
★★

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
柱国(正二品)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大将军
功绩 1457
帖子 65672
编号 32
注册 2003-8-19
来自 BWL


发表于 2010-8-30 16:27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记得明(清)代参将确实是低级军官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dreambe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5
帖子 467
编号 159878
注册 2007-5-18
来自 哈尔滨


发表于 2010-8-31 10:46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郦波还算是好的,现在百家讲坛上多得是满嘴跑火车的侃客,真正能做到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学术权威实在太少。
大众节目嘛,娱民第一,君不见诸如“搞定”、“不爽”之类的词都出现在堂堂正正的过场解说里面了。
其实我一直都希望三红这样的高手也能有机会上百家讲坛露露脸,虽然隐居在轩辕论坛受我等崇拜也不算坏事。
刚发现三红的官位居然是天水郡公,这个是不是有点……

[ 本帖最后由 dreambe 于 2010-8-31 10:57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沈浪

陈郡公
枢密副使
福建路经略使
★★★★★★★★★★★★
★★★
★★★

Rank: 21Rank: 21Rank: 21
资政殿大学士(从一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工作室)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怡情岁月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安西将军
好贴 1
功绩 2210
帖子 3106
编号 46105
注册 2005-8-20


发表于 2010-8-31 10:57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半瓶神仙醋 于 2010-8-30 13:24 发表
记得在《明朝那些事儿》里说土木堡英宗带去了20万左右的兵,郦教授说是80万的兵

我看的一集是说50万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益德张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组别 校尉
级别 征南将军
功绩 46
帖子 4568
编号 29562
注册 2005-1-4


发表于 2010-8-31 12:01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我这种历史比较菜的人确实不会注意到这些地方……
顶部
性别:女-离线 慕容燕然
(逍遥游)

芮国公主谏议大夫

Rank: 18Rank: 18Rank: 18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车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725
帖子 7330
编号 1616
注册 2004-6-4
来自
家族 慕容世家


百家讲坛不关注。
据说连梅毅那种人也被请去开讲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星义
(我星汉三又回来了)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50
帖子 4822
编号 78958
注册 2006-8-13
家族 云水兰若


发表于 2010-9-1 13:34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梅毅是谁?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superkillo
(陈庆之)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8
编号 13603
注册 2004-7-26


发表于 2010-9-1 16:16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太认真容易得罪人...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五袋石果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前将军
功绩 17
帖子 1712
编号 39495
注册 2005-5-24


发表于 2010-9-1 16:55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QUOTE:
原帖由 dreambe 于 2010-8-31 10:46 发表
郦波还算是好的,现在百家讲坛上多得是满嘴跑火车的侃客,真正能做到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学术权威实在太少。
大众节目嘛,娱民第一,君不见诸如“搞定”、“不爽”之类的词都出现在堂堂正正的过场解说里面了。
...

天水郡公不错啊,天水朝可是我国历史上最......好.....的朝代了,除了武运不盛。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慕容小树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8
编号 394282
注册 2010-9-1
来自


发表于 2010-9-3 08:19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梅毅就是赫连勃勃大王啊,上百家讲坛讲隋唐英雄去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连枝步


Rank: 5Rank: 5
组别 校尉
级别 护军
功绩 14
帖子 408
编号 385947
注册 2010-7-7


发表于 2010-9-3 09:27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KYOKO 于 2010-8-30 16:27 发表
记得明(清)代参将确实是低级军官

参将不算小啊。要是和现代军衔衔接,大概是中校或者少校,可是别忘了当时的将官少啊。总兵也就是镇将,才差不多是后代的少将师长。全国当时才几个总兵级别的人物啊?

也就是说要是和现在的地位比较的话,参将大概相当于少将甚至中将的地位(不是军衔职务单纯类比,而是军中地位)。这个地位也不算低啦。
顶部
性别:男-离线 shicanhui

★★★

Rank: 9Rank: 9Rank: 9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怡情岁月区)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平西将军
功绩 84
帖子 2359
编号 88698
注册 2006-10-25


发表于 2010-9-3 09:39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刚刚看了《赤兔之死》高考满分作文这个帖子,现在又看于谦这个帖子,说说自己的感受。
《赤兔之死》贴中,有人说这篇文章不过尔尔,是的,除了媒体的吹捧外(高考期间这类的新闻向来能火),实事求是的说这篇文章只能给他冠以“作文”两字,最多“很好的作文”。请注意,这是一个十六七岁的中学生在高考那样的环境下写的作文,明白这句话大家就知道话该怎么说了。
至于百家讲坛的《于谦》,和其他百家讲坛中的专题及现今各很火的历史书一样,都是一家之言,做做大家的历史知识普及、活跃活跃历史学术气氛,当然出出名挣挣钱。历史本身就是一个没有定论的东西,即使一些肯定能定的东西存在争论也很正常。好歹人家出了东西出来,对别人的东西找毛病那是容易的,但要自己出个比别人更多毛病的东西也是很难的。当然,对值得商榷的东西提出意见是很好的,但不能得出此作者历史知识浅薄、大脑短路、误人子弟等论点。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上校团长
(魔教教主张无忌)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裨将军
功绩 3
帖子 348
编号 348868
注册 2009-11-30
来自 大清帝国福建水师


发表于 2010-9-3 17:52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参将一般情况下官职是“指挥同知”,大概是五品,比较低的

话说回来,郦波教授已经讲的蛮好了,现在百家讲坛“四大讲师”都不讲了,诸位就将就点吧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阿巽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功绩 107
帖子 9706
编号 47733
注册 2005-9-3
来自 善化
家族 慕容世家


发表于 2010-9-3 21:56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参将为15世纪,中国明朝首设的官制名称,位阶约为今中高级军官。17世纪,清朝统治中国后,沿袭其官制,一般为绿营武官。在清朝,该官品为秩三四品,位于总兵或副总兵之下,都司与游击之上。该官统兵官,位阶次于副将一级。服从于总兵,有时亦可以担任抚标(巡抚直辖的绿营兵)的中军,亦由兵部主管。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风精之羽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校尉
级别 安南将军
功绩 20
帖子 2959
编号 31482
注册 2005-1-30
家族 轩辕丐帮


发表于 2010-9-4 00:15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前两天学车的时候,教练跟别人聊天侃历史,直接评书内容就引上了
大多数人看百家讲坛也就跟看评书差不多,多听点故事多点谈资
所以说,百家讲坛本来就只是个文化普及的方式,最主要的是通俗易懂,其他的就不用太较真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鹧鹄仔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2
帖子 211
编号 24327
注册 2004-11-14


发表于 2010-10-1 11:02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一般的参将级别是不高,但如果是大同、宣府、蓟、辽东四个边关重镇将领的话地位就不同了,所以说郭登是低级军官无论如何是不妥的

前者阎崇年之流,无论说得正确与否、客观公正,起码表面上还像个学者。而这个郦波......哎,这种常识还是不要普及的好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包大人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52
编号 322706
注册 2009-5-16


发表于 2010-10-5 00:07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其实郦波老师讲得我觉得是不错的...

只是觉得现在的百家讲坛似乎“变质”了..当然..纯属个人所见..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31 23:45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3340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