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绝世天骄 于 2006-11-11 17:24 发表
在文官制度下,统兵只人往往会是科举出身的进士们,其中能带兵,精兵法的实在很少,在北宋属第一的既不是虞允文,也不是李纲,而是范仲淹,可忧天下的范仲淹一样会去西北前线贬到去做地方官,范仲淹的才识已经被印证, ...
章敦也在西北战场上证明了自己,可一样被后世成为奸臣。童贯在对西夏和方腊的作战中表现也不错,对契丹就不行了。曹彬、潘美在统一战争中多牛B,与契丹作战也不免一败。很多时候忠奸、贤与不肖当时真的看不出来,而且也不是做点好事就是忠,做点坏事就是奸,立了功勋便是贤,误了大事便是不肖。
一个王安石在历代史家们的褒贬中几经沉浮而无定论。连后人作为旁观者,已经知道了结果,都无法评价得清,当事者什么都不知道,自然只有“迷”的份了。
白居易的诗早就道破了天机——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 本帖最后由 张建昭 于 2006-11-11 18:06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