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韦孝宽于2003-10-26, 10:10:37发表
对明史不熟悉,看完了全文后有些问题:
1、有很多历史学家否认或怀疑制将军李岩的存在,我小时看过一部讲李岩的电视剧,所以在感情上认为确有李岩其人。不知先生对李岩有什么看法?
2、有很多军事史书籍认为一片石之战,李自成败在过早投入预备队,先生有什么看法?
PS:先生推翻了吴三桂一怒为红颜的传说,真是让我这个满脑袋低级趣味的人如丧考妣
回韦兄:
1、关于李岩,在很多关于明末流寇(或者说农民军)的记载和实录中并不存在,一般说来,李自成最重要的两个谋臣是牛金星和宋献策,李岩的那些建议实际上是此二人提出的,李岩是塑造出来的。此说确实有合理的一面,实际上的考据也没发现李岩此人在李自成军中究竟有过什么作为。不过作为不大甚至没有作为不一定说明此人不存在,只不过他身上确实存在很多虚构成分。信史,如《明史》对其作用有所夸大了。总体而言,应该是有的可能更大于无。
2、山海关之战,各家的记载在时间、位置、情节方面均有出入,我这里的主要依据是《明史》、《国榷》,也有一些个人的判断在里面,一片石在关城东侧,即关外的一方,李自成由西而来,绕山到东面去摆开主战场似乎没必要,如果李自成意欲全歼吴三桂,这样当然更合理。但实际上李自成目标仅仅是夺关和平叛,没必要把吴逼成困兽。
一片石为战场还存在另一疑惑,就是当时多尔衮何在,是否已经进入了山海关?如果李自成主力已在城东,对如此大规模的清军动向以及两方频繁接触联络竟然一无所觉,那简直说不过去。个人倾向于一些关于多尔衮当时已进入了关内的说法,而不是埋伏在一边。如多尔衮已经入关,则战场只可能在城西。
李自成的预备队按一些说法,是在清援军出现的时候派出的,但一听见是鞑子就乱了,而李自成则率先逃走,以致全军大乱,所以我总觉有些不合理之处,所以才有文中的杜撰。
3、一点个人看法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