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注册
|
登录
会员
|
搜索
|
统计
|
帮助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情感轩辕
»
情感关系之 Principle of Least Action
» 查看评分记录
原帖内容
TOP
2008-3-26 02:48
首先,个人认为,在异中求同,在纷乱的现象中寻找背后的规律,那么就是一种科学的态度。这一点我非常认同楼主。
不过楼主的理论,个人认为在很多地方不严谨。个人认为,既然要寻找一种因果逻辑,实现一种抽象的概括表达,那么哪怕是必须局限在一个有许多前提的“理想状态”下去推演,也必须在有序的规则下进行描述。既要进行数据化的比较,又引入许多无法量化的概念,甚至是对不稳定的,不确定的元素不进行规则描述的就参与在推导过程中,都会大大降低论证结果的有效性。
譬如“产生好感”这一状态,如何用规则体系中的那些元素来解释?“比较好的一面”、“掩饰缺点”、“很累”这些概念都无从表达。这些概念又在过程中充当前提。这样的推演方式,我个人不太赞同。
这里要说明,我是一个受教育程度有限的外行,所说的都是一些个人看法,这里并不怀疑楼主的专业性,只是提出不同看法。
楼主的理论对我也有很多启发,这里我说说自己的想法。
1:我们先假设一种状态,称为“N状态”,这种状态就是“幸福”、“满足”或者“不需要更多的爱”等等之类的意思。假设每个人都本能趋向希望实现“N状态”。假设“非N状态”是可以忍受的,但是个人的忍受时间不同,我们称这个忍受时间为T。超过T,那么这个人就会发生G值的剧烈下降。这种情况我们成为”-T”我们在后面描述。
2:假设有一种物质,称为“G”,拥有G的多少,决定一个人是否是N状态。
3:每个人到达N状态需要的G都不同,不同时期的同一个人,到达N状态需要的G也不同。能够使某人达到N状态的G值,称为NG指数。
4:再假设一种状态,称为“M状态”,这种状态就是“爱的痛苦”、“爱的痛苦的忍受极限”或者等等之类的意思。同样可以用G值来衡量,同样具有个体区别,和时期变化。称为MG指数。假设每个人都本能不愿意达到“M状态”,这比趋向实现“N状态”的需求更大。
5:不同人之间的一个G,并不肯定相等,也并不肯定不相等。为了区分,我们可以称为G(A)、G(B)、G(TOP),即不同人的G。
6:不同人的G可以交换,其他人的G转换成自己的G,有一个兑换比例。这种兑换比例是单向的,即将A兑换成B和将B兑换成A没有必然联系。这种兑换比例成为D率。某两个人的兑换比例可以这样表达
D(王小姐to张先生)=1:4
D(张先生to王小姐)=1:0.2
这个兑换比例是可以改变的。
在上面这个例子中我们发现,如果按照这个D率,G交换越频繁,发生的交换损耗越大。这个交换损耗我们称为O率。这个
O= [D(A TO B ) - 1/D ( B TO A)] / D( A TO B )的绝对值
上例中的交换损耗率为20%。也就是说,王小姐给张先生一个G(王小姐),张先生就得到4G(张先生);但是张先生把4G(张先生)给王小姐,王小姐只能获得0.8G(王小姐)。虽然张先生没有获利,但是王小姐损失了20%。反过来的损耗也是一样,大家可以自己换算。
但有的时候,交换非但不发生损耗,反而带来收益。这种收益率我们称为K率。不再举例了,大家可以自己设想。
7:假设每个人都会消耗自己的G值,这种消耗分常规消耗,和非常规消耗两种。常规消耗我们称为P指数。P是按一定频率发生,固定量的消耗。譬如张先生每天消耗2G。他的P(张先生)就是2。非常规消耗是随机出现的,消耗的G值也不一定。我们称为Q事件。
P是会改变的,发生“-T”时,P会增大,同时可能引起Q事件。
8:假设每个人都会生产自己的G值,这种生产分常规生产,和非常规生产两种。常规生产我们称为X指数。X是按一定频率发生,固定量的生产。譬如张先生每天生产2G。他的X(张先生)就是2。非常规生产是随机出现的,生产的G值也不一定。我们称为Y事件。
X是会改变的。发生“-T”时,X会减小。
9:当一个处于N状态的人,P指数超过了X指数,那么就发生了G值偏离NG的趋势。当没有Y事件发生的时候,这个人就开始希望其他人的G能够供他转换。有这种需求的人,我们称为W人。
10:W人对周围的对象进行评估,寻找D(某人 TO W)的比例单向最划算对象,即别人给他1G,他能转换成最多自己的G的人。但是随着W人开始逐渐趋向M状态,甚至开始发生-T,他会逐渐降低要求,逐渐开始希望只要有人能够提供给他G就行。
11:假定W人最终找到了愿意向他提供G的人。这个人我们称Z人。
12:如果Z人本身是N状态的,他的X指数,是超过P指数的,这个X - P的盈余足够满足W人需求。那么会形成一种暂时平衡。但是一旦由于Z人发生Q事件,或者他的P指数超过了X指数,或者W人的需求超过了Z人盈余等等情况,Z人也W化了。这个时候,最简单的方式,就是两个W人需要进行G的交换,使大家在不发生“-T”的情况下,规律的实现达到N状态。
这时候,请考虑T,O率、K率。很糟糕的情况就是,O率过大,那么早晚两W人要放弃交换。如果K率足够,那么大家都很好。但是注意T,如果一方发生“-T”就将打破平衡,导致交换的放弃。
在超过两人的交换,或者赐予情况下,上述规则也适用。有个W人会建立多个G关系(交换或者单向赐予、单向获取)来实现自己的NG。但是一旦供给平衡打破,就会造成关系结束。而复杂的G关系系统,由于变量更多,所以更容易出问题。
而有的W人只愿意接受赐予G,而不愿意交换,那么另一方如果达到M状态,G赐予也就结束了。
有的N状态人是不愿意和别人发生G关系的,不需要,也不给,更不交换了。
有的W人NG非常高,T值非常小,P指数又很大,那么就很难满足。但是他的G可能普遍对许多人都是单向最优的兑换率,所以会很受欢迎。
有的W人所拥有的G值不高,虽然他的NG也不高,如果G兑换比率普遍也不高,那么他也很难达到N状态。
有的W人只有特定某些人的G才能够达到他能够满足的兑换比率,他的选择范围就很窄。或许其他人愿意和他交换,甚至愿意赐予,但对他来说也是意义不大的。
当然,由于兑换比率D也会改变,所以会发生复杂的变化。
这些指数可以套用到很多情况,我不再一一举例。
我这个理论,是很幼稚,很粗糙的,对爱情的描述,不可能这么简单。但是我们可以作为课题去研究。我写的也很混乱,不指望谁真的能去仔细研究,如果能对大家有一点点启发,那么我就很满足了。
再次感谢楼主给我的启发,谢谢大家。
[
本帖最后由 TOP 于 2008-3-26 03:11 编辑
]
用户名
时间
功绩
理由
真宫望
2008-3-26 10:06
+10
积极参与讨论,深入探讨主题。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9-1 18:45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07889 second(s), 6 queries , Gzip enabled
TOP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
控制面板首页
编辑个人资料
积分交易
公众用户组
好友列表
基本概况
论坛排行
主题排行
发帖排行
积分排行
管理团队
管理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