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注册
|
登录
会员
|
搜索
|
统计
|
帮助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水泊轩辕
»
“恶搞花木兰”争论升级 学者:因无知造成曲解
» 查看评分记录
原帖内容
tiger1970
2015-7-17 15:16
我在国学数典上贴了这个回帖,又加了几条,就手儿也贴在这里吧。
我觉得古时候假托一个完全没有的人物,还能这样被人传诵,不可能。
因为现在的传播途径比古代不知道强了多少,不用说现在,就是100年前还有报纸呢。
古代都是口口相传,除非假托到一个大家都知道的人身上,不然你编一个谁都不认识的人,能传播多远?要是没有原型,很快就走样啦。
特别在唐朝以前,连书这个东西都是手抄。
汉朝更差,连笔札都是最高贵的东西,官府作为一种特殊待遇来“给”。
所以,根本不用想什么诗集啊、文字的流传,就是口口相传。这个,没有真的原型是不可以想象的。
木兰辞见于乐府诗集,杜牧曾有咏木兰的诗歌,因此可知,至少在唐朝,木兰已经天下闻名。
作为对木兰最早最直接的描写,仅仅是乐府诗集的木兰辞。
所以可以分析一下木兰的情况。
1、木兰参军时候的年龄。头六句也见别的诗,不过改木兰两字为女子两字。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还有七八句,则是阿娘许嫁女,一载无消息。而文字的发展多从短至长,从丑至美,所以我推想,此六句原是当时原有民歌,只不过为木兰辞作者引用修改而已。为什么能引用?最大的可能,就是这几句原先也是说木兰的故事,而阿娘许嫁女,一载无消息则说明此时木兰可能是16岁----因为正常情况下只有15岁女子才可能被许嫁。而木兰16岁时尚惦记嫁人而不是打仗,可见其参军必在16岁以后。
2、当时的背景时间。以天子可汗混称,则说明天子与可汗原是一人。是为北边皇帝大多兼大单于之时。可见此事情确实发生在五胡乱华至北朝时期。
3、木兰的家乡。木兰从一个城市就可买到出征的马的所有物品,特别是骏马,说明此城市不仅仅在北方,而且在马可以成长的地方。这不过只有两处,一处河套,一处晋冀北。而且此处城大,可以有四个“市”,兼想一下当时中国北方之情况,可知木兰故乡应为河套或者晋冀北之大城。而此处大城,不过北魏平城、大夏统万、朔方代郡蓟州之地,再往南则无马。而从后面木兰要千里足来看,木兰故乡并非首都。而此几处归中原天子所有,只有北魏一朝。木兰朝辞爷娘,暮宿黄河,次宿黑山(阴山),可见此处距离黄河黑山必然不远,均有马一日之行程。可见木兰本是北魏人,家在长城以北----此城已经呼之欲出,符合北方大城、盛产骏马、距离黄河一日马程,离阴山第二日马程的,而且还不是首都的,只有一个城市----北魏的朔州----此处就是现在内蒙古的和林格尔。从下文也可以看出,木兰要好马后,很快就能回家,阿姊尚需要当户理红妆,可见此处距离京城不远,这也符合朔州的特征。从出郭一词看,因为此城有郭,再次证实必是大城。那只能是朔州。
4、木兰的家庭。木兰本人有东阁、西阁两个居住处,可见必是一个小院子,以一家次女的位置,有一个小院子,可见其家应该富贵过,而且此时尚不算败落。如果富,只能是商人,自然是要奔走经商的,但其家男丁缺少,而其父尚无力从军,爷娘于十年之后就要相扶,可见其爷娘或者有病或者衰老----此等人家,安得有能力经商?而军书十二卷卷有名,也显然非一般农户之能为----这样看,只有一种可能----木兰之父为朝廷的世袭中级军官甚至小贵族后裔(高级就要参与朝议或者传达啦,不会那么仓促),才有此等待遇。而木兰之父既然一直不在军中,说明可能有伤病复员。
5、木兰在与谁作战。此处有一问题,就是燕山胡骑。木兰是在黑山听到燕山胡骑的,可见黑山不是燕山,但燕山兵能到黑山来。当时燕山为核心的胡骑,说是柔然,位置不太对。而既然是燕山胡骑,那只能是燕国军队。木兰从军仅有六句: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可见战争牵涉到万里之外,木兰是远度关山加入高速出击的乘马部队。而此类征战经历百战十年,可见是残酷的拉锯战,又恰好与魏灭燕对应。
第一个设想:395年参合陂之战,407年后燕灭亡分裂对北魏完全失去威胁,恰好12年----木兰“同行十二年不知是女郎”。而参合陂确在朔州北不远处----这是我的一个设想----或许木兰从军,就是为打参合陂之战!参合陂之战对魏来说,是决战也是生存之战,此事的突然和紧急,也使得木兰之父被征发成为合理。这是第一个设想。
第二个设想:北燕在北魏破柔然之战期间,曾经骚扰过北魏边境,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于436年,领军灭亡北燕。所以,这个故事也可能发生在这个时期----424年,柔然可汗闻北魏明元帝去世,率6万骑攻入北魏,杀掠吏民,攻陷故都盛乐(就在木兰第二天晚上到达的地域附近),重重包围赶来抵御的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及所部。后因大将于陟斤被北魏军射杀,军心混乱,被太武帝击退。425年十月,北魏大举征讨柔然,分兵五道并进,越大漠击之,柔然北逃。此事到436年也恰好12年。而此事的突然和紧急,也使得木兰之父被征发成为合理。
木兰,主要时间是在打东边万里之外的后燕或者北燕。
6、木兰的生年。综合一五两点,可见木兰生年应在378年或者407年,参军则在395年或者424年,当时木兰17岁,木兰从军12年,于407年或者436年退役,当年木兰29岁。
7、木兰的行踪。木兰从军12年,但是壮士十年归,可见木兰在从军第二年回过家。如果木兰是为代替父亲被临时征发参加重大会战的话,打完仗,完全有可能回家看看。但是随即又回到军中,可见她是请假回家的,原岗位不变。
8、木兰的工作。木兰有不止一个伙伴----伙伴皆惊忙,有个皆字----在一起12年,可见木兰的军中任职十分稳定。战争十分残酷,因为将军百战死,为何壮士十年可归?为什么这样稳定?再推想木兰受到的奖赏----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知木兰从军12年每年只有一“转”,可知其功劳并不突出。而赏赐----当时是不用白银的,而是用钱,赏赐有一百千钱,不过十万,不少,可是对于12年从军来说也不能算多。可见木兰的战斗环境稳定,并无斩将夺旗之大功,是积劳而获功的,加上其伙伴十分稳定,可知其必然不是一线作战部队,而最大可能是转运辎重一类工作。因为木兰是代替父亲职务,所以可想而知,一个转运辎重的工作,对于一个有伤病的老军官或者老兵来说是十分合适的。
9、木兰身份是否有人知道。回答是天子可能知道----因为如果不知道,以木兰第八条的不太大的功劳是不可能被天子接见的,而天子也不可能轻易送她回乡。更何况木兰说的是送儿还故乡,这个儿的口吻,确实是女子口吻。天子什么时候知道的?要是早知道早就接见她啦,可见天子才知道。为何天子能知道?木兰的伙伴不知道而天子知道,那必然不是因为受伤之类,而只能是木兰上报申请退役,提到了自己是女子,所以伙伴不知道而天子知道。为何木兰要退役?因为弟弟长成,可以代替其父亲从军。她弟弟多大?十五从军征,弟弟15岁。也就是说,木兰走的那一年,弟弟3岁,所以说阿爷无大儿----有儿但是不大。弟弟到了15岁,自然没有姐姐在军中的道理,所以木兰上报长官,说明身份要求退役,自然就得到了皇帝的接见和赏赐。尚书郎是个不大的文官,魏书列在太守以下,往往是用于功臣子弟的一个官职。木兰如果不是暴露身份,她军中十二年怎么可能授文职?可见皇帝是知道她是女子才这样征求她的意见的,而她一旦辞谢,也就批准啦。
10、木兰的民族和姓氏。既然木兰父亲可能是中级军官或者小贵族,她自然是鲜卑族。而既然杨叛儿为乐府旧题,却是连名带姓作为题目,如果木兰姓花,则很难想象同一本乐府诗集中却不说花木兰辞而只说木兰辞。可见木兰这个名字,本身就是姓名在一起的。取其同音,鲜卑族的丘穆陵这个姓氏改汉姓为穆,因此木兰这个木可能就是穆字。木兰,姓木名兰。
上述纯属根据诗歌的猜测。就是逗大家一乐,所以发在乐园,其实没啥根据,大家当笑话看呗。(上述部分内容昨天曾发在轩辕春秋论坛上----这是临时起意,没经过多少思考,逗大家研究学问累了笑一笑呗)
[
本帖最后由 tiger1970 于 2015-7-17 15:21 编辑
]
用户名
时间
功绩
理由
KYOKO
2015-7-17 15:55
+100
管理需要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2-16 07:11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08591 second(s), 6 queries , Gzip enabled
TOP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
控制面板首页
编辑个人资料
积分交易
公众用户组
好友列表
基本概况
论坛排行
主题排行
发帖排行
积分排行
管理团队
管理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