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内容
Hellforce

2010-12-1 18:35
回复 #2161 caoyu317 的帖子

閣下似乎有些鑽牛角尖了  先說到兵權  作為一個合格的主將 假如你某部下有獨領一軍進行作戰的能力  你會不給他兵嗎???

再來你所提到的歷史戰役有很大的局限性 首先為何喜愛三國歷史的人居多  因為這是個人才輩出   

名將大崛起的時代   用楚漢爭霸時期的將領來作對比 合理嗎??這時期能為大家所認知的將領又有多少???恐怕大家對楚軍所

知也只有項羽 范增 或許加個英布之類的而已吧   劉邦手下除了文官 你又能提出多少大家熟知的武將呢??韓信  還有呢??

一將功成萬骨枯  身為主將本來就有成名的優勢在  赤壁之戰表面上看起來是場戰爭   但實際上卻是戰前準備影響戰果的典型例子  

前期成功運用反間計去除曹軍僅有的水軍將領蔡張2人 讓曹軍有兵無帥  戰力極差   加上少主孫權堅定立場 與劉家軍統一戰線 兩軍一心死抗到底   

再加上黃蓋的苦肉計奏效   (龐統連環計不講 非史實) 最後又觀測出風向異動順利完成火攻  達成以上條件後   兩軍交鋒 勝利乃是必然  這時主將所能做到的也不過就是擴大戰果罷了

最後提到 為何只記得美周郎  當時天下尚未三分   還存在著林林總總的勢力   而就算是三國時代  單一分割勢力又能有多少人能當為名將之稱  更別說 名將最少的東吳了

孫家軍有不少中等偏上的將領  但真能獨當一面的屈指可數 而且往往都是一個接一個 幾乎沒有共存的時候   也許你會說 周泰 太史慈 甘寧  甚至徐盛 程普 黃蓋等等

但這些都只能算是"戰將"也就是高一等的普通將領  我想在三國戰例中 沒看過這些人指揮整場戰役吧  它們幾乎都只能做為副將或前鋒之類的非主力

形象些的說法是  會帶兵的虎痴惡來吧 !應該說KOEI在數據方面美化了這些人  不讓東吳將領能力太難看而已


就名將方面  小霸王孫策算一個  但假如少了與義弟周郎的合作  也絕難在短短時間內打下大片江山    孫策死後  周郎獨撐大局

魯肅繼任 但子敬兄在外交及內政事務上的表現遠勝於軍事上 不能算是名將 再來呂蒙接棒   呂蒙也沒撐多久  又交到陸遜手中 在呂蒙任內  陸遜還只是個小小官呢  最後交棒到東吳最後的名將 陸抗

而為何曹魏如此強勢  為何劉大耳在吃下荊州後不必先穩定經營而能夠馬上進逼益州   原因就是這兩個勢力都同時有多個能獨當一面的大將阿

所以你拿這兩個例子來說明   一個是更久遠的歷史  且有名的就那幾個  一個又是三國中名將最難產的東吳(這也是為何東吳國策一直都如此保守的原因) 我覺得並不適當!


註:劉家軍五虎都有戰役指揮官經驗  孔明  姜維  以上皆為名將之流
    曹家軍更是名將前仆後繼 前中期的五子良將(我把于禁扣掉..他晚節不保) 本宗曹仁  曹操自己   中後期的仲達 陳泰 鍾會 鄧艾 羊沽 杜預等等 而且同時並存數位
    孫家軍如上面所說 只能以接力方式傳承

[ 本帖最后由 Hellforce 于 2010-12-1 19:37 编辑 ]

用户名时间功绩理由
E世飞将 2010-12-1 19:41 +100 人类的发展趋势就是从个人能力向团队力的趋势,如军师等精英组成了智囊团。深表赞同。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2-19 17:13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07841 second(s), 6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