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内容
luke19821001

2009-12-11 16:40


其实我很欣赏楼主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而且从楼主这次的文章中,也看出了楼主勇于改进的优点。本人也喜欢看武评,也曾想过自己做一个,但是一没有时间,二本人又不喜欢从书中逐条查找那些记载谁强谁弱的句子,所以就一直没有自己做过。

这次我吧我自己总结的一些武评方法说出来,希望甲乙兄能够参考。
1、我始终认为武评不应该只去肤浅的从文字上推敲,而是应该放入某个环境去思考作者的意图,只有真正体会了作者的意图,才能够得到真正的武评。
     最经典的就是颜良,初期那么NB,但是被关羽斩了,这次被斩无论如何都不能算有效战例,那么到底颜良有多强呢?假如参考以前的战例,颜良甚至比关羽强很多,所以有些人就得出了颜良是三国最强武将的结论,这个结论虽然是带搞笑性质,但是却很难反驳。其实搞清楚了作者的意图就很容易解释了。作者就是要给关羽营造一种鹤立鸡群的效果,也就是说曹营那些个武将都不如关羽,而且还有一定差距。至于这差距有多大,很难说。绝对不能用颜良20合败徐晃,关羽1合斩颜良来判断,这里的差距仅仅是说关羽比他们高一个档次而已。所以没有关羽的话那些人是打不过颜良的,而关羽一来就没有问题了。于是得出关羽大于曹营猛将们一档(这一档有多大,不清楚,但是可以明显看出差距),颜良大于曹营猛将但是小于关羽。
      另外,关于张飞马超的比较也很好得出了,甲乙兄很执着于什么马超被疲兵了,张飞被恐有失了,其实你没有看见作者的意图,作者先是在战前作了大大的渲染,先是马超怎么英勇无敌,诸葛亮怎么激将,这些实际上就是在营造一种氛围,就是说接下来的一场战斗将是场精彩的大战。假如不顾作者的意图,得出诸葛亮说张飞不如关羽,也不如马超;张飞是在激怒状态下出战,马超没有被激怒,最后激怒的张飞打不过没有激怒的马超,所以张飞<马超。这些都是不对的。接下来临了要开战了,刘备又叫张飞先歇歇,让马超在下面累着。一些朋友就认为张飞休息好了,而马超是疲惫的,休息好的张飞与疲惫的马超战平,所以张飞<马超。事实上在整个战斗中,双方的体力都是非常充沛的,甚至还提到双方都精力倍涨,根本不存在什么休息好的张飞与疲惫的马超这种情况。其实作者写这些东西不是为了表明谁武力高,作者仅仅是在战前掉一下大家的胃口,让大家更想看一下到底这场大仗是怎么打的,结果如何。最后,开始打了,却是一波三折,打了又恐有失,然后有天黑回营,然后又夜战,然后又双方互相用暗器,最终谁也奈何不了谁。甲乙兄一直认为恐有失证明刘备认为张飞打不过。但是关于恐有失可以有N种解释,甲乙兄仅仅是其中的一种而已,我还认为刘备是因为关心张飞,没有必要与一个光脚的马超拼命。这些解释都是一相情愿的,事实上张飞和马超战了一天,谁都没有“失”。按照甲乙兄的判断方法,刘备恐有失得出马超>张飞C,张飞与马超战平证明张飞=马超A,最后也能够得到结果张飞=马超的结果,而不是张飞<马超。事实上张飞和马超确实是武力相同的,因为作者先大势渲染这场大仗,说明两人是旗逢对手(张飞=马超C),后来从白天打到晚上,谁都奈何不了谁(张飞=马超A),最后挑灯夜战,双方连杀手锏都使出来了,却依然是平局(张飞=马超S),好家伙,这一仗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是张飞第一次射箭,双方无论是白天还是晚上,无论是近战还是暗器,都是平局,那些什么疲惫呀,恐有失呀,在事实面前都失去了任何价值,这才是最后的结果。

2、按照作者意图来分武力档次,可以要求有点高,因为每个人的想法也许都不一样,特别是在网络社会的今天,要想说服每一个人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而且也并非每个人都能够理解你说的话。所以我也想过制造一个可以通行的标准,现在这个标准已经有了雏形,不敢藏私,拿出来供大家看看。
     武力分为正常武力和特殊情况下的武力,这点的含义与甲乙兄前面说过的差不多,但是我的理解上还是有点与甲乙兄不同。比如右臂无力,这是特殊情况,我和甲乙兄认识相同。但是关于胆怯、醉酒等情况,我的认为不能既算做特殊情况,也不能简单的算作正常武力。为什么呢?首先这些因素会影响武将的发挥,在这种影响下,武将是发挥不出正常武力的(这点与甲乙兄差不多),但是这些情况又和右臂无力不同,右臂无力是外在因素造成,是没有办法选择的,而胆怯和醉酒却是可以自己选择的,你经常因为胆怯和醉酒输人,那么对你的武力评估自然会低些,哪怕你在训练场上武功很高也没有用。我把胆怯、醉酒等独立出来成为某人的一个属性,这个属性会影响武力的发挥,属性有好的属性,也有坏的属性,好的属性比如“精力倍长”,“神勇”(通常大喝一声刺人马下的人就有该属性)等,还有关羽经常爆走砍人,也是一种好的属性,还有赵云一身是胆其实就是“神勇”的表现,“常胜不败”让他可以七进七出而很少受伤,增加了他的防御能力。另外比如“威名”也是种好的属性,一些人会因为惧怕别人的威名而“畏缩”(这是种坏的属性)。坏的属性就是前面提到的“胆怯”“醉酒”“畏缩”等。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属性不是常态,而是在某种情况下才会出现,这与正常武力不同。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某些人武力会出现浮动,因为他的好的属性起作用的时候,看上去就厉害些,但是坏属性起作用的时候,看上去就差些。
具体说来说一下这些属性吧,本人只是列出一些较有特点的,肯定不全,希望大家补充:

醉酒,武将容易在打架前喝酒,该属性一旦触发会降低武将发挥,但是如果该武将拥有“海量”属性,就会降低这种限制(还是会减少,但是幅度小些)比如许褚就是受害者,此人喝酒,但是又不海量,于是被张飞一合刺下。张飞虽然喝酒,但是“海量”所以即使醉了也可以从吕布手下跑掉。所以说假如许褚和张飞都喝醉了,许褚依然不是张飞的对手。
胆怯,该武将在打架时容易因为一些原因影响心情(不一定是因为打不过),胆怯的武将武力会下降,而且会容易逃跑。经典例子就是文丑, 此人武力纵有不济,也不会败得那么惨,这一胆怯就把小命丢了。其他还有夏侯杰之流,即便在训练的时候武功再高,上了战场也是菜。
畏缩,该属性有时好有时坏,拥有该属性的武将,在发现对手强大时经常不敢出战,即使出战了也容易败退。这种武将在面对强敌时,对方也很难杀掉他。典型例子就是曹营诸将在面对吕布、颜良时的表现,徐晃、张合、许褚等人深谙畏缩之道,打不过绝不逞英雄,于是就出现了一些怪现象,平时很厉害的人有时候变得很差,甚至多人联手都打不过一个稍强的人的现象。
威名,拥有威名的武将容易引起对手的畏惧而让对方“畏缩”和“胆怯”。典型的是关羽经常拿名头吓人。东吴武将面对赵云的时候,也被长坂威名吓着了。
神勇,一些猛将拥有神勇属性,让他们在短时间内爆发出强大能力。典型的就是一些武将发威的时候,比如什么杀得兴起,大喝一声之类的就是神勇的表现。
精力倍长,拥有该属性的武将,在长时间战斗时有优势。
嗜战,拥有该属性的武将时常超常发挥,即使在面对比自己强的对手的时候也不会怯懦,特别是在战前就非常渴望得到一战的情况下,会发挥出超过平时水平的武艺与敌人战斗。典型的就是张飞,喜欢打架,面对他看不起的吕布,即使很强他也要去斗,还能斗出水平。面对纪灵这样的人的时候,张飞也是早就想杀他了,所以当有机会的时候,原本武艺还可以的纪灵同学就悲剧了一把。
血战,拥有该属性的武将,在形势危机,但是又不能退缩的时候,会发挥出超常水平。典型的就是长坂的赵云和渭水的曹洪。
杀手锏,杀手锏出自秦琼,又名撒手锏。其实就是特殊情况下秒杀对手的技能。比如弓箭、暗器、拖刀等,这几个作用差不多,无论是在战局有利还是不利的时候,都有可能达到秒杀的效果。
天神下凡,该属性就是那种突然间变得很无敌,短时间就干掉对手的状态。关羽追文丑就是典型的例子,文丑胆怯呀,想跑呀,但是一个骑赤兔马的天神在后面追着,结果就被杀了。本来正常情况下,即便被追到也不至于被秒杀,但是这一刻关羽天神附体了。其他时候就是关羽的头三刀如有神助。吕布在虎牢关下也是这种状态,后来张飞上来的时候状态CD了。
常胜不败,该属性不是说这个人从未败过,而是说拥有该属性的人会让觉得他就是理所当然的会赢,这种人有时候会让别人莫名其妙的不敌,甚至数人联手也打不过他。典型的就是赵云。还有吕布也是可以在三英(千万别说是因为刘备拖后腿,其实刘备武功是三个君主中最强的)夹击下从容离开,在曹营六人联手的时候全身而退,也是这种属性的作用。
激怒,用有该属性的武将在发怒的时候武力上升。比如黄忠、张飞经常发怒。
粗心,粗心的人容易发生细小失误,导致战局不利。比如关羽经常中冷箭。


[ 本帖最后由 luke19821001 于 2009-12-11 17:25 编辑 ]

用户名时间功绩理由
西园新军 2009-12-12 08:07 +299 把握作者意图上很好,建议整理成文单发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7-24 13:53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08521 second(s), 6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