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内容
甲乙丙jyb

2009-12-7 21:25
三国终结武评

三国终结武评

  
  这已经是我写的第六篇三国武评文章了,估计完成本文以后,可能再也不会写类似的长篇“大作”了,最多也就是修修补补了,所以就斗胆加了“终结”二字,这只是我个人对于三国武评有了一个差不多算最终的结论,基本终结了自己对于三国武评的探索,而三国武评本身是不可能有终结的一天的。
  这篇文章主要是在上一篇武评文章的基础上完成的,上一篇文章发布于中华三国在线的书库版,由于不符合该版的内容要求,同时也由于本人要求删除,现在已经看不到了。本篇部分内容与上一篇非常相似,内容相似其实也是一种坚持,有些地方在上一篇武评文章中已经做的很完善、很清楚了,实在没有改变的必要。本文共八篇,目录如下:
第一篇、三国武评概述
(一)三国武评的价值(完成)
(二)武评文章的结构(完成)
第二篇、三国武评依据
(一)以毛本《三国演义》为依据(完成)
(二)毛本《三国演义》的优势(完成)
第三篇、三国武力定义
(一)武力是次要的(完成)
(二)武力如何定义(完成)
(三)武力定义(完成)
(四)武力分类(完成)
(五)明确重点(完成)
(六)普通武力与附加武力(完成)
(七)真实武力和表现武力(完成)
(八)影响真实武力的因素(完成)
第四篇、武力评比方法
(一)论据的选择(完成)
(二)强弱的确定(完成)
(三)差距的确定(重大漏洞待修订)
(四)武力相当(完成)
(五)武力值的推导(完成)
(六)武力值的认定

(七)一对多的武力处理(完成)
(八)战局不利的武力处理

第五篇、战例分析前论
(一)武评目标与严密性(完成)
(二)提升主观认定的认可度(完成)
(三)单挑场面(完成)
(四)败退时机说(完成)
第六篇、普通武力结论
(一)普通武力结论大全
(二)普通武力推导过程
第七篇、附加武力结论
(一)附加武力分类(完成)
(二)附加武力评定(完成)
第八篇、疑难问题解答
(一)疑难战例分析
(二)其他理论点评




第一篇  三国武评概述


  从民间流传着的“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的顺口溜我们就可以知道,以三国为题材的武评很早就开始了。如今发达的网络更是给三国武评爱好者们提供了发表观点、交流讨论的极好平台,于是出现了前几年三国武评文章满天飞的热闹局面,热烈的讨论、激烈的辩论、甚至互相讽刺、漫骂,三国武评因此也遭受了不少网友的抵制,被泼了不少的冷水。在某些人看来:搞三国武评纯粹就是一些无聊的人在做一件无价值的事。



(一)三国武评的价值


  我不相信三国武评毫无价值,但这也引发了我的一些思考:三国武评的价值究竟何在?真的就像一些网友说的只是无聊?就算真的无聊,那为什么选择研究三国武评来打发无聊呢?
  最受观众喜爱和关注的体育项目都有一些共同点:一是有众多高水平的选手(或队伍)在对抗;二是许多选手(或队伍)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具备这两条的体育赛事是最精彩、最吸引人的,例如:美国的NBA篮球,世界杯足球,奥运会乒乓球男子单打等。三国是一个猛将云集的时代,许多猛将又有自己鲜明的特色,手持方天划戟傲视群雄的吕布,倒拖青龙偃月刀手捻长须的关羽,高举丈八蛇矛豹眼圆睁吼声如雷的张飞,典韦的一双大铁戟运使如风,赵云的枪法若舞梨花,还有马超、黄忠、许褚、庞德、颜良、文丑、太史慈、孙策等一大批高手,当吕布酣战张飞、许褚恶战典韦、关羽大战黄忠的时候,是一个个多么令人震撼的强强碰撞的场面。谁能跻身超一流高手行列?谁又是超一流高手中的高手?正是这种天生的好奇之心让我们对于研究三国武评乐此不疲。由此看出三国武评的第一个价值,满足了自己的好奇心。
  写一篇优秀的三国武评文章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研究武力定义的合理性,要研究评比方法的科学性,要注重战例分析的准确性……,然后才可能写出一篇优秀的武评文章。就算这篇文章本身几乎毫无价值,但写文章的过程绝对是有价值的,至少它锻炼了自己的写作能力。
  由于三国武评文章的依据一般都是《三国演义》,而《三国演义》只不过是一部小说而已,小说只不过体现了作者个人的意图,也许作者当年一次无心的笔误,还引发了我们今天永远没有结果的争论,这也使得许多人觉得我们纯属浪费时间。千万不要把我们的文章和讨论当作某种严肃的学术研究来看待,至少我是在玩《三国群英传2》时,觉得部分武将武力值的设定不合理,这才开始研究三国武评的,所以不妨把研究三国武评看成一种娱乐活动,和打麻将、玩游戏、唱卡拉ok等一样的娱乐活动,只不过三国武评获得的快乐与众不同,它是通过自己的观点得到别人的认可而得到的一种成功的喜悦。
  满足了自己的好奇心,锻炼了自己的写作水平,丰富了自己的业余生活,这就是个人理解的三国武评价值之所在。


(二)武评文章的结构


  个人认为:一篇完整的武评文章至少应该包括四部分:武评依据、武力定义、评比方法、武评结论。“武评依据”是武评文章的必须前提;“武力定义”和“评比方法”是武评文章的核心理论;“武评结论”是武评文章的成果展示。


武评依据

  武评文章必须要有个依据,例如水浒武评以《水浒传》为依据,西游记武评以《西游记》为依据,因此,三国武评必须也要有个依据,我们一般以《三国演义》为依据。
  可不可以选其他的依据?当然可以。例如选《三国志评话》作为依据,只要下功夫,完全可以写出高质量的《三国志评话》武评文章。


武评系统

  确定了武评依据,接下来我们应该能够根据武评依据进行武评了,但什么是武评呢?写几个结论、喊几句口号绝对不能算武评,任何评比都是需要标准的,一套完整的武评标准的制定绝对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称之为“武评系统”个人觉得更确切。
  简单的从字面上来看:武评就是“武力评比”。由此可以引申出武评最核心的两个问题:什么是武力?怎样评比?前者的答案是“武力定义”;后者的答案是“评比方法”。“武力定义”加上“评比方法”就是我们的全套武评标准,即“武评系统”。

武评结论

  有了武评依据和武评系统后,我们可以开始研究自己的武评结论了。武评结论的产生离不开细致、准确的原文材料分析,一位能够搞出完整的武评系统的武评爱好者,基本的材料分析能力是勿庸置疑的。但是同样的文字,不同的人理解起来经常有差异,至于谁的理解更准确有时说不清,或许这就是文学的魅力。原文材料分析是这几年武评文章中讨论最多的内容,所以除了自己的分析理解,还要多看看以往的精华级讨论,避免一些重复劳动。
  网友们最关注的大概就是最终的武评结论了,通过明确的武评依据、完善的武评系统、准确的原文分析得出的武评结论是有理有据的,有力的回击了哪些整天乱挺、乱贬、乱喊口号的网友。持不同意见的网友肯定有,肯定会有不少的讨论与辩论,无非有三种情形:
  ①认为你的武评依据有问题;
  ②武评依据和你一致,但认为你的武评系统有问题;
  ③武评依据和你一致且武评系统完全认同,但认为你的原文分析有问题。
  对于第类网友,大家各搞各的,和平共处,井水不犯河水;对于第类网友,要么就是他也拿出一套武评系统来比较优劣,要么就是来给你的武评系统提改进建议的,我们都应该表示欢迎;对于第类网友,那简直就是知音了,武评观点如此一致是十分难得的,相对于武评系统的共识,原文材料分析的一点分歧实在是微不足道!

第二篇  三国武评依据

(一)以毛本《三国演义》为依据


  人们对三国武将的排名依据是不完全一样的。本人浏览过大量的武评文章,发现主要有以下一些依据:
  (1)以《三国演义》为依据;
  (2)以《三国志》为依据;
  (3)以《三国志评话》为依据;
  (4)以民间传言、戏剧为依据;
  (5)以某款三国游戏为依据;
  (6)将以上两种或多种依据综合考虑作为依据。
  不一样的依据评出不一样的结果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只有在共同的依据之下,我们的讨论才有意义,因此任何一篇三国武评的文章都要先交代依据,本文选用的依据是:无毛宗岗点评的毛本《三国演义》。


(二)毛本《三国演义》的优势


  为何不选用其他依据呢,毛本《三国演义》有何优势?
  以《三国志》为代表的史书中,单挑的战例很少,更没有场面细节描写,根本无法准确判断武将的武力。鉴于部分历史爱好者对于采用其他依据的不屑,特此申明:希望三国历史爱好者不要误以为我要澄清或者颠覆真实历史上的三国武将的武力,无论三国历史上的武将武力和我根据小说《三国演义》所做的结论是完全一致、还是完全相反,那都是纯属巧合。
  至于以某款三国游戏中的武力值为依据的网友,建议您去问问游戏的发行者,这套武力值数据又是如何产生的。如果连这个都没有搞清楚,却又盲目的相信,并以此为依据来和别人讨论那是一件很可笑的事。
  各地的民间传言、戏剧有其地域性,了解的人并不多,且各地又不完全相同,不宜用来做依据。
  真正适合做依据的只有《三国演义》、《三国志评话》等书籍,其中,毛本《三国演义》流传最广,当前各大新华书店出售的几乎全是毛本,当前中学生的必读名著《三国演义》也是毛本。毛本《三国演义》的读者人数远远超过其他三国书籍的读者人数,为了让自己的武评文章能够得到更多人的人关注(无论是支持还是反对),这几乎是必然的选择,如果有一天,其他版本的《三国演义》更流行,本人肯定会更改依据、重新写三国武评。


[ 本帖最后由 甲乙丙jyb 于 2010-1-21 20:13 编辑 ]

用户名时间功绩理由
西园新军 2009-12-12 08:09 +299 研究辛苦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9-7 14:03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0267 second(s), 6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