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注册
|
登录
会员
|
搜索
|
统计
|
帮助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现代文艺
»
三十年小东西之包子回忆版
» 查看评分记录
原帖内容
风使
2008-12-3 23:41
1979——独生子女证
我也是独生子女,而且应该是第一批独生子女。独生子女证还在,有些年岁的小红本本,黑白的照片小小的我,笑呵呵的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成为独生子女政策这历史事件的当事人和亲历者。当时独生子女政策还刚开始,以鼓励为主,要是想要给我添个弟弟妹妹的话,我爸妈应该完全可以轻松再完成次人造人任务,好在他们已经预见到有一个麻烦的我已经够让他们操劳一辈子,于是我就光荣的成为了独生子女潮流中的一分子。在我的角度来说,想想也是,几乎所有的人都希望自己有个哥哥或者姐姐来照顾自己,几乎没有人愿意自己成为哥哥姐姐去承担照顾弟弟妹妹责任,要照顾不要责任几乎是所有人的意愿。独生子女是自私的,这个指责我同意。
1981——铁盒牌百雀羚
百雀羚确实曾经深入千家万户,成为冬日护肤的必备用品。铁盒子也有大小几种尺码,那种大的用完之后也可以改作装些针头线脑的盒子利用起来。时至今日,其实百雀羚的功效还是依旧不错,冬天里恐怕效果依旧不输于那些天价的高档护肤品,只是那二十多年如一日不变的浓郁香气,想起来都有些头晕。老字号如何跟上时代,也是个大课题。至于清凉油的回忆,小时候的铁盒上应该是“清涼油”,后来在我继续很小的时候,被人民群众反映揭发是错别字,记得还有报纸跟着监督厂家改正,于是之后只看到规范的“清凉油”。其实“涼”字挺冤的,从小篆以来它一直是作为正体存在,没想到最后让“凉”给抢了名分,自己倒成了异体字,很有点悲怆的冷宫前皇后的薄涼味道。即使现在看到寺庙中“无上清涼”的时候,还有人忍不住会问:是不是和尚写错了?
1982——蛤蟆镜
80年代的电影中蛤蟆镜可是时髦的象征,佩带这个的无一例外都是海外侨胞、港澳台同胞们,于是它很快的被接受、被模仿、被追捧,那个年代追求时髦的青年不少都有着蛤蟆镜,而且很多右上角始终还牢牢贴着商标。前些年搬家的时候,还整理出我妈妈的一幅浅褐色的蛤蟆镜,当时第一念头是:好像神经王菲还有带这种东西抢镜头吧?事实再次证明我不是引领时尚的料,哪怕我知道历史总是在重复中前进。2008年我又一次见证了上海街头满街的蛤蟆镜,男男女女潮来潮往,真的很疑惑:蛤蟆镜怎么又杀回来了?潮人们又一次用行动向前辈们致敬,可能也包括我妈。
1983——股票
83确实出现股票,那还是纸质的股票,现在想必也都是文物一样的东西。90年代是证券化,也就是全民炒股运动的开始,说起来中国还是世界上第一个无纸化交易的国家,这也是所谓的后发优势,所以当我们看到新闻镜头中美国证券交易现场,纸片横飞中大叔们比着嗓门划着手势的情形都会由衷觉得纳斯达克相当有气势啊。我爸也是买认购证大潮中的一员,现在家里还有一沓沓股票认购证,这些都是摇号剩下的,虽然不晓得现在有没有价值,但到底也是那个年代的见证。它们在没有成为摇号的幸运儿之后,也算在我手上找到了另一种价值:练功券,我当年20秒点1万元钞票正确率100%的一手功夫,就是没事时候拿这些认购证练出来的。
1984——彩色电视机
我家好像是82年买的彩电,居然也是14寸的日本彩电,难道和水镜家一样?记得开关是那种拔进拔出的开关,频道是要用手掰着转的,好像一共设有八个频道,“格频道”这个习惯用语在如今遥控器时代是真的难以理解了。那个时候好像只有两三个台,那个时候CCTV2是彩色台感觉特好,而且全是节目,没有一条广告。那个时候我看了《尼尔斯骑鹅旅行记》、《鼹鼠的故事》……这台老彩电后来留在了老房子里留给了租房客,最后在一场雷暴中走到了生命的尽头,20年寿命从来没有任何故障,这质量啊。
1985——信用卡
一把的信用卡,一把的账单,这就是如今的现状,就连买来伊份、买DQ我都要拉卡。几乎所有银行的卡我都办过,不是我特别有钱,很多时候就是为了办卡送的小礼品,不拿白不拿。用信用卡感觉是好,兜里都是现钞,卡里都是消费,感觉两边都是白花花的银子,手头好宽松。还款的时候就该短暂的回归现实,不过立刻就又可以投入下个周期的良好感觉中,兜里都是现钞,卡里都是消费……
1986——比基尼
庞桶有次很认真的对我讨论“奶型”,在他看来东方女性都谈不上奶型,西方女性奶型基本上都过关。这个我认同,人种差异没办法的。盐水袋除外。
1987——大哥大
我说起手机,很多人会触气:关机大王。早上老板打我座机,头一句问手机又没开?我依旧回答说可能没电。其实现在我已经习惯着多开机了,尽管还是没有习惯。我的手机自从前两年被偷了之后,一怒之下就买了个超便宜的国货,600,能打电话发短信听音乐就可以了,贼骨头你尽管放马过来偷!结果就用到现在,奇异的是很多人看到我手机就会很有兴趣地问:哇,你新手机啊?什么手机啊?我会好老实回答:手机中的战斗机。不用去理睬那一连串的疑惑,因为我从小保养东西好,一个学期下来课本像新的一样,这是美德,也是本事。
1988——健力宝
健力宝好好一个牌子被气功大师张海给弄成大笑话了。健力宝早期好像是李宁做的广告,那个年代还有一些本土可乐饮料品牌,记得还有个少林可乐,也是借着少林寺李连杰火了一记,终归来得快去得快。好在我从小就认准百事、可口两个牌子喝,对本土可乐始终缺乏热情,就觉得不是那个味,可能是嘴刁。问一个问题,可口可乐在中国目前为止一共有几种口味?
1989——健美裤
在那个一阵风的年代,不是什么流行都能带来美感的。健美裤的要求太高了,高矮胖瘦穿了都不好看,30以上穿了就有失稳重,健美裤对身材和年龄的适合范围就这么些,但是那时候,不管多大肚,都穿健美裤,这是多么惨痛的记忆,好多大娘大妈大婶子都来穿健美裤,一眼看去就是一个个倒三角,从腰到脚脖子都是被健美裤束缚成锥形支撑。我是委婉的建议我妈不要跟风也去满街串联健美裤,在家当居家裤子随意穿穿么也就算了,图个贴身舒服,出门就要慎重了。虽然我那时也还小,但看来眼光已经很毒了。
才10年啊?就闲话到这里,睡觉去了。
[
本帖最后由 风使 于 2008-12-4 00:19 编辑
]
用户名
时间
功绩
理由
水镜门生
2008-12-3 23:57
+100
继续哦继续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2-11 06:36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08299 second(s), 6 queries , Gzip enabled
TOP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
控制面板首页
编辑个人资料
积分交易
公众用户组
好友列表
基本概况
论坛排行
主题排行
发帖排行
积分排行
管理团队
管理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