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内容
burrjiang

2008-11-11 21:08
凤鸣山韩家将武力分析

在三国演义中,韩家将通常被认为是名不副实。首先请看韩家父子的勇名:
西凉大将韩德善使开山大斧,有万夫不当之勇,夏侯楙之先锋
其四子韩瑛、韩瑶、韩琼、韩琪皆精通武艺,弓马过人,真乃雄伟之士!
而韩家将父子被七旬赵云所杀。到底韩家将父子五人武力如何?burrjiang试图加以分析。一人之见,难免偏颇,欢迎讨论

首战,长子韩瑛跃马挺枪迎赵云,单挑不三合,被赵云一枪刺死于马下。
正常状态下单挑不三合被杀,没有什么可评论的

次战,次子韩瑶见之大怒,纵马挥刀来取子龙。子龙施逞旧日虎威,抖擞精神,相迎韩瑶,瑶抵敌不住。三子韩琼见了奋怒,急挺方天戟,骤马前来夹攻。
burrjiang之见,赵云首战不三合的体力损耗可以忽略,故相比韩瑛之不三合被杀,韩瑶虽然抵敌不住赵云但是没有被杀的表现明显高于韩瑛,故视为韩瑶>韩瑛

三战,三子韩琼见了奋怒,急挺方天戟,骤马前来夹攻。子龙全然不惧,枪法不乱。四子韩琪见二兄战子龙不下,也驰马抡两口日月刀而来,围住子龙。
韩瑶韩琼双战赵云,老罗没有给出回合数,却表示“赵云全然不惧,枪法不乱。二将战赵云不下”。鉴于网友通常认为三战吕布时“战到三十合,关张两员将战不倒吕布”,是关张明显占优势,则这里韩瑶、韩琼战不下赵云,可以理解为赵云占劣势或者至少可以表示赵云并没有占优势(即平手),如果二将战平赵云或者是二将尚占优势,则韩琼武力应当被低估

四战,四子韩琪见二兄战子龙不下,也驰马抡两口日月刀而来,围住子龙。子龙在中央,独战三将。少时,韩琪中枪落马,魏阵中一将救去。子龙拖枪便走
赵云独战二将,原本就可能占劣势,如今三将夹攻,体力当然受损,故即使韩琪已经中枪落马,又恢复到二战一,体力受损的赵云不愿正面再战,情理之中

感觉就是三战吕布的翻版:
吕布险杀公孙---赵云杀韩瑛
吕布渐败张飞---赵云令韩瑶抵敌不住
关羽夹攻吕布---韩琼夹攻赵云
关张战不倒吕---瑶琼战不下赵
刘备夹攻吕布--韩琪夹攻赵云
只是结果稍微不同:
吕布刺玄德,玄德急闪---而韩琪中枪落马
吕布荡开阵角,倒拖画戟飞马便走---子龙拖枪便走
吕布被认为是败走,而赵云通常被认为是“正面交锋胜不得而采取非正面手段”

总之韩琼>韩瑶>韩瑛>韩琪(三个战一个韩琪都被中枪,比起大哥都丢脸,故韩琪列韩瑛之后)

五战,子龙拖枪便走。韩琼按戟,急取弓箭射之,连放三箭,皆被子龙用枪拨了。琼大怒仍绰方天戟,纵马赶来,却被子龙一箭射中面门,落马而死。
赵云虽然正面交锋胜不得韩家二将,但在箭战中,射死一人,迅速扭转战局

六战,韩瑶急骤马赶到,举刀使砍子龙。子龙拖放不迭,弓枪皆弃,闪过宝刀,生擒韩瑶归阵
赵云独战施计擒韩瑶

七战,复纵马取枪,杀过阵来。韩德见四子皆丧于子龙之手,肝胆皆裂,先走入阵去了。
赵云乘胜不战而退韩德,而次日,韩德溺战赵云,不三合被杀,急纵马直取夏候楙。楙慌闪入本阵。

如此一来,韩琼武力或许是最高的:韩瑶不敌赵云,韩琼上场后,赵云或许占劣势。
韩琼和韩瑶双战有“战不下”赵云的“优势”,赵云正面交锋二将胜不得韩琼韩瑶而且还可能占劣势,是否说明二将有一流武将的潜质呢?呵呵,burrjiang认为虽然巅峰赵云自然是超一流武将,但是七旬赵云估计也就是强一流武将的实力,则战不下七旬赵云的二韩武力自然没有不能进入一流,burrjiang之理解,可列入二流级别(弱/准二流)


韩琼>韩瑶>韩瑛>韩琼。至于其父亲韩德,在其四子大败之后还坚持独战报仇,精神可嘉,虽然也是不三合被杀。但是可以排在同样不三合被杀的韩瑛之前,不一定低于敌赵云不住的韩瑶。为什么呢?呵呵,丧失理智下的拼命,通常是同归于尽的打法,即放弃防守而全攻。这样当然比正常状态下死得更快了。

总之:如果就武力来说,韩家将武力或许是:
韩琼>韩瑶、韩德>韩瑛>韩琼
欢迎高手讨论。

附原文:
时有西凉大将韩德,善使开山大斧,有万夫不当之勇,引西羌诸路兵八万到来,见了夏侯楙。楙重赏了毕,就遣韩德为先锋。德有四子,皆精通武艺,弓马过人:长子韩瑛,次子韩瑶,三子韩琼,四子韩琪,真乃雄伟之士!韩德带四子并西羌兵八万,取路而来。前至凤鸣山,正遇蜀兵。两阵对圆,韩德出马,四子列于两边。德厉声大骂曰:“反国之贼,安敢侵吾境界耶!”赵子龙大怒,挺枪纵马,单搦韩德交战。长子韩瑛,跃马挺枪来迎,战不三合,被子龙一枪刺死于马下。次子韩瑶见之大怒,纵马挥刀,来取子龙。子龙施逞旧日虎威,抖擞精神,相迎韩瑶,瑶抵敌不住。三子韩琼见了奋怒,急挺方天戟,骤马前来夹攻。子龙全然不惧,枪法不乱。四子韩琪见二兄战子龙不下,也驰马抡两口日月刀而来,围住子龙。子龙在中央,独战三将。少时,韩琪中枪落马,魏阵中一将救去。子龙拖枪便走。韩琼按戟,急取弓箭射之,连放三箭,皆被子龙用枪拨了。琼大怒仍绰方天戟,纵马赶来,却被子龙一箭射中面门,落马而死。韩瑶急骤马赶到,举刀使砍子龙。子龙拖放不迭,弓枪皆弃,闪过宝刀,生擒韩瑶归阵;复纵马取枪,杀过阵来。韩德见四子皆丧于子龙之手,肝胆皆裂,先走入阵去了。西凉兵素知子龙之名,又见英雄尚在,谁敢交锋?子龙马到处,大喝一声,阵开两下,纷纷乱走,阵阵倒退,却被子龙匹马单枪,往来冲突,如入无入之境。后入有诗赞曰:
忆昔常山赵子龙,年登七十建奇功。独诛四将来冲阵,犹似当阳救主雄。
邓芝见子龙大胜,率蜀兵掩杀,西凉兵大败而走。韩德险被子龙擒住,乃弃甲步行而逃。子龙、邓芝收军回寨。芝贺曰:“某见将军如此英雄,不想寿已七旬,精神尚在。今日阵前独胜四将,世之罕有也!”子龙曰:“丞相以吾年迈,不欲取用,吾故以此功表之。”遂差人解韩瑶申报捷书,以达孔明。
却说韩德引败军回见夏候楙,哭告共事。楙自统兵来迎子龙。忽探马报入蜀寨,说夏侯楙自引兵到。子龙乃上马绰枪,引千余军,就凤鸣山前列成阵势。当日夏侯楙戴金盔,披金甲,坐下雪白马,手提大砍刀,立在门旗之下。见子龙跃马挺枪,往来驰骋,楙欲自战。后面韩德言曰:“杀吾四子之仇,如何不报!”纵马抡开山大斧,直取子龙。子龙忿怒,挺枪来迎,战不三合,一枪刺韩德死于马下,急纵马直取夏候楙。楙慌闪入本阵。


请教各位高手的重点是:赵云的拖枪退走是“正面交锋胜不得而计划采取非正面手段”还是“败走”?如果是败走,则韩琼的武力当然被低估

吕布险杀公孙---赵云杀韩瑛
吕布渐败张飞---赵云令韩瑶抵敌不住
关羽夹攻吕布---韩琼夹攻赵云
关张战不倒吕---瑶琼战不下赵
刘备夹攻吕布--韩琪夹攻赵云
只是结果稍微不同:
吕布刺玄德,玄德急闪---而韩琪中枪落马
吕布荡开阵角,倒拖画戟飞马便走---子龙拖枪便走


正方:不是败走
因为三战吕布中,交待了吕布战不过三将,而凤鸣山,没有交代赵云战不过三将

反方:是败走
首先,战斗流程完全辅之虎牢关之三战吕布,
其次:从三战吕布来看,吕布战不过三将故从最薄弱的环节刘备入手“刺玄德,玄德急闪,吕布荡开阵角,倒拖画戟飞马便走”,同样也有可能是赵云不敌三将,故从最薄弱的韩琪入手,结果相比刘备的幸运闪开,韩琪没有能够闪开而被中枪。
其次,吕布是退走,而赵云也是退走

[ 本帖最后由 burrjiang 于 2008-11-11 22:25 编辑 ]

用户名时间功绩理由
Z_Artemis 2008-11-19 02:07 +100 好帖奖励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2-10 18:38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08359 second(s), 6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