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征文】清明,偶想起了烧猪
印象中回去拜山过清明的次数并不多,从小在他乡念书,恨不得清明能放个七天的假,小时清明是唯一出来能爬山的机会,而如今则是极少数作为儿女后代为祖先尽尽心意的时间,而穿插之间的便是对烧猪的喜爱了.
清明那天,早早天未亮便要起床,老爸和堂兄们把之前在酒店预定的5只大烧猪和3只小乳猪抬上车,便往家乡出发了.早上的时间是用来拜访慰问村里的老人的,车上始终肉香弥漫,然而世上最美味的烧猪也敌不过最可爱那老人的笑脸.这些都是长大的感悟,儿时都是先行跟着伯父们在或许只能称为岭的"山"中来回奔跑.城里长大的我总是不懂得乡间疾苦,而因老爸的关系,我每每成为村里众人眼中的焦点;不过我却只盼望中午的到来.
每次,全村的人拜山第一个要拜的肯定是建村人"五爷"的墓.有一次记得很清楚,是在读小学三年级时,那天早上玩得很疯,到中午拜山时早就饿了.吵着要回去分烧猪,习惯性的无理取闹老妈通常是以骂声制止,然在我记忆中,她第一次对我说道:你已经长大了.要有大人的样子.,因为当天早上,第一次见到大堂哥的儿子,也就是我的侄子,比我还大两岁的他,极不情愿地叫了我一声叔叔.当时我不知道是怎样的一个心情来接受这一称谓的.不过旁边的人都笑了..从那个时候起,也不说平时,至少清明这天,我变得极其"成熟稳重",连我的侄儿哥哥,也渐渐对我尊重起来.
五爷排行老五,我也排老五,他的墓前,排列着五只很大很大的烧猪.我不是一个爱寻根究底的人,直至中学时代在老爸的书柜里,发现了一本介绍村子起始的书.原来五爷十九岁时,正值抗日,他们七兄弟都去打鬼子了,然而8年后,"老令公"七子去,一子还,郁郁而终;五爷带着剩下的亲人.来到这个地方,建了村,名曰平恒,平安永恒. 其实我现在觉得,是否应该建议长辈们也给其余六兄弟共立英雄碑呢?
八只烧猪每年起着相同的作用,除了五爷获得最高荣誉的一个猪头之外,大人们总是抬着烧猪们来回拜祭于各"山"之间,最后下午回村分予各家.以前等待的就是这一刻.一般是由老爸操刀,我在旁边不时讨些小块肉解谗.随后还有一大丰盛的烧猪晚餐.后来听老者们说,吃了拜过祖宗的烧猪,祖宗的保佑便会留在心底,祝福永于天上!
小学五年级时,住在自己家的爷爷去世了.第一次感受亲人逝去之痛,爷爷待我之好,八条尼罗河诉之不尽.那也是我第一次不是清明的时候过清明节,第一次陪着老爸守夜,第一次回到家中爷爷的房间,嗅着曾经觉得有点发臭的味道,来寻找爷爷曾呼吸过的空气..从此的清明,多拜了一座坟,拜祭过那座坟的烧猪,特别好吃,,忽然想说.爷爷我真的很爱你,,,此刻今夜,是清明的清明节,比没有情人的情人节,更加苍白!突然回想起,第一次吃烧猪,是爷爷清明带回给我吃的,忘却是遗憾,但没轻度忘却,就没有回想过程的滋味了,就好象美味的烧猪肉送入口,油滑滑,又不腻,因为爷爷正在看着我,扬起嘴脚不老之花;爷爷不在了,代替他的是老爸,这个温柔而严肃的男人,笑声在无休止地传递着下来……
清明.偶想起了烧猪,更想到了许多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