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内容
驿客林夕

2007-11-5 13:39


反方:

楼上既然说到责任,就可以说得更全面一些。“为他好”这话没错,但并不仅仅意味着给他面包。楼上同时说到伤害,但所谓伤害并不仅仅意味着夺走对方的面包,论述略。

说到“有情饮水饱”,类似的说法很早就有了——“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在这里,支撑我们在物质匮乏状态活下去的,是信念,或者是信念化的爱情。楼上所说的梦想,不过是一种被社会认同的功利心理,跟信念不大一样。打个比方,在没有人期待你、没有人需要你甚至没有人记得你的时候,“活下去”也是信念。楼上将成为“XX家”看作唯一的“期望”(引用:但是如果你去“有情饮水饱”,那么这些理想和期望就落空了,不只是你一个人落空了,而是你们两个人都落空了。),这种说法只适用于局部人群,在更广泛的概念上未必合适。

有时候觉得正方这样的论调多少有些奢侈。经济基础,这话有些含糊,缺少一个限定词:生活?事业?娱乐?婚姻?本次辩论说的“经济基础”,既是谈“爱情”,就至少不专属于那些“飞黄腾达”的事业。“事业”是个被社会广泛认可的模糊概念,但这个“硬件”未必一定支持爱情,事业成功爱情失败的例子,古往今来还少么?退一万步来讲,我们说最根本的经济基础——是什么?人之存在,无非是必须生活。经济基础是支持物质生活的条件,但我们为什么不能说经济活动是物质生活的一部分呢?同理,爱情是精神生活的一部分,但又如何不可支撑起我们的精神生活?说到这里似乎已经成了物质与精神的抬杠,那么我要说的是:在没有具体到一个人、一件事的前提下,把物质与精神对立起来并一定要争出谁高谁下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最后想说一下,放弃所谓的“事业”决不意味着牺牲,反而是一种选择。在一个不说假话就很难得到别人认可,捍卫知识尊严就要受到他人嘲弄的环境(楼上不要误会,我不是“那些年”走过来的),必须被他人认可方能成立的“事业”已经成为鱼和熊掌中被放弃的一个。试问相信人性的朋友们,在那样的环境里,你凭什么支撑着自己“活下去”的信念?你是否愿意有一个和你同样相信善良、坚守寂寞的人与你共同度过这样的岁月?如果他(她)是异性,你是否想到过和那个人共同生活,相互验证自己的信念和努力?与此相比,建立甚至寄生在所谓“经济基础”上面的爱情,是否太过于单调和片面了?

题外话:上网时间很不确定,前些天上来一次又一直无法进论坛,错过了阐述的机会;说的话杂七杂八,希望没有违反辩论规则,谢谢。鲜花砖块,一律欢迎。

用户名时间功绩理由
长葛李子龙 2007-11-5 13:50 +18 需要的就是这种和谐的讨论气氛
长葛李子龙 2007-11-9 14:26 +50 按照规则:发贴合格奖励50TB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7 04:51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06102 second(s), 6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