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内容
cysa12345

2007-10-24 08:29
28岁的失恋(08.01.26更新至第七节)

28岁的失恋
一切都是那么巧,如风一般兴起,如云一般流散。

前言
我自小出生在一个破败的大户人家里,爸爸的爷爷是无锡南门一带小有名气的人物,经营着一间不大不小的米行,我自小也曾听过一些零碎的关于太公的发家事迹。爸爸说起时一脸的自豪,顺手摸着太公留下的陈记红木广漆托盘或者祖母留下的一个缺角的老式黄杨木抽屉镜匣。当然,最值得夸耀的还属那座花了四万银洋造成的两层两进带小花园连弄堂上下足有1000平米的青砖瓦房,大门前竖着“世德堂陈记”的石碑。那是太公为给祖父娶亲,高攀本地一位朱姓大族,而特意起造的。据说光是祖母的陪嫁,就摇来了两船。那时候说起这个,父亲一脸的遗憾:“如果不是文革,家里一屋的红木家具!”后来也颇引得华——我的女友一阵阵唏嘘感叹。
太公留下两个儿子,大的是我祖父,小的是我叔公,却都是平凡的人物,守成而已,全然没有学到父辈的手段,叔公更是为不良子弟引诱学会了吸毒,家道渐渐败落了。东洋人打来了,米行只好关门,家里忙着迁居乡下,生意自然是大受影响。不久太公病逝,祖父兄弟因为遗产问题口角不断。解放前后到了父亲这一辈,先后共有堂兄弟姐妹七人,家里越发地难以接济。到我父亲小时,米行就渐渐歇了业。我大伯出门自谋生路,因缘际会,终于成为我家第一位高级知识分子,做了报人,却因不善周旋关系,文革时被打为右派。两位姑姑先后嫁了本份人家。叔公一脉,小堂叔和堂姑还好,只一位大堂叔却不是良人,早期聚赌抽头钱,在地方上颇有些名头。父亲是祖父的小儿子,从小好读书,立志也要像大伯一样考大学。却不幸高中毕业正赶上文革划阶级成份,我家开过米行,自然算不得好人,又因大伯的关系,父亲本人又年轻冲动,在学校得罪了人,结果硬被整成知青下乡,一去6年。等父亲回城,已是35大龄。
“天意,”父亲说起这段经历时往往感叹,“幸好我没在乡下娶亲,不然做一辈子的乡下人,哪来的你?”我听这话时多少有些庆幸,还好父亲毕竟要强,一心想回城,没在乡下安家。哪知一回来,阴差阳错被安插在街道下属的一个福利企业,在那里他遇见了我那位当工人的妈妈。父亲如获至宝。
“我只要这样一个能帮我把换下的衣服洗洗的女人就行了。”父亲是这样对祖母说的。祖母大怒,因为母亲家中兄弟姊妹七人,上有老下有小,而且皆是从外地迁来的农村户口,文化不高,脸蛋不靓。“身材倒还看得过去。”二姨婆(祖母的妹妹)毕竟是老一辈唯一一位有大学文化的,见过世面,知道只有这样劝说才插得上嘴,“他们好就算了。”
1年后,我出生了,我算是长房独孙,长得胖嘟嘟的,一双眼睛圆溜溜灵动至极,尤其见人就笑,给刚丧偶的祖母带来了不少欢乐,也确立了我母亲在家里的地位。那一年是猴年,父亲比我大了整整三圈。

一、        初识
 父亲在屋里抽着烟。
 “爸爸,”我一向不常开口的,“明天我出去吃晚饭,生日请客。跟别人说好了。”父亲看了我一眼:“不在家里过了么?我们本来准备给你吃面的。妹妹就要走了,你也不陪陪她。”“哥哥你要出去啊?”我那个妹妹是一家远亲的远亲的二胎,祖籍浙江,自打在无锡地界上出娘胎10天起,就由我内退赋闲在家的老妈一手带大,吃住全包,亲生父母只按时每月交500抚养费另报销所有学费及日常开销而已。平日里她在家说话就是公主,尽管是寄养的,不过老爸老妈在家被惯坏了,一向也只听我一个人的说话。在我父母眼中,她压根就是我家的一分子。去年她被浙江家里招了回去念初中,临行前妈妈哭了好几回。
 “嗯”我淡淡应了一声。妹妹眨眨眼,“那你早点回来啊。”
 早点回来?可能么?第二天是我的生日,说来也巧,也是我大学同学胡的女友嘉的生日。嘉绝对是个热心人,先后把身边的女孩向我们兄弟推荐了不少。我正巧前一阵有件麻烦事麻烦了她,而且那时嘉与胡又闹了一次风波。“你们都三四年了,哪里还要这么计较,都是这种鸡毛蒜皮的小事!我去请他来给你过生日!”我在电话里这样叫道。于是我与嘉合办了这一回生日宴席,说好一人请一半客人,我熬了好久,才请了半桌的人,正准备好好撮合他们一场,哪会轻易放过这个机会?
第二天晚上,10个人到齐了。阵容不小,我方有胡,老牛,老顾,赵等男士捧场,老顾还识相地拎来蛋糕一只。对面一色都是女将,一张桌子正好!
“这位是今天的寿星,切蛋糕切蛋糕!”几位女伴一致兴奋地叫嚷着。嘉一袭红裙,身边正坐着心上人胡,在酒精的作用下已有点不能自持了。“等一下,我忘了介绍今天还有一位跟我一起过生日的——”“寿星二号,二号。”我也不知哪来的勇气,颤巍巍地站起来,因为酒量太差,喉咙太细,一杯猫尿也要分若干次喝完,我一向不出来敬酒。两腿有点发软。“哦!”嘉叫着:“这位也是寿星,大家敬一杯!”“慢慢来啊,一人一杯!”一人一杯?那不是要我的命么?嘉热情地招呼着:“这位是华,这位是妍,这位是颖,这位是……”晕……怎么恁地麻烦!我正想拿出大无畏英雄气概来说道众位齐上何妨,在下一并领了盛情。只见座旁的兄弟老牛朝我古怪一笑,说道:一杯杯慢慢喝,不然不礼貌。
出卖兄弟!我恨得牙痒痒地!但在一众女性面前又不能太过失礼以至于丢了面子,硬硬头皮,上吧。“这位是华,人家是读英语专业的哦,你用英语问候一下吧!”英语?!天!我天生就对英语不感冒,四级考来考去愣没过,加上临场思维迟钝,想了半天那一个CHEERS竟始终没想起来。于是乎紧急之下脱口而出:FINISH!对面的紫衣MM愣了一下,我赶快道F-I-N-I-S-H,让我们把这杯FINISH了吧,MM一怔之下随即掩口笑了。丢人!我心急慌忙地应付了其余几位女生,赶紧去洗手间呕吐兼避难去了。
脸红心跳平复之后出来,外面已经收场了,一干人兴致盎然,提议K歌,天哦,我唱歌?就我那破嗓子?我什么也不会唱的,吹个口哨也许还行……充个数吧。
哈哈哈……怎么地怎么地?黑色的脸黄色的眼?那还是中国人么?这MM也太……老牛,刘德华的歌你不是熟么?你不是平日里自吹自是张学友第二,刘德华复生么?你上吧!该你展现实力的时候到了!说不定还能捞个英雄救美的好名声,就你了!不要推辞!
什么什么?一人一支歌?该我了?唱什么好?我可一窍不通哦!国歌?国际歌?卖报歌?黄河大合唱?北京有个红太阳?胡闹!有了,前阵写说岳剧本,屠洪刚的声音久久不能释怀,就是它了。叫什么来着?对了,精忠报国!
狼烟起,江山北望……

二、        初次约会
两天后
上班时间照例是忙得一塌糊涂,桌上的文件纸张堆得找不着。谁叫俺是个小小职员呢?
MSN闪屏!见鬼,谁啊!不知道我忙么?屏幕上跳出来的却是嘉的文字:“哎,给你介绍个朋友,要不要?”我疑惑道:“这次又是谁?你别给我添乱了,上回老牛的那个还没解决呢。”嘉一脸无辜:“真的啊,叫华,上次过生日时坐你对面那个,穿紫衣服的!在超市工作。”
她?我有点印象,不过这个人声音男性化得紧,沙哑沙哑的,另外看上去好成熟的样子。我迟疑了一下,嘉催道:“快点,要不要哦?我可是帮你说了好话的哦。”“好话?都说什么了?”“我说你在读研究生,文学不错,正好她也爱好文学的,我想你们一定有共同语言吧。”“呃,这样的话,先看看好了。”“哪,137xxxxxxxx,这是手机,自己联系吧。”“嗯,知道了。”“透露一点消息,她刚刚分手,你可要好好安慰安慰她哦。”“再说吧。”“记得约人家出来哦,吃吃饭喝喝茶看看电影都可以。华挺随便的。”拜托!也太夸张了!消遣人也不是这么消遣的,我知道你移动公司今天休息,我还要上班啊。
不过到底要不要联系呢?我盘算着。先问问老牛看。“喂,嘉给我介绍了这么个人,你说怎么样?”老牛一边点着手边的道具钞哗哗作响一边小心翼翼地说:“我觉得这个人有点太成熟啊,你吃不消的。”“是吗?”再问问嘉:“华是不是太成熟啊?我可罩不住的哦。”“不会啊,她还好啊。”听哪个人的好?管它的,小马过河既不能听牛伯伯的也不能听松鼠弟弟的,先发个短信试试,反正也缺不了胳膊少不了腿。“你好,我是xxx,那天一起吃饭的,记得吗?”“你好,你是哪一位?”“我是寿星二号。”“原来是你啊,记得了,有印象。”“嘉介绍的。”“啊呀,这个嘉嘉!”“听说你爱好文学?有空请赐教!”“好啊。”
夏夜,刚跟坛上的drinksun大哥发了短信问候了他的起居,讨论了他的新作“江山”,有了,就写这些题材给她。“刺秦”、“鱼肠”,我躺在家里搁在未曾装修的水泥楼板上的属于父亲的夹板画图板上,冒着臭汗用我认为尽量简练的古文语言缩写着刺客故事。哼哼,让你明白什么是文学?果然,华有反应了:“你写的什么意思啊?看不明白哦。”一会儿嘉也来短信:“你的短信华给我看了,我也看不懂,你写点简单的就行了。”真没趣!睡先!
“给我换一张吟春的电影票。”我好不容易攒的移动积分!一张就够了,还有一张可以免票,我记得是这样的。
“我请你看电影吧!XX日XX点在吟春。”我不知为何紧张地发出邀请。“好的,不见不散。”

[ 本帖最后由 cysa12345 于 2008-1-26 14:42 编辑 ]

用户名时间功绩理由
长葛李子龙 2007-10-24 09:34 +100 好帖奖励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2-12 02:22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08909 second(s), 6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