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注册
|
登录
会员
|
搜索
|
统计
|
帮助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炎黄春秋
»
南北朝良将记第三篇__《宋书》、《南史》考读臧质
» 查看评分记录
原帖内容
麒麟子
2007-8-27 21:34
南北朝良将记第三篇__《宋书》、《南史》考读臧质
说是名将,小说戏剧,电视银幕上从没有出现,很多朋友也不知道,说是猛将又缺少艺术塑造,没有过五关斩六将、三英战吕布的传奇经历,姑且称之为良将。南北朝时期像三国魏蜀吴一样,是中国一个混乱的战乱时代,也同样有着组多叱诧风云的英雄人物纷纷登上历史舞台,展现着自己人生精彩的一页历史。
南北朝良将记第一篇__《北齐书》考读慕容绍宗
东魏元象年间,就有一位南征西讨骁勇名将,他叫做慕容绍宗。 慕容绍宗生活在北魏末年,和北齐初年这一段混乱的时期,身处乱世,想做枭雄没有鲜明个性,缺少战争资本是不可能实现霸业的,慕容绍宗虽然祖上显赫,到了自己这一辈,已经是破落贵族,在寄生在尔朱容的势力下,竟能逐步成为一员干练成熟的将领,也许是他独特的沉毅性格造就了他的伟业。
慕容绍宗是鲜卑族人,祖先是慕容晃是十六国的前燕开国皇帝,绍宗属于皇四子太原王慕容恪之后。而前燕王朝仅存在三十三年,只传了两代人便被前秦吞并。
前燕灭亡了,绍宗德曾祖父慕容腾,便率慕容一族迁徙到了代国,就是今天的山西大同附近,代国就是后来的北魏政权。祖父慕容都,为官做到岐州刺史。父亲慕容远,官居恒州刺史。慕容绍宗生来长的
“容貌恢毅,少言语,深沉有胆略。(《北齐书》)”
现在的话说就是魁伟沉毅,挺有男人派头。因为北边少数民族不断发动叛乱,慕容绍宗便带着家属前往晋阳投奔了当时赫赫有名的大枭雄尔朱荣。之所以投奔尔朱荣,是因为尔朱荣即娶了慕容绍宗的堂姐妹为妻,尔朱荣论亲疏关系是慕容绍宗的从舅子。因为有这层关系,所以尔朱荣对慕容绍宗海狮很厚待的。
公元528年,尔朱荣为夺取对中央政权的控制,以太后专政为名,起兵要打洛阳。处罚的时候私下里对慕容绍宗说
“洛中人士繁盛,骄侈成俗,若不加除剪,恐难制驭。吾欲因百官出迎,仍悉诛之,尔谓可不?(《北齐书》)”
也就是说自己在洛阳没有什么威望,首都的士人和官僚是不会听命于我这个外地人,不如在他们出来迎接我的时候,全都杀掉算了。绍宗答道
“太后临朝,淫虐无道,天下愤惋,共所弃之。公既身控神兵,心执忠义,忽欲歼夷多士,谓非长策,深愿三思。(《北齐书》)”
皇太后专政,又荒淫暴虐,天下人都气愤,为国家惋惜,不得人心。而大舅哥废除太后专权是忠义行为,再杀那些无关紧要的官僚士人,就能保证您的威望吗?您要三思啊!尔朱荣不听,到了洛阳先把胡太后和小皇帝斗扔进河里淹死,然后以“祭天”为幌子,诱骗京城的官僚士人二千多口子到河阴(今河南孟津县),用铁骑包围,全部杀死,史称“河阴之变”。
尔朱荣拥立了22岁元子攸为皇帝,由于专权又被魏庄帝元子攸杀死,尔朱荣的侄子尔朱兆在汾州拥立了北魏宗室元晖为傀儡皇帝,带着这个傀儡皇帝又杀回洛阳,处死了魏庄帝。这个时候一个叫做纥豆陵的步藩趁着尔朱荣离开汾州,趁机发动叛乱,叛军杀向逼晋阳。朱兆决定出兵平乱,结果是屡战屡败。这个时候慕容绍宗也在尔朱兆军中,估计这个尔朱兆业不听慕容绍宗的话,所以老打败仗。
打不过纥豆陵步藩,尔朱兆有出了个馊出意,就是联合晋州刺史高欢一起平乱。这个时候慕容绍宗便出来劝戒尔朱兆,不要和高欢联合,慕容绍宗是比较了解高欢的,他曾经与高欢一同在徐州击退过(南朝)梁国大将羊侃的入侵。《北齐书》记载绍宗原话:
“今天下扰扰,人怀觊觎。正是智士用策之秋。高晋州才雄气猛,英略盖世,譬诸蛟龙,安可借以云雨!《北齐书》”
现在天下很乱,人心难测,正是别有用心人用阴谋诡计的时候,高欢雄才猛略,像蛟龙一样,不会帮助你的。尔朱兆不但不听劝,大怒训斥慕容绍宗
“我与晋州推诚相待,何忽辄相猜阻,横生此言!《北齐书》”
我和高欢将心比心,以诚相待,你却在这里胡乱猜忌,挑拨离间,把慕容绍宗抓起关禁闭。后来过了多数才释放。可见慕容绍宗之前肯定在很多事上劝过尔朱兆,尔朱兆是越打败仗越不听,直到向高欢求援,慕容绍宗说了一句话,尔朱兆就不耐烦了,直接关禁闭。
随后邀请高欢出兵,并把鲜卑族的人口拱手送给高欢。在冷兵器时代,战争依靠的就是人口和土地,尔朱兆竟犯了如此低级的错误,把最基础的战争资源赞助给了高欢。所以在高欢讨灭步藩之后。便掉头杀回,讨伐尔朱兆。
高欢在信都起兵之后,尔朱兆这个时候才想起慕容绍宗,封绍宗为长史、行台,率军壶关。结果尔朱兆的军队在广阿、韩陵又被打败,这个时候尔朱兆才自我检讨,对绍宗这样说道
“比用卿言,今岂至此!《北齐书》”
尔朱兆在韩陵失利后,很多士卒斗四散而溃,尔朱兆心理害怕,想乔装改扮,逃走。这个时候慕容绍宗却重新举起战旗,招集忠义的士兵,拽着尔朱兆上马,重新振奋士气。虽然慕容绍宗用心良苦,但尔朱兆已经是秋后的蚂蚱,蹦不了几天了。尔朱兆在赤谼岭,窘迫的自缢而死。慕容绍宗退到乌突城,先把尔朱荣的家属保护起来,然后向高欢投降,可见慕容绍宗即使兵败也不忘营救尔朱氏的家眷,办事大仁大义。
高欢是个真有雄才大略的主子,不像尔朱兆不但不听劝,而且说多了还关人家禁闭。高欢对慕容绍宗是很有礼遇德,慕容绍宗以前是什么官,到高欢门下依旧连任,军国的大事,用兵的要是,全部可以参与军机,给了慕容绍宗很大的信任。
高欢让慕容绍宗参与军机只是彼此信任的刚刚开始,慕容绍宗因为平定一次农民叛乱有功,被封为青州刺史。当时丞相府有个给丞相当秘书的记室,名叫孙搴,他的哥哥在青州做小官,这个孙搴为了帮他哥哥升官,就托关系,让慕容绍宗帮忙,安排他哥哥为州主簿,慕容绍宗很不给孙搴面子,坚决不用。孙搴很生气心想我给丞相当秘书,你不帮我忙,我就到皇帝那里告状,就上了一本:
“慕容绍宗尝登广固城长叹,谓其所亲云‘大丈夫有复先业理不’。”
就是说慕容绍宗经常到广固城上叹息,亲口说“大丈夫岂能不恢复前人的基业。”话外之意有两层意思,一是说慕容氏族上是燕国的皇帝,这个慕容绍宗就想像先祖一样当皇帝;二是说慕容氏和尔朱氏是联姻的亲家,尔朱氏被你高欢消灭,难免慕容绍宗又报仇的心理。尤其是第二层意思比较引起高欢的警觉,因为慕容绍宗毕竟有勇有谋,有仁由义。但高欢也不全信孙搴的话,便用了一个稳妥的办法,让慕容绍宗道京师做官。既保留了一个人才,又可以在眼皮子底下监督。
当时的北魏东西一分为二,高欢与宇文泰各自拥立一个北魏宗室为傀儡,史称东魏、西魏。元象初年,西魏大将独孤如愿,攻占了东魏的洛州,使得梁州、颍州寇盗锋起。
高欢命慕容绍宗率兵出武牢,与行台刘贵等平定了民间的叛乱。高欢队慕容绍宗的表现非常满意,进爵为公,封度支尚书。又封晋州刺史、西道大行台。但是,高欢依然担心慕容绍宗又恢复先人基业的志向,又把慕容绍宗召回京城,担当了御史中尉,不让管兵权,搞搞司法工作。
不久,又有梁人刘乌黑就结了一帮土匪再徐州惹事,高欢又令绍宗率兵讨伐,史书《北齐书》用两个字记载
“大破”《北齐书》
慕容绍宗又被封为徐州刺史。这个土匪头子刘乌黑又收其散兵游俑,重新犯罪,慕容绍宗密秘引诱这帮土匪,逐步剿灭,而且生擒土匪头子刘乌黑杀之。
到了公元547年,高欢死去,慕容绍宗的巅峰时刻也随之道来。北齐有一员大将叛变,投靠了南朝梁国,这个人就是后来发动侯景之乱的侯景。梁武帝萧衍得到了侯景归顺的消息,立刻派其侄子贞阳侯萧渊明率十万军队,驻军寒山,与侯景城掎角之势,决口泗水淹了彭城。
形式对东魏很不利,当时的东魏王朝一直使高家父子把持,高欢的继承人就是高澄,高澄一上台,侯景就造反,又水淹彭城。高澄便回想高欢临死之时的遗嘱,真是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高欢临终时说下了自己心里最明白的话:
[楷体_GB2312]“侯景若反,以慕容绍宗当之。《北齐书》”
由此可以为高欢和慕容绍宗做这样一个大胆的推论,高欢之所以不让慕容绍宗驻兵在外,并不是内心不信任,而是“周公恐惧流言日”,京城好官难为好人(类似孙摩这样的人),总是要的最人,但是流言多了,谎话变真理,那将逼得的君臣之间不烦也的反,只有把慕容绍宗调到身边,绝流言之口,才能保护慕容绍宗,高欢也算是用心良好。
侯景造反果然应验,高澄立刻封慕容绍宗为行台,总督徐州、兖州的兵马,与大都督高岳一同出兵。首战慕容绍宗便在寒山大破十万梁兵,生擒梁国的皇侄萧渊明及其将帅,俘虏的士兵不计其数。慕容绍宗又回军讨侯景于涡阳。
此时侯景军兵马虽然很多,但是侯景这个人很粗鲁野蛮,对部下不好,部下的将士也不指望侯景。等慕容绍宗与高岳带兵杀过来,都是无心应战。等到双方一对阵,史书载:
“诸将持疑,无肯先者《北齐书》”
侯景的将士谁也不愿打头阵,慕容绍宗正好绍宗麾兵径进,他的士兵纷纷跟随,不战而趋人之兵,侯景之能狼狈而逃。
平定与梁国的战争,西魏又派大将王思政进攻颍州,慕容绍宗为南道行台,与太尉高岳、仪同刘丰率军围击,掘开了洧水堰水灌西魏军队之。
这个时候,慕容绍宗经常做噩梦。私下里对左右说
“吾自年二十已还,恒有蒜发,昨来蒜发忽然自尽。以理推之,蒜者算也,吾算将尽乎?”
自己经常梦见又大蒜生长,昨夜忽然梦见大蒜自己枯死了,“蒜”和“算”同音,我自己算着声明要道到尽头了。正巧有一天与刘丰察看堤堰,慕容绍宗北面有风尘,便到船中坐着。忽然暴风从东北出来,把拴舟缆绳都刮断了,这个船呢就顺着风向敌兵大营飘去。慕容绍宗不能控制自己的惊恐,投水而死,时年四十九。
三军将士非常悲痛惋惜,朝廷对慕容绍宗去世也很伤感。后来北齐朝廷为慕容绍宗追赠了使持节、二青二兖齐济光七州军事、尚书令、太尉、青州刺史,谥曰景惠。
慕容绍宗的长子慕容士肃为散骑常侍,后来因谋反之罪诛杀。但朝廷以绍宗有功,只杀士肃一人,没有牵连家族。
。
[
本帖最后由 麒麟子 于 2007-8-31 22:20 编辑
]
用户名
时间
功绩
理由
fengxv
2007-8-29 08:36
+52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22 07:32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08380 second(s), 6 queries , Gzip enabled
TOP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
控制面板首页
编辑个人资料
积分交易
公众用户组
好友列表
基本概况
论坛排行
主题排行
发帖排行
积分排行
管理团队
管理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