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注册
|
登录
会员
|
搜索
|
统计
|
帮助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现代文艺
»
俠之大者,千年一叹
» 查看评分记录
原帖内容
村夫
2006-4-23 02:47
俠之大者,千年一叹
踏莎行
寒雨初停,悠悠晚渡,凄凄芳草清明路。夜阑人静踏歌声,杳杳思量凭谁诉。
弱柳扶风,月晕轻吐,情花暗洒离人墓。疏星淡影独销魂,长天漫漫一孤鹜。
十年生死两茫茫,在柳州的爱妻新墓之前,清明的雨暗暗打在宗元青衫之上,肝肠寸断。不想在此夜阑人静的深林之中,却传来一阵女人的惨闹声,凄厉得把这清明的夜叫得软了。
那是一个大汉跟一个女子的纠缠,女子在激烈拉扯之间,早把大汉惹得火红。大汉一声猛喝,打得女子嘴角鲜血汨汨,当他正欲反手再来一个巴掌的时候,却被一只有力的手紧紧捉住了。既惊且怒的他下意识地想要回肘撞去,岂料脉门一紧、双膝一软,就此跪了下来。女子看准此刻大好良机,就这样甩开了大汉的手,没命奔逃。大汉奋力想要挣脱手上的束缚,却是无论如何使不上力,望着女子将要远去的身影,只是心焦如焚,竟然眼圈子都红了,一副便要哭出来的模样。
抓住大汉的,正是宗元,大汉异样的眼神让他颇感诧异,这样一个壮汉,何至于要哭呢?手上劲力一松,大汉便一下瘫痪下去。宗元本以为大汉就要猛跳起来跟他以命相搏,又或者跪地求饶,遂放了一个垂手架式,那知大汉一爬起身,不哼一声地就向女子逃逸的方向跑去,这回宗元大为惊讶,这女子对他竟这么地重要?一个滑步,宗元已经挡在大汉面前了,正要出手阻挡之际,大汉却在宗元面前跪了下来,叮叮咚咚的叩了三个响头,大汉一连串的举动令宗元完全摸不着头脑,方欲问时,大汉已经泪流满面地哭求宗元放他过去。
宗元姓柳,字子厚,也就是《江雪》诗的作者,后世称为柳河东、柳柳州的柳宗元。在北朝时期,柳、薛、裴三家是河东的望族,声名显赫,父亲柳镇,官拜殿中侍御史,更是名重当世的文人;宗元出生于京都,自小已被称为天才,二十一岁登进士第,三年后考取博学宏词科,从此踏入仕途。
锐意清扫腐败、救民于水火的宗元很快就和王叔文、刘禹锡等志同道合的人走在一起,“永贞革新”红红火火的进行着;可惜的是,顺宗皇帝的御宇犹如流火般飞逝,八个月的政治革新昙花一现,让人哀叹。革新派一干人等遭到清算,宗元成为了“八司马事件”中的永州司马。
那一年,宗元三十三岁,带着沉痛的心情离开了京师,王叔文的死敲响了这次迁途的警钟,宗元一家惶惶终日地走向荒烟漫草的永州,也就是今天的零陵。长途跋涉与瘴疠之气夺走了宗元的母亲,也夺走了妻子杨氏,经世济民的愿望永不可期,至爱至亲因为自己客死他乡,天纵之才落下如此凄切现状,无限的愧疚与创痕使宗元精神痿顿,五脏六腑恒如水火交攻。
在永州,宗元渡过了整整十次荔熟蝉鸣,薄命长辞知己别,抱负与郁结同样不得伸展,也只有寄情于山,寓意于水,震古铄今的《永州八记》便写于此时。光阴的浩渺,让宗元以为自己便要葬在永州,那知京城的一纸诏书恰恰这时到来,一心要再展抱负的宗元,企盼着斩破他的恶梦,然而那却只是另一个梦的开端。
宗元再一次外放,这是比永州更加偏远、更加荒凉的柳州,同时,挚友刘禹锡也外调播州。宗元认为播州实在太苦了,简直不是人所能居住的地方,兼之刘禹锡尚有老母在堂,他更不忍心让老人到那里吃苦,然而把刘母接过来奉养吧,却又是母子永诀,为此他上书宪宗,请求代替刘禹锡远赴播州。由于宗元的请求,再加上其它大臣的说情,最终刘禹锡改调连州,宗元仍然去柳州上任。
这是宗元到达柳州的第二天,柳州虽然比永州更偏远、更穷困,可宗元此时已无家室了,就算再苦亦凛然不惧,最重要的是,这次的柳州刺史有着实权,不同于永州司马的虚衔,宗元可以实实在在的施政教化,而不必再去写《捕蛇者说》了,纵使对国家未能力挽狂澜,但让一方百姓可以安居乐业,想来还是老天对他的一点眷顾。
昨晚那个大汉,原来是柳州富户韩闯的佃户,那名女子则是韩闯的家婢,更让人难以想到的,是他们的兄妹关系。柳州的穷苦人家,每每是艰辛不能渡日,但当此时,唯有把家里的儿女拿去典当换钱。可是,如果典当期限已过而未能赎回,则被典当和出面典当者都将沦为富家奴婢。大汉的父亲就是这个出面典当的人,却在三天之前病死了,知道自己就要永为奴婢的女子,决定连夜奔走,但如此一来,韩闯就可以在大汉家中随便选一人为奴,要是把大汉选了去,一家人从此愈加不能渡日。
亲眼看到了大汉的沉痛与矛盾,宗元感到了事态的刻不容缓,天一大早,就着手查明各家的典当情况,明令穷人可用劳动换取典当的钱,也就是说,规定那些已经沦为奴婢的人,可以按时间计算工钱,抵完债务即可恢复人身自由,某些家中过于艰难的,宗元就自己拿钱去赎回,此举让大批奴婢得到解放,柳州百姓免为人役,这等方法后来更被推行到柳州以外各州县。
除了人身典押制度,宗元针对当地百姓的迷信落后,严令禁止江湖巫医骗钱害人,举办发展文化教育事业,兴学堂、倡医理,使从不敢动土打井的柳州,接连打了好几眼井,彻底解决了水源问题,又组织劳力开垦荒地,仅大云寺一处荒野,就已经栽竹三万竿,种菜百畦。
这一天,柔柔丝雨依然在下,这是一个美得令魂魄澄澈透明的黄昏,长长的水草一束束地在浅浅的河里摇曳,美丽的小河默默地躺在山边。撑一枝长篙,顺流而下,翩然漫天落木,身披柔和熏风,流水涓涓的两岸,青翠欲滴染成片片淡黄。波心之中,静听暮色苍茫。
夜,悄悄的来临,月光在云彩之间时吞时吐,轻轻地洒在银白色的河面上,挨家挨户升起豆豆红火,蜿蜒一江。隐隐然一曲苗声流淌,谁于此时歌子夜,宛转江心空台榭?但见江上浮光点点,盏盏祝福悠然飘荡。夜,因为美丽,深沉而无声。
[
本帖最后由 村夫 于 2007-4-7 12:51 编辑
]
用户名
时间
功绩
理由
TOP
2006-10-10 15:25
+100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2-21 06:00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08228 second(s), 6 queries , Gzip enabled
TOP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
控制面板首页
编辑个人资料
积分交易
公众用户组
好友列表
基本概况
论坛排行
主题排行
发帖排行
积分排行
管理团队
管理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