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曹仲德于2006-03-08, 13:58:25发表
原帖由云中野鹤于2006-03-08, 8:17:45发表
首先,战乱的发生不是他祖逖一人所能阻止的,更不是他故意引发的
其次,是不是他不“高興战乱的發生”,战乱就不发生?
乱世的即将来临,是像他这样的个人无法左右的,
然而是选择进取还是选择苟安,却是个人所能选择的
如果选择进取是“高興战乱的發生”
那么选择苟安呢?难道不是无视战乱的发生,眼看着生灵涂炭而不作为,就算得上“仁人之道”???
你还是没搞清楚一点,就是唐朝史臣批评的是他高兴得一蹦三丈的态度,不是什么"选择进取".
"刘琨和祖逖有这个想法的确也是正常的,现在的年轻人中,也有憧憬生在乱世的。前几天陈水扁废统,一个朋友就兴奋的宣布,真打起来了他就去参军。但我想,当这两人真正经历过天下分崩,中原板荡的惨痛经历后,如果再听见荒鸡夜鸣,恐怕会有些不同的体会吧。他们后来都节制一方,大展英雄才略,但在心中,也许对当年在繁华的洛阳做个小混混的日子恐怕也不无怀念呢。"
我在天涯上的一个回复,原文抄过来.
最后说明一下,这个文的目的仅仅是解释这段典故的原本意思,至于唐朝史臣的评价是对还是不对,这个本不是我所关心的.至于冒犯某些人的价值观,则更不是本意所在.后面如果再有围绕祖逖是非的讨论,可能不会再作答了.抱歉
这个,我一直都觉得你老的观点很在理,解释的很不错
也自以为由始至终都是在批评唐朝史臣而已
至于为什么在这里跟贴,纯属有感而发...本身并没有其他意思
从来没有上过天涯
如果你老觉得我扯远了话题,我以后不跟贴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