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赛】十年三国路
少年的回忆--霸王大陆
最早接触三国是初中的时候,当时电视剧《三国演义》在热播,里面的赵云演的很精彩,尤其是长板坡那段,在少年的心中,这才是真正的男人。街机三国志在同一时期进入了我的生活,这是圆少年英雄梦的地方,仿佛我就是游戏中拿着宝剑银枪的赵云,四处冲杀,一个爽字了得。在给游戏厅老板赞助了无数银子之后,自然练就了一身好武艺,一币通关如同儿戏,赵云的升龙剑频频发动,这在别人眼力是送死的招数;看着肥肥的冲击在距离0.5毫米的地方被避开,感觉刺激;打关口的时候有马是必骑的,看着敌酋被挑于枪尖后,子龙扬威的动作,仿佛我就是那横枪立马的英雄。在游戏过程中我结识了一起奋战的小弟
95年初中毕业了,假期中出于对三国的兴趣,读了表姐赠我的《三国演义》,由于是赵云的支持者,又受了《演义》的影响,我成了拥蜀派,每读到关公走麦城后就不忍心读下去,看着英雄的事业从顶峰都向衰落,总有一种惆怅。
一天,小弟兴奋的叫我去他家,说有好东西。到了他家,他拿出了我很久不见的红白机(这东西我上初中之后就不玩了,感觉那是小孩子玩的东西),插上卡带,随着一阵激昂的音乐,映入眼帘的是三国志--霸王大陆,和三国有关,我有了兴趣。接着选势力,进入游戏,当然选刘备了。进入大地图,有种很新鲜的感觉,青翠的绿色也很舒服,遗憾是日文版,玩起来有点吃力,好在有说明书,我和小弟慢慢摸索着玩了下去,从此便陷入了令人痴迷的策略游戏之中。
策略游戏最大的魅力是游戏玩的越深入,发掘出的乐趣越多。最初非常迷信吕布的武功,这是玩家在初期就可以获得的宝贵战力,把他提高了智力,四处横扫,见佛杀佛,遇神诛神,别提多爽快了;后来看了一些攻略,喜欢收集将领,凡是过80的将领都要收集,为了等姜维出来,我曾经用东西把手柄卡住,这样就可以不停的种地,过时间,我看电视或者和小弟下盘棋,这可能是最早的外挂了吧。
有一段时间特别喜欢收集宝贝,名将手里一定要拿宝物。关羽的关王刀是霸气之刀,任何盔甲在他面前都是纸糊的,领教过此刀的威力见识了武圣的风采,武人的一生没有遗憾了;张飞的蛇矛是力量之矛,他代表的是武人的最强力量,名将典韦在这条矛下只走了一个回合;赵云的圣者衣是仁爱之衣,只有品格高洁的人才配拥有他,仁者是无敌的;马超的狼牙枪是孤傲之枪,他选择的主人一定是武艺高强的英雄;黄忠的龙牙刀是遗愿之刀,一个壮志未酬的君主化做了这把刀,希望继承这把刀的英雄能完成他统一大陆的遗愿......
这个游戏又一个亮点是可以双打,我和小弟经常叫来两个朋友,四人一起鏖战三国,我俨然就是决机沙场的主将,小弟是运筹帷幄的军师,把书中看来的兵法用在了四人的战场上,唯一没用过的就是美人计,遗憾中.......。印象最深的一次是“三国比武大会”两方名将比武撕杀,生死淘汰制,最后周仓VS吕布——周仓胜!!!!
上了高中,玩游戏的时间少了很多,但只要一有时间,我和小弟还是会在一起玩霸王大陆,后来小弟也上了高中,和我还是同一所学校,在我们两人的带动下,两班的男生很多都喜欢上了这个游戏,课间10分钟,放学的路上大家经常讨论战术心得,讨论三国史的氛围也很浓,弄的历史老师一头雾水.
以现在观点来看霸王大陆还是很粗糙的,系统也不是很完美,但玩的时间最长,带给我快乐最多的还是这个游戏,不知道我现在怀念的是这个好玩的游戏还是我快乐的少年时光.
龙之伤—官渡
97年家用PC开始在我们城市登陆,家里也买了电脑,我的三国历程进入了新的时代.
由于刚开始电脑知识有限,手里虽然有san5等光荣游戏的合集,但不知道怎么安装,我玩到的第一个PC三国游戏居然是国产的官渡,花了30大元在盗版商手里买到了游戏,插进光驱自动安装,我的PC三国初阵就这样开始了。
虽然这是个老游戏,但现在回忆起来还是可圈可点的。游戏最大的亮点是电视剧镜头的运用,开头动画是电视剧镜头剪接的,配合雄壮的音乐很有震撼力,游戏中各种动画也大量运用了电视剧镜头,特别是武将单条画面简直绝了,听着隆隆的鼓声看着双方武将拼杀,很有现场感。战略地图做的也是非常精美,城市,道路,山川,河流,比起同时代的光荣作品有本质的超越,光荣真正使用类似的大地图是San9,看看过了多少年,如果说国人的三国有机会超越光荣的话,前导的《官渡》是唯一的机会。
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这个游戏没有被玩家接受。首先这个游戏有他的弱点,耐玩度不足。光荣的游戏历来技术上都不是先进的,但耐玩度十足,今天还是有许多玩家会拿起多年前的san5玩一阵,这很说明问题;霸王大陆是红白机时代的作品,但在许多玩家心中有着经典的地位,也是因为耐玩。当然,让一个刚成立的公司一次就做出画面精美同是又很耐玩的游戏,是有点苛刻了。如果说水平上的差距还可以接受的话,那游戏中的Bug是不可以原谅的,为了追求市场效益把还没测试完的游戏急急推上市场似乎是同一时期大陆游戏开发商的通病,《官渡》和其他游戏比算好的,看看同一时期的《血狮》。还有一个原因是这个游戏对于机器的要求有些超前了,这个游戏需要平台是Win95,P133,16M内存,也就是要当时人们说的586,这一套机器下来要1万大元,对于基本还停留在386,486时代的大陆玩家是有些奢侈了。前导公司后来为了适应市场又推出了模拟魔兽的《赤壁》,反映也是不好,最后破产,国产三国就这样夭折了,成了中国游戏永远的伤痛
曾经的完美--三国志5
用电脑时间长了,也会装san5了,从此开始了我的光荣三国征程。这款游戏让我领略到了不一样的三国,或者应该说是真正的三国。由于加入了武将技能,从此使英雄们不在是一堆雷同的干巴巴的数字,比如夏侯渊,在大多数游戏里只是个不出名的角色,甚至是龙套,可在本作中给人的印象是非常深刻的,有强行,速攻,骑射,回射,等技能,真正表现了这个善于奇袭的名将。勇名,经验,官职系统让我们见证了名将成长的过程,特别是武将修行,通过各种巧遇可以加经验,能力,学习新阵形,赵云修行变军师这是大多数san5玩家都做过的事情吧。名声系统的加入体现了那个时代的特点,光靠武力征伐是得不了天下的,这一点san5超越了光荣所有的三国作品,君主要是横征暴敛,领地内就会频繁暴动,将领分崩离析,甚至在战场上也会遭到民众的打击,本作中电脑控制的董卓由于暴政绝对发展不起来,其他作品中的董卓兵强马壮,谁挡谁死。
本作的单条是争议最多的地方,精美,趣味是没的说了,超级武将还有大招,比如赵云的“爆炎”(汗.....我想起了霸王大陆的田丰)“飞鹰”很有个性的。单条触发条件也非常简单,兵力比敌人多,体力低于对手的武力,就可以单条了。但由于吕布,赵云着两个BT单条王的加入改变了平衡,一杆枪就可以面对10万大军,完胜,零伤亡。开始是很喜欢这样打的,感觉赵云那样的才是英雄,后来虽着年龄的增长才知道这样的战争从没发生过,项羽曾经邀请刘邦单条解决战争,刘邦笑他是傻瓜。但游戏也是要注重趣味性,有这样的单条也就不奇怪了。
阵形系统也是san5的亮点,有进攻阵形,防守阵形,机动阵形,突击阵形,在山地,平原适应性又不同,配合上科技研究,产生了三国历史上完美的阵行系统,可惜光荣以后的作品很少有这样出色的系统。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san5可以说是经典,但不能说是完美,不然光荣以后的作品卖谁。可就是有一个英雄把san5变的无限接近完美--他就是罗先生。2002年有幸找到了罗先生制作的98补丁,玩过之后除了惊叹我说不出什么。光荣的三国游戏有一个通病,就是很少注重战略层面,经常是玩家的2万精兵强将就可以打败电脑的10万20万大军,2000多年来仅有的几场以少胜多的战役在我们手里发生了成百上千次,说白了就是电脑AI不够,于是很多玩家就开始自虐起来,经常扮演荆州四小强,江东三人众来游戏,可还是没难度,除了砸电脑没别的办法了。于是光荣应大家要求推出PK版,电脑使用上了修改器疯狂爆兵,300万以上的大会战在中原大地展开,这还是三国吗......
罗先生的98补丁改变了这一切,增加难度的同时更注重了合理性。士兵在平时也消耗军粮,领地少的君主只能养很少的兵,类似以往三国那样,刘备守新野一城养20万兵的情况不在发生。注重了城防的作用,守城方占很的优势,强攻虎牢,想都别想。98补丁体现的更多的是战争的残酷,治国的艰辛,我们铁杆三国玩家要体验的不正是这些东西吗。遗憾的是98补丁制作年代距离今天遥远,又是基于san5 dos版做的,加之当时的编程软件不够发达,罗先生一定还有许多遗愿未了(众,乌鸦嘴!)呜呼,一代精品就这样成了绝响。
迟来的经典--三国志4
由于我是玩san5三个月后才玩的san4,所以san4并没有给我太多震撼,但故老相传,当年94年光荣横扫亚洲就是靠两款游戏,《san4》和《大航海时代2》,老水手们对《大航海时代2》一定不陌生,看着墙上2元钱的世界地图,用鼠标操作着小帆船或大舰队畅游世界,只有经历过的人们才能体味当时的快乐。想来《san4》当时给人们带来的震撼一定也不小,由于我刚被《san5》震过,所以给出《san4》的评价没超过《san5》。比如第一次玩《san9》的小弟弟,再玩《san5》也很难给出过高的评价。但《san4》有一点是非常出采的,就是“火烧赤壁”。诸葛妖人的“天变”“风变”借来东风,周郎就可以点火了,一次烧曹操几十万人应该没问题。
成功的阶梯--三国志6
经过20年的创业,98年的光荣公司成为了游戏届的巨人,san6也自然成了20周年纪念的精品。本作首先开创了武将理念,朝武将的个性化更迈进了一步,比如马超的理念是“大义”,当君主的马腾如果不尊汉室,不爱黎民,马超会毅然下野,然后忧愤致死。处理不好属下之间的关系也会有很大问题,我就遇见过李典毒杀张辽的事件。本作的小动画也很精美,比如选207年刘备,会先介绍一下刘备的流浪经过,很可爱的。游戏中符合一定条件会发生“郭嘉英年早逝”“周瑜吐血问天”等剧情。时代进步了,技术发展了,画面,音乐等外围有了很大进步这是自然的,但还是要佩服一下长谷川老师,能把san6的音乐作的这么优美动听,把许咱们许多专门搞国乐的都比下去了。
本作的最大亮点就是单条系统,是所有三国作品中最好的,武将有不同的单条技能,战前安排好顺序,然后开战,进入精美的单条画面,不同武将发必杀的时候有特写,画的非常传神,佩服光荣的美工。但有一点非常不爽,听到子龙哥喊“!#@%^^&”的日文,感觉很怪。
san6总的来说可以用“精美”二字来形容,画面由于是win的,自然比以前提升了几个档次,使我们这些在长时间泡在dos下的玩家获得的极大享受。美中不足的还是AI,其实这句话我都多余说,光荣哪代AI“足”了。但我对光荣还是有信心的,光荣每代都有新的东西,都在进步,让玩家看到了希望。
歧路--三国志7,8
光荣真是不负玩家的重托,全新的san7很快就出炉了,是有新东西,但这种“新”到了另很多玩家无法接受的地步。我也很喜欢太阁系列,如果全面利用太阁的引擎做个外传之类的东西也未尝不可,战国不就是有“野望”“太阁”两块招牌吗,可问题是他又没完全放弃策略的引擎,结果骡子就这样产生了,关键这个骡子还不是健康的骡子,BT的锻炼系统,BT的交友系统,BT的神兽的设定,看来san7可以改名了--太阁三国志封神榜外传。由于本作的无聊和学校中正开展“星际”联赛,系战队领袖的我暂时告别三国,带领兄弟们备战去了。
san8,真佩服光荣的效率,加强版这么快就出炉了,该修的修,该补的补,又是光荣专卖,别无分号,还算凑合,也只能凑合。
归来的王者--三国志9
光荣总算走回了策略游戏的老路,推出了san9,赢得了大家的喜欢。我也是这个时候来到了轩辕,结识了许多朋友,增长了许多历史文化知识,三国理念在这一时期也逐渐成熟,从盲目的拥蜀变成了理性的挺魏,小赵也走下了我心中的神坛,取而代之的是一些实力派的英雄,威震敌胆的张辽,鬼神之勇的曹仁逐渐进入了我的视野,魏国名将里我最喜欢的是征西将军夏侯渊--一个出色的纯职业军人,做着军人该做的一切,最后马革裹尸也算军人完美的归宿吧。
随着san9PK的推出,玩家推出了许多剧本,坛子也异常活跃起来。首屠的名字和他的剧本一起印在了san9的历史上,是他开启了san9剧本修改的魔盒;从风的名字也随着“汉中”剧本的推出而远播,我估计光荣如果拿“汉中”的剧本当san10来卖也不会招来那么多的骂声。
走过十年三国路,感慨万千,三国使我接近了历史,接近了文化,使我在功利的社会里没有迷失方向,如果我将来有儿子,我会建议他读三国,玩三国,尽可能的保住中华文化的根。
[ 本帖最后由 东方无翼 于 2006-10-11 17:54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