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格瓦拉于2005-08-30, 8:44:22发表
在古人看来,亡国可以,但亡天下不行。元亡了,可由明代替;明亡了,可由清代替,国家的灭亡可以接受;但是天下亡不得,亡天下,便是亡华夏文化,便是“率兽食人,人将相食”,便是由“夏”变为了“夷”。夷人可以统治中国,但要用中国的文化来统治,那中国就仍然是中国,满人汉化了,便是“中国”的胜利。
古人与今人对“亡国亡天下”观念有不同,古人看重的是文化作用,地域上的被占领不是最糟糕的,只要征服者学习我华夏文化,由夷变夏,那就够了,就成为我华夏一员,大家是自己人了。所以,蒙古人征服中原后排斥中原文化,最终没能维持其政权一百年,被驱逐回北方;而满洲人入主中原后归服中原文化,主动选择被汉化,赢得了稳定的政权三百年。
这话很对!只要外来者能尊重华夏文明而不是去毁灭,那么谁来做皇帝并不重要。所以,可以这么说,清朝皇帝的总体评价要高过明朝历代皇帝。只要能让百姓安居乐业,种族之分是可以消除的。在香港发展中期,英国人就调整了统治策略,拉拢某些华人进立法会。不得不承认,西方在这方面很有一套。而在这方面,恰恰是从古代就受中华文明影响的日本,对中国采取毁灭文明的手段。因此,在军事上虽然日本占有极大优势,但最终还是失败了。中国看重的就是自己的文明,因为华夏文明是有几千年辉煌的历史,毕竟在历史长河中,中国的衰败只有百年。而当今海外华人,无论是不是中国人,都把中华文化当作自己的根。中国这条龙的威力并非是它的利爪,而是天成的软实力!